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技術|林地生態養雞的育雛期補飼與斷喙方法

2021-01-16 毛氏部落

一、雛雞的補飼

林地生態養雞的育雛期飼養管理和常規雞舍養雞育雛方法相同,雞的飼餵量與營養需要量和飼餵方法也相同,需全天全額飼喂,不存在補飼的問題。但考慮到林地飼養後,雞白天要採食大量青綠飼料和昆蟲,雞採食的飼料種類發生很大變化,應在育雛後期有目的性地向飼料中加入青菜和青草,還可添加蟲體飼料(蚯蚓、蠅蛆、黃粉蟲等),使雞有一個過渡並逐漸適應的過程。

青綠飼料的添加量應逐步增加,不應一次性採食過多,以免發生腹瀉。在接近林地飼養前,飼料中可添加50%的青綠飼料(按鮮重計算)。

二、雛雞斷喙

斷喙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雞群發生啄癖,減少飼料浪費。育雛過程中,如果雞飼料營養不均衡,如飼料中粗蛋白含量低,或蛋氨酸和色氨酸不足,礦物質中鈣、磷、鋅、錳等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及生物素不足等;或雞舍光線過強,飼養密度過大、通風換氣不足或不同日齡雞混養等因素,會造成雞的啄癖(啄羽、啄趾、啄肛等)。

啄癖會造成雞的死亡,也會影響雞的生長速度和長大後的外觀,降低售價,對生產造成巨大影響。雞上喙喙尖有一彎鉤,採食時有用腳趾扒刨飼料、用喙挑剔食物的習性,並將不喜歡的飼料剔除到飼槽外,尤其採食粉料時更會把飼料撒在地上,造成飼料的浪費。

林地放養雞在斷喙時還要考慮到雞在林地飼養時,喙能完全恢復,保證能正常啄食林地裡的青草、昆蟲,並且在出欄銷售時不至於因外觀影響售價。所以斷喙方法與常規舍內籠養有所不同。在林地生態養雞,如果飼養量少、密度小時最好不斷喙。但飼養規模較大、密度也較大時要適當斷喙。

1、斷喙時間 

以7~10日齡為宜,體型較小的品種,可適當延後1~2天。斷喙過早,對雞應激大,效果不理想;過晚斷喙,對止血不利。斷喙的程度應適當淺斷,以免影響雞的啄食,上喙切去1/2,下喙切去1/3,等到育成結束後,雞喙基本長齊。

2、工具、方法

斷喙使用專用斷喙器或200瓦電烙鐵,通過高溫將喙的一部分切烙下來。以單手握住雛雞,拇指放在雞頭頂上,食指放在咽下並稍微用力,使雛雞縮舌,持雞時使雞的身體後部要稍高於頭部,以使上喙切除部分多下喙切除部分少。一般將上喙距喙尖2毫米處切烙掉,下喙僅尖部被烙一下。切後要在刀片上燒烙2~3秒。個別出血雞,應再次燒烙止血。

3、注意事項

斷喙的雞應健康無病,雛雞在疫苗接種前後兩天不進行斷喙。斷喙前後2天應在飼料中按每千克料添加2~4毫克維生素K3,起到止血作用,並且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起到抗應激的作用。為方便雞啄食飼料可比平時多加一些。刀片溫度600~800℃,外觀呈暗紅色但不發亮,刀片中間一小部分為櫻桃紅色時適宜。

相關焦點

  • 養雞技術|林地養雞種圍網輪牧及誘蟲方法
    一、實行圍網、輪牧飼養林地養雞,雞在野外林地自由活動,通常要在林地放養區圍網。1、圍網目的作為林地、果園和外界的區界,通常使用圍網或設欄的方法,將林地環境和外界分隔,防止外來人員和動物的進入,也防止雞走出林地造成丟失。
  • 養雞技術方法大全
    土雞是當前畜牧業中的一個熱門養殖項目,許多農民非常關注土雞養殖技術的相關問題。那麼土雞容易飼養嗎?如何飼養土雞提高成活率?以下畜牧堂為您介紹一些實用的養雞技術,希望能幫助更多的農民養雞。1養殖的環境要求生態土雞應選擇生態環境優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坡地、果園、丘林等適宜放牧的場所飼養。
  • 養雞技術|林地養雞防老鼠的方法
    林地放養時,雞的個體小,沒有自衛和防禦能力,雞群會經常受到老鼠、老鷹、黃鼠狼和蛇等天敵的傷害,防禦和消除天敵是林地養雞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應特別注意加強防範。提前了解林地放養區域及其附近常見的野生動物類型和數量,採取針對性措施。
  • 養雞技術|林地生態雞舍基本要求及雞舍布置方法
    雞舍建在高大的喬木樹下、果樹林中或林地邊,放牧場面向果林、樹林。2、便於清潔衛生 舍地面以保持地面乾燥為原則,要做好防潮處理,同時要高於雞舍外地面25~30釐米,最好為水泥地面,並呈一定坡度,以便於消毒和向舍外排汙,以便清理糞便和雞舍消毒;或使用網上養雞,雞不與糞便接觸,減少疾病傳播機會。
  • 養雞技術|林地養雞防鷹、蛇、黃鼠狼等的方法
    鼠類活動盛期,鷹類出現的次數和頻率也高。但在林地養雞時,無論山區還是平原,無論春夏秋冬,都有一定數量的老鷹活動,對雞群造成傷害。鷹是猛野禽,不僅捕食雛雞,也捕食中雞和大雞。但由於鷹是益鳥,不能獵殺,可想辦法進行驅避。1、防鳥網。在果園設防鳥網,防鳥傷害果實,也能防鷹。山地可在離地面3米處用網罩圍欄,網下養雞,若遇鷹害,鷹爪會被漁網纏繞而不能逃脫或受驚而逃。
  • 養雞不吃不喝產蛋低注意 新手養雞防產蛋低養雞高產蛋 雞苗育雛
    養雞不吃不喝產蛋低注意 新手養雞防產蛋低養雞高產蛋 雞苗育雛 蛋雞跟肉用雞不同,人們飼養蛋雞的主要目標是提高雞蛋質量和保持或提高產蛋量,而並非提高雞肉品質,雞要怎麼養不會應激產蛋低防治產蛋質量差下蛋少,雛雞培育的好壞直接影響青年雞的生長發育、成活率、產蛋期的生產性能
  • 農村散養雞技術,各階段飼養管理方法大全
    農村散養雞管理技術相對來說和其他養殖方式有共同的特點,雞發生死亡的主要階段是0~30日齡,由於受溫度、環境、飼養等因素的影響,加上人為因素,發病率、死亡率較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農村散養雞技術吧!育雛階段1、溫度:雛雞出殼買回後,第一周的溫度應控制在34—35℃以內,從第二周起,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脫溫為止。保溫的方法視雞的多少而定,雞少可用紙箱和燈泡,即將雛雞放在箱內,掛上一個60W左右的燈泡,同時放上水瓶、食槽。雞多可用育雛室,室內用煤爐等加溫,但煤煙應用鐵管排出室外。為保證溫度的準確性,除觀察雛雞的狀態外,室內應掛溫度計,同時勤除糞便。
  • 果園養雞有什麼好處?園養雞注意事項有哪些?
    雞舍建在高大的喬木樹下、果樹林中或林地邊,坐北朝南,放牧場面向果林、樹林。雞舍採用塑料大棚。棚寬6米,長度視養雞數而定。大棚頂內層鋪無滴塑料膜,其上鋪一層5~10釐米厚稻草,形成保溫隔熱層,在草上再用塑料膜覆蓋,並用尼龍繩系牢固定。塑料大棚縱軸的兩側下沿可捲起或放下,以調節室溫和通風換氣。棚舍內墊沙或短稻草,舍內每米2養雞6~8隻。
  • 養雞如何減少養殖成本
    要想養雞賺錢就要不斷學習科學的養殖技術,只有科學管理才能減少雞患病的機率,提高養殖效益,下面我們就趕緊去學學這些養雞技術吧。養雞管理技術相對來說和其他養殖方式有共同的特點,雞發生死亡的主要階段是0~30日齡,由於受溫度、環境、飼養等因素的影響,加上人為因素,發病率、死亡率較高。
  • 養雞技術|產蛋育成雞的日常八個管理
    從雞群中抽出的個體應能正確代表雞群的體重,因此必須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為了使抽樣具有代表性,平養雞抽樣時一般先把舍內雞隻徐徐驅趕,使舍內各區域雞隻及大小不同的雞隻均勻分布,然後在雞舍對角線方向依次取點,隨機將雞用圍欄圍起來,籠養雞的每層籠子、每列籠子都要有取樣點,每個取樣點不管雞隻大小都要稱重。
  • 養雞秘籍:散養土雞育雛管理和飼料配製,早點學會,養雞更省心!
    把握好「兩開」,做好「三控」和「三度」工作是育雛成敗的關鍵。 1、兩開:即雛雞的開水和開食, 要遵循先開水、後開食的原則。 雛雞出殼後還有一部分卵黃尚未吸收完,雛雞飲水能加速這種營養物質的代謝過程。開食飼料以營養豐富、易消化、適口性強的全價配合飼料為宜,飼餵次數根據日齡增加逐漸減少。
  • 新手養雞知識技術大全
    優質放養土雞的育雛技術要求與快大型肉雞無異在育雛室內育雛30天左右轉入大棚飼養。一般夏季30日齡、春秋45日齡、寒冬5060日齡開始放牧。放雞場地宜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環境安靜、飲水方便、無汙染、無獸害的竹園、果園、茶園、桑園等地較理想。雞隻既可吃上述「四園」中的害蟲及雜草還可為「四園」積 小雞出殼 施肥。放牧場地可設砂坑讓雞砂浴。還要搭建避雨、遮陽、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
  • 養雞技術|雛雞育雛前的5項準備工作
    一、 制訂育雛計劃根據生產需要、房舍條件、飼料資源等具體情況,制訂育雛計劃。先確定全年育雛的總數、養育批次及每批養育的只數,然後具體擬定進雛及雛雞周轉計劃、飼料及物資供應計劃等,以確保育雛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二、育雛舍及設備用具的準備1、育雛舍。
  • 全新科學養雞技術知識
    在農村創業,養雞具有市場需求,廣,投資相對較少,資金周轉相對,較快等優勢,因此每年想進入養,雞這個行業的人很多,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什麼都要講究,純天然無公害,養雞行業成為了新農村人的創業首選。
  • 生態養雞有什麼優勢,雞怎樣能快速長蹬爪?
    所以現在健康無公害的生態養雞模式越來越受人歡迎。生態雞的肉質非常好,並且有著較高的營養價值,受到很多人的歡迎。那麼生態養雞有什麼優勢呢?  雞怎樣能快速長蹬爪?  要想讓腳蹬子長就得補充鈣物質。腳蹬子長短決定著雞的年齡長久,腳蹬子越長雞的年齡就越久,如何讓節約成本讓雞快速的長腳蹬子呢。使用達龍蹬爪王,可以讓雞快速的長出腳蹬子。腳蹬子長才能賣出好價錢。
  • 養雞創業,應該怎樣修建雞舍?
    養雞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育雛、脫溫管理、中雞管理、成雞管理、母雞產蛋期管理等諸多環節,每一個環節又有很多的技術細節。一個細節沒做好,都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簡易雞棚或者不科學的雞舍問題多、麻煩多,增大養殖管理難度,會為你的養雞事業埋下「定時炸彈」,帶來巨大的隱患。
  • 養雞技術|防止產蛋雞群直接和間接飼料浪費的措施
    在養雞過程中,飼料費用佔養雞成本的60%~70%,如何降低成本是提高飼養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蛋雞養殖業已進入微利階段,生產中飼料浪費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必須重視減少飼料浪費。 在養雞生產中,飼料浪費可分為直接浪費和間接浪費。
  • 雞蛋好吃,殊不知養雞卻難,教你養蛋雞的小知識
    現就冬季產蛋雞飼養管理技術要點談談自己的看法1、增加雞舍的光照日常得到雞舍管理中,要逐步增加光照,在蛋雞群產蛋高峰時光照17小時為宜。早、晚補光較好,開產後光照切勿隨意減少。 2、合理的飼餵時間和次數為保持雞群旺盛的食慾,每天必須有一定的定槽時間,以免飼料長期在料槽內存放,使雞產生厭食和挑食的惡習。
  • 養雞是籠養好還是散養好?你怎麼看?
    籠養雞優點:1、佔用空間小,佔地小,飼養集中,飼養密度大。單位雞舍面積的飼養數量可以大幅度增加,節地省工。事實證明,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養雞數量,籠養是平養的三倍以上。可以充分利用雞舍的空間集中飼養,既節省了勞動力又提高了雞舍的利用率。2、飼料消耗少。籠養雞限制活動,可以節省飼料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