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區位於新疆西北部,不僅有橫跨四國的阿爾泰山脈,還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同時生物資源也多種多樣。據統計,在阿勒泰生活的鳥類達200餘種,其中流蘇鷸是一種罕見的怪鳥。
流蘇鷸棲息在沼澤和溼地,夏季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西自英國、挪威、瑞典,往東到楚科奇半島,南至中亞吉爾吉斯平原、阿爾泰山;越冬於非洲、東南亞和澳大利亞,部分越冬於中國東部地區。國內分布於新疆、西藏南部;在福建、廣東、臺灣、廣西是冬候鳥;在青島、福州是旅鳥。
在鳥類世界裡,流蘇鷸是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的怪不僅體現在外貌特徵上,還體現在繁殖習性上,蘊藏著鮮為人知的秘密。
01脖子有一圈爆炸流蘇羽,面部顏色各有不同,被稱為「變臉高手」
流蘇鷸屬於鴴形目、鷸科、流蘇鷸屬,是單一物種,並無亞種,拉丁學名Philomachus pugnax。
很多鳥類個體之間的長相差別都不大,頂多也就雌雄外形不同,但是在流蘇鷸身上,即便同是雄鳥,個體之間的羽毛色彩,差異會很明顯。
先來看繁殖期雄鳥的外形,面部裸露,有的是黃色,還有的是橘紅色或紅色,並且有細疣斑和褶皺。因此,流蘇鷸有「變臉高手」之稱。
全身上下,最耀眼的就是它脖子上的羽毛了。也許是覺得爆炸頭還不夠標新立異,所以到了繁殖期,流蘇鷸的脖子上就會長出一圈爆炸式的流蘇飾羽。飾羽從頭部到頸部,蓬鬆又誇張。
而且不同個體的雄性流蘇鷸,它脖子上的飾羽顏色變化也很大,有慄褐色、慄紅色、灰白色、白色、淺黃色、黑色泛紫色光澤等,個性突出。
脖子上長有流蘇飾羽,就是流蘇鷸的中文名由來。而它的英文名叫Ruff,因為它的流蘇羽,與英國伊莉莎白時代的襞襟十分相似。襞襟,白色輪狀皺領的衣飾就叫ruff。
身上覆蓋著魚鱗狀的褐色羽毛,與頭、脖子上的流蘇飾羽完美搭配。在追求個性化的時代裡,流蘇鷸可謂潮流的引領者。
相對來說,雌鳥的外形就要低調許多了,體型比雄鳥小,面部無裸區,頭部與頸部沒有誇張豔麗的飾羽。
在非繁殖期,雄鳥不必再通過羽毛吸引雌鳥,就不再擁有爆炸式的誇張飾羽,羽毛也與雌鳥一樣樸素。
02頭浸入水裡覓食,邊走邊吃,吃飽後用嘴梳理羽毛
流蘇鷸棲息於凍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與河流岸邊,沼澤和溼草地上。喜歡熱鬧,非繁殖期時,總是成群結隊活動、覓食,就連休息時,也喜歡扎堆。
遷徙途中在「中轉站」休整,或者在越冬地棲息,有時候會與其他涉禽混合成較大的群,形成一道美麗的自然生態景觀。
流蘇鷸也是活潑好動的,在溼地、湖泊裡邊走邊吃,啄食水中的甲蟲、蟋蟀、蚯蚓、蠕蟲等無脊椎動物;有時候也吃點水草、雜草籽、水稻和漿果等素食。
在覓食時,流蘇鷸細長的嘴巴整個伸入水中,甚至連腦袋都浸入水中,啄食水中的食物。
吃飽喝足之後,流蘇鷸會站在岸邊,抖一抖羽毛,抖落水珠之後,開始悠閒地用長嘴梳理羽毛。
先是胸前的羽毛理一遍,然後扭頭用嘴去梳理身側的羽毛,撲扇著翅膀。
03三種不同的雄鳥:有的佔領地吸引雌鳥,有的四處遊蕩偷吃,有的扮成雌鳥去求偶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動物界與人類一樣,分為雌雄兩種。但在流蘇鷸身上,不僅外形是多樣的,就連行為都是多態的。
5-6月流蘇鷸的求偶繁殖季節到了,脖子上的流蘇羽毛變得張揚奪目,也就到了雄鳥們大展雄風的時候,它們會有一個「求偶場」。但奇怪的是,流蘇鷸有三種雄鳥,在求偶中,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行為。
第一種獨立型流蘇鷸,脖子上的流蘇羽毛比較華麗,濃烈的黑色或者慄色。獨立型雄鳥佔據一方地域,通過豎起耳羽簇、展開飾羽,做出各種姿式,旋轉跳躍,不斷爭鬥等方式獲得雌鳥青睞。
如果有其他獨立型雄鳥越界,就會對其打鬥驅逐,正好可以展現武力值。
第二種衛星型流蘇鷸,脖子上的流蘇羽毛是白色的。衛星型的雄鳥沒有自己的領地,常在各個獨立型雄鳥的領地轉悠,找機會闖入領地,趁獨立型雄鳥不注意時「偷吃」與雌鳥交配。
而獨立型雄鳥並不怎麼排斥衛星型雄鳥的入侵,但會用喙壓住對方的頭,展現自己的主人地位。
衛星型雄鳥一般武力比較差,但很少遭到獨立型雄鳥的猛烈驅趕,為什麼呢?有研究表明,在一處領地裡,有兩種不同的雄鳥,更能吸引流蘇鷸雌鳥造訪。
第三種擬雌型流蘇鷸,脖子上沒有誇張的飾羽,長得跟樸素的雌鳥一樣,男扮女裝,所以被稱為擬雌型,也被稱為菲德爾型雄鳥,在外貌上很難分辨擬雌型雄鳥與真正的雌鳥,但它們雌雄有別。
擬雌型雄鳥偽裝成雌性,混入獨立型雄鳥的領地,並與獨立型雄鳥交配。然後趁獨立型雄鳥不注意時,找機會與真正的雌鳥交配。
見過奇葩的鳥,但沒見過這麼奇葩的,為了與雌鳥交配,獨立型雄鳥要戰鬥,要展示自己;衛星型雄鳥流連在不同的領地裡,還處處受制。
最奇怪的要數擬雌型雄鳥了,不僅要假扮成雌鳥,暗度陳倉,還要與獨立型雄鳥周旋,才尋得機會與雌鳥交配。這真是一場形象生動的「宮鬥」大戲啊!
流蘇鷸雌雄之間的行為怪異,有著怎樣的基因?據中國科學報報導,研究者Leif Andersson和Terry Burke分別領導的兩個小組對雄性流蘇鷸進行了基因組測序。
他們分別發現,相對獨立型雄鳥來說,衛星型雄鳥和菲德爾雄鳥體內的同一個染色體區域發生轉化。該區域包含100多個基因,並且這種轉化被認為像是從單個基因塊裡遺傳出來的一種「超級基因」。
04雌鳥交配後離開,獨自產卵育雛,雄鳥繼續吸引新的雌鳥
流蘇鷸雌鳥與雄鳥之間無固定的配偶關係,當雌鳥進入雄鳥的領地,與一個或多個雄鳥交配後,就會離開。
這隻雌鳥離開後,雄鳥們會繼續想辦法或等待下一隻雌鳥的到來,並與之交配。完全不參與孵卵的活動,也不會去照顧雛鳥。
與雄鳥交配後的雌鳥,獨自離開,尋找一處合適的地方築巢產卵。在隱蔽的草叢中,挖個小坑,鋪墊枯草和樹葉,築成一個簡單的巢。
據《中國鳥類志》記載,流蘇鷸雌鳥通常每窩產卵4枚,有的產3枚。鳥卵的顏色為橄欖褐色、黃褐色、淡綠色或淡藍色,被有褐色或灰色斑。
原來,流蘇鷸不同的形態,在還是一隻蛋的時候就體現出來了。經過20-21天孵化期,不同的顏色的鳥蛋,孵出雛鳥後,逐漸長大,也就組成了新一代不同形態的流蘇鷸。
流蘇鷸媽媽會照顧雛鳥,帶領它們去覓食,直到它們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
結語
達爾文說,偏好自己就可以維持自己的存在。流蘇鷸雌鳥的偏好,造就了雄鳥的三種形態,流蘇鷸雄鳥,尤其是擬雌型雄鳥行為怪異,令人咋舌,但它的形態與行為中卻蘊含著動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中國科學報、人與自然、大自然探索、中國鳥類志、阿勒泰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