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
雖然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崛起給國內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甚至部分行業還因為網際網路的普及而被淘汰了,例如線下實體店等等;但是也有些傳統行業在網絡的浪潮下,依然能保持平穩的發展,而且還與網際網路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市場。
其中房地產和汽車行業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普通人最重要的兩項生活必需品,房子和汽車無論處於什麼時代,永遠都不會過時。除非是未來科技足夠發達了,人類不需要藉助房子和汽車來完成「住」和「行」等活動,但短時間內肯定離不開它們。
因此,國內的房地產和汽車行業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狀態,這麼多年來也湧現出了一些優秀的企業。房地產就不多說了,自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國內選擇這個行業的公司如過江之鯽,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現在真正有實力的也就那麼幾個。
至於國內的汽車行業,能將其做大做強的公司就更少了,因為汽車的生產製造不像蓋房子那麼簡單,需要很多精密的零部件以及發動機。在國內沒有掌握屬於自己的發動機技術之前,國產汽車廠商的規模普遍都比較小,遠遠不及國外頂尖車企。
不過,隨著國內科技水平的提升,汽車廠商們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國產發動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讓國內的汽車行業獲得了更大的市場,並且得到了更多國人的認可。
在這種局面下,有一些車企準確地抓住了一閃而過的機會,憑藉外部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漸漸在國內甚至是全球汽車市場站穩了腳跟。比亞迪和吉利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能十多年前人們還沒有聽說過它們,但是現在它們已經成為了國產汽車的代表。
總的來說,如今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不僅有比亞迪和吉利,還有紅旗、長安等實力不凡的廠商。但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幾年國內也有不少汽車公司倒閉,它們無一例外都是走錯了方向,或者是沒有考慮到長遠的發展。
又一國產車企巨頭倒下
而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去年也就是2020年,又一國產車企巨頭倒下,一年虧損112億億元,創始人卻套現離場。這家車企就是眾泰汽車,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而且當初的眾泰還被很多人稱呼為「保時泰」。
當然了,這種稱呼對眾泰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人們叫它「保時泰」,是由於其汽車產品與保時捷太過於相似,可以說是照著葫蘆畫瓢。儘管這種方式短時間內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但是完全不利於長遠的發展,為眾泰的「破產」埋下了禍根。
眾泰的創始人是應建仁,和吉利的老闆李書福同是浙江人,因此二者也被稱為浙江的兩位汽車「大佬」。但是與如今風光正盛的李書福不同的是,應建仁的現狀並不樂觀。在眾泰汽車面臨虧損的問題時,應建仁沒有想辦法解決,而是選擇套現離場。
據了解,僅在2019年一年,眾泰汽車就虧損了112億元,市值也只剩下了不到30億元!而且在2020年上半年,眾泰汽車的銷量也才1400輛左右,這個水平很好地證明了眾泰已經失去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曾經的「保時泰」變成了過眼雲煙。
至於眾泰為什麼會落得個如此下場,與「山寨」保時捷和應建仁的錯誤決策脫不開干係。應建仁不甘於做一個平凡的商人,他先是讓眾泰借殼上市,然後薅投資者的羊毛;現在眾泰破產了,應建仁又套現了數十億資金離場,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寫在最後
正因於此,很多人都表示,雖然眾泰汽車失敗了,但是應建仁沒有敗,或許將來某一天他還會捲土重來。但如果應建仁不端正自己的態度,總是想著如何謀取利益,那麼無論他做什麼都不會真正的成功,眾泰汽車就是前車之鑑!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