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有一種像蚯蚓一樣的小蛇,只有二十多釐米長

2021-01-08 騰訊網

大多數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怕蛇,這倒不是膽小的問題,而是在人類百萬年的進化中形成的基因記憶。那種有著柔軟長條形身體且覆蓋著鱗片的動物很危險,它們可能有毒。

所以即便今天人類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了,並且系統地區分了有毒蛇和無毒蛇,但是當我們看到蛇類的時候,心中難免還是有幾分恐懼。

但是我敢擔保,世界上有一種蛇,哪怕是再怕蛇的人看到了都不會有害怕的感覺。這種蛇就是高雄盲蛇。

從這個名字大家應該也能看出來,這是一種生活在我國臺灣省的蛇種。並且它們還是臺灣所特有的一種蛇類,其主要活躍與臺灣高雄以及屏東等地區。

我之所以說大多數的人應該都不會怕這種蛇,首先是因為這種蛇的體型很小,成體蛇的長度也不過只有二十多釐米。而且因為這種蛇的顏色主要是褐色或者黑褐色,頭部也比較圓的原因。所以它與蚯蚓給人們的感覺是比較相似的。不怕蚯蚓的話,怎麼可能會怕這種蛇?

而事實上高雄盲蛇與蚯蚓的生活習性還確實有那麼幾分相似。當然高雄盲蛇是蛇,與蚯蚓是兩種本質上不同的物種。

但是高雄盲蛇與蚯蚓一樣都喜歡在潮溼的泥土中生活。有時它們也會出現在腐朽的木頭中或者是背陽的石頭下面。總之它們與蚯蚓一樣,都非常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且高雄盲蛇的眼睛也極度退化,幾乎不具備什麼可視能力。

在這高雄盲蛇也是一種無毒蛇,加之它們十分弱小,根本不可能對人類造成任何傷害。甚至這傢伙連老鼠這種蛇類特供食品都搞不定,只能以螞蟻或者是各種陸生昆蟲為生。這也是它們喜歡陰暗環境的一大原因,畢竟這些區域各種小生物比較多,就算沒什麼捕食的本事,也能填飽肚子。

與其他大多數的蛇類一樣,高雄盲蛇也是卵生的繁殖方式。體型大的高雄盲蛇和體型小的高雄盲蛇生殖能力相差很大。一條經產雌性高雄盲蛇,一窩可以產卵十多枚,而初產雌性高雄盲蛇一窩僅能產卵四五枚。較弱的繁育能力也使得這種特殊的蛇類生存狀態岌岌可危。

普法時間:

在我們國家高雄盲蛇屬於三有保護動物的行列,對於「三有動物」,我國刑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私自捕捉1隻(條)就違法,捕捉20隻(條)以上就構成犯罪,捕捉50隻(條)以上就屬於重大刑事案件。

結語:

今天由於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高雄盲蛇的數量已經很少了。再加上它們是我國臺灣省所特有的蛇類,所以被列入了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行列。但這個保護級別顯然不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如果不加緊保護的話,也許高雄盲蛇就是下一個將要滅絕的物種。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男孩誤捉「世界最小蛇」:長10cm似大蚯蚓(圖)
    世界上最小的蛇 凌晨,來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如圖)。「我表弟發現的,當時把他嚇壞了。」13歲的張馳指著一旁悶不作聲的朱可說,昨天凌晨2點,表弟朱可起床解手,看到地上有個黑乎乎的細長蟲子在快速蠕動。「我被表弟叫醒,用鑷子把它夾起來後,放入一個玻璃瓶裡。」張馳說,第二天上午,他和表弟起床後,越看越覺得「稀罕」,越看越不像蚯蚓。
  • 重慶綦江發現「史前巨蚯蚓」 像蛇一樣長(組圖)
    綦江發現「史前巨蚯蚓」  巨型蚯蚓  南美森林中存在著一種巨大的蚓螈(caecilian)亞種。這種生物在恐龍時代就有了。大多數發現這種生物的報告都在巴西。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型蚯蚓,最長的可達2米多。
  • 網友呆住:自然界太神奇了,竟有三米長的「蚯蚓」和六釐米長的蛇
    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生物們被人類所發現,目前世界上人類已經探明的生物不計其數,此外,還有很多的生物仍然在被發現的途中。而在如此多的生物中,肯定會有一些讓人感到違反常規認知的存在。,以至於讓人們的認知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這便是蚯蚓和蛇。
  • 只有麵條那麼細,一根筆那麼長,怎麼活下來?小蛇:我給天敵打工
    算蚯蚓嗎?蚯蚓都沒這條蛇這麼粉,這是細盲蛇。當然了,細盲蛇也不全是粉粉嫩嫩的,有那種灰灰的黑黑的小蛇,身體有透明的感覺成年細盲蛇平均體長10釐米,細盲蛇就只能跟食蟻獸一樣嘗嘗螞蟻是什麼味道。如果說細盲蛇有什麼優勢的話,就是在地下跑的特別快,比蚯蚓快一點。還有一個保命小妙招就是可以「做保姆」,人們發現很多鳥會將細盲蛇抓到自己的巢穴裡,那裡有它們的雛鳥。當然不是讓細盲蛇看孩子,也不是讓孩子吃細盲蛇,而是讓細盲蛇吃掉巢穴裡的螞蟻這樣的小蟲子,以免威脅到雛鳥的健康。
  • 像蛇一樣長 綦江發現「史前巨蚯蚓」
    像蛇一樣長目前,在水庫管理站磚柱下方的青石墊墩上,仍刻著一條雞蛋粗細、纏繞昂頭的蚯蚓。老幸講,水庫海拔近700米,屬高山水庫。1973年,大壩建成蓄水。按他說法,有個李石匠在目前水庫管理站附近山坡刨土取石時,在泥土中發現一隻巨蚯蚓。大壩蓄水不久,李石匠刻石墊墩墊支撐管理站磚柱,在其中一塊石墊墩上,他特意刻上那條巨形蚯蚓———他認為這樣能避免大壩出意外。
  • 重慶綦江發現"史前巨蚯蚓" 像蛇一樣長(圖)
    [核心提示]  巨型蚯蚓  南美森林中存在著一種巨大的蚓螈(caecilian)亞種。這種生物在恐龍時代就有了。大多數發現這種生物的報告都在巴西。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型蚯蚓,最長的可達2米多。  普通蚯蚓  體長約60mm~120mm,體重約0.7~4克。比較常見,被稱為「釣魚蟲」。  俗語說,曲鱔(蚯蚓)可拉到黃鱔長。
  • 像蚯蚓長滿鱗片 專家鑑定是條鉤盲蛇(圖)
    8月17日傍晚,一條酷似蚯蚓的小蛇「造訪」福清玉鬥園一民宅,居民鄭先生費了好大勁才將其拿下。後經專家鑑定,這是條鉤盲蛇,不僅無毒,還是有益的野生動物。  當天傍晚,鄭先生和幾個朋友在自家門前乘涼,突然發現地面上有個黑褐色的動物在快速爬行。「我以為是條蚯蚓,但仔細一看,不時還有舌頭從它的頭部伸出。」鄭先生說,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奇怪的東西,就找來一個塑料瓶子,和朋友一起對這個「不速之客」進行了長達10多分鐘的「圍追堵截」,最後在一牆角下將其捉住。
  • 世界最小蛇似大蚯蚓 據悉這種蛇類對人類是有益
    世界最小蛇似大蚯蚓 據悉這種蛇類對人類是有益時間:2015-07-22 00:05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最小蛇似大蚯蚓 據悉這種蛇類對人類是有益 近日,鄭州一名少年半夜起床上廁所的時候無意在家中發現一條類似蚯蚓的黑色生物,於是該少年立即將其抓住放在瓶子裡,誰知道第二天經專家一看發現
  • 裝修時發現奇特"蚯蚓" 像鉤盲蛇會吐芯子(圖)
    這條蛇長度大約15釐米。     9月6日下午,在香港中路世貿中心一座寫字樓內,裝修工人打開踢腳板時,發現一隻外表很像蚯蚓的動物,它卻像蛇一樣蠕動,還會吐芯子,市民查找網上資料發現是鉤盲蛇。當天下午,記者聯繫到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學教研室朱偉教授,他表示需要進一步鑑定。
  • 少年發現世界最小蛇 還以為是蚯蚓-世界,最小,蛇,蚯蚓, ——快科技...
    昨天凌晨,來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趕緊叫來表哥張馳將其捉進瓶子。昨天下午2點,記者在仁和路與航海路交叉口南側的萬達小區二號院4號樓前,見到了這條不速之客。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
  • 這個很像蚯蚓的生物,知道它是什麼嗎?
    這種形似蚯蚓的動物叫鉤盲蛇。屬於蛇目盲蛇科下的一種爬行動物。而蚯蚓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無脊椎動物。兩者猛一看有點近似,但實際上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動物。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鉤盲蛇和蚯蚓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區別。
  • 新加坡今日話題,雜菜飯裡吃出小蛇,蜈蚣,蚯蚓!太驚險了!
    今日話題 雜菜飯裡吃出小蛇,蜈蚣,蚯蚓 最近一名網友聲稱在吃雜菜飯的時—國 都會有人會投訴的很正常 不是新加坡人才會投訴 我有吃過空心菜裡有蜈蚣 幸好沒肚子痛 之後在外面不敢吃有葉子的菜
  • 一種藏在沙子裡的美味,外形很像蚯蚓,只有住在海邊的人才能挖到
    中國也是一個美食大國,各種美食小吃,數量多得數不清。然而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小吃和地方特色美食。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美食是一種藏在沙子裡的動物,很多人都在想是不是蚯蚓,並不是蚯蚓,而是一種蟲子,只有住在海邊的人才能挖到。有人說,海洋是我們人類最後的狩獵場。海洋遼闊無際非常美麗,但帶有很多神秘色彩,海洋裡面還隱藏著許多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 國內有一種長得像蛇的蜥蜴,脆蛇蜥沒有蜥蜴的四肢,爬行也像蛇!
    在爬行動物中,蛇和蜥蜴是其中的兩大類,它們外形最大的區別就是:蛇沒有四肢,蜥蜴有四肢,當蛇有四肢後會像蜥蜴,同時當蜥蜴沒有四肢也會像蛇,
  • 是蚯蚓還是蛇?世界最小的蛇。也太弱了吧——盲蛇
    美國科學家宣布,它們於2006年在北美洲加勒比海巴貝多島上發現一種小蛇,不僅是一個新種,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小的蛇,從頭到尾粗細一致,長得和蚯蚓差不多,全長只有10釐米左右,也就比咱家得筷子長一些,細得又如同桂林米粉一般,甚至能盤在一枚25美分的硬幣上。
  • 牆縫裡爬出一條「怪蟲」 腦袋像箭頭沒嘴沒眼
    圖/記者宋懿    記者 宋懿 長沙報導     「昨晚,老賀捉了只『怪蟲』,腦袋像箭頭,沒嘴沒眼的,身體還能拉到10多釐米長呢!」昨日中午,家住雨花區長沙工具機廠4區7棟75歲的段老太驚喜地吆喝,頓時不少街坊鄰居紛紛湊過來看新鮮,大夥你一言我一語,可誰也不知道這「怪蟲」到底是什麼。連幹了多年疏通下水管道、常與爬蟲「會面」的老徐也稱,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傢伙。
  • 臺灣省有一種特有的雪山草蜥,身材比例看起來怪極了
    我國臺灣省的面積雖然不算太大,但是這個省份是有許多特別的物種的。在上一期文章中我們介紹的藍鷳,在全世界就僅僅只有臺灣省才有。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雪山草蜥,同樣是臺灣省特有的物種。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雪山草蜥隸屬於蜥蜴科、草蜥屬。
  • 澳客機現20釐米長小蛇 乘客被迫滯留雪梨
    【環球網綜合報導】一條身長僅有20釐米的蛇卻攔下了龐大的波音747客機。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24日報導,澳大利亞昆達士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機因為一位「不速之客」延飛,機上370名乘客被迫滯留雪梨,而這位「不速之客」就是一條20釐米長的小蛇。
  • 農村地裡的蚯蚓有什麼作用?
    農村地裡的蚯蚓作用不小,可當中藥使用,可惜現在越來越少了。蚯蚓一向給人不少的印象,像一條小蛇一樣,光滑滑的,要是它的身體斷了,裡面還有類似於汙泥的東西出來,有點令人想吐。對於我們農村孩子而言,可是好玩的東西,用途很廣。
  • 兒童抓到「大蚯蚓」 後被證是世界上最小的蛇
    從熱帶觀賞植物泥土中孵化出的小型蛇  昨天凌晨,來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趕緊叫來表哥張馳將其捉進瓶子。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  「我表弟發現的,當時把他嚇壞了。」13歲的張馳指著一旁悶不作聲的朱可說,昨天凌晨2點,表弟朱可起床解手,看到地上有個黑乎乎的細長蟲子在快速蠕動。  「我被表弟叫醒,用鑷子把它夾起來後,放入一個玻璃瓶裡。」張馳說,第二天上午,他和表弟起床後,越看越覺得「稀罕」,越看越不像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