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操作智慧機器人進行絕緣噴塗作業。劉政寧攝
人民網重慶5月21日電(劉政寧)在十餘米的高空,一個藍色的「小盒子」沿著電線一路移動,不一會兒,它所經過的地方就被塗上了一層厚厚的黑色「絕緣外衣」。5月21日,在重慶市永川區青峰鎮青草坡,國網重慶永川供電公司的員工鍾建江和呂林軍,正操作智慧機器人對堰塘上方的裸露導線進行絕緣噴塗作業。
在高壓線下釣魚,很容易引發觸電傷害。「因為市面上大多數魚竿為導電的碳素材料製成,若魚竿直接接觸帶電裸導線或小於裸導線的安全距離,電流會通過魚竿觸電傷人。」國網重慶永川供電公司生技科科長劉小鴻介紹,浸溼的魚線與帶電導線接觸,電流也會通過魚線和魚竿傳導到人體,引發人身傷害事故。
近年來,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對10千伏線路跨越魚塘段進行絕緣化處理,最大限度降低人身觸電傷害。智慧機器人絕緣噴塗是絕緣化的方式之一,對架空裸導線進行自固化絕緣材料塗覆處理,絕緣材料能在室溫及溼氣環境下自行固化,從而為裸露架空線穿上「絕緣外衣」。
正在高空噴塗作業的智慧機器人。劉政寧攝
「智慧機器人工作效率非常高,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噴塗約100米裸露導線。」劉小鴻介紹說,噴塗的絕緣材料1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全凝固,其絕緣性能與絕緣導線無異。通過智慧機器人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往10名員工半天的工作量,現在只要1個多小時就可以完成。
「傳統的更換絕緣導線的改造方式,需要停電進行作業。」劉小鴻說,人工換線停電時間長,而且改造成本高。在涉及跨越魚塘、湖泊等地形限制的區域,直接更換導線難度非常大,且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採用智慧機器人噴塗的方式,不僅可有效降低作業風險,確保人員安全,還可以避免停電,提升供電連續性。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在魚塘周邊安裝安全警示牌。劉政寧攝
為進一步防範觸電傷害,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還與魚塘業主籤訂安全用電協議,並在魚塘周邊安裝安全警示牌、指導魚塘主加裝隔離欄。記者在永川區紅爐鎮紅石村看到,有高壓線經過的魚塘周圍已經安裝了防觸電柵欄,在靠近高壓線處,除了用鐵網進行隔離,還設置有「高壓危險 禁止釣魚」的警示牌。
截至目前,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統計魚塘及房頂線路20141處,累計完成絕緣化改造16000餘處,絕緣化率81.37%。統計涉電魚塘2.53萬處,與魚塘業主籤訂安全用電協議2.53萬份,完成籤訂率100%,完成魚塘遮攔安裝2萬餘處。下一步,將繼續開展10千伏線路跨魚塘和房頂線路絕緣化改造,持續降低人員觸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