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西昌發生了一起殺人案,一位患產後抑鬱的母親吉某掐死了自己年僅1歲4個月的孩子。
僅有小學文化的吉某,19歲就和丈夫俄某結了婚,但自從生下兒子之後,俄某就變了。經常出去喝酒,電話聯繫不上不說,還和吉某吵架。
2019年2月,註定是吉某支離破碎的一天。打了n次電話丈夫沒接之後,氣急攻心的吉某萌生了掐死兒子後喝農藥自殺的念頭,因為她覺得這樣活得實在太累了,還不如死了一了百了。於是,吉某把孩子掐死在了懷裡,腦海裡不停地想著喝農藥自殺,卻最終下不了手,絕望的她打電話給了父親,父親叫她去自首。
經司法鑑定,吉某某在殺子時處於抑鬱症發作狀態,法院判定吉某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判無期徒刑,還要向俄某賠償3.5萬。吉某認為量刑過重,提出上訴要求從輕處罰,但被駁回,保持原判。
23歲的姑娘,正值青春靚麗、追求美好愛情的年紀,吉某卻已為人母,承受著不幸福的婚姻所帶來的痛苦和產後抑鬱所帶來的崩潰,多彩的世界與沒有任何未來可言的監獄僅僅只有一牆之隔,而她大概是沒有機會看到了。
吉某身患產後抑鬱的時候是有兆頭的,可是丈夫的漠視和家人的不關心,還要照顧孩子的壓力,使這個絕望的母親最終走向自我毀滅。孩子沒有錯,他才剛來到這世上,什麼美好都沒有體會到,就這樣告別了人世,多麼遺憾可憐。
有的人會說患上產後抑鬱症是矯情,他們對於產後抑鬱帶來的後果一無所知。產後抑鬱症的產婦會出現主動性和自我評價降低、持續的情緒低落、創傷性的思維損傷、缺乏自信心等症狀,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自殘、自殺、殺嬰等行為。
2015年,廣東一名21歲的母親殺死雙胞胎中的小兒子,抱著大兒子跳河身亡。
2019年,德化患有產後抑鬱的林某殺死兒子之後企圖殺死女兒,被婆婆攔住後打算自殺,兒子死前還揪著林某的頭髮罵"媽媽是大壞蛋"。
這一個個揪心的案例就發生在媽媽患上產後抑鬱之後,一個人的痛苦,一個家庭的消逝,還不足以引起廣大家庭的重視嗎?
有這麼一組數據,澳大利亞圍繞產期焦慮和抑鬱問題打來的365例熱線求助電話中,75%的求助者為產後1年內女性,12.33%的人有自殺想法,3.29%有傷嬰行為,2.19%有自傷行為。而在我國,產後抑鬱的發病率為6.50%~43.12%,近年來呈持續上升的趨勢。
遺傳、內分泌因素都會成為導致產後抑鬱的原因,此外,分娩時的巨大疼痛以及出現死胎、胎兒畸形等情況,也會導致產婦產生過度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從家庭層面上來說,婆媳關係不佳、父母關係差、夫妻感情差、生活環境不滿意、婚姻不滿意、產後無人照顧等,也會導致產婦出現神經質、偏執、自我主義等偏激行為。
在一些夫妻感情不好的家庭裡,多數是母親在撫養孩子,這種喪偶式育兒也是導致產後抑鬱的主要原因。
那麼,該如何減少或減緩產婦的產後抑鬱呢?
一方面,產婦需要服用各類抗焦慮、抗精神性藥物,進行藥物治療。但另一方面,藥物治療不免有副作用,最重要的還是家人和社會對產婦的態度。丈夫及父母要給予產婦充分的關心和照顧,幫助產婦度過情感脆弱期,有效減少產婦的焦慮,多多關注產婦的心理健康,合理溝通與交流,保持產婦的身心愉悅狀態。
產婦自己也要調節好心態,產後適當運動,維持興趣愛好。能夠保持經濟獨立更好,不用過度依賴男方,若是發現丈夫有外心,好好與其溝通,若是無果,儘早脫身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