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子,授權轉自公眾號「葉子的博客」(ID:yezi_blog)
來自專輯
早教啟蒙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和豌豆媽媽一起關注孩子成長
一歲半以後,豌豆豆小盆友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漸變強。以前都是蹦詞,最近這一段時間開始長句子式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今天這篇整理了一下豌豆豆小盆友日常的兒歌清單。
對於小朋友的語言啟蒙,童謠兒歌是最好的方式,因為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兒歌還可以配合手指,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兒歌上百首,要找到孩子喜歡的兒歌不太容易,我挑選了十來首,比較簡單且日常互動性比較強的兒歌,小盆友記性非常好,很多兒歌都可以一字不落的背下來。
第一首:兩隻老虎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這首兒歌是早教兒歌常唱的一首,小盆友可以通過兒歌認識五官的名稱。
第二首:小老鼠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啦,嘰哩咕嚕滾下來
這首兒歌,豌豆豆最喜歡唱了,每天唱好幾遍,不嫌厭。
第三首:桌球上高樓
桌球,上高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咕嚕咕嚕錘咕嚕咕嚕叉咕嚕咕嚕一變三三變五,五變八變成手槍萌萌萌
這首兒歌是一首手指操,網上可以找到對應視頻,孩子通過手指操對方位有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讓孩子學會用手勢比數字。
第四首:小星星
一閃一閃亮晶晶, 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萬小眼睛。
小星星也是很多入門樂器必學的曲目,小盆友特別喜歡這首歌,路上遛彎經常哼唱的一首。
第五首: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這首兒歌是我小時候悠大繩,常唱的一首。對於孩子的語言啟蒙,我也是用自己腦子的庫存量給孩子早教。很多兒歌都是信手拿來,說唱就唱。
第六首:小松鼠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幾隻我們來數一數一二三四五
這首兒歌也是我小時候常唱的,豌豆豆小盆友對一二三四五非常執著。每天上樓梯也要數個一二三四五,所以兒歌不在年代,只在經典。
第七首:娃哈哈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豔,暖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每個人臉上笑開顏,娃哈哈哇哈哈。大姐姐你呀快快來,小弟弟你呀莫躲開,手拉著手兒唱起歌兒,我們的生活多愉快
九零後的一代,對這首歌真的是情有獨鍾。我記得那會兒,我老喜歡轉圈圈唱娃哈哈。現在教豌豆豆唱這首歌的時候,他也喜歡轉圈圈。
第八首:蚊子當醫生
蚊子當醫生,到處去打針,打的什麼針,打的害人針,給他一巴掌,讓他醫生當不成,當也當不成
蚊子真的是我夏天最討厭的生物了,小區裡蚊蟲多到無處躲避。每次出去一趟,回來被蚊子叮咬好幾個大包。有了這首歌,孩子終於不用說臭蚊子死蚊子了。
第九首:小蝸牛
小蝸牛,地上爬。颳風下雨都不怕,背著房子到處逛,無論哪裡都有家
下雨過後,小區裡到處都是小蝸牛。孩子總是一邊踩水,一邊唱著蝸牛歌觀察蝸牛的樣子。
第十首:小汽車
小汽車滴滴滴,開過來開過去,小寶寶當司機,送爸爸上班去
豌豆豆比較喜歡汽車,所以我專門找了一首簡單汽車兒歌。他在玩小汽車的時候,喜歡哼唱。
第十一首: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二個小孩梳小辮兒。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餅乾。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寫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敲大鼓。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小孩吃石榴。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小孩坐飛機。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交朋友。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站得直.
拍手歌有好幾個版本,我給豌豆找了一個比較簡單容易唱的版本。這個版本唱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孩子一邊唱一邊笑,老母親不知道笑點在哪裡。
第十二首: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並不像兒歌表現的那樣簡單,它涉及到的學科由語文地理歷史等多個學科的交叉知識。我們可以每講到一個節氣,可以和孩子描述一下相關的知識,這樣孩子理解起來不那麼費勁。
豌豆媽媽隨手記
七夕了,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
昨晚,乖巧的豌豆豆又開啟虐老母親的節奏,抗爭在凌晨一點,老母親情緒失控之後,他才安然入睡。
孩子和大人一樣,總是習慣把耐心和好脾氣給陌生人,把壞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大半夜一聲比一聲高的哭鬧聲,此起彼伏,像海浪一樣高高低低。
養育一個孩子,真的蠻難。如果當初不任性選擇獨自見證他的成長,我一定很難想像熊孩子的能量有那麼大。當初的選擇義無反顧,從未反悔,感謝孩子讓我重新審視新的自我。
最近這一段時間,夜深人靜的時候,常常思考我和先生之間的婚姻關係。我們不是同一種人,話癆遇到了寡言少語,就像菜湯裡的菜兌上了白開水,寡湯淡水沒有滋味。一開始,我以為可能他就是這種性子,順其自然相處吧!
可是後來,看著他捧著手機,和同事聊的滿眼笑意,我內心是相當憋屈的。他的樣子有千百種,可是對你的樣子卻獨留那個沉默的樣子。
這種沉默,就像兩人之間劃出了一道銀河,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家裡的規劃,還有小孩子的早教或養育問題,日常出行計劃都是我一個人弄。
就連孩子主動和他說謝謝的時候,他也驚訝的問,孩子這個技能是什麼時候學會的。
我在想,我是不是太勤快了,導致孩子爸爸處於妥協的狀態。就這樣吧,聽你的吧,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吧!我超級不喜歡這種狀態,可是疲於應付生活中的種種,導致內心也超級崩潰與鬱悶。
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有時候說出來比較好。
以上,是一些情緒積壓很久寫出的文字,或許等十天過後,心情變好了,回頭再看這篇文字,內心一定會釋然不少。
本文作者葉子,一枚程式設計師媽媽,用感性的文字和理性的思考,書寫育兒經驗和生活感悟。歡迎關注她的個人原創公號「葉子的博客」(yezi_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