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高峰望故鄉,黃沙萬裡長,何處傳來駝鈴聲,聲聲敲心坎。」雖說我的故鄉沒有漫漫黃沙,但《夢駝鈴》那首歌滄桑優美的意境一直令人痴迷,引人遐想。而從小,我就知道埃及有廣闊無垠的撒哈拉,還有那悠閒自在的駱駝。
為了那神秘的金字塔,為了那醉人的尼羅河,去年夏天,我從北京乘埃航的班機經泰國曼谷飛往埃及首都開羅,奔向夢魂牽繞的埃及,開始了對古文明的拜謁。
從空中往下看,到處是漫天的黃沙,開羅城裡的建築物也是土黃土黃的,機場兩旁沒有一絲絲綠色,就是一個字--黃!
埃及的全稱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面積100萬平方公裡。雖然看著不小,其實95%是沙漠。目前人口8000萬,其中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約佔87%。我記得小時候的歷史課本裡說,富饒的尼羅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看來真的沒錯。因為不守著那點可憐的水就遍地都是木乃伊了--好可怕!怪不得有人說我這次是木乃伊之旅呢。
飛機降落後,隨著人流走下懸梯,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飛機旁邊站著荷槍實彈的武裝戰士,目的是為了保護遊客的安全,可他們那嚴肅的勁頭嚇得俺的小心肝撲通撲通地跳,好象這飛機是俺從北京劫來的。
辦完出關手續,一看接機的人群裡,還真有地接導遊在等著,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導遊是個埃及帥哥,叫阿里,估計是阿里巴巴的曾曾曾孫之類的。他在北京語言大學讀過一年漢語,是個絕頂聰明的小夥子,中文說的不錯,在埃及這些天全靠他了。出了機場,坐上導遊阿里帶來的旅遊車,直接向位于吉薩的金字塔駛去。
經過開羅市區,滿眼就是兩個字--眩暈,有點象印度的大街。各色車輛在街上亂跑,讓我大跌眼鏡的是驢車、馬車,有時甚至是駱駝,就像走在自家院裡似的,不緊不慢地在車流中行進。趕車的多是是一臉純樸的農家小子或是黑紗蒙面的伊斯蘭婦女,車上有時是蔬菜,有時是水果,有時是一大群孩子嘰嘰喳喳,熱鬧一路。
我仔細觀察了他們的公交車,跟加拿大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公共汽車從不關門,招手即停,乘客扒門而上,到站也不停靠,只需稍稍減速,乘客飛身而下。開羅人無論男女老幼,輕功皆屬上乘,扒車的本領跟鐵道遊擊隊有一拼。而車內擁擠時,門口往往「掛」著幾個人,有的人大半個身子懸在車外,卻也滿不在乎,就當兜風了。
車行約四十多分鐘,我們就到了位於開羅市西南10公裡左右的吉薩高原,那裡佇立著胡夫、哈夫拉、門卡烏拉三座最著名的金字塔。導遊阿里介紹說,這三座金字塔分別是祖孫三代的陵墓,按照尊老愛幼的順序分別高為146米、136米、66米。
在埃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金字塔98座。 因為阿拉伯男子每人可以娶四個老婆,所以有的金字塔是一個大塔旁邊圍有四個小塔,這讓導遊阿里感嘆埃及男人好可憐,因為建塔的費用不菲呢。
看著和中國萬裡長城齊名的金字塔,不禁要感嘆古埃及人們的聰明偉大。整個金字塔不用一根木頭,一顆鐵釘,石塊與石塊之間大多直接吻嵌,連薄薄的刀片都插不進去。因為崇拜太陽,人們還在金字塔尖上裝飾了大量黃金,太陽一出來,整個金字塔都金碧輝煌。
隨著法老時代的結束,黃金自然早已無跡可尋,即使是大理石板也被後來的統治者們拆去裝飾自己的宮殿。所以,現在只有在某些金字塔(比如哈夫拉金字塔)的塔尖附近還保留著這樣一些大理石板,這讓它看上去更滄桑,而石塊的層次也更清晰地顯現出來。
據估計,胡夫大金字塔大約由230萬塊石塊砌成,外層石塊約115000塊,平均每塊重2.5噸,像一輛小汽車那樣大,而大的甚至超過15噸。假如把這些石塊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塊,把它們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長度相當於赤道周長的三分之二。在五千多年前生產工具很落後的中古時代,埃及人是怎樣採集、搬運數量如此之多,每塊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壘成如此宏偉的大金字塔,是十分難解的謎。
六月的埃及很熱,也不知道法老們在金字塔下熱不熱。我們千裡迢迢地來了,當然不能不把握機會走進其中一座看看。來之前朋友跟我說:不進去後悔一輩子,進去了一輩子後悔。哈哈,不管啦,反正來了就進去吧。
現在只有胡夫的金字塔可以允許遊客進去參觀,我們別無選擇地來到洞口。洞裡很窄,入口處不過一公尺高一點,遊客必須緊抓把手,沿路躬身慢步前行。我個子不高,還需半蹲著,這其實暗示所有到訪的後人都必須折腰入內以示恭敬。結果不小心頭撞牆上,疼的我眼冒金星,趕緊低頭乖乖地走。經過百米的距離終於氣喘籲籲地下到墓室底部,卻發現這裡已是空空如也,瀰漫其中的,唯有積澱了數千年的濁氣。
呆了不到一分鐘,我便再也無法忍受,急忙順原路爬回。爬了不到一半,我的腿開始酸脹難忍,頭頂上那個大包也隱隱做痛。好不容易才堅持到墓道口,終於可以盡情地大口喘氣,這時我的雙手還本能地緊緊扶住欄杆,生怕滾栽下去,讓遊蕩於墓中的法老幽靈以為我要留下來陪他呢。
看完金字塔,我就想騎駱駝了。因為整個團裡就我一直鬧著要騎駱駝。阿里警告說,有些當地人會敲詐勒索遊客,開始講好騎一次2美元,下來之後就會要20美元,強烈建議我放棄。我不幹,反正有旅遊警察呢,200美元我也要騎。你們是來埃及看金字塔的,我就是來騎駱駝的!阿里嘿嘿壞笑,200美元你可以把駱駝和牽駱駝的人都買回去了。
說歸說,阿里還是好心幫我和一當地人講好了,讓我如願騎上了駱駝。兩美元可以騎著駱駝繞著金子塔走一圈。來之前一朋友憧憬地說:太美了,能想像到在夕陽下騎著駱駝漫步該是多麼的浪漫……可等我騎上去才發現還真不是那麼回事!
走到駱駝身邊,它會聽話地俯下身去跪下,然後我興致勃勃地爬了上去。還沒坐穩,它就一起身站了起來!這時我才發現它原來是個龐然大物,瞬間從一米高上升到兩米五!我大驚,因為埃及駱駝都是單峰,我抓不住地搖晃,真是感覺就要被摔死了。上帝真主安拉菩薩啊,這裡誰管事啊,快來救救我!導遊阿里在下面喊,注意保持形象啊,總得照張像吧?我可是死到臨頭也不失本色,擺出從容狀拍下照片數張。
照完相,牽駱駝的人拉著駱駝開始走,一搖晃我又害怕了,大聲叫著讓我下去!但那人無動於衷,我一想不對,他聽不懂中國話呢。一著急忘了英文怎麼說了「go, go !」 哦不「down, down!」 這回他終於聽懂了,停了下來。駱駝一跪下,我連滾帶爬地終於從這個龐然大物身上下來了。
阿里樂壞了,哈哈大笑,還煞有介事地說:你已經交了兩美元了,光照相多虧啊,還應該繞著金字塔走一圈呢。我眼淚汪汪地說:你讓他自己牽著駱駝走圈吧,打死我也不上去了!
接下來便是去看斯芬克斯,這個我們打小就熟悉的人臉小獅子,仍然煞有介事地端坐在那裡維持著自己的威嚴。它的面部參照了法老哈夫拉的臉型製做,當年拿破崙朝它的鼻子開了一炮打壞一塊,所以現在還是一副可憐巴巴的毀容版如花狀。強烈建議埃及總統把他送到韓國整整容,怎麼著也得把塌鼻子墊墊高不是?
在斯芬克斯像前,導遊阿里給了大家半小時的時間參觀照相。當時正是中午,埃及的太陽毫不留情地萬分殘忍地撫摸著我可憐的肌膚,但為了照相,我只好什麼也不顧了。突然間恍然大悟,原來古埃及對太陽的崇拜有百分之八十的懼怕和百分之二十的無奈吧?
用了十分鐘的時間照相,也不管團裡的人正興致勃勃地觀看那個小塌鼻子獸,我以最快的速度往停車場走去,一個穿藍色制服的保安笑眯眯地叫住了我。原來他是要告訴我一個照相的最佳地點。還真別說,位置角度相當專業。
當然了,照完相後他跟我索要一美元的小費,我以最爽快的態度付給了他。在國外旅遊經常要付小費,但這次我認為是最值得的。因為,快曬死我了!
(摘自加拿大《星星生活報》 作者: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