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開順與你回憶老洪江是三明學院教授、洪江人廖開順和洪江人微信平臺聯合推出的一檔關於洪江歷史的微信專題,專題中引用了大量歷史記載資料,並結合作者的切身體驗編寫而成。專題每周推送一篇,如果您有什麼問題或建議可直接在洪江人微信平臺留言聯繫。
這是 洪江人微信平臺 的第 9451 篇文章
• 文章底部已開通評論功能,坐等神評論 •
做小工與草帽鐵桶
作者:廖開順
我輩以上的很多洪江人,也許都做過「小工」。「小工」為臨時工,不是正式職業。也有一輩子做小工的,相當一個飄零的職業。記得洪江有一位人稱「×寶」的中年男,墩巴的中等個子,臉白而面帶紅潤,不剃鬍渣,極為老實,人們喜歡開他玩笑捉弄他。在很多做小工的地方,都能看到某寶的存在。
比較長期的小工,往往跟著某一師傅做事,卻不是徒弟。比如泥水匠常常叫來小工幹一些粗活。如果比較「生眼」,肯幹,就專門叫他。臨時性小工,往往是某一個項目需要很多臨時工來做,我第一次做的小工就是這種。那是洪江三線建設上馬,學校「文革」停課期間。洪江建湘西儀器儀表總廠,在禾塘坡修馬路,需要大量的小工捶道渣。
禾塘坡湘儀元件廠
↓
捶道渣不需要技術和較大體力,比較適合十四五歲的我。用小鐵錘為工具,把石塊捶成碎石渣,用來鋪築馬路。第一天我捶得慢,旁邊一位婦女小工看見了,走過來教我,要我按照石塊的紋路下錘,才容易分裂。在洪江做小工的隊伍裡,有很多這樣的熱心腸人。
每天收工前,各自把道渣堆成立方,上窄下寬,稜角筆直,接受量尺驗收。平均每天只能掙幾毛錢,而那時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就八塊錢左右。捶道渣也很累,夏日炎炎,汗流不止,手腕疼痛,手指磨出老繭,不到中午就餓了。現在城市的建築工地上,被稱為「搬磚的」農民工,也像當年我們一樣。
禾塘坡湘儀探傷廠
↓
我第二次做小工,去若水鄉吉巢村篩河沙,住在村裡的一座跑馬木樓上,開通鋪掛蚊帳睡覺。吉巢村坐落在巫水河畔,河灘寬廣,河沙積澱深厚。河岸一排老柳樹,村前有大片稻田,春天的油菜花金黃燦爛。吉巢有「鳥歸吉巢」的寓意,現在是會同縣105個美麗鄉村之一,吉巢村的廣場舞《你不來我不老》也很出名。
巫水河畔的村落(非吉巢)
↓
篩河沙也像捶道渣一樣枯燥,整天簡單重複,兩個人合抬一副木框鋼絲網篩,搖搖晃晃,把粗的石渣篩出來倒掉。也是烈日炎炎,汗流浹背,雙臂疼痛,也餓,一天也只能掙幾角錢。但是吉巢有巫水河,綠水怡人,休息時可以下河洗澡祛暑。更有三線建設的翻鬥汽車,來來往往,運輸河沙,轟鳴熱鬧,增添了做小工的建設感。
三線建設給洪江帶來新氣象,青年人開始洋氣起來。把絨衣的高領子剪開,縫上拉鏈。開始穿毛領子藍布棉衣,夾克式藍布棉衣最新潮。褲腳也紛紛做小,夏天的汗衫背心印上紅字,也穿上人字拖鞋上街和幹活。洪江三線建設的施工單位,主要是省建五公司,來自株洲。大批翻鬥工程車開進洪江,他們的株洲話近似長沙話,洪江一些時髦青年也學講長沙話。
在洪江,長沙話是比較洋氣的話。洪江人對其他方言,包括常德話,都不怎麼喜歡聽,而對長沙話卻不敢鄙視。五公司司機帶著大城市優越感,行事說話很拽,洪江時髦青年也學他們,說話時冒出一兩句長沙話來,主要是用長沙話代替洪江的土話國罵。我們在吉巢時,與五公司的司機混熟了,偶爾也用幾句長沙腔對話。
現在城市農民工的服裝標配,穿一身仿軍裝的作訓迷彩服,耐磨耐髒,也很時尚。我們做小工的年代,真正的軍服在青年中很時髦拉風,卻極為難得,做小工都穿最破舊的平常衣服,而草帽和鐵桶開始流行,也是三線建設工人帶來的時尚。
洪江人世世代代戴鬥笠遮陽,其實鬥笠比草帽通風而涼爽。可是草帽比鬥笠洋氣,這與羨慕國家大單位有關。野外作業的國家大單位,如鐵路工程局、省建五公司,工人都戴草帽。毛主席到農村視察的照片也是戴草帽。在吉巢做小工的我們洪江青年,也都戴上草帽。那種舊式的遮陽大草帽,如今已成為古董,流行的是時髦的時裝草帽。
與鬥笠配套的是鐵桶,白鐵皮製作,上大下小,便於提攜。比較洋氣的白鐵桶,大小適中,非手工製作,鍍鋅鐵皮上留有一些紋路和字母痕跡。鐵桶的流行時間比草帽更久,洪江人用它代替木桶和竹籃子下河,到井邊打水,也提著鐵桶買米購物,一直流行到塑料水桶出現的時候。
由於有了草帽和鐵桶,我們做小工的,雖然住在吉巢村,卻與農民明顯區別開來。正是薅田時節,農民都戴著鬥笠,赤腳下田,我們穿鞋戴草帽,攜鐵桶去河邊。雖然一樣卑微,卻有一點城裡人的阿Q自豪感。草帽與鐵桶,我們一直帶到做知青農民的村寨裡,卻很快被蓑衣鬥笠和古老的木水桶取代。
謹向提供資料和圖片的作者致謝
聯繫
洪小編:hongjiangweixin
投稿
1210217999@qq.com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