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跡·第五季 | 川劇傳承人:融合創新 展現全能風採

2021-01-09 齊魯網

踏上蜀道,雷丁汽車迎來第五季「尋跡」行程的最後一站——四川成都。在「天府之國」品味成都慢生活,於川劇中體會中華文化魅力所在,感受川劇表演與汽車製造對於全面發展的不懈追求。

天府之地鍾靈毓秀

瀘沽湖顯巴蜀柔美,樂山大佛展川地恢弘,三星堆的神秘與熊貓的可愛在此融合,成就四川多元化的獨特魅力。錦繡蜀地賦予了李白浪漫的情懷,也於歷史長河中留下《蜀道難》的傳世詩篇。

在這片天府之地上,不僅擁有文豪墨客、都江堰天工,更孕育了燦爛的川劇文化。2006年,川劇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形寫意的川劇承載中國傳統戲劇的精髓,在國家的支持下將在戲曲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兼收並蓄全能演繹

懷著對川劇的憧憬,我們駕駛樂途行至黃龍溪古鎮,在梨園中期待一場川劇藝術洗禮。京劇式的臉譜與巴蜀的方言形成川劇的地方特色。藝人融合高腔、崑腔、燈調等五種聲腔,創造"五腔共和"的唱腔特色,聲臺形表全面散發著川劇的藝術魅力。

兼收並蓄,融合創變,成就川劇獨一無二。與川劇一樣,雷丁汽車融合機械、色彩、形體、科技藝術,從工業製造、車身色彩、造型設計、智能化角度進行創變升級。樂途打造了鋼筋鐵骨的籠式車身、IP67防水等級,結合德國先進鎖體技術,領銜安全品質;車身吸收當下潮流設計語言,採用分色設計,流線型外觀外兼具動感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阻,提升個性化與經濟性;鏡式大燈與前後轉向燈流水設計,點睛犀利前臉,盡顯澎湃之姿;搭載雷丁Ai+智慧駕駛體系,以智行安全、智慧互動、智能駕駛三大系統提升駕乘體驗。雷丁製造、設計到智能的創變升級,彰顯樂途全能的旗艦品質。

致力革新融合創變

川劇藝術家荊劍鵬先生認為「川劇的精髓在於變臉,人物喜怒哀樂都在臉譜的變幻中體現」。新一代川劇人傳承技藝的同時,也在表演方式上謀求變化,90後藝人薛騰講到:「除了在臺上表演,我們也有近景變臉表演的創新,希望帶給觀眾更直接的感官震撼」。

與川劇相同,唯一不變的是變,雷丁十餘年一直在傳承「科技」品牌DNA下孜孜追求技術之變。從雷丁汽車專利三電技術、U-Cari車互聯繫統到i-MMD雙擎鋰電混動技術、iV-Drive超級電驅技術,到研發製造綱領的MIA魔方架構,以及引領智能化時代的Ai+智慧駕駛體系,雷丁敢為人先,持續變革,每一次進步都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重要標誌,以核心技術變革助力綠色智能出行,構建全面新能源汽車生態圈。

未來,雷丁汽車將深化技術變革,整合傳統汽車製造工藝與電動化核心技術,研發更高品質產品,提供更加全面、多樣、智能的出行選擇,以新能源製造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致力汽車強國夢!

相關焦點

  • 武術展示、川劇變臉……
    在主持老師的串引下,內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黃家拳傳承人,為小朋友們進行了一套拳、刀、劍、矛相結合的武術展示,在孩子們驚嘆不已的吶喊聲中,傳承人還表演了查拳、八卦遊龍刀、八卦掌、臥龍刀、虎豹拳等武術套路。
  • 秀山龍鳳花燭傳承人陳建友:以創新發揚傳統
    秀山龍鳳花燭。陳建友16歲開始跟著爺爺學做蠟燭,如今,已成為「龍鳳花燭」的第三代傳承人。為了讓祖輩傳承下來的喜燭擁有更好的市場,36年來,他不斷創新花燭製作工藝,從燭身到盤旋而上的龍鳳,都由他用純蠟材料手工製作,龍頭、龍尾、龍脊、鳳頭、鳳尾都是他手工搓成後,再來雕刻細節;龍的眉眼、鬍鬚,鳳的翅膀和尾翼,這些都極其考驗耐心,陳建友經常一坐就是一天,不斷打磨,精益求精。
  • 第五季「城門掛春聯,南京開門紅」揭聯儀式隆重舉行
    由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主辦,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南京晨報、「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承辦,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江蘇省楹聯研究會特別支持的2020第五季「城門掛春聯 南京開門紅」揭聯儀式,今天在中華門甕城隆重舉行。  影響深遠: 「城門掛春聯」已成全國現象級活動,影響力直達海內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 90後研究生美女玩設計 將川劇臉譜搬上iPhone
    說起川劇,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變臉絕活,是上了年紀的票友們,跟年輕時尚的iPhone似乎搭不上邊,但90後女孩吳若溪卻非要挑戰這樣的「不可能」,以「川劇視覺化」為選題設計了一組名為「蜀界」的APP界面,嘗試將傳統川劇臉譜搬上iPhone。
  • 內蒙古針灸非遺傳承人白金龍:創新針灸療法 「開門」傳承非遺
    如今,54歲的白金龍已成為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白氏針法」的省級傳承人。在包頭,提起針灸,人們就會想到他的名字。「非遺人要忠於傳承二字,只有把祖輩留下的東西毫不保留地多傳給後人,才能讓中醫針灸服務更多的人。」白金龍如是說。白金龍接受人民網專訪。
  • 川劇、敦煌舞……花式課間操走紅網絡!
    最近,一些融合了民族舞、現代舞元素的「花式」課間操在網上走紅。有伴隨網絡歌曲起舞的創新操;有技術含量高的「川劇版」變臉操;還有飄逸唯美的敦煌舞……多樣新穎的課間操形式讓學生們的課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創新操走紅網絡:你笑起來真好看!
  • 內江5歲小女孩學川劇變臉 尋了10多家才定製到臉譜
    那麼,鄧婷玉為何會學習川劇變臉呢?彩排現場,由於和記者還不太熟悉,她有些靦腆,只說是她自己想學的。而她的父親陳先生則說,今年春節學期開學後,幼兒園開始籌備三年一屆的藝術節,女兒所在班級的節目創意為川劇變臉配合小朋友舞蹈。「幼兒園本來是打算找一位會變臉的成熟演員,但因為一些原因,變臉演員一直沒找到。我給女兒說了什麼是川劇變臉後,她就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學習變臉,然後參加藝術節的表演。」
  • 川劇「變臉娃」康勇師徒亮相央視 於丹叫好
    去年‪11月4日‬,華西都市報率先獨家報導了平安正式拜成都川劇院著名川劇演員、「變臉娃」康勇為師,學習川劇藝術及川劇變臉的新聞,在全國引起了很大關注。歌星平安作為節目主角之一,在拜師康勇短短3個多月之後,此次公開在央視舞臺上瞬間展現了3張變臉絕技。平安雖然只變了3張,卻沒有任何破綻,讓觀察嘉賓於丹看了後不停地鼓掌。據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央視中文國際頻道4套,進入2017年新年,節目敢於創新。
  • 精英薈萃 川劇盛宴|第五屆川青賽暨第四屆嘉樂匯戲劇周即將開幕
    錦繡華服,紅幕布扯出一折折戲戲裡戲外,聚光燈照亮點點人生川劇作為時光中沉澱的藝術瑰寶流淌著歲月的痕跡訴說著人世的變遷作為文旅「三會」重要配套文化活動,四川省第五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將於9月19日—22日在樂山大佛劇院舉行
  • 看見|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首部兒童川劇《小蘿蔔頭》昨日首演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首部兒童川劇,整個劇集裡除了貫穿川劇的高腔,還加入了現代舞和川劇絕活——變臉,在一個小時的演出時間裡,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千人中脫穎而出看《小蘿蔔頭》,自然主角就是「小蘿蔔頭」本人。
  • 戲曲 川劇臉譜變臉
    臉譜變臉川劇臉譜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龔思全-川劇臉譜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演員在演出前,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繪成各種圖案,以展示人物的身份、形貌、性格特徵。歷史上川劇沒有專職的臉譜畫師,演員都是自己繪製臉譜。
  • 川劇變臉「變」到米蘭世博會 現場報導帶熊貓頭套
    成軒 供圖  一曲悠揚的蜀派名曲《流水》,如激浪奔流,點燃會場——米蘭當地時間7月6日下午,米蘭世博會成都周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川劇變臉、茶藝表演、「熊貓臉譜」等成都元素,將成都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帶到米蘭世博會,展現給世界。
  • 匠心獨運守正創新,走近國家級非遺濰坊風箏代表性傳承人郭洪利
    作為濰坊風箏製作技藝的傳承人,郭洪利將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與風箏工藝相融合,將傳統風箏技藝與現代表現相嫁接,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風箏文化之路。堅守,傳承風箏文化的根脈郭洪利,男,濰坊市寒亭區人,生於1972年9月。
  • 14位演員現場變出120張臉譜 揭秘川劇變臉如何成「最強道具」
    1月30日晚,川劇變臉登陸江蘇衛視綜藝節目《
  • 川劇rap+川劇「臉譜」上場,三pass不在話下!
    隨劇情開端,發展,高潮的起伏而不斷變換的伴奏,「以胡琴為主,月琴應之,工尺咿唔如話」;易懂的四川方言,多種南北腔種與當地俗語土語,民間小調,勞動號子,說唱曲藝的融匯,讓川劇並非成為四川人的獨寵,正如天府之國這座包容的城市一樣。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 加速軍民融合 創新國防教育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啟達 通訊員 劉少龍 高國星 昨日下午,我市召開軍民深度融合與國防教育創新研討會,來自各地和本市國防教育成員單位、各區宣傳部、人武部和駐深部隊代表、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與會。會上共同探討加速軍民融合和國防教育創新問題。市委常委、警備區政委李建華在會上致辭。
  • 非遺傳承人韓吉亭:堅守錫鑲傳承近40年「守藝人」
    【煙臺僑屆風採】韓吉亭:堅守錫鑲傳承近40年的「守藝人」編者按:華僑華人無論身處何方,始終與我們同根同源、一脈相承,他們有艱苦奮鬥的開創精神,有血濃於水的家國情懷,有拳拳愛國心,有殷殷報國志,在煙臺經濟社會發展中不遺餘力,積極貢獻才與智。
  • 煙燻妝哪吒 川劇版功夫熊貓「躍然」樹上
    川劇和熊貓元素結合3D樹畫憨態可掬的功夫熊貓,風靡全國的川劇變臉,火爆銀幕的哪吒等……近日,位於成都望平街區河濱路的樹幹上出現了創意3D彩繪,充滿成都元素的彩繪,萌翻了整條街道,吸引市民駐足欣賞、拍照留念。
  • 王牌對王牌第五季花花 王牌對王牌第五季花花是誰
    王牌對王牌第五季花花《王牌對王牌》是一檔室內真人競技秀,已經連續辦了四季,播出的收視和口碑效果一路攀升沈騰賈玲兩位喜劇大咖領銜。第三季也有王源和娜比這兩位新生代偶像作為固定嘉賓,這樣的陣容吸引了很多不同年齡層的觀眾。
  • 展現非遺魅力,荔灣非遺傳承人齊集年會
    年會邀請全區非遺傳承人、項目保護單位負責人及非遺協會成員近百位出席本次活動。     據了解,年會以傳承人為中心,旨在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成果,增進項目間交流,為宣傳推廣和保護傳承荔灣非遺助力。活動共分為開幕式、授牌頒證儀式及《荔灣非遺打卡指南》發布3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