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去寺廟還是去道觀,甚至是在祭祀的時候,如果是有上香這一環節的話,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的燒三炷香。那麼,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三炷香。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民間有句俗語:「神三鬼四」。所以祭祀「神靈」的時候,一般都是凡事見「三」。比方說:叩拜三次、上香三支、磕頭三下等等習俗。那麼為什麼都是三呢?而不是四、五、六,越多越好呢?我們主要聊一聊這個神秘數字三。
從老子的《道德經》中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面的三就指的就是陰陽和合。
在《易經》中,八卦每掛三爻,這三爻代表著「天地人」。天指的是天體運行和氣候變化。地指的是用地之理和日影計算。而人則是天地人的連接。
再回到我們剛才說的「神三鬼四」上,為什麼神要是三呢?最簡單的解釋一下,三在傳統文化中表示陽數,而四就表示陰數,所以有此分別。
再來聊聊禮佛時的三炷香,可以代表戒、定、慧,三無漏學,也可以表示佛、法、僧常住三寶。俗話說:「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誠心。」
在道教中,同樣也都上三炷香。這三支香可以代表敬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也可以理解為道、經、師(太上無極大道、三十六部尊經、玄中大法師)。或者是道香、德香、無為香,以此消心、身、口三業。
總之吧,三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在我國的文化裡不僅三是一個神秘的數字,就連三的倍數都是非常神秘的數字呢。
婚禮人禮婚 俗世論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