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碎屏險服務卻拒絕賠付 消費者怒斥魅族無誠信

2021-01-08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閆冬)現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標配。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多少會擔心手機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屏幕就是其中之一。不少手機廠商便瞄準商機在售賣手機的同時推出「碎屏險」服務,有些價格多達幾百元。原以為這樣能買個安心,「屏碎不再心碎」,然而遇上廠商拒絕賠付時,消費者就「鬧心」了。

事情經過

購買碎屏險 魅族稱手機進液拒賠付 消費者否認

消費者崔先生近期就有這樣的煩惱。他向中國質量新聞網投訴稱,2020年4月他在天貓魅族官方旗艦店購買了魅族手機(型號16T),為了保險起見,崔先生在收到手機後又在魅族服務中購買了原廠碎屏險服務。

(崔先生供圖)

(崔先生供圖)

10月28日中午,崔先生在辦公室使用過程中,手機不慎跌落導致屏幕碎裂,他隨後走了魅族官方的碎屏險保障流程,對方承諾十五個工作日寄回手機。讓他沒想到的是,不僅15個工作日未見手機維修狀態更新,在打電話詢問售後客服時,客服以手機進液為由拒絕維修(期間並未告知),需用戶支付840元屏幕維修費用。崔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錯愕。「我的手機一直未進水,也沒有長時間在潮溼環境中使用,屬於正常在辦公室中使用。」崔先生說,辦公室有監控,可以看到手機在摔壞前他還在正常使用,前後並無進液可能。「如果魅族說我的手機進過水,那我怎麼可能一直使用。」

崔先生說,當時在向魅族提交的報修中並無「手機進液」這幾個字,但是在檢測後魅族卻加上這幾個字,他對此並不認可。隨後,他多次與魅族客服溝通,但是均無結果。無奈之下,他撥打當地的12315熱線投訴該事件。投訴後不久,魅族方面再次與崔先生取得聯繫。據崔先生講述,魅族方面稱可以給予崔先生200元的「魅族關懷」,但是除此以外還需要補交640元。崔先生立即否決了這個提議,「我沒有錯,也不需要你們什麼的關懷,我買了碎屏險,按照正常流程賠付,我才能接受。魅族如此作為沒有誠信。」

崔先生在多次溝通無果後在網上搜索,發現類似情況並不只是他一人,有不少人在網上投訴魅族會以各種理由去拒絕碎屏險保障。

中國質量新聞網撥打魅族客服熱線就此事詢問,客服方面表示,確實有受理過這樣的投訴,目前還在溝通解決中,並詢問本網是否能提供媒體資質證明,待確認後向其他部門轉達。然而當本網把相關資質發送過去後,截至發稿,魅族也沒有任何回應。

背景連結

因各種問題 魅族被投訴不斷

中國質量新聞網在網上查詢發現,投訴魅族的網友並不少,其中相當一部分也是與碎屏險有關。例如在黑貓投訴上,關於魅族方面的投訴竟然高達1661條,涉及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網友投訴:魅族沒有售後,「魅族16S線下實體關門,官網讓寄修,提前知道本人手機型號,寄出後,售後電話告知屏幕缺貨無法維修,要不換新機(舊機抵扣100-200),要不退回,還讓我承擔來回運費(已去官網客服反映處理運費)。無法告知屏幕到貨時間,等於一直無法維修,強制客戶換新機。」

有網友稱魅族17Pro屏幕綠屏,「在各App低亮度可以看出屏幕有明顯的偏綠和偏紅現象。」要求「賠償,解釋,退貨,維修。」有人稱手機有問題不給換貨。

(來源:黑貓投訴)

近期,還有不少人就「碎屏險」問題投訴魅族。一位消費者稱,購買的魅族16t拿到手機後三天在魅族服務App內購買原廠碎屏險,寄回工廠維修後,被告知手機有進液現象無法享受碎屏保服務,並提出有償維修。經過查詢「魅族原廠碎屏保障服務用戶協議」發現不合理條款,該協議第三條責任免除裡的第4點:手機防水標籤變紅、手機零部件存在進液等情況下不能享受碎屏險服務。客服給出的理由也是防水標籤變紅有進液或者使用環境潮溼等原因不能使用碎屏保。該條款十分不合理嚴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還有消費者投訴,購買魅族16x手機一部後於魅族官方網站購買魅族碎屏險,手機發生跌落導致手機顯示異常,花屏,隨後黑屏,隨即於官網申請維修換屏。寄出後聯繫魅族客服詢問手機維修進度,被告知手機進液,要求消費者打款自費維修。魅族出具的檢修報告顯示:LCD屏破裂,手機進液。對此,投訴者不認可。他稱手機寄出前一切正常,請魅族拿出證據證明,手機確有進液且為本人所為。如果不能,請魅族履行碎屏險維修責任。

「我於2020年5月購買的魅族17Pro,購機的同時一併購買了碎屏險。在近期我的手機外屏跌碎,郵寄到官方售後送去檢修,官方售後說我的手機進水無法保修。可我本人在使用過程中一直正常使用,從未進過水。我對此次檢測結果持懷疑態度,首先他們無法證明是我送修前導致測水紙變紅還是由於他們那邊導致的測水紙變紅,他們的一面之詞無法讓我相信。另外手機外屏碎裂和手機進水沒有必然聯繫,且其他保險公司並沒有規定碎屏險使用的前提是手機不能進水,魅族對於這條規定純屬霸王條約,我希望得到一個心服口服的理由。」這又是一個消費者投訴魅族售後以滲水拒保。

(來源:黑貓投訴)

業內點評

這樣下去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對於崔先生向本網投訴的內容以及關於網上看到的相關多次投訴,中國質量新聞網向某手機專業人士諮詢。該人士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碎屏險」服務也日益受到消費者重視。其本質一開始是為了方便消費者,給消費者帶來權益保障,然而在實際購買和索賠中卻出現了偏差,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不斷上升。「相關廠家應該及時改進服務,儘快從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出發採取有效措施,如果在某一家廠商內總是出現這樣的投訴,這家廠商就該好好想想了。這樣下去,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砸自己的招牌。」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律師則向中國質量新聞網表示,消費者在選擇購買「碎屏險」時要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購買之前要明確碎屏險的服務範圍,比如免責條款等重要條款要明示清楚,對於描述不清的條款,建議消費者事先與商家問詢清楚後再決定是否購買。同時,商家也有義務向消費者提供具體的合約條款,不能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相關焦點

  • 吃貨險熊孩子險手機碎屏險……這些新奇保險靠譜嗎?
    吃貨險熊孩子險手機碎屏險……這些新奇保險靠譜嗎?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記者汪奧娜 曹禕銘)怕自己吃壞肚子、怕「熊孩子」弄壞商場物品、怕手機屏幕不小心摔碎?也許保險公司早就替你想到了。
  • 比摔碎iPhone11更悲劇的是,買了這類碎屏險
    如果想碎屏無憂,除了貼膜戴套「保屏安」之外,你也可以選擇在官方額外再購買一份Apple Care+(不貴不貴,也就1799RMB)。什麼?你嫌貼膜不靠譜,Apple Care+太貴?別急,還有。比如很多平臺都在賣的「碎屏險」,價格幾十起,護你屏幕一次周全。趕緊買!
  • 從手機碎屏險切入市場獲客2萬,機派要打造電子產品後市場全服務平臺
    市場的混亂,讓眾多消費者利益受損。數據顯示,2015年的市場規模約200億元左右。 另外,國外手機售後服務收入佔銷售收入比6%左右,而中國這個數字只有2%-3%。可以看出,手機後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近日,獵雲網(微信:ilieyun
  • 碎屏無憂險到底多超值?機派給你答案!
    如果讓你定義2017年手機行業關鍵詞的話,我想「全面屏」一定榜上有名。過去的一年全面屏手機扎堆發布、引發熱潮。不管是千元機還是高端機,無一例外的都用上了高顏值的全面屏,如:華為mate10 Pro、榮耀V10,以及360N6 Pro、紅米5等。
  •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魅族16T大屏娛樂旗艦上手體驗!
    前段時間,魅族新推出一款大屏娛樂旗艦手機16T,這款娛樂旗艦手機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下面,涅槃君就來談談體驗感想。在寫手機之前,還是要提一句魅族每次發布會的邀請函都很有創意,這次就是一個魅族公仔做成的獎盃,獎盃上的文字的確很有意思。誰說玩遊戲就不是正經工作了,大家說對吧?哈哈!所以我準備放到我的新家作為裝飾物了,這可能是真魅友的一種表現吧!
  • 液晶電視屏有瑕疵,男子砸掉整塊屏,師傅:全碎了走保險
    比如手機,電腦,電視之類的東西,不少人都會選擇購買碎屏險。可是你真的仔細的了解過碎屏險嗎?孫先生就因為液晶電視的屏幕上有瑕疵,就砸掉屏幕走碎屏險。屏幕砸碎了,孫先生也傻了。到底怎麼回事?一起看一看。原來孫先生去年趁著雙11的時候買了兩臺液晶電視,為了怕屏幕在運輸的過程中壞掉,還買了兩份的碎屏險。一共花了6000多塊錢。
  • 新電視上有白痕,卻不能參與碎屏險保修,修理師傅:建議砸爛
    新電視上有白痕,卻不能參與碎屏險保修,修理師傅:建議砸爛文章為筆者原創,資料均來自網際網路。導讀:有關買東西,有這麼一句話:和質量好的東西說價格,和價格低的東西談質量。每年的雙十一都是購物狂潮,在去年,孫先生雙十一就在蘇寧易購上購買了兩臺小米電視機,自然也是帶了保險的。不過這兩臺電視機他一直沒用過,直到今年,孫先生終於想起來自己還有兩臺閒置電視機了,拿出來一看,發現其中一臺上面居然有一條白色的劃痕。但是隨後問題來了,孫先生找到修理師傅,卻被告知這種白色的短劃痕根本無法參與碎屏保修。
  • 機派手機維修細緻服務,你值得擁有
    隨著購買數量的不斷提升,相對應的手機維修也就成為很多手機用戶需要面對的問題。據了解,隨著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猛增,手機投訴在商品類的投訴率始終居高不下,已經成為質量問題的重災區。據運營商世界網聯合中國主流科技媒體聯盟諸多媒體成員共同發布的《2018年度3.15手機質量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7年僅北京市接收到的手機數碼類商品投訴就有29474件,佔投訴總量的15.63%,增幅達30.08%,位居消費者投訴量首位。
  • 剛買的蘋果iPhoneX跳屏 消費者要求退貨遭拒絕
    但銷售方億維李滄萬達廣場店工作人員告訴信網(0532-80889431),授權單並不是檢測報告,無法證明手機存在質量問題,並拒絕給馬女士退貨。購買當天便出現跳屏3月31日晚,馬女士在位於青島李滄萬達廣場內的億維蘋果授權店購買了一臺256g的iPhoneX,共花費9688元。
  • 交強險賠付近萬億,對於交強險你有什麼看法?
    不管是有車或者沒車的朋友,應該了解汽車必須購買的險種——交強險。這是國家要求強制繳納的保險,否則是不允許上路的。交強險開始於2006年7月,但如今已經14個年頭,為我們廣大車主解決了不少問題,展示了極大的用處。
  • 浙江寧波禮遇「有德者」 最高可賠付36萬元意外傷害險
    發放「厚德禮貸」貸款額度 鎮海宣傳部供圖中新網寧波12月24日電(李典 陳雨婷)24日,記者從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文明辦獲悉,為激勵深耕在公益事業的道德模範及志願者,該地推出團體意外傷害險,最高可賠付36萬元。
  • 買狗被騙58同城「先行賠付」遭質疑
    很多消費者在58同城購買了寵物貓、寵物狗,卻遲遲沒有收到;或者是收到的寵物跟實際商家展示的並不相符,大部分是一些生病的寵物。長春的趙女士在58同城以22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隻棕色邊境牧羊犬。3月23日接到狗,可狗狗一直不進食,第二天上午8點帶去寵物醫院,診斷冠狀病毒和細小病毒交叉感染,高燒、便血、嘔吐、貧血,營養不良,下午5點左右小狗去世。
  • 2019年投保交強險機動車2.78億輛,交強險賠付提至20萬
    2019年投保交強險機動車2.78億輛銀保監會發布2019年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情況的公告,2019年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包括汽車、摩託車、拖拉機)共計2.78億輛,同比增長9.0%。2019年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包括汽車、摩託車、拖拉機)共計2.78億輛,同比增長9.0%;機動車交強險整體投保率為80.0%,較2018年提高2.0個百分點。其中,汽車交強險投保率達到95.0%。交強險賠付提至20萬元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今年9月19日正式實施。
  • 年中大促拉開大幕 魅族開門紅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終大促時間,各大廠商卯足了幹勁爭取開門紅,降價壕禮刷屏不斷,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消費者到底該會如何選擇?很多消費者表示,趁著各大廠商年中大促的機會,會選擇入手一些性價比超值的「心水好貨」,比如,魅族15就成了他們十分傾心的選擇。作為剛剛上市不久的這款魅族旗艦產品,魅族15不論是外觀、手感、拍照體驗還是全新的Flyme7等,均為消費者們帶來了很多驚喜!
  • 魅族發布Lipro照明燈?魅族手機日暮西山還能搶救嗎?
    2021年1月5日,魅族發布了Lipro智能家居的照明系列,之前一段時間魅族到處發廣告,好一頓熱鬧,今天才揭開謎底,原來是照明燈。小天一直是魅族的粉絲,這次魅族的戰略舉動讓小天很失望。2020年魅族只出了一款旗艦版手機(魅族17),當然,魅族17比友商們的5G旗艦手機遲來了一些。
  • 魅族大秀肌肉!挖孔屏+驍龍865+雙揚聲器,這才是你想要的魅族
    魅族在去年驍龍865手機發布的時候,官博就曾經說過,魅族首款5G手機魅族17將會是首批搭載驍龍865處理器的機型,將會在2020年春季上市。而現在,時間已經已經來到了3月份,驍龍865機型也已經發布多款了,基本都是各有各的特色,大家對於今年的驍龍865手機的整體評價也是很高的。最近,魅族官方也是終於傳出了消息。
  • 交強險保費或將發生變化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預計改革實施後,短期內對於消費者可以做到「三個基本」,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增加保險責任 刪除爭議條款消費者將真真切切感受到以下改革紅利。在交強險方面,有責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
  • 安責險強制標準發布:保險機構不得拒絕履行事故預防服務
    應急管理部規劃財務司一級巡視員王士傑表示,各地區、各保險公司之間發展不平衡,有的將安責險簡單地理解為一般意義上的保險,預防服務的功能發揮不充分;有的注重收取保費,在開展風險評估和聘請技術機構為企業服務方面辦法不多,甚至基本沒有服務;有的不知如何開展、怎樣開展,對安全生產推動作用不強等。
  • 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購買的保險,交強險到底有什麼特點?
    汽車保險有交強險和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可以有車主自行選擇購買。而交強險則是國家法定的保險,如果車輛不購買交強險,那麼新車是不能上戶的,舊車也是不能上路行駛,車輛也無法更換年檢標準或者是審車的。在購買商業險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保險公司拒保的情況,比如車輛車損險在承包期內多次報案,或者是金額比較巨大,還有一些豪車,有些保險公司是會拒保的。但是交強險保險公司是不得拒絕承包、拖延承包和隨意解除合同的。根據我國的《交強險條例》第39條之規定: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的,一旦被查,可處投保最低責任限額的保費2倍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