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車企巨頭倒下,一年虧損112億元,創始人卻套現離場

2021-01-08 騰訊網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

雖然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崛起給國內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甚至部分行業還因為網際網路的普及而被淘汰了,例如線下實體店等等;但是也有些傳統行業在網絡的浪潮下,依然能保持平穩的發展,而且還與網際網路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市場。

其中房地產和汽車行業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普通人最重要的兩項生活必需品,房子和汽車無論處於什麼時代,永遠都不會過時。除非是未來科技足夠發達了,人類不需要藉助房子和汽車來完成「住」和「行」等活動,但短時間內肯定離不開它們。

因此,國內的房地產和汽車行業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狀態,這麼多年來也湧現出了一些優秀的企業。房地產就不多說了,自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國內選擇這個行業的公司如過江之鯽,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現在真正有實力的也就那麼幾個。

至於國內的汽車行業,能將其做大做強的公司就更少了,因為汽車的生產製造不像蓋房子那麼簡單,需要很多精密的零部件以及發動機。在國內沒有掌握屬於自己的發動機技術之前,國產汽車廠商的規模普遍都比較小,遠遠不及國外頂尖車企。

不過,隨著國內科技水平的提升,汽車廠商們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國產發動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讓國內的汽車行業獲得了更大的市場,並且得到了更多國人的認可。

在這種局面下,有一些車企準確地抓住了一閃而過的機會,憑藉外部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漸漸在國內甚至是全球汽車市場站穩了腳跟。比亞迪和吉利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能十多年前人們還沒有聽說過它們,但是現在它們已經成為了國產汽車的代表。

總的來說,如今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不僅有比亞迪和吉利,還有紅旗、長安等實力不凡的廠商。但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幾年國內也有不少汽車公司倒閉,它們無一例外都是走錯了方向,或者是沒有考慮到長遠的發展。

又一國產車企巨頭倒下

而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去年也就是2020年,又一國產車企巨頭倒下,一年虧損112億億元,創始人卻套現離場。這家車企就是眾泰汽車,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而且當初的眾泰還被很多人稱呼為「保時泰」。

當然了,這種稱呼對眾泰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人們叫它「保時泰」,是由於其汽車產品與保時捷太過於相似,可以說是照著葫蘆畫瓢。儘管這種方式短時間內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但是完全不利於長遠的發展,為眾泰的「破產」埋下了禍根。

眾泰的創始人是應建仁,和吉利的老闆李書福同是浙江人,因此二者也被稱為浙江的兩位汽車「大佬」。但是與如今風光正盛的李書福不同的是,應建仁的現狀並不樂觀。在眾泰汽車面臨虧損的問題時,應建仁沒有想辦法解決,而是選擇套現離場。

據了解,僅在2019年一年,眾泰汽車就虧損了112億元,市值也只剩下了不到30億元!而且在2020年上半年,眾泰汽車的銷量也才1400輛左右,這個水平很好地證明了眾泰已經失去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曾經的「保時泰」變成了過眼雲煙。

至於眾泰為什麼會落得個如此下場,與「山寨」保時捷和應建仁的錯誤決策脫不開干係。應建仁不甘於做一個平凡的商人,他先是讓眾泰借殼上市,然後薅投資者的羊毛;現在眾泰破產了,應建仁又套現了數十億資金離場,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寫在最後

正因於此,很多人都表示,雖然眾泰汽車失敗了,但是應建仁沒有敗,或許將來某一天他還會捲土重來。但如果應建仁不端正自己的態度,總是想著如何謀取利益,那麼無論他做什麼都不會真正的成功,眾泰汽車就是前車之鑑!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轉發。

相關焦點

  • 國產汽車巨頭涼涼:曾一年賣出33萬輛,如今年巨虧112個億
    又一國產汽車巨頭涼涼:曾一年賣出33萬輛,如今年巨虧112個億推薦語:眾所周知,最近幾年國內汽車市場進入了「存量競爭」的狀態,而一場疫情更是加速了汽車業的淘汰賽,導致汽車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優質頭部車企集中。因此,對於弱勢落後的車企,未來將面臨持續挑戰。
  • 又一國產車徹底倒下,頂配不到10萬,庫存車青苔遍布,損失過億
    又一國產車徹底倒下,頂配不到10萬,庫存車青苔遍布,損失過億。又一國產車徹底倒下,頂配不到10萬,庫存車青苔遍布,損失過億 目前國內市場主流品牌多以長城哈弗、長安、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為主,整體的銷量在市場中名列前茅,口碑極佳,從最近一年推出的車型就能夠看出。
  • 威創股份一年虧光7年的利潤 實控人套現超50億欲離場
    威創股份商譽爆雷、業績巨虧之際,實控人選擇了14.56億元清倉股份轉讓公司控制權套現離場。交易總價14.56億元,約6.63元/股。  威創投資出讓上市公司控制權沒有明顯徵兆,幾個月前還在通過股權轉讓為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  2019年6月,威創投資與科學城集團籤署股份轉讓協議,轉讓持有的威創股份9100萬股(佔公司總股份的10%),套現4.82億元。
  • 又一電商平臺倒下!1200萬人上當受騙,創始人攜260億跑路
    又一電商平臺倒下!1200萬人上當受騙,創始人捲款260億跑路!但是這些電商品臺基本都失敗了,就在今年又一電商平臺倒下了!1200萬會員上當受騙,但是創始人卻捲款260億元跑路,這個電商平臺就是輕鬆網購了。
  • 威創股份一年虧光7年利潤,實控人套現超50億欲離場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威創股份商譽爆雷、業績巨虧之際,實控人選擇了14.56億元清倉股份轉讓公司控制權套現離場。過去的幾年間,公司控股股東已持續大額轉讓公司股權,已將超過35億元真金白銀裝進腰包。實控人巨額套現儘管受疫情影響,威創股份(002308.SZ)控制權轉讓進程延緩,但交易雙方仍表示將克服困難持續推進。
  • 傳酷派將被收購,創始人郭德英高位套現後要低位殺回?
    通過這兩筆交易,郭德英套現37.7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1.8億元)。去年8月份,原酷派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郭德英已辭去其在董事會職位,僅擔任名譽董事長一職。與曾經的商界泰鬥褚時健、宋衛平一樣,郭德英現在也已經回歸現代農業的田園生活,但是否會跟宋衛平一樣,不甘寂寞,來個回馬槍,殺回自己的畢生事業,實在令人期待。
  • 36氪獨家 | 酷派即將被收購,創始人郭德英高位套現低位殺回?
    更有知情人士透露,大概一個月前,酷派創始人郭德英也加入了這場收購混戰,希望重新入主酷派,如果能成,大概會是酷派最好的結果,畢竟老郭有情懷在,再者,他高價套現,現在又低價把它買回來,這也是一個划算的買賣,而且他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各方面的資源都有。老郭回歸?
  • 又一國產超市巨頭倒下:曾打敗家樂福沃爾瑪,今5年虧17億終退場
    他所創辦的老品牌零售超市人人樂也在時代的浪潮中「倒下」了。 根據人人樂此前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1-9月虧損2.7億元-3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6136元-0.6818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09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2476元/股。僅在第三季度,人人樂預計虧損就達到1.3億-1.6億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7040.07萬元。
  • 又一國產車倒下了,廠家宣布停產清庫存,22萬降到7萬無人問!
    從我國今年汽車市場的整體表現來看,國產車面臨很大的衝擊,很多國內企業能否支撐這樣的衝擊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很多汽車企業可能會因此倒下。 這種情況難免會讓人擔憂,因為國產車經歷了幾十年的造車,才有了這樣的成績。國產車相比合資車和進口車在質量上有差距,很多人都不願意買國產車。
  • 又一電商平臺轟然倒下!坑了1200萬人,老闆套現260億跑路
    不久前,國內又一家知名電商平臺倒下,近200萬人資金被騙,但創始人卻捲走260億元跑到了澳洲。這個電商平臺就是易網購,創始人名為賈永龍。用戶超千萬、營收破百億數據顯示,中國網購用戶人數已經超過7億,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對正規電商平臺來說,這些用戶就是"寶藏",會充分挖掘他們的消費潛力。但是對那些不法電商平臺來說,他們就是待割的"韭菜"。
  • 又一巨頭倒下,5年虧損40億,關店6000家,突然宣布「徹底退出」
    尤其在這個不安分的2020年,國外三天兩頭就有報導一家巨頭或百年老店倒下,走過了那麼多風風雨雨,卻在今年撐不下去了。當然,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企業經營不下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身經營模式或者產品有問題,無法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近幾年,國內有不少服裝鞋業陷入經營困境,比如富貴鳥破產,拉夏貝爾債務纏身,紅蜻蜓、百麗、星期六紛紛關店。
  • 又一電商平臺倒下,曾坐擁1200萬名的會員,如今創始人捲款逃跑
    當前電子商務平臺的大多數創始人都值得我們欽佩,包括拼多多創始人黃正的崛起。他可以在短短幾年內讓拼多多成為三大電子商務巨頭之一,值得欽佩,也能在拼多多發展較好的時候讓利1000億元的股份也很值得敬佩。又一電商平臺倒下,曾坐擁1200萬名的會員,如今創始人捲款逃跑!這個電商平臺就是「易網購」。
  • 3個月套現25億!500億巨頭暴跌60%!「中國鴨王」究竟怎麼了?
    這意味著,通過本次大幅減持,絕味食品控股股東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慧功、上海成廣、上海富博累計套現高達25.59億元,金額之大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大股東套現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總是在高位「精準減持」。去年絕味股價一路狂漲,公司股價從2020年2月3日的最低33.83元,暴漲到了8月31日的95.8元,期間累計上漲150%。
  • 國內超市巨頭落幕?虧掉十幾億,創始人選擇「賣身」曾力壓家樂福
    電商在我國出現並大火之後,帶動了我國居民的消費欲望,但眾多零售巨頭並沒有因此受益。因為更多的消費者在實體店和電商中選擇了後者,尤其是超市受到的影響更大。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近年來也關閉了在華的多家門店,這一切情況都體現了國內零售行業發展的艱難。 人人樂超市多少人還記得呢?其是我國的民營超市品牌,曾將家樂福、沃爾瑪趕出自己的「地盤」,但到了如今人人樂也「撐不住」了,公司也曾出現多次虧損的情況。
  • 滬指重返3500股民眾生相:65後打算套現離場 95後興衝衝闖進來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滬指重返3500點下的股民眾生相:65後打算套現離場,95後興衝衝闖進來3500點以上的股市就像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文 | 張燕徵編輯 | 林琬斯審校 | 羅琨隨著滬指重返3500點,股市又成了不少人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 比特幣泡沫特徵凸顯 創始者們無套現離場打算
    4月8日消息,《紐約時報》今日刊文指出,虛擬貨幣比特幣熱潮已經越來越像是一個泡沫,比特幣幣值的增長伴隨著人們追漲的步伐,略微值得安慰的是,它的創始者們似乎還沒有準備套現離場
  • 又一彩電巨頭跌落神壇,3億美元債務打水漂,無奈賣辦公樓自救
    作為中國的龍頭企業,長虹的巔峰時刻,市值曾一度高達580億元。但是,中國彩電市場浮浮沉沉幾十年,不斷有新玩家湧入與老玩家離場。遺憾的是,如今隨著智能設備的日新月異,長虹的輝煌漸漸散去,曾經的國產電視霸主,淪落到變賣資產的境地,市值跌到133億。
  • 在美豪捐近百億,今卻「諾而不捐」欠薪不發,女老闆套現8億離場
    其實,除了許家印、楊國強、馬雲等人之外,還有一人,其累計已捐出了個人資產110多億元,一度被人們稱為「中國首善」,而他便是曹德旺。其實,有一位女性企業家,也非常熱衷於慈善事業,可有消息傳出,今其卻是「諾而不捐」,套現8億離場,還留下了超過200億的債務,她就是何巧女。對何巧女來說,2019年不是友好的一年。因為何巧女從19年來開始負債,所以她不得不轉讓公司的大部分權益。
  • 妙可藍多一樁事先聲張的聯姻背後:極度缺錢的實控人和頻繁套現的股東
    「賴海尊還指出,這是一種常見的、合規的併購方式,但其中也避免不了各類消息的勾兌,從而出現機構炒作、股東提前套現的情況。實控人極度缺錢,股東套現頻頻作為國內重要的奶酪生產商,妙可藍多對於蒙牛的意義不言而喻。乳業分析師宋亮對時代財經分析稱,零食奶酪是一個新的紅利單品,毛利率要高於常溫奶等產品。
  • 回望陝企「神奇逆轉」的這三年
    一年一度的該報告,被視為陝西省域經濟和企業界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需要指明的是,這份報告中列出的陝西企業百強名單,其營業收入數據來自2016年度。言歸正傳,通篇瀏覽下來,更加佐證了粉巷君對陝企這三年發展的概括,「求索2015,轉折2016,奇蹟2017。」同時,三點印象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