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兩大步戰王者魯智深和武松誰更勝一籌?

2021-01-12 本無心風月

魯智深和武松作為一百零八將步軍中兩張最強的王牌排名相近,也屬於作品中戲份最重的幾大主角,二人都是義薄雲天嫉惡如仇好打不平,且武功高強尤其力氣驚為天人,一個能活生生的將垂楊柳連根拔起,一個能把三四百斤的石墩丟出一丈多高后穩穩接住輕輕放下,要是水滸世界搞個大力士比賽,這二人都是最熱門的奪冠人選,要問他倆誰的武藝更高或力氣更大,我也不知道只能說各有千秋,但二人死鬥的話,活到最後的肯定是武松,因為武松的戰鬥智商和頭腦等遠勝魯智深,對比一些知名章節來看,二人的差距還真不是一點半點:

第一:拳打鎮關西VS鬥殺西門慶

不管鄭屠還是西門慶,論其戰鬥力在魯武面前完全不入流,那麼這兩章節拿來對比似乎有點八竿子打不著,其實我從這兩章節中看到的是二人頭腦和智力差距。

先說拳打鎮關西,咋眼一看是場大快人心的行俠仗義,雖然有讓鄭屠切肉來為金氏父女逃亡拖時間,但身為一名公職人員魯提轄處理得太武斷欠妥。一方面沒有查清事情的真相只聽信金翠蓮一面之詞便拍案定板下結論,聽完就要去錘人還是史進和李忠勸住才第二天去,誰知道裡面還有沒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叫雙方對質下或走訪下街坊領居很難嗎?另一方面身為提轄不先走法律流程卻直接跑去揍人結果還沒控制分寸誤把人打死,為逃避責任立馬棄官而逃,加上之前有錢還賒帳等種種跡象可知魯智深在提轄這個位置肯定說不上多稱職得民心,新水滸劇中增加了魯智深向小種經略相公反應但無果後方親自出手,這段給魯智深加分不少,總之拳打鎮關西出發點是不錯但處理方式確實不太妥當甚至就是莽。

再看武松為兄報仇,表面上只看到了兄弟情深,實則把武松的智力體現的淋漓盡致,看似莽漢一條的打虎武松也能狄仁傑附體,破起命案毫不含糊。從戴孝守靈時意識到事有蹊蹺武大郎絕非自然死亡後。武松開始調查真相,順蔓摸瓜造訪和武大郎殯葬有關的人,先剛柔並濟從良心未泯的何九叔處得知武大郎死於中毒以及西門慶與命案有關,還得到了唯一的物證-何九叔偷藏的酥黑骨殖,隨後從鄆哥口中得知西門慶和潘金蓮通姦以及武大郎去捉姦被打,人證物證俱全後武松拉上證人證物去縣衙告狀,不料知縣被西門慶收買武松沒能如願以償。

告官無門後武松決定親自了斷此事,可他並沒有直接去殺人,而是準備了筆墨紙硯和一大桌酒菜,以答謝眾人為名軟硬並施召集了潘金蓮、王婆及周邊一眾街坊鄰居,各路人物按技能分工不同搭配合理,武松先禮後兵開始審訊王婆和潘金蓮,兩人開始招供時便安排胡正卿全程做筆錄,審訊完畢後讓在場六人全部籤字畫押,接著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二人帶著證據和證人去自首,由於人證物證確鑿且負責的官員都很欽佩武松的為人,不但依法剮了王婆,還把武松殺人的罪過儘量輕描淡寫,只給個脊杖四十後刺配的處理結果。雖說此時的武松是很想當個良民,但從他順蔓摸瓜破案以及告狀無門後召集證人錄口供做筆錄留足一切過程證據後方動手,可見武松不僅武力高強心思也非常縝密做事有頭腦,相比之下魯智深就是個莽夫。

第二:十字坡的表現,高下立判

武松刺配途中路過十字坡,在張青和孫二娘夫婦酒店吃飯時,很快瞧出了其中的端倪,武松行走江湖時就聽過了一些關於十字坡的傳言,然後看到花枝招展的孫二娘,饅頭餡中的毛髮進一步確認了來者不善,在孫二娘拿來下了蒙汗藥的熱酒後武松假裝喝下並暈倒麻痺了孫二娘,聽到她們談話得知真相後突然出手制服了孫二娘,幸虧張青及時趕到下跪請罪武松才放過夫妻倆,得知這人是武松後夫妻二人與其結下交情,這也是武松篇章的經典橋段之一。

但很多人不知道就在武松路過十字坡的不久前,魯智深也從十字坡經過,結果卻成了魯大師的大型翻車現場,據張青所述,前陣子魯智深從十字坡經過被孫二娘一舉麻翻,若非張青看到魯智深的禪杖非俗後制止並給解藥的話,魯大師就要交代在這了。雖然魯智深比武松年長了約十歲,但從二人的一些表現來看,武松倒像是個經驗成熟的老江湖,而魯智深卻像個初涉江湖的愣頭青,二人的警覺能力差距明顯。

第三:大鬧瓦罐寺VS大鬧飛雲浦

瓦罐寺這段反映出了魯大師的神經大條和弄巧成拙,本想仗義出頭,卻落了個好心辦壞事,還險些被崔道成和邱小乙忽悠,一方喝酒吃肉唱著歌一方面黃肌瘦連僅剩的一點粥都怕被搶,誰好誰壞還用糾結嗎?或許是魯智深低估了二人的武力,直接以飢餓之軀與其陷入纏鬥結果不敵後匆匆逃走。雖然得到史進的能量補給後一起滅殺了二人,但寺裡的老和尚見他逃走後怕崔道成和邱小乙殺他們而選擇上吊自殺,連被二人擄來的婦人也投井而死,可見魯智深在處理這件事是確實莽撞了點,最重要的應該還是低估了此二人,沒想到飢餓狀態的自己居然敵不過對方聯手,若非史進出現還不知道怎麼來翻盤呢?

再說飛雲浦,簡直是半隻腳進了鬼門關的絕境,武松卻偏偏上演絕境反殺,臨行時經過自己的觀察和施恩的提醒,已經意識到兩個公差不懷好意,行了數裡後聽兩公差「不見那兩個來?」時就知道了自己處境非常不妙,那麼身披枷鎖的他如何脫險呢?首先把施恩掛枷鎖上的兩隻熟鵝吃下,避免出現體力匱乏保持精力充沛,這點絕對是個很重要的前提,看看瓦罐寺的魯智深就知道了。

路上兩個持刀的陌生人加入他們的隊伍還和公差擠眉弄眼打暗號,傻子都看得出來他們圖謀不軌,這幾個殺手不專業啊!走到「飛雲浦」這座闊板橋時,武松意識到這是個下手的絕佳地點,迅速在腦子裡湧現了一個反擊計劃,他假意問路並裝作要淨手讓對方以為自己放鬆了警惕,在提樸刀的兩人信以為真來靠近武松時,武松先發制人一腳一個把兩人踢下了水,然後扭斷了枷鎖趁兩公人驚魂未定被嚇倒一個時,迅速打翻那個沒倒地,然後趕往水邊撈起一把樸刀逐個終結他們。

新水滸把這一段拍的很驚心動魄,但我認為有點偏離了原著的意思,因為原著中武松收拾這幾人完全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而非劇中那樣打那麼久那麼艱辛,這裡對武松的渲染依然是頭腦大於武力,武松的反擊計劃非常完美,先吃下熟鵝補充體力,然後利用飛雲浦的地形搶佔主動權,原本殺手想借這個特殊地形更方便幹掉武松,沒想到地形優勢反而被武松搶先一步利用,再看看武松出手順序,先設法將提樸刀的兩人踢下水,然後攻擊沒被嚇倒的公差,再迅速撿來樸刀,這一連貫的動作簡直完美,不僅在哪打的地點選的好,主動出手搶先機,連先打誰後打誰也規劃的明明白白巧妙合理,反觀同樣身披枷鎖的林衝甚至盧俊義跟武松的表現比起來就差距不小了。

總結下二人的綜合戰鬥能力,首先武藝和力量上各有千秋說不上誰勝過誰,但是:

【魯智深】:性子太直太衝動,缺乏理性思考,會因自己的神經大條導致好心辦壞事,金翠蓮和鄭屠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卻看到了魯智深的莽,智力確實是塊短板,十字坡警覺性差險些被殺,瓦罐寺弄巧成拙老和尚和婦人沒救成還差點把自己搭進去,桃花村帶有色眼鏡看人打了李忠周通的嘍囉將金銀席捲一空,自己是一走了之加上本領高強有恃無恐,卻險些又把劉小姐置於險境,好在李忠周通也是說話算話的人不僅沒翻臉也沒有再去為難劉小姐,可見魯智深這人心機較單純直率屬於好對付的一類。

【武松】:心思縝密滴水不漏,戰鬥頭腦非常發達,開打前便會想好這架打到什麼程度如何快速高效達成。景陽岡上臨危不亂見迅速看出「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捉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為兄報仇步步為營捉賊拿贓全程有理有據,十字坡耳聰目明成功化險為夷,快活林上以一副佯醉的姿態假意示弱後一擊中的,三招兩式拿下蔣門神這個身長九尺又擅長拳腳槍棒的三年泰嶽相撲冠軍,飛雲浦上主動出手搶佔稍縱即逝的先機後反客為主成功脫險,鴛鴦樓上成功潛入未打草驚蛇,趁三人驚魂未定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最強的蔣門神砍翻,輕鬆結束了戰鬥,可見武松的可怕之處。

二者一對比,魯智深就像是個戰士,倚仗著強大的實力掄起禪杖幹就完了,而武松不僅是個戰士同時還是個刺客殺手,開打前會想好如何快速解決對手過程中也會將對手的招式和特點研究得死死地,對付魯智深基本只要防著他的「明槍」就行,而對付武松不僅有「明槍」還有殺傷力更恐怖的「暗箭」要防,所以正面切磋比武誰勝誰負不好說,但生死廝殺決鬥的話最後能站著的肯定是武松,二人押運糧草時張清的石子只讓魯智深腦袋開花可能也是個縮影吧。

相關焦點

  • 梁山寶藏爭奪戰:武松與宋江之子同歸於盡,魯智深徒弟西門慶之子接...
    《水滸傳》有很多續書,當然也有不同版本的電視劇,咱們今天就來聊一個很多人都忘了,同時也可能暴露讀者諸君年齡的話題:為了爭奪梁山寶藏,武松與宋江之子同歸於盡,西門慶之子成了魯智深的徒弟和梁山之主,他不但接管了梁山,還帶著李逵的兒子李大本事等人走上了抗金戰場。
  • 魯智深和武松誰的力氣大?《水滸傳》中早有定論,相差至少300斤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同時可是堪稱人物描寫最為細膩的一部,梁山108好漢,每個人的性格特色都十分的不同,兄弟情義,鬥智鬥勇在《水滸傳》中更可謂可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其中最為主要的幾個人物,更是描繪的入木三分,比如說魯智深還有武松這兩兄弟。魯智深原名為魯達,關西人氏。
  • 魯智深VS武松,同為八尺好漢,誰的酒量更大
    儘管作者施耐庵從頭到尾都沒有斷過酒,但似乎酒量比較好的兩人是兩位出家人,一個是花和尚魯智深,一個則是行者武松,和尚VS行者,究竟誰酒量更好?在武松沒有入夥二龍山之前,兩人從沒有同桌豪飲過,即便是武松入了夥,作者也沒有寫兩人一起喝酒的場面。儘管沒有寫二人「鬥酒」,但從單獨的描寫之中,也能一探究竟。魯智深出家五臺之後,曾有過兩次耍酒瘋,這便是「醉打山門把禍闖」。
  • 為什麼武松、魯智深喝不醉?
    在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幾乎人人愛飲酒,而且無論什麼時候,只要寫到吃飯,酒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肉和菜,即使只有一個人吃飯也不例外。梁山好漢不僅喝酒的頻次高,而且酒量也異常的大,比如說武松一頓飯的功夫可以喝掉十五碗白酒,魯智深一次可以喝掉一桶白酒。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兩位梁山好漢的酒量實在太大,令人感到難以置信。
  • 梁山最具威力的兵器排行:誰是你心中的最強兵器?
    梁山最具威力的兵器排行:誰是你心中的最強兵器?李逵的板斧:黑旋風的本領雖然不算一流之列,但他手中的雙斧卻是兩軍陣前不可或缺的懾敵奇兵。你林衝本領再高強,一槍也只能點一個,你關勝大刀再鋒利,一刀又能放倒幾個?李逵手中的雙斧可就不同了,兩軍陣前如同排山倒海的斧浪一般,滾過去便是死屍一片。
  • 梁山最具威力的十大兵器排行:誰是你心中的最強兵器?
    本文便為你排出梁山好漢最具殺傷力的十大兵器。第十:李逵的板斧黑旋風的本領雖然不算一流之列,但他手中的雙斧卻是兩軍陣前不可或缺的懾敵奇兵。你林衝本領再高強,一槍也只能點一個,你關勝大刀再鋒利,一刀又能放倒幾個?李逵手中的雙斧可就不同了,兩軍陣前如同排山倒海的斧浪一般,滾過去便是死屍一片。
  • 水滸五大步戰高手,第二位簡直堪稱人形暴龍
    雖然上面的很多人物都充滿著戾氣,但是初讀的時候卻反而並不覺得猙獰,而是覺得甚是可愛、率性,充滿著充沛的生命力和原始的張力和激情。水滸和其他一般小說不同的是,裡面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武藝高強的好漢,也就是說這本小說裡是多主角,而不是單一的主角,一出場就各種開掛,自帶光環。其中水滸中有五大步戰高手,試言之。
  • 為什麼說,聽見烏鴉叫,魯智深不該倒拔垂楊柳?
    《淺說水滸》第074期(文/焦目)水滸裡的武松和魯智深,都是武藝高超之人。前者曾經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也曾醉打蔣門神,殺死張都監全家。上了梁山接受招安後,他還有斬殺遼將耶律得重、方貌、貝應夔等。後者曾三拳打死鎮關西,捉拿夏侯成,生擒方臘。
  • 除了魯智深武松,梁山上還有正直人嗎?裴宣:我就看不慣強擄婦女
    男人和女人起衝突的點總是莫名其妙,雷橫不過是忘記帶錢沒有賞給唱戲的白秀英,最終竟然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白秀英打了雷橫母親,雷橫把她給打死了)。朱仝此時是鄆城縣的當牢節級,帶了十幾個小牢子監押雷橫上濟州,中間卻故意放他走了,自己替他吃了牢飯。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朱仝是一個十分講義氣的人,放宋江,再放雷橫,自己頂上。
  • 武松對戰董平,雙刀對雙槍,誰的贏面更大一點?
    《水滸傳》裡的武松、董平、王道人都是能使雙般兵器的人,他們的武力表現亦是可圈可點。其中武松的雙戒刀大有來歷,據說為一頭陀留下,刀身由雪花鑌鐵打造,每到夜深人靜之時,就會獵獵作響。寶刀配英雄,只有武松這樣的英雄才能駕馭這樣一對寶刀,雙戒刀可以左右交替進攻,比單一兵器的殺傷範圍更大,而且更加利於防守,這就是很多高手都喜歡使用雙般兵器的原因。
  • 武松,魯智深,三阮反對詔安,唯有此人道出宋江目的使其啞口無言
    我們梁山好漢立下大功,都沒有任何升賞,現在又出出榜禁約梁山等人,必定是要慢慢拆散我們弟兄,各調開去,不如現在起來反抗,或者回去梁山落草也好,但是宋江聽過以後說如果我們梁山弟兄們有異心起來反抗的,自己就當場死去,來顯自己的忠心,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宋江死的時候要毒死李逵了.其實最早在宋江提出招安的時候,武松都反對過,說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
  • 魯智深的綽號為何會是「花和尚」?
    魯智深是四大名著《水滸傳》中性格最為突出的人物之一,他同武松一樣,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水滸人物。但凡讀過《水滸傳》的讀者,無不為魯智深那豪情萬丈、義薄雲天的行為所感動。與武松奢殺的性格不同,魯智深是一位嫉惡如仇的好漢,堪稱是《水滸傳》中最為「仗義」的一位人物。
  • 宋代「變形金剛」擅長「無影腳」盧俊義林衝武松也未必是他對手
    是因為盧俊義那個「槍棒天下無對」是「比武切磋」得來的,要是沒有晁蓋「幫忙」,他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史文恭、而林衝是正兒八經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手中丈八蛇矛那是要在馬上才玩兒得轉,而大財主盧俊義是沒有戰馬的,就是一時太過自信去打梁山,也是推著獨輪車走著去的,連匹專屬戰馬都沒有(當時的法律也不允許他有),又怎麼打得過常年在馬背上演練殺人技的林衝?
  • 《水滸傳》梁山108將是被封印的妖魔轉世,其結局註定不完美
    梁山108將的前世是被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印在「伏魔之殿」裡的妖魔,他們因為為非作歹被封印。此後歷代天師,都會親手添一道封條,使其子子孫孫下敢妄開,以免放走了妖魔。後來,這個伏魔殿被宋仁宗朝的洪太尉打開了,他放走了妖魔。宋仁宗趙禎朝放走了妖魔,時光匆匆,大宋朝經歷了宋英宗趙曙、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來到了宋徽宗趙佶統治的時代。
  • 武松被方臘斷臂後辭別,宋江對武松只說了4個字,聽來真寒心
    武松被方臘斷臂後辭別,宋江對武松只說了4個字,聽來真寒心 水滸傳描述了梁山上的108位好漢的故事,每個人物都有它自身的特點,比如武松,他嫉惡如仇,十分有血性,是大家非常喜歡的,梁山好漢之一。
  • 梁山三位忠臣良將義士:其中一位生在唐朝,也能受封國公和上柱國
    宋江不是忠臣,關勝不是良將,朱仝不是義士,那麼梁山一百單八將,誰能成為忠臣良將,又有誰是真正的義士呢?細算下來,這樣的人也只有三個,大俠魯智深當然是第一義士,這一點毋庸置疑。魯智深的俠義,體現在他處處只為他人著想:無論是三拳打死鎮關西,還是桃花莊裡說姻緣暴打小霸王周通;無論是火殺瓦罐寺鬥殺生鐵佛崔道成,還是野豬林危難關頭救林衝。
  • 梁山好漢生在隋唐,除了宋江和魯智深,還有誰能受封國公上柱國?
    其禁兵分隸殿前及侍衛兩司,所稱十二衛將軍,皆空官無實,中興多不除授。」這些左右金吾衛上將軍,手下一個禁衛軍也沒有,因為那些兵都在高俅那樣的「殿帥」手裡。所謂「殿前及侍衛兩司」,指的是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侍衛親軍步軍,每一司有三個管事兒的,分別叫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將軍都是空頭將軍,真正管軍的都不叫將軍,這就是奇葩的北宋制度。
  • 同樣是佛教徒,武松是頭陀、魯智深是和尚,他們有什麼區別?
    魯智深與武松的出家經歷比較類似,都是打死了人亡命天涯,逃亡過程中一個偶然的機會出了家。宋朝的出家人貌似社會地位挺高,起碼他們出家後,都有了安全保障。不同的是,武松是頭陀、魯智深是和尚,那麼二者又有何區別呢?首先,魯智深是出家人,武松不是。
  • 梁山步軍頭領的結局不盡相同:五人戰死沙場 一人變成殘疾,一人功德...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梁山步軍頭領的結局不盡相同:五人戰死沙場 一人變成殘疾,一人功德圓滿 梁山在進行崗位分工時,各好漢依據各自的特點分成了三大塊:馬軍、步軍和水軍。前文談過馬軍五虎將和八虎騎,本文要談的是步軍十大頭領。
  • 柴進為什麼不喜歡武松?原因有二,金聖歎說出其中一個原因
    水滸裡梁山好漢雖多,可要找出自己喜歡的就不多了。宣贊、劉唐、李逵、楊志這類型的好漢大家不討厭就很難得了,更別說喜歡他們了。董平這樣的風流人物,因搶程太守女兒這事還讓人說三道四,說他心術不正。史進、燕青、花榮、張清、黃信、朱武這些好漢挺招人喜歡的。他們是武貌雙全的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