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樹主要指側柏,又名扁柏,扁松,屬柏科側柏屬,為常綠喬木。幹聳直,編輯樹冠呈尖塔形,老榪為球形冠。樹皮為淺褐色,呈薄處狀剝落。樹枝開展,大側枝較少,斜向生長;小枝直伸,互相緊靠,合成樹冠。葉為鱗片狀,鱗葉兩面均為淡綠色,有線斑,枝葉十分密集。3~4月開花,雌雄同株,單生,球花生於小枝頂端。果實肉質。種鱗頂端反曲,成熟後變木質,開裂,紅褐色。種子長卵形,無翅。
柏樹品種有千頭柏:從生灌木狀,無明顯主幹。金葉千頭柏:為矮型緊密灌木,葉終年金黃色。灑金行頭柏:葉為淡綠色。
柏樹枝幹蒼細,氣魄雄偉,樹冠參差,枝葉低垂,四季常青,宛若碧蓋,壽命長,姿態美,是重要的盆樁材料。
柏樹原產於我國,為溫帶樹種。喜光,但有一定的耐蔭性。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但也適應乾冷及暖溼的條件。抗嚴寒,可在-25度條件下生長,在寒冷條件下葉變褐色。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和鹼性條件下都能生長。抗鹽性能很強,在含鹽量達0.2%的土壤中也能生長.耐乾旱瘠薄,在山巖縫中也可生長.但也有一定的耐溼能力.根系發達,鬚根多,耐移植.壽命長,生長慢,泰山,曲阜等地多有兩千年以上的柏樹.柏樹的繁殖主要採用播種法.種子保存期2年左右,一般11月採收,曬乾貯藏,為能受潮。春季浸種後播種,2周後發芽。柏樹先出的葉為針狀葉,以後出鱗狀葉,2年以後全部為鱗狀葉。一般在幼年和青年階段生長較快,成年以後生長速度中等而偏慢,老樹生長更緩慢。
柏樹病蟲害主要有銹病,柏毒蛾和紅蜘蛛等。
銹病:病菌侵入嫩枝,並在其歧視冬,小枝上病癭成串,葉叢逐漸呈枯黃色,進而小枝死亡。防治方法:可於7~8月在樹幹上噴100倍等量式波而多液,10天左右噴一次,連續噴灑3次。在3~4月,可用1~3度石硫合劑。
柏毒蛾:發生蟲害後,可以噴灑三氯殺蟎醇1000~1500倍。
柏樹盆景的製作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材料選擇:柏樹盆景材料的來源,一是採用播種法,從幼苗開始進行培育造型。由於小苗耐移植,易造型,可以按設計要求,逐漸進行加工,整型。雖然時間漫長,但製作的盆景比較理想。另一種方法是從野外挖掘。在自然界中有些老的柏樹樁,經過數年風吹雨打。雷擊有及動物或人為的破壞,形成千奇百怪的形狀,有的斷裂,有的中空,有的懸根,有的枯乾,這些都是製作盆景的理想材料。柏樹根系發達,尤其是鬚根豐富,挖掘時,可先斷其主根,保留鬚根。地上部分要短截枝幹,並前剪除簇生於枝幹上的雜亂枝葉,以及稈長枝,並列枝,注意保留枯乾。因柏樹生長較慢,要儘量多保留枝條。挖掘時間以初冬以後和早春尚未萌發之前為宜。移植時要帶土球,保護根系。無法帶土球時,要盡力保證鬚根完整,並採用噴水,遮蔭措施,要儘快上盆,減少離土時間。裸根移植可在雨季進行。
(2)審樹定勢:柏樹不畏嚴寒,雪打冰凍,依然悴綠如常,故有松柏長青的讚譽。柏樹盆景的製作,多突出其蒼勁挺拔,氣勢雄偉的特點。有的古柏皮層已經剝裂,或者中空,但依然枝葉繁茂,雄姿不衰,這樣的古柏可以製作成枯乾式。有的樹幹自然傾斜,樹皮斑駁極富蒼古之氣,可製作斜乾式,並可根據枝幹的狀況確定獨株或雙幹。有的古柏生長在山崖,山澗或石縫之中,樹幹從根頸部呈大幅度彎曲,似飛瀑直下,氣勢磅礴,可以製作成懸崖式。有的柏樁枝幹盤曲,左彎右旋,勢若遊龍,形態奇特,自然,可以製作臥乾式或蟠乾式。有的根系外露或懸提,老根縱橫,可以製作露根式盆景。總之,要根據柏樁的自然形態,順其形勢,奪其神韻,突出其性靈。
(3)修剪定型:柏樹由於生長緩慢,一般不作重剪,多採用以培養為主,結合修剪調整的方法,使其具有自然神態,而又不呆板,生硬。柏樹古樁具有旋轉扭曲的特點,具有天然的韻律,獨特的風姿。所以柏樁造型不採用旋扎方法,使樹幹形成螺旋式縱裂,呈現出優雅的弧形曲線。有的樹樁的枝幹和根枯朽,肅蝕,可以因勢利導,隨類賦形,並適當進行人工雕琢,達到順其自然,而又勝於自然的效果。新挖的樹樁,枝條比較雜長,過密的枝條,保留下垂及樹冠下部枝條,抑制強枝,使主幹與側枝結構緊湊,分布自然,並可採用傳統的綁紮,吊拉技術,按自然生長規律進行加工。
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知識與你分享。
和愛木一起玩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