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生作品《鐵骨柔情》(春花),上圖攝於2016年,下圖攝於2008年。
雷公樹,學名石斑木,為薔薇科石斑木屬,別名春花、報春花、車輪梅等。
▲朱藝南作品
在我國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均有分布,生於海拔150-1600米的山坡、路邊或溪邊灌木林中。
▲曾利強、霍潮榮作品《路通財通》(130×75cm)
春花的花瓣白色而染粉紅,花心橙紅。梨果球形,紫黑色,略帶白粉。花繁葉茂,能形成緊密的樹冠。
▲曾憲燁作品《春醉》
近年來,春花這一園林常見灌木,越來越多地被製作成盆景,成為新興的盆景樹種之一。
▲潘松興作品《歷颶逢春花木勁》(高90cm)
製作盆景一般選擇圓葉、柳葉型的小灌木變種。在生長期,春花可大肥大水管理。每年大暑前後按造型需要疏枝定託、摘芽,萌芽後控水控肥,促使新生枝節短密。
▲吳成發作品《悟禪》(樹高128cm)
大暑、立秋前後進行修剪,12月左右結出花蕾後,適當增加磷鉀肥,一般2月中下旬即可有滿樹繁花的效果。每3至5年翻盆一次。
▲黎嘉樂作品(感謝大家的閱讀!您能將本文分享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