墨脫出現巨嘴「吼鳥」,雌鳥將自己封禁在樹洞裡孵卵,靠雄鳥餵食

2021-01-09 雪靈谷動物地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墨脫位於喜馬拉雅山東一側,屬亞熱帶溼潤氣候區,溫暖溼潤。原始森林裡,植被豐富,棲息著一種棕頸犀鳥,這種大鳥不僅叫聲響亮,而且飛翔時也會發出巨大的聲響,仿佛拖拉機的聲音一般,因此被當地人稱為「吼鳥」。

據中國西藏新聞網報導,4月初,科研人員在西藏墨脫縣布窮湖附近,拍攝到一隻棕頸犀鳥,它正站在一株大樹上,仰起頭,黃色的巨嘴尤為突出,正悠閒地覓食。陽光照在這隻棕頸犀鳥身上,顯得它的羽毛更鮮豔,真像一隻美麗活潑的精靈。

01嘴巴大:體長約96-110釐米,黃色巨嘴約佔身體1/3

棕頸犀鳥有個別名叫棕頸無盔犀鳥,但當地人習慣叫它們為「吼鳥」,形象貼切。屬於犀鳥科、皺盔犀鳥屬,是典型的熱帶留鳥。

體長約96-110釐米,它那黃色的嘴巴,十分奪目,不僅顏色鮮豔,而且形狀巨大,向下彎曲。據科研人員楊樂介紹,棕頸犀鳥那張大嘴巴,大約佔到了身體的1/3。而與其他犀鳥相比,棕頸犀鳥最顯著的特點是沒有盔突。

多種鮮豔的色彩,在棕頸犀鳥身上完美搭配,大嘴巴是黃色,上面有寬黑斑紋;喉囊是紅色的,眼睛四周是藍色的,猶如塗了眼影。

再看它的羽毛色彩,雄鳥的頭頸部是棕色的,身體是黑色的;雌鳥有所不同,沒有棕色,頭、頸和下體都是黑色;它們的尾巴末端,都是白色的。

棕頸犀鳥的外表特徵十分明顯,在茂密的森林裡,只要遇上,一眼就能辨認出來。

02叫聲響:當地人稱它為「吼鳥」,飛翔響聲如拖拉機

犀鳥喜歡生活在熱帶雨林裡,相對來說,棕頸犀鳥更喜歡深山密林的環境,棲息在海拔600-1800米的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國內主要分布於雲南南部、西藏東南部。

它們的叫聲特別響亮,而且具有穿透力,能夠穿透層層密林,傳達到比較遠的距離。雄雌棕頸犀鳥發出鳴叫Kup的聲音,不像雙角犀鳥那麼低沉,當地有經驗的山民,憑聲音就知道林中有棕頸犀鳥。

它們的叫聲實在令人驚奇,但是當它們張開翅膀飛翔時,那聲音更具「魔性」。據科研人員楊樂介紹,「它們振翅時會發出很大的聲響,有點類似拖拉機的聲音。」

當它們從熱帶雨林的上空中,呼嘯著飛過,扑打雙翅,發出巨大的呼呼聲響,仿佛有駛來一輛拖拉機。當地人稱棕頸犀鳥為「吼鳥」,十分形象生動。

棕頸犀鳥總是成雙成對活動,或者組成10隻左右的小群,一起去覓食、活動,甚至待在一株大樹上,時不時舉辦一場派對。

通常在天然樹洞中營巢居住,安全又舒適;以榕樹果等肉質野果為食,它們會用那大嘴巴輕鬆採摘漿果,剝食堅果。

03好有愛孵卵期間雌鳥將自己封禁樹洞裡,全靠雄鳥餵食維持生命

春季萬物勃發,4-6月是棕頸犀鳥的繁殖期。它們對伴侶的選擇很謹慎,一旦配對成功,就會不離不棄,直到死亡。

每年的春季,到了繁殖年齡的棕頸犀鳥會忙著「戀愛結婚生子」,而已經配對棕頸犀鳥也要忙著「生兒育女」。

雌鳥一窩產卵一兩枚,以樹洞為家,也以樹洞為「產房」,在裡面鋪墊柔軟的羽毛,儘可能地讓自己的窩變得舒適。

鳥類在產卵、孵卵期間,最怕遭到天敵襲擊,有愛的鳥媽媽總要想盡辦法去保護自己未出生的雛鳥。而棕頸犀鳥的方式比較特別,同時也很有愛。

雌鳥產卵之後,選擇將自己「封禁」起來,雄鳥會幫忙一起將樹洞的洞口封上。雄鳥去銜來泥土、木屑等東西,混合自己的糞便,一點一點將洞口封起來。雌鳥在裡面,雄鳥在外面,將洞口堵上,直到樹洞只剩一個小小的孔。

雌鳥專心孵卵,不必擔心天敵來襲,但卻不能自己出去覓食了。所以,雄鳥每天要尋找更多更好的食物,帶回家餵給雌鳥吃。

一位觀鳥愛好者親眼目睹,一隻雄性棕頸犀鳥口中含著野果,飛到一株大樹上,通過小小的洞口,將食物餵給裡面的雌鳥。

這個過程是艱辛的,鳥媽媽為孵卵不能出巢,而鳥爸爸則要負責「妻子」的飲食,沒有一天間斷過,總是先餵飽了「妻子」,自己才開始吃東西。

在此期間雌鳥的大部分羽毛會脫落,直到雛鳥破殼,鳥媽媽才「出關」,並且換了新的羽毛,從裡面啄開洞口,飛出樹洞,拍打著翅膀,興高採烈的樣子。

隨後,鳥媽媽與鳥爸爸一同餵養巢中的雛鳥,直到它們長大成年。

結語

棕頸犀鳥分布狹窄,數量稀少,據國際鳥盟2001年的分析記錄估算,棕頸犀鳥全球種群數約2500-9999隻。而棕頸犀鳥在生存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棲息地遭破壞或喪失。

如今,保護犀鳥棲息地刻不容緩,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只能在書中見到棕頸犀鳥!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北京科普之窗網、生活科學網、西南山地、中國鳥類志、中國西藏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神農架出現一對山和尚,雄鳥見雌鳥不在家孵卵,飛走不給雌鳥蟲吃
    神農架飛來了一對神秘鳥山坡的一棵大樹上,3個小腦袋時不時探出樹洞,正等著父母回家把蟲子送到它們嘴中。這對夫妻很賣命,從雛鳥出殼能吃蟲那一刻起,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炎熱高溫,它們兩個都輪流外出找來蟲子餵雛鳥,有時候儘管自己餓了,都不捨得多吃一條蟲子。
  • 神農架發現一對神秘鳥,雄鳥見雌鳥不在家孵卵,飛走不給雌鳥蟲吃
    儘管這名字夠土的,但是山和尚照顧後代那是有口皆碑的,只要雛鳥一出生,它就盡職盡責、全身心地照顧好自己的後代。沒過幾天,旁邊又新添了一個窩,這是剛來的一對山和尚,它們剛剛組建起自己的家庭。這對「新婚夫妻」,新婚燕爾,它們總成雙成對在地面找蟲子,不管誰先抓到蟲子,都甩頭將蟲子拋起,然後讓對方張開嘴吞入,其樂融融。
  • 世界上最鍾情的鳥是什麼鳥? 它生活在什麼地方?
    犀鳥 它們選擇天然大樹洞營巢產卵,當雌鳥產完卵後,就臥在樹洞裡孵卵,雄鳥銜泥將洞口封閉,只留一個投食的小孔,在雌鳥臥巢孵卵期間,全由雄鳥銜食從小孔中給雌鳥餵食。直到孵出的   原標題:世界上最鍾情的鳥是什麼鳥? 它生活在什麼地方?   世界上最鍾情的鳥是什麼鳥?
  • ...小百科(42) | 脊椎動物·水雉:雌鳥「開疆拓土」 雄鳥孵卵餵食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42) | 脊椎動物·水雉:雌鳥「開疆拓土」 雄鳥孵卵餵食 2020-05-15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得像憤怒的小鳥,雌鳥下完蛋就走,孵卵與育幼的任務全留給雄鳥
    佔有領地後,雌鳥便開始歌唱,吸引雄鳥過來。它的求偶方式不是跳舞,也不是炫耀自己的美貌,而是鳴叫。如果兩隻雌鳥同時都看上了一隻雄鳥,怎麼辦呢?它們可不會商量著解決,而是大打出手,直接「搶新郎」。雄鳥接受了雌鳥的求偶後,雌鳥便在自己的領域裡劃分一小塊地盤作為
  • 長得像憤怒的小鳥,雌鳥下完蛋就走,孵卵與育幼的任務全留給雄鳥
    佔有領地後,雌鳥便開始歌唱,吸引雄鳥過來。它的求偶方式不是跳舞,也不是炫耀自己的美貌,而是鳴叫。如果兩隻雌鳥同時都看上了一隻雄鳥,怎麼辦呢?它們可不會商量著解決,而是大打出手,直接「搶新郎」。
  • 雄鳥把雌鳥封石洞裡孵蛋,每天都來送食物,一送就是90天
    築巢:雄鳥把雌鳥封在石洞裡孵蛋大家知道,冠斑犀鳥一般喜歡在高大的古樹樹洞中營巢,但是恩城保護區裡到處都是石山,山上長滿灌木,加上以前的砍伐,又高又大的樹木極少,這就逼著冠斑犀鳥只好選擇在崖壁石洞裡築巢繁殖。
  • 雲南高貢黎山上愛情鳥,喪偶後不吃不喝殉情,紳士雄鳥帶禮物約會
    雌鳥開始準備產卵了,過了兩天,雌犀鳥生下了兩枚蛋,大小有鵝蛋大小,呈白色,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妻子」和即將出生的『孩子』,犀鳥爸爸要做出犧牲了,它們必須要把洞口封起來,只留住一個通氣和送食物的洞口。為了封住洞口,雌鳥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殘渣和粑粑混合後,從裡往外封,而雄鳥則用大嘴銜來泥巴,加上果實、種子、木屑,把洞口封起來。最後,洞口的大小僅夠雌鳥的嘴尖伸出來。
  • 澳洲這種奇異的鳥,雌鳥擇偶不太注重外表,親鳥邊孵蛋邊「胎教」
    有的研究人員認為,斑胸草雀的雌鳥仍然在試圖選擇有著更好基因的雄鳥,只不過不從外表來判斷;也有人認為,雌鳥實際上更注重雄鳥在行為上與自己是否「志趣相投」。德國的科學家實驗也證明了這一觀點,斑胸草雀雌鳥擇偶時更多地看著雄性在行為上符合自己的期待。
  • 秦嶺出現螞蚱鷹,黑眼圈白領帶,銜獵物向雌鳥求偶,還會點頭鞠躬
    02空中飛速伸出利爪,一把將獵物抓住,邊飛邊吃憑著快如閃電的飛行速度,以及靈活的身手,螞蚱鷹也闖出了名堂來,被稱為「呆萌獵手」、「空中捕獵大師」。只見螞蚱鷹從樹枝上起飛,眨眼間已經很遠,在半空中時而直線前進,時而呈弧線飛行,時而短暫停歇,鼓動漂亮的雙翅,姿勢也多變,不知道的還以為它在秀自己的花式飛行技巧呢,其實它在捕食。
  • 神農架一對山和尚,雄鳥怪雌鳥不在家孵卵,就生氣不給它蟲吃
    雌鳥不在家孵蛋偷偷去約會  雌鳥產出第一枚卵後,就開始孵卵了。這樣一來,雌鳥就天天在樹洞裡孵卵,而雄鳥理所當然擔負起負責餵雌鳥食物的任務。    好幾次,雄鳥剛剛餵完雌鳥飛走,雌鳥就東張西望,看見雄鳥飛遠了,就偷偷溜了出去,而不是老老實實待在家裡孵蛋,等到雄鳥快回來了,它又飛回來假裝在孵卵。
  • 桂林灕江飛來一鳥,雄鳥捕魚給雌鳥吃,雌鳥卻拒絕多次來測其忠誠
    同房前必須要送禮物給心儀的「女朋友」,以求歡心,否則雌鳥根本就不鳥你,你就一輩子打光棍。白額燕鷗以魚蝦、水生昆蟲為食,尤其喜歡吃灕江一種白白胖胖的小魚。這隻雄鳥為了討得雌鳥的歡心,想挑選「禮物」送給心儀的對象,來表達自己的「愛意」。送什麼禮物好呢,這禮物,可能是一條小魚,或者是一尾小蝦。雄鳥想了很久,覺得送灕江的小魚仔最好了,灕江小魚那可是聞名天下的呀!
  • 它被稱為愛情鳥,孵蛋時雌鳥被封在洞中90天,雄鳥每天都會送食物
    冠斑犀鳥對待愛情忠貞不渝,而其奇特的繁殖習性更是讓當地人稱它為「愛情鳥」,因為一旦雌鳥產卵,雄鳥就會化身為模範丈夫,無微不至的照顧雌鳥,這事讓人類都自嘆不如。冠斑犀鳥喜歡把巢穴搭在比較高的石洞或樹洞中,巢中會鋪上樹葉、雜草、羽毛等較鬆軟的東西。
  • 毀「三觀」的彩鷸—雌鳥妖豔、雄鳥寒磣,一雌多雄、雌不養雛
    《鳥》: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詩人白居易在詩文中通過呼籲人類愛鳥、護鳥和諧共處來以鳥喻人,倡導眾生平等,勸誡權貴尊重平民。彩鷸雌鳥專為出軌而生,它們只會跟不同的雄鳥交配,每生下一窩卵後就去找一下只雄鳥交配,而孵卵和育雛的事兒統統不管,一併交由雄鳥承擔。是不是有點反鳥類?
  • 男子用罕見手法獵捕野鳥:自製鳥籠 關雌鳥誘雄鳥
    男子用罕見手法獵捕野鳥:自製鳥籠 關雌鳥誘雄鳥  河南一男子用罕見手法獵捕野鳥被抓:自製鳥籠,關雌鳥誘雄鳥「進深山,手裡提個鳥籠子;籠裡關只雌鳥,進山去誘雄鳥。」辦案民警介紹,如此非法獵捕,全國罕見,在豫南是首次被發現。  反常:一男子進深山,手裡提個鳥籠子……  距駐馬店市區不到20公裡的老樂山,林木茂密,森林面積逾10萬畝,被譽為「駐馬店的後花園」。
  • 藏地尋花記錄(1)—美鳥先飛
    本次鳥種記錄戴勝戴勝目戴勝科南方常見的留鳥,北方為候鳥,得名於頭上所戴鳳冠狀羽冠,看起來蠻好看的,卻不愛清理巢穴,加上雌鳥在孵卵期間會從尾部的尾脂腺裡分泌一種具有惡臭的褐色油液第一次見於墨脫果果塘,後在出墨脫的路上一個孤立木上有見一對,後又不在不遠處經司機師傅又發現了三隻。完全不理會我們,一頓快門亂按。棕腹啄木鳥鴷形目啄木鳥科罕見鳥,留鳥分布於西南部分區域,一亞種遷徙於黑龍江及華南地區。頭側及下體濃棕褐色為本種識別特徵。第一次見啄木鳥,圖中是該鳥在給雛鳥餵食。
  • 新疆阿勒泰出現怪鳥,脖子有一圈爆炸流蘇羽,雄鳥扮成雌鳥去求偶
    衛星型的雄鳥沒有自己的領地,常在各個獨立型雄鳥的領地轉悠,找機會闖入領地,趁獨立型雄鳥不注意時「偷吃」與雌鳥交配。而獨立型雄鳥並不怎麼排斥衛星型雄鳥的入侵,但會用喙壓住對方的頭,展現自己的主人地位。衛星型雄鳥一般武力比較差,但很少遭到獨立型雄鳥的猛烈驅趕,為什麼呢?有研究表明,在一處領地裡,有兩種不同的雄鳥,更能吸引流蘇鷸雌鳥造訪。
  • 雌杜鵑鳥為什麼搶別人的窩?都怪雄鳥是妻妾成群還裸婚的渣男
    喜歡霸佔別人巢穴,還要讓別的鳥幫自己哺育後代的杜鵑鳥大約50種。所以說,不是每種杜鵑鳥都是土匪,不能一棒子打死……我們常見的寄生型杜鵑鳥,大都是一夫多妻制的,這和大部分鳥類不同。做窩的鳥類大多是一夫一妻制,有的品種是雌雄鳥一起做窩;有的品種,雄鳥還要靠做好的窩來吸引雌鳥,畢竟對鳥類來說做個窩也是費時費心的活。
  • 漢石橋溼地驚現「鳥中大熊貓」
    順義    「順義出現『鳥中大熊貓』啦!」北青社區報記者獲悉,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bǎo),在北京市漢石橋溼地市級自然保護區出現。大鴇在我國的現存數量已低於大熊貓數量,這是順義區首次發現這種鳥類。
  • 非洲怪鳥,身上長滿「腳」,雌鳥拈花惹柳,雄鳥孵蛋帶娃!
    在非洲,有這樣一隻「怪鳥」,如果讓你碰到一隻,或許你會嚇得跑掉。遠遠看去,它身上長滿了「小腳」,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爬行動物都是四肢,鳥一般都是兩隻腿,當然昆蟲的腳就很多了,我們不在這裡深究。但是這種鳥看起來一身的腳,難道它們是昆蟲變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