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廷說法|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對照表

2021-01-22 網易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實施,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著我們的一生。

  0歲以下

  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儘管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人,但仍然具有法律意義。《民法典》第16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出生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另外,為體現對「胎兒」特別保護,我國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孕婦不適用死刑和治安拘留。

  0-1歲

  父親不能隨便提出離婚。《民法典》第1082條規定:1周歲以內,嬰兒的父親不得向母親提出離婚,但母親提出離婚或者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父親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1-6歲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1歲以下的小孩為嬰兒,1歲以上不滿6歲的為幼兒,6歲以上不滿14歲的為兒童。為了嬰兒的利益,哺乳自己不滿一歲的嬰兒的婦女,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不適用治安拘留。

  6-7歲

  《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因此,6歲是一個人開始行使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的法定起點時間。

  另外,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4條的規定:「學齡前兒童在道路上行走,須有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據此,未滿6歲的幼兒,尚不能單獨在街道上或者公路上行走。

  8歲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為未成年人。根據《民法典》規定,8歲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分界線,把未成年人分成兩個階段:8歲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歲以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2歲

  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該法條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滿12歲的人可以合法地騎自行車、三輪車上路了。也就是說,年齡未滿12歲的小孩在道路上騎車是違法的,否則一旦發生事故,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此希望家長要負起監護責任,不要讓未滿12歲的孩子騎車出行。

  因此,未滿12周歲,共享單車可不要隨便騎哦!

  14-16歲

  14歲是一個十分重要也很危險的年齡。因為從這一歲數開始,人們將可能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行政、刑事法律責任。根據《刑法》第17條規定,14-16歲屬相對刑事責任年齡,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14歲也是法律對部分人嚴格保護的一個年齡界限。刑法規定,14歲以下的女性兒童為幼女,與幼女發生性行為,無論幼女是否同意,均成立姦淫幼女犯罪,應當以強姦論從重處罰;同時無論男女,只要是未滿14歲均可成為拐騙兒童罪的對象和拐賣兒童罪的對象。由於刑法只規定了拐騙兒童罪、拐賣兒童罪和拐賣婦女罪,所以,拐騙14歲以上的人或者拐賣14歲以上的男性,很可能就無法追究刑事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14-16歲的未成年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不執行治安拘留處罰。詢問不滿16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到場。

  16-18歲

  這個年齡段具有與14-16具有幾乎同等重要的法律意義。因為從這一年齡開始,人開始有了勞動的權利,法律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

  可另外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年滿16周歲,可以駕駛電動車自行車或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上道行駛。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已滿16歲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18歲

  到了18歲這個年齡,就屬於成年人了。享有廣泛的公民權利: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權參與國家管理,擔任公職和社會職務的資格(包括擔任警察、律師、公務員),辦理公司、企業。

  《民法典》第17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兵役法》第12條規定,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滿十八周歲的男性公民,應當被徵集服現役。

  20-22歲

  根據《民法典》1047條規定,從20歲開始,女性獲得了結婚的權利能力。在婚姻領域,男性比女性要遲2年,到22歲才獲得結婚的權利能力。未達法定婚齡,無論男女,以夫妻名義同居者,無論是還舉辦過婚禮,或者通過弄虛作假騙取了結婚登記,均不能獲得合法婚姻的效力。同時國家鼓勵晚婚,超過法定結婚年齡2年後結婚的屬晚婚。

  所以你看,男人18歲就要服兵役,22歲才能結婚,說明女人比敵人難對付,結婚比打仗更危險,當老公比當兵還要苦……

  23歲

  如果你事先已從法學院校及其他大學畢業並獲得了相應的學歷,並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你才可能被任命為法官或者檢察官。當然你還必須同時具備其他條件,如具有中國國籍、擁護中國憲法、身體健康等(見《檢察官法》和《法官法》規定)。

  25歲

  《公證法》規定,凡具備一定條件,並年滿25歲的公民(不超過65歲)可以擔任公證員。

  45歲

  如果你有志報國、為全國人民效力,並且具備相應的條件,通過法定的程序,此時,你有資格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憲法》第79條規定)。

  55-60歲

  除非另有規定,女性公務員到了這個年齡,就該退休了(《公務員法》規定)。而男性公務員可以比女性多幹5年。

  另外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60歲以上的為老年人,在我們的社會溫暖的大家庭中,應該得到特別優待和尊敬,因為尊敬他們,就是尊敬我們自己,任何人都會老。對老年人各地制定了許多優待措施,如規定老年人可以免費乘坐城市公交車、地鐵,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公園應免費向老年人開放等。

  60-75歲

  這個年齡若發生交通事故致殘或死亡,殘疾賠償金及死亡賠償金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75歲以上發生人身傷害事故致殘或死亡的,相應的賠償金按5年計算。

  《刑法》第17條之一規定,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年滿70歲以上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不執行治安拘留處罰。

  死亡

  財產被繼承。去世以後,生前的財產若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將按照《民法典》第1127條的規定,按照以下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係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

  既沒有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也沒有第二順位的繼承人,財產被宣告為無主財產後,收歸國家或集體所有!

  特別注意:在2020年12月31日前,侄子、外甥等均不是法定繼承人!!!

  (不過!《民法典》實施後,侄子、外甥均可代位繼承!!!)

  另外,若不想讓辛辛苦苦掙來財產死後變成兒子、兒媳婦或女兒、女婿的共有財產,也可以通過立遺囑方式,明確所有財產只歸兒子或女兒個人所有,否則繼承後即變為共有財產。

  來源:法律讀品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民法典》解讀:法律年齡對照表
    《民法典》解讀:法律年齡對照表 2020-09-11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維權視窗|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
    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0歲以下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儘管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人,但仍然具有法律意義。0-1歲0-1歲——父親不能隨便離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條規定:1周歲以內,嬰兒的父親不得向母親提出離婚,但母親提出離婚或者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父親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 【普法宣傳】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對照表(果斷收藏)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實施,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
  • 普法| 民法典學習(16)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附送...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 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效,常見的這幾種情況千萬要注意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準備走進婚姻殿堂的戀愛雙方一定要注意了,房本上寫的是一個人的名字還是兩個人的名字,在房本上要是沒有你的名字,就算是夫妻共同還貸,這套房子與你無關。答案是在房本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在《民法典》中規定,一旦加上妻子的名字,就產生了在贈予行為。要是離婚了,妻子有權要求分割房產。 知法,懂法,守法,在關鍵時刻,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
  • 民法典即將實施,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來了,邵陽人速存!
    2021年1月1日 《民法典》將正式實施, 法律年齡隨之改變, 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
  • 職場女性朋友必讀:新《婚姻法》,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學習婚姻家庭法,對於培養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和法律意識,運用婚姻家庭法律知識解決婚姻家庭領域的法律問題、維護在婚姻家庭領域中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均具有重要的意義。職場女性朋友必讀:新《婚姻法》,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 《民法典》實施 各地首案判了!
    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今天是民法典實施後的第二個工作日,全國多地首案已判。小編盤點7例各地關注度較高的《民法典》「首案」,供讀者參考。
  • 《民法典》2021.1.1施行,這42條重要變化你肯定不知道!
    《民法典》2021.1.1施行,這49條重要變化你肯定不知道! 一、總則編的8個重要知識點 1.胎兒享有繼承權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 2021.1.1施行!最高法發布:《民法典》時間效力的28條司法解釋|轉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已於2020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12月29日法釋〔2020〕15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2020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規定,就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有關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 《民法典》實施後各地首案匯總
    在民法典實施後的首個工作日,全國多地首案已判。小編整理了幾例各地關注度較高的《民法典》「首案」,請品鑑!二、上海金融法院適用《民法典》首案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1月4日(今天),上海金融法院首次適用《民法典》二審審結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判決貸款機構在貸款合同中負有明確披露實際利率的義務,因貸款機構未披露實際利率而收取的超過合同約定利率的部分利息應予返還。
  • 新民法典明年1月1號開始施行,關於養寵物,有了一些新的規定
    2021年1月1日新版的《民法典》將要實施了,養流浪貓,養流浪狗的朋友要注意了,流浪動物要傷人,餵養者將受到相應的懲罰。新版《民法典》現有的收養法、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物權法、擔保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等9部法律將全部廢止。
  • 《民法典》施行後,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88處重要變化,你...
    (四)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青海法院適用《民法典》首案宣判:合法借貸關係受法律保護
    (資料圖)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供圖中新網西寧1月7日電(文思睿)7日,記者從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人民法院獲悉,1月4日,樂都區人民法院碾伯法庭公開開庭審理原告丁某訴被告李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並當庭宣判,判令被告李某於判決生效後三十日內償還原告丁某借款30000元。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正式施行。該案是《民法典》施行後青海宣判的相關案例首案。
  •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家中養有寵物的要注意啦
    《民法典》1246條規定,飼養人如果沒有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別人受傷,要承擔侵權責任。就是說,遛狗的時候如果因為沒有給狗拴繩,狗傷到人,狗主人要承擔賠償責任。定期要給狗狗做體檢,注射狂犬疫苗,並辦好兩證:養犬登記證和動物健康免疫證,而且這兩個證都是需要年檢的。
  • 《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十六條)2.八周歲孩子可以「打醬油」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轉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十六條)2.八周歲孩子可以「打醬油」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評論:以《民法典》實施為契機規範數據使用
    在此背景下,通過《民法典》的實施與完善,做好數據確權,在保障合法的數據權益的同時促進數據的流動和開放具有深遠意義。有關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是《民法典》一大亮點2019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數據增列為生產要素,要求建立健全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
  • 《民法典》繼承權5大變化+遺囑合法有效的8個法律要點|轉需
    民法典從2021年1月1日起實行,法典中的「繼承篇」對《繼承法》的相關內容也進行了修改——繼承權發生了變化,訂立遺囑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新增的遺產管理人制度更被譽為是「跨越時空的守護」。今天,本報記者與北京德恆(蘭州)律師事務所武丹彤律師一起,帶你看看民法典裡與繼承權相關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