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護士眼裡,影視作品中最成功的護士角色是ta

2020-12-05 1905電影網

國際護士節,向白衣天使致敬


1905電影網訊 是汶川地震十二周年祭,也是大疫考驗後首個國際護士節;值得銘記的2020年5月12日,讓我們繼續相信——災難之後,總有白衣天使最溫暖也最堅定的守護。


特殊的節日,持續為大家評點電影的《今日影評》也首度透過直播連線形式,將節目的「主角」擔當交付於護士群體——援鄂歸來、重回本屬崗位的她與他,對於電影中的護士角色是這樣看的……


她是主角

護士,不該只是不專業的配角



和同齡女孩一樣,99年出生的吳筱嶼愛追星,也愛看電影、刷劇。不過,這個春節她沒能看成偶像劉昊然的《唐人街探案3》,反而開啟了一場雷神山英雄之旅。


吳筱嶼(右一)與同事們


「其實,護士就是在和生命進行著一個掛鈎。」在與《今日影評》現場連線中,休整過後已重回崗位的筱嶼,這樣描述著自己對護士職業使命的理解。


談到影視作品中的護士形象時,年紀小小的她卻有著大大的疑惑。「我覺得大部分的(醫療題材)影視作品更多以醫生為主角,沒有一個是以護士為中心的,大部分可能都是配角。」


而就在有限的護士角色戲份中,筱嶼也經常覺得尷尬。即便豆瓣評分高達8.2,但在她的專業審視下,電視劇《心術》中楊紫飾演的護士張曉蕾,其工作過程所展現的細節操作處理仍「不太夠,有一些不真實的情況」。


《心術》,2012


而在專業技術加持下的護理流程外,筱嶼還指出護士也是「全能修理工」。「比如說馬桶、電視壞了,患者都要首先喊護士,平時點外賣什麼的,年齡比較大的叔叔阿姨就會讓我們幫忙定位、下單。」


這樣難談「光鮮」的工作細節,本就是配角的護士角色很難深入展現。而稍微重要一些的護士角色又傾向由一線明星擔綱,形象趨近外在「完美」,戲份也大多都聚焦於職場交往或偶像化感情生活,極少碰觸瑣碎的專業細節。


《寶貝計劃》:高圓圓 飾 護士淑芬


當然,這些「不夠專業」的角色也在某種程度上觸及到了筱嶼入行之初的體會。「剛開始上班會有不太適應的地方,在病房給患者打針的時候,如果患者覺得這小姑娘扎得有點疼,也會反思自己。」


不過,始終將自己定位在本職工作主角位置的她,那份對於護士職業的信仰,歷經疫情反而更為堅定。「把患者救治成功、康復出院的那一刻,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我會為我選擇的道路而奮鬥。」


他是主角

男護士,同樣是行業主角



白衣天使,不僅有她,還有同樣優秀的他。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執業男護士行業內佔比普遍低於百分之二。「我剛工作的時候,我父母特別不理解。」作為這2%中的代表,加入《今日影評》特別連線的任志達「憂傷」地回憶著入職選擇時的掙扎。


「當時包括我自己,都對自己的職業不理解。」2016年,剛參加工作的志達甚至「賭氣」發過一條朋友圈:我寧可去街邊賣煎餅果子、賣烤冷麵、賣襪子、賣樓、賣車……都不幹護士。但不久之前的援鄂工作經歷在用事實向他證明:做一名男護士,真香。


「真香」現場:滿臉勒痕,都是英雄的印記


在黑龍江伊春老家,志達的本職是一名120急救護士。「我經常會出一些比如礦難、火災、洪災、溺水、車禍現場,」對於自己驚心動魄的工作內容,志達語氣中滿是擔當與誠懇,「我發現我們男護士在急救工作中,更加善於做院前急救工作,所以我對我這個職業也有了一些改觀。」


不過,在基數並不大的醫療題材作品中,展現男護士生活、尤其是以男護士為主角的更是屈指可數。《今日影評》小夥伴們絞盡腦汁,也只想到了《拜見嶽父大人》這樣一部外片——其中作為男護士的主角,片中99%的時間卻都是在奔忙於家庭關係。


《拜見嶽父大人》,2000


儘管如此,他在一眾護士影視形象中也發現了一個成功案例——《動物世界》中周冬雨飾演的劉青。


「我記得當時有一個鏡頭,就是她在端著盤子給患者去扎針,我們的工作其實差不多,每天端個盤子去挨個病房扎針,一紮一上午,基本上頭不抬眼不睜的吧,」這段表演,令任志達看到了日常工作中的同事和自己,「她當時演的我覺得還是挺貼近我們這個工作生活的。」


《動物世界》,2018


過多地把護士職業在各種場域完全性別化為女性,其實是在輕視這個職業。女護士有燕尾帽,而作為急救護士的任志達也有胸章和肩章。在嘉賓李鎮老師看來,急救裝束加身的志達,足以變身與蝙蝠俠、蜘蛛俠比肩的「急救俠」。


「其實不止晚上,我們白天也要時刻備戰,」這種「明」與「暗」的對照,不禁令他想到了他最愛的演員潘粵明,「他如果演男護士的話,我也許能在他身上看到我未來的影子。」


       由影片及護士英雄們傳遞並踐行著的愛心與仁心,必將繼續溫暖延續。


相關焦點

  • ...援鄂護士轉戰發熱門診,短髮的她依舊是這條街最靚的!
    【曙光·連結】青春守護城市|援鄂護士轉戰發熱門診,短髮的她依舊是這條街最靚的! 媒體聚焦11月26日,青年報·青春上海數字版以《青春守護城市|援鄂護士轉戰發熱門診
  • 從最美援鄂護士,到現實版的——「狗男女」。她——將何去何從?
    從最美援鄂護士,到現在人設崩塌,成為現實版的——「狗男女」。她——將何去何從?最近援鄂護士—— 於鑫慧,人設真的崩塌了,給無數祝福她的網友一記響亮的耳光。在面臨疫情的威脅下,她成為最美「逆行者」抗疫在最前線,不值得稱讚嗎?問世間情為何物?——大家是不是應該深思呢?情:不應該只是愛情。還有友情親情家國之情……瑕不掩瑜——祝她幸福美滿!
  • 廣西援鄂護士:我不是英雄 救死扶傷是本職
    中新網柳州5月11日電 題:廣西援鄂護士:我不是英雄 救死扶傷是本職作者 朱柳融穿上白色的護士服,戴上口罩、一次性醫用帽,回歸到工作崗位的廣西柳州市工人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梁豔冰,在支援武漢時面頰上被護目鏡和口罩壓出的印子,早已不見蹤影。在柳州市工人醫院,梁豔冰在查房。
  • 馬雲請6000多名援鄂護士雲火鍋,張國立當場讓馬雲面紅耳赤
    今年3月8日婦女節當天,馬云為了感謝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在援鄂期間所做的貢獻特地為她們準備了奶茶和炸雞,還有三年花唄免息。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的一位援鄂護士不但在網上發布了一條微博以表感謝,同時還提到邀請馬雲到合肥吃火鍋。本來只是客氣話,畢竟馬雲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平時要參與各種活動,哪有時間赴小護士的飯局。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兩度「走紅」的援鄂護士緣何打動我們
    周國紅,2020年最獨特的一抹「紅」。10個月前,她作為安徽援鄂醫療隊的一名隊員,因為防護服背後叮囑女兒好好學習的一句話而走紅。如今,她作為一名抗癌鬥士,因為向生命「硬核」喊話又紅了。  豈曰無衣,與之同袍。
  • 援鄂護士趙鵬威:向前衝,是使命,也是職責
    「在RICU工作,和之前在重症病房不一樣,除了每天應有的治療外,還應密切關注各類儀器的狀態,掌握患者的狀況,最重要的是,還要照顧患者的心理狀況。」趙鵬威說。準備出發前往鄂州時今年25歲的趙鵬威,是遵義市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胸外科的一名護士。
  • 今天為護士們做條魚
    今年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土房子怪味魚老闆杜永闖邀請市七院護士到店裡品嘗麻辣魚、酸菜魚,兌現在武漢抗疫期間的承諾「回到鄭州,請英雄們吃魚」。2月26日晚,杜永闖帶著抗疫物資來到武漢青山區逆行抗疫,在卸物資過程中被路過的市七院援鄂醫護人員認出來了「這是隔壁怪味魚的老闆吧」。
  • 孩子打針點名要護士哥哥!護理專業男生僅9%,是工作更是愛心奉獻
    今天是為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節日,全體護士的節日。這次疫情也讓我們看到了這些白衣戰士,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決戰,做出了不起的貢獻。在上海的援鄂醫療隊員中,護士有1041名,佔援鄂醫務人員總數的63.%。他們逆行出徵,扶危渡厄!其中,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的55歲。在援鄂護士中,「90後」已佔44%,成為援鄂護理隊伍的主力。
  • 重溫誓言憶戰「疫」故事 北大人民醫院為97名新護士授帽
    首先拉開序幕的是4月26日的活動,由5名援鄂隊員分享戰「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的同時,舉行97名2019屆新入職護士隆重莊嚴的授帽儀式和重溫南丁格爾誓言的活動(新護士中,有7名男護士)。北大人民醫院副院長張俊在致辭中表達著驕傲和自豪:在抗擊武漢疫情狙擊戰裡,作為國家醫療隊,這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100名護理抗疫先鋒隊,與病毒作戰,把一位位病人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並以「零感染」的驕人成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正如主持詞中所述:從十九世紀中期戰爭最前沿的南丁格爾到當今抗擊疫情最前線的普通護士,這種「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可貴精神一直綿延相傳。
  • 護士節專題:讀《護士的故事》,感謝有你,山河無恙!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讓今年的護士節有些特別。剛剛過去的冬天,無數醫護工作者用血肉之軀,守護生命之光。在此悅讀君向白衣天使們致敬!也推薦大家讀一本書,了解這份神聖之職業背後的各種故事。《護士的故事》的作者克裡斯蒂·沃森當過20年護士,正因為有這20年的護理生涯才能造就出這部細膩深刻的話題之作。
  • 五蓮縣人民醫院5.12護士節特輯丨白衣心語,護士有話說
    5.12是國際護士節,是個純潔而又神聖的日子,潔白的燕帽象徵著無私奉獻,說起護士,在你們眼中是什麼樣的呢?影視劇中的護士:青春,俏皮,暗戀男醫生。公眾眼中的護士:南丁格爾,女人中的天使,天使中的女人。朋友眼中的護士:美女A4腰,有愛心,愛乾淨,會照顧人看病方便。
  • 美國護士:新生兒護理
    一些新生兒護士可能會照顧大約2歲以下的嬰兒。大多數新生兒護士從嬰兒出生到出院一直在照料嬰兒。在美國,每年大約有40,000個低體重兒出生。由於醫學上的重大進步以及為非常脆弱的嬰兒提供幫助的醫生和護士的努力,現在的存活率比15年前提高了10倍。在某些情況下,提供新生兒護理工作的護士不會在醫院工作,而將在社區中為高危嬰兒提供家庭護理或隨訪。
  • 泰州市中醫院表彰優秀抗「疫」護士
    中國江蘇網5月13日泰州訊 12日下午,泰州市中醫院舉行「512」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院黨委書記、院長王華代表院領導班子及全院幹部職工向全體護理人員表示崇高敬意和節日問候,一批在護理工作中湧現出的優秀集體和先進個人受到表彰。
  • 北大人民醫院護士團隊迎新了!戴上燕尾帽聽前輩講述戰疫故事
    戴上燕尾帽,接過前輩手中的蠟燭……從此,他們正式成為護士,傳承著守護生命的重任。在「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護理團隊迎新了!4月26日下午,97名2019屆新入職護士在授帽儀式上莊嚴宣誓。「授帽」是護士生成為護士的最重要時刻。
  • 上班忙下班怕,年輕援鄂護士竟想過寫遺書,後來竟是這個治癒了她
    -10℃的寒風中,醫護人員們有條不紊地拿著行李箱,提著防護物資登上救護車,逆行奔向中高風險區近日。《咬文嚼字》編輯部揭曉2020年十大流行語,「逆行者」位列其中。來自廣東的援鄂護士小林在她人生前二十幾年都未曾想過,自己會成為時代洪流中的「逆行者」。與朋友談起一年前的逆行,小林依舊忍不住落淚。「大家都給你加油,你只能告訴自己,不能怕,不能怕。」
  • 新護士如何迅速獨當一面?
    畢業於某知名醫科大學的護士小李回家應聘了當地的一家三甲醫院,成為了腫瘤科的一員。雖然經過了8個月的實習期,但面對科室繁忙的工作節奏,陌生的工作環境,小李迷茫中帶著焦慮,不知如何做好一名臨床護士。護士長計劃讓其跟班高年資老師王老師2周時間,便準備讓她單獨上班管組。
  • 北醫三院急診科護士長崔曼參加首都護士抗擊疫情專場發布會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攜北醫三院國家援鄂醫療隊隊員、急診科護士長崔曼以及來自其他醫院的3位護士代表參加發布會。發布會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主持。「本次發布會是首都護士抗擊疫情專場發布會,向白衣天使致敬!」徐和建表示,首都廣大護士不懼風險逆行出徵,白衣執甲,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全力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有一個護士女朋友,經常要給患者插尿管,如果是你,能忍受嗎?
    因為護士女朋友給患者導尿,就鬧著分手......如果你連護士的日常工作都無法接受,那麼還是不要找護士當女朋友,更不要找護士當妻子。你都無法理解,無法接受護士的職業,護士的日常工作,怎麼可能和她一起開心,一起生活,何談長相廝守一輩子?
  • 他們這樣做,可不止電影中的護士會心寒
    旁觀者很容易看到這些弊端,然而真正被這些弊端所攪擾的人們,他們可能會因此而入獄,會因此而丟掉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被告護士》還有一個譯名叫《殺人天使》,這個名稱或是一語中的,將本片的主旨一下子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且不同程度的對本片乃至整個行業進行了一個總結和概括。醫護人員確實是承擔著這樣的責任。當然,這個責任我們接下來可以討論。先說說電影。
  • 護士「一針見血」巧手是相互戳出來的
    網友:國外扎針的人少,哪有那麼多人練手 網友:在國內,一針沒扎進去,病人就瞪眼了 網友:中國其實哪都好,就是醫患關係總不好 照片中的李冰冰躺在床上面容憔悴,已經燒至39.7℃,左手還插著輸液管,白色的床單上還留有扎針時的血跡。手上密密麻麻全是針眼,慘不忍睹,讓網友直呼心疼。 沒想到這條微博在短短一天之內迅速地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