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我國進入此次寒潮過程中的核心降溫時段。一場全國氣溫探底大賽已拉開帷幕,北方大部地區最低氣溫不足-10℃。南方各城市氣溫則會在7日至8日觸底。
據北京市氣象局消息,1月7日6時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降至-19.5℃,迎來1966年以來最冷清晨。
「潑水成冰」這種原本在東北等寒冷地區才能實現的酷炫動作如今在北京也能操作了。
全國近九成國土冷如鑽冰箱!
你在冰箱哪一層?
不僅北京7日,全國有近九成國土冷得像鑽冰箱。看看你那裡身處冰箱第幾層?
7日10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7日14時至8日20時江漢、江淮、江南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大部臺灣島等地將先後降溫6~8℃,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0℃。
今冬為啥這麼冷?
這次降溫後的低溫程度有一定的極端性,一些地方氣溫之低甚至可能是歷史同期少見。
是什麼導致氣溫偏低?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
第一就是北極海冰。
北極可以說是冷空氣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海冰少,就意味著北極溫度高。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來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極地渦旋就會減弱,冷空氣會隨之南下。這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
第二個原因是受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影響。受拉尼娜影響,冬季全球溫度偏低的概率較大。拉尼娜會有利於冷空氣從高緯度地區南下,同時,影響我國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和強度也會發生變化,難以阻擋冷空氣南下。
冬日取暖,哪些方式不可取?
這幾天各地的冷讓人如同鑽進了冰庫,只想發揮主觀能動性各種取暖。不過有一些方式萬萬不可取哦!
誤區一:喝酒暖身
因為酒精可麻痺中樞神經系統,所以喝酒能讓人暫時感覺到溫暖。不過,酒精中的乙醇會引起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使人體內的大量熱量通過皮膚散發,從而導致體溫下降。因此,喝酒暖身的方式並不靠譜。
誤區二:緊關門窗
為提高房間內的溫度,很多家庭選擇緊閉門窗,這種方式雖能讓人感覺到溫暖,但卻容易引發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因此,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屋內仍需定期開窗通風,上午和下午分別開窗通風一次,保證有新鮮空氣流入,降低空氣中微生物濃度。
誤區三:穿衣過於厚重
太厚的衣服會妨礙皮膚正常呼吸,影響汗液蒸發,從而導致皮膚瘙癢和乾燥。另外厚重衣服會壓迫和摩擦肌肉,影響血液循環,減少體表熱量,反而讓人感覺到寒冷。
誤區四:穿緊身衣服
長時間穿緊身衣服會使呼吸受到影響,導致吸入空氣量減少,進而影響全身氧氣供應,加劇手腳冰涼症狀。
誤區五:蒙頭睡覺
蒙頭睡覺確實能讓人感覺到暖和,但被窩中氧氣少、二氧化碳多,長時間蒙頭睡覺易引起頭痛、頭暈或被驚醒,尤其是早晨醒來後會感覺全身疲乏無力。
極寒天氣,孩子如何才能不生病?
天氣降溫對抵抗力較弱的孩子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如何讓孩子健康度過冬日的大降溫呢?下面這些注意事項請收好!
別讓孩子這5個部位受寒
▌頭部
降溫了,媽媽們知道給孩子添衣服,但是絕不能忽視的是孩子的頭部,應該戴上帽子。在室外氣溫低風大的情況下不戴帽子,寒溼就很容易侵襲頭部,會出現頭痛、頭暈或是頭部昏昏沉沉的感覺,導致孩子感冒。
▌背部
孩子背部可是個「難伺候」的部位,既要適當保暖,預防疾病、減少感冒,又不能太暖,孩子新陳代謝旺,跑跑跳跳就是一身汗,衣服被汗水浸溼反而會因為背部溼涼而患病。
所以家長們要是再疑惑:「我孩子抵抗力怎麼這麼差,明明穿得暖暖的,還會感冒發燒?」你先摸摸孩子後背,是不是汗涔涔的。
▌頸肩
頸肩部位很容易被人忽視,其實頸肩受涼很容易出現酸痛的症狀,時間長了,還會引起頸椎病、肩周炎。
有時候孩子說頸肩部位痛,爸媽還以為孩子是坐姿不正確導致的,卻忽略了另一個真正的原因--著涼。
如果孩子頸肩痛,可以在洗澡時稍微調高一點水溫,用熱水衝一會頸肩部位。天冷最好帶上圍巾,圍巾大都直接接觸皮膚,要給孩子選用舒適一點的面料哦!
▌腰腹
天氣一變冷腹瀉的孩子就特別多,尤其是3歲以下的寶寶。有的孩子發燒、嘔吐、每天十幾二十次的拉,好不容易情況好轉卻轉過身又開始了腹瀉,讓爸爸媽媽們操碎了心。
孩子腹瀉、消化不良、感冒發燒多是由腹部受涼引起的,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孩子腹部的保暖。
▌腳
老話常說:寒從腳底起。孩子們好像都喜歡光著腳在家裡走來走去,季節變換,無論木地板還是地磚都很涼,再加上腳上脂肪很少,保溫能力差,很容易著涼。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讓孩子穿襪子。孩子好動,腳也容易出汗,最好選擇吸汗透氣的襪子。太厚的襪子雖然保暖,可一天下來,孩子的襪子都是潮潮的。
孩子不生病小訣竅
外出記得戴帽
孩子25%熱量是由頭部散發的,天冷風大要戴帽,帽子的厚度要隨氣溫情況而增減,最好給孩子帶舒適透氣的軟布做成的帽子,不要選用刺激皮膚的。
不吃生冷食物
常吃生冷的食物會損傷脾胃,天氣轉涼,喝口冷水都感覺「透心涼」,所以給孩子喝的水最好也是溫熱的。
孩子運動出汗,都會感覺又熱又渴,然後大口喝冷水解渴降溫,這種方法最使不得,爸媽們千萬攔住了。
房間要保持溼度
有的家庭可能忍受不了寒冷,已經開上了空調,這樣房間就會比較乾燥。在這種乾燥環境的刺激下,孩子很容易出現上火、流鼻血、扁桃體發炎的症狀。
因此,家裡可以養一些綠色植物或是經常拖地,以保持房間足夠的溼度。即使到了冬季也要定時開窗換氣,不能僅靠空調換氣哦!
另外,有時間的話,可以和孩子進行適當運動,增強抵抗力。
把握好孩子的穿衣公式
適合中國孩子的「穿衣公式」
氣溫+衣服增加的溫度= 26℃
氣溫加上衣服所能增加的溫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狀況,不會著涼打噴嚏,也不會動一動就出汗。
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溫度:厚羽絨服9℃,薄款羽絨服6℃,稍厚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3℃,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溫度為26℃時,穿一件T恤剛剛好,以這個為基準,如果溫度下降3℃,加一件薄外套就剛剛好;下降4℃,加一件厚羊毛衫就行。以此類推。
當然,這些不是絕對的,從中醫角度來說,不同體質的寶寶、同一寶寶的不同部位,需要的保暖程度也不同。比如有些寶寶體質虛弱,一到秋季就開始反覆感冒發燒,家長也別急著捂,注意保暖就好。而身體健康又好動的寶寶,衣著厚度基本可以和大人看齊,本身就有內熱的孩子還需要專門調理才行。
天寒地凍,大夥注意保暖啊!
文章來源:綜編自央視新聞、健康諮詢報、育兒通、爸媽秘籍
圖片來源:封面圖片來自包圖網
本期編輯: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