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8月2電(武一力)德國黑森林布穀鳥老式座鐘、懸線天文鐘、日本五音鍾、琺瑯國產座鐘……走進曹慶吉的家裡,近200臺民國時期的世界古董鐘錶映入眼帘,仿佛走進一座私家鐘錶博物館。
圖為曹慶吉和他的黑森林布穀鳥鐘 武一力 攝
今年62歲的曹慶吉是武漢一名古董座鐘愛好者,早年從事楚劇院道具製作行業,精通木工和修繕等手藝。1988年,他隨父親接觸到古董鐘錶,這些誕生於20世紀初期的老鍾雕花鏤空工藝精美、內部機械精細,令曹慶吉愛不釋手。
圖為曹慶吉收藏的老鍾 武一力 攝
「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我們開始用電子表、手機代替座鐘,如果不去收藏、修繕,這些古董鐘錶將不復存在,太可惜了。」曹慶吉說。
憑藉著自己木藝和修繕手藝,曹慶吉開始自學古董鐘錶修復。為了收集更多樣式的座鐘,曹慶吉走遍武漢、遼寧撫順、廣州等地的舊貨市場和拆遷區,收購被人遺棄的老鍾。
圖為曹慶吉正在修繕鐘錶 武一力 攝
曹慶吉告訴記者,這些古董座鐘大多都有近百年歷史,木質外殼早已破舊不堪,鐘擺鐵漬斑斑,不能準確地走時了。為此,他反反覆覆地拆卸機芯、洗油、上發條、提升重錘、修補雕花,通宵修鍾也是家常便飯。31年來,近200臺產自美國、德國、法國、瑞士、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古董座鐘在曹慶吉手中「復活」。
圖為老鍾內部精細的機械結構 武一力 攝
在曹慶吉所有的古董座鐘裡,他最喜歡的是一臺誕生於德國的老式黑森林布穀鳥鐘。他介紹,布穀鳥鐘映射著德國工匠的技藝和情懷,它的內部有設計精巧的齒輪裝置,每到半點和整點,鐘上方的小木門就會自動打開,並且出現一個會報時的布穀鳥,發出悅耳的鐘聲。
圖為曹慶吉收藏的部分古董座鐘 武一力 攝
如今,曹慶吉最大願望是開一家古董鐘錶博物館。「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年輕人的時間都被電腦、手機所佔據,希望古董鐘錶博物館能讓年輕人了解鐘錶的歷史,在鐘聲裡感受從前的慢生活。」他說。(完)
圖為曹慶吉正在修理老鍾 武一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