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其是野生狗獾(圖)

2020-12-02 大江網
       頭扁、鼻尖、耳短,尾巴較短,四肢短而粗壯,爪有力適於掘土,經常在洞裡生活。頭部有白色縱毛三條。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多棲息在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叢中。食性很雜,喜食植物根莖、玉米、豆類、昆蟲、蚯蚓、青蛙、鼠類等。

 

       屬靈貓科,是珍貴的毛皮和肉用的野生動物。眼下及耳下具白斑,背部體毛灰棕色。尾長,約為體長的三分之二。在兩廣地區,常被用以食用。2004年香港及廣東專家檢測結果顯示,廣東市場上的果子狸SARS冠狀病毒基因結構與2003年12月的疑似病例(後為確診病例)基因片斷相似,進一步提示人類的SARS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果子狸。

 

       食肉目犬科的一種。外形似狐,但較肥胖,吻尖,耳短圓;四肢和尾較短,尾毛長而蓬鬆;體背和體側毛均為淺黃褐色或棕黃色。分布於蘇聯亞洲部分、朝鮮、日本和中國。


  近日有網友爆料,南京市清涼山附近的居民經常看到像狗又像狐狸的小動物。「不明動物」引起了市民的強烈興趣。記者聯繫上爆料者朱立俊先生,他說最多的一次看到11隻。朱先生稱可能是狗獾,但他的鄰居又認為是果子狸。記者將拍攝的照片提供給動物專家,有專家認為是狗獾,但也有專家說更像是貉。

  這些野生動物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平時的生活狀態又是如何?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這幾年清涼山其實很不清靜,豬獾、野兔、野貓都在鬧騰。

  清涼山探幽

  小傢伙叼起饅頭就跑不見影了

  爆料者朱立俊先生是南京水科院教授,住在水科院小區。他家在4樓,樓下就是清涼山公園的圍牆,從陽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園。得悉記者採訪意圖後,他熱情地帶記者到清涼山公園探訪。

  往靠近水科院宿舍樓的方向走,記者發現這裡樹林叢生,幽靜宜人,不像有野生動物。記者順著少有人走的小道下到隔在宿舍樓和清涼山之間的圍牆根兒,但是沒聽到一點動靜。見記者疑惑,朱立俊笑著說:「我叫它就出來!」朱先生邀請記者到他家做客,路上還買了幾個大饅頭。

  從朱先生家的陽臺看下去,只有灌木與野草。但當朱先生把一個饅頭扔到草地上後,馬上有了動靜。三個小傢伙一下從叢林裡竄出來,尖尖的嘴巴,臉很小,遠遠看著像狐狸;全身是棕色的毛,尾巴很短,肚子倒肥肥的,煞是可愛。

  「你看,搶到饅頭的那隻也不馬上吃,而是叼跑了藏到你看不到的地方。」朱先生和他的鄰居介紹說:「這種動物的膽子很小,白天有人的動靜,它們不會出現。不過到了夜間,它們就開始狂歡了,住戶每夜都能聽到它們的嘶叫打鬧聲。或者,趁夜間它們就溜到山下找水喝。」此前清涼山負責保安工作的羅先生也對記者說,夜裡還見過它們在公園大門溜達呢。

  附近居民為它們闢出「投食空地」

  「今天下雨,它們出來的不多。天好的時候,會有十多隻一起來搶饅頭。」朱立俊教授和他的鄰居們,開始向記者講述與這些小生靈和諧相處的故事。朱教授說,水科院小區北側緊挨著清涼山公園的樓共有4幢,每幢樓都有住戶餵這些小動物,投送的食物有饅頭、餅乾、骨頭等。在朱教授的引薦下,記者採訪了住在3樓的張友群爺爺。張爺爺可能是最喜歡這群小動物的居民了。他今年81歲了,是南京水利水電科學院的退休職工。

  張爺爺說,他基本上是隔一天就買饅頭給它們吃,每次買8個,家裡人吃3個,剩下的5個就給它們了。而沒有饅頭的日子,它們的食譜也可謂花樣多多,有餅乾、骨頭、包子、吃別人吃剩下的蛋糕。為了給小傢伙們解渴,張爺爺還還會餵它們梨子、桃子、西瓜、哈密瓜,雖然這些基本是從水果市場上撿回來的。

  張爺爺已經跟它們形成默契了,他每天固定在早上7點半左右,傍晚的4、5點餵食。張爺爺不在家時,老伴、外孫女就代替他讓它們準點就餐。餵得多了,它們也不那麼膽小了,經常聚在張爺爺家對面的草叢裡候餐。

  記者注意到,樓下成片的灌木叢中,有一塊裸露的地面。張爺爺說,那片地就是他砍出來的。為了能把這些小傢伙看清楚一點,他不顧81歲的高齡,一個多星期前,自己拿著砍刀,沿著人跡罕至的小山道下到圍牆根下,砍去一片灌木亂草,露出一片空地。「之前餵食的時候,都看不清它們在哪!現在就看得清楚了。亂草剛被砍去的那幾天,小傢伙們沒有現身,我還擔心它們不來了呢。後來它們覺得依舊安全,就又來了。」張爺爺說。

  在長達兩三百米的水科院小區對面的山林裡,人們都發現過這些小動物。爆料者朱教授粗略估計,目前怎麼說也得有30隻。

  身世揭秘

  它們是誰?

  動物專家排除了貉和果子狸,認為是狗獾

  清涼山的這些小動物究竟是什麼?得知記者前來探尋「不明小動物」時,清涼寺前聚集了很多市民。一位叫周京生的先生說,「肯定是狗獾子,到晚上可多了,拿著手電往樹林裡一照就能看到它們亂竄。」另一位女士也表示經常見到。這時,負責清涼山巡邏的宋隊長卻接話說,它們不是狗獾子,而是果子狸,公園管理處的其他工作人員也認為是果子狸。

  由於大家意見不一,記者便將拍攝的照片發送給野生動物專家研究。讓記者意外的是,專家們還有新的說法。

  記者首先找到了紅山動物園負責動物救治的李明傑主任。他仔細看了照片上動物的五官後,認為有點像貉,不過由於清晰度不夠,也不確定。李明傑又推薦記者找主管動物分科的傅兆水專家看一看。

  傅兆水接到記者發去的照片後,則給出了另一個答案:是狗獾!根據動物五官、身長、習性,傅先生詳細地向記者解釋了這幾種相似動物的區別:「狗獾是犬科動物,窩居,喜居丘陵地帶,嘴尖毛棕色;貉亦是犬科動物,但多居北方,身毛更粗;而果子狸是靈貓科動物,又叫花面狸或白鼻子,最明顯的特徵是面部中間延伸到後頸為白色。」

  傅先生的解釋終於讓不明小動物有了名分,是狗獾!根據維基百科的動物分類,狗獾與黃鼠狼、水獺是表親,同屬鼬科,而鼬科是哺乳動物下食肉目熊型總科中的一科。狗獾並不會對人形成威脅,傅先生介紹狗獾很膽小,一般見生人就跑掉了。

  它們從哪裡來?

  也許是大別山的「亞當」「夏娃」被放生清涼山

  狗獾是野生動物,最初的狗獾是如何跑到地處鬧市區的清涼山公園裡來的呢?難道像《馬達加斯加》中的動物們厭倦了動物園裡的表演,歷盡萬難逃向真正的野生叢林?亦或是像《裡約大冒險》中的金剛鸚鵡為了和地球上另一隻同伴會合,隻身遷徙過來的?

  記者再次走訪了水科院小區的居民以及公園管理方。一直在清涼山公園巡邏的羅先生告訴記者,山上清涼寺內僧人經常放生,可能是他們所放。記者尋到清涼寺,但僧人們堅決否認。

  家住水科院的劉勇民先生給記者提供了這樣一個版本,大約六七年前,公園巡邏人員看到有人送來公母狗獾各一隻,隨後它們不斷繁衍成了今天的規模。而且據說這對狗獾是喜歡野生動物的人從大別山帶回來的,放在家裡養不了了,最後選擇清涼山作為放生地。此版本屬實與否已經無從考證,但正像網友所說,野生動物願意安家在此便是對生態環境的認可了。

市民餵食引來小動物。

 

照片由本報熱心讀者朱立俊提供。


  多一點關愛

  但家養狗會對其造成傷害

  雖然受周圍居民寵愛,但饅頭等食物,它們只是偶爾得之,大部分的口糧還要自己解決。傅兆水專家說,狗獾是雜食動物,它們的生存能力很強,對食物的要求很低,吃的東西包括植物的根莖、花生、菜類、瓜類、豆類、昆蟲、其他小哺乳類、小爬行類等,清涼山上植物種子、老鼠、小動物、甚至街邊戶家吃剩的東西也能滿足狗獾的生存要求。

  吃的東西不愁,狗獾的生存安全是否也沒有問題?水科院居民劉勇民先生表示不容樂觀。他家常年養狗,晚上9、10點還會經常到山上遛狗。在3年前的一天晚上,他目睹一隻狗獾被一條家養的狗追咬死了。那該如何保護它們呢?

  對此公園管理處外宣室的魯敏女士表示,公園是禁止狗入內的,小野生動物都很膽小,大狗尤其不能入園,它們肯定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希望周圍的居民,管好狗,這也是對小傢伙們的善待。

  它們雖然弱小

  卻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最好回歸自然

  幾年前,這裡的住戶還很少能見到,明顯感到狗獾數量的增加,朱教授和一些居民擔心太多會不利於它們的生存,那是不是應該把它們保護起來。

  對此,傅兆水先生認為,狗獾自有它自己的生存法則,不需要把它們抓到動物園養起來。如果清涼山滿足不了它們的生存需求,它們自然會遷徙到別的地方。「也許就跑到紫金山上了!」傅先生笑著說。對此李明傑先生持有相同見解,他說保護動物是要遵照它的天性,讓它回歸自然,而並非把它們收在一定的地方才叫保護,不要驚擾它們就是保護它們了。

  專家們還說,如果市民朋友某夜看到狗獾翻過圍牆,穿過高樓,遊蕩於馬路,不要太驚訝,最好也不要驚嚇它。

  它們還有其他夥伴

  這樣的市內「動植物園」很難得

  清涼山是南京為數不多的一座市內園林,人們往往不會把它與野生動物聯繫起來。據公園保安隊的羅先生稱,豬獾也是這裡的常客;朱立俊先生也稱早在2004年看到一種黑色的身上光滑滑的動物;這裡的老職工還介紹,山上還有野兔、野貓、貓頭鷹、寺廟放生的烏龜等,清涼山成了熱鬧的「動植物園」。

  傅兆水先生解釋到,一個城市綠化好,自然會吸引鳥蟲等生物逐漸遷徙過來,這些生物自己形成穩定的生物鏈,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法,人們尊重它們的存在就好了。反過來,良好的生態環境對人居環境也會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採訪中有附近居民對記者說,近年來到清涼山公園遊玩的遊客不多,人少了,野生動物就多。這或許也是清涼山不清靜的原因吧。見習記者 陳婧

相關焦點

  • 南京清涼山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是野生狗獾[組圖]
    「不明動物」引起了市民的強烈興趣。記者聯繫上爆料者朱立俊先生,他說最多的一次看到11隻。朱先生稱可能是狗獾,但他的鄰居又認為是果子狸。記者將拍攝的照片提供給動物專家,有專家認為是狗獾,但也有專家說更像是貉。  這些野生動物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平時的生活狀態又是如何?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這幾年清涼山其實很不清靜,豬獾、野兔、野貓都在鬧騰。
  • 山西森林公安查獲非法收購野生動物狗獾案(圖)
    山西森林公安查獲非法收購野生動物狗獾案(圖) 2014-06-23 11:26: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太原6月23日電 (劉小紅)23日,記者從山西省森林公安局獲悉,該局呂梁山分局交口派出所日前查獲一起非法收購、運輸野生動物案,並依法沒收非法收購、運輸的三隻狗獾,對違法者予以罰款一萬二千元。
  • 像狗又像豬,不明動物頻現捺山地質公園
    近日,據前來捺山地質公園遊玩的遊客介紹,在捺山地質公園西線,正常會看見不明動物,長得像狗又像小豬,尾巴又像狐狸的尾巴,跑的比兔子還快!記者採訪到景區相關負責人說道:「遊客反應的不明動物,是獾子,我們景區裡面常見的為狗獾和豬獾兩種,這兩種均為國家級保護動物!」
  • 湖北一男子非法獵食野生狗獾被刑拘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東嶽分局民警在巡查工作中發現,張灣區方灘鄉一村民徐某在自家玉米地裡獵捕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並將其拔毛煮食。圖為獵捕工具。王天鵬 攝9月1日,徐某在玉米地除草時發現,自己種植的玉米很多都被折斷,地上扔著幾個被啃的玉米芯,他猜想這是野生動物所為。看到辛苦種植的玉米被糟蹋了,徐某便想著讓「賊」長長記性。當天夜晚,徐某將獵夾布置在玉米地裡。9月3日一早,徐某發現一隻深灰色的毛茸茸的動物被夾住了,已不能動彈。該動物外形像狗又像豬,體重約20斤。徐某判斷其為狗獾,用蛇皮袋子將其扛回家中。
  • 新疆裕民縣:公安民警「抓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
    7月4日,新疆塔城邊境管理支隊裕民縣哈拉克米爾邊境派出所成功解決一起不明野生動物襲擊家禽事件,並將該事件的主角——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轉交給裕民縣林業派出所。
  • 禮泉村民救助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狗獾
    7月27日一大早,禮泉縣林業站值班室接到群眾求助稱,其發現1隻野生動物,受傷有傷情,需要專業人員來救助。接到消息,禮泉縣林業站立即組織專業人員,前往史德鎮三姓村農戶家中進行救助,到達現場,通過仔細辨認,受傷的動物是狗獾,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200元贖救野生狗獾
    昨日凌晨,在閔行區春申路上,一名男子拼命追趕一隻狗獾,欲將其宰殺後食用。幸虧楊先生開車路過此地,以200元的價格將狗獾買下,才使狗獾得以逃過一劫。昨日上午,經過多方聯繫,狗獾被送到了上海動物園。
  • 傻狍子、蒼鷹、狗獾都得救了 大興安嶺警民攜手多次救助野生動物
    原標題:傻狍子、蒼鷹、狗獾都得救了 大興安嶺警民攜手多次救助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是重要的生態資源,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野生動物,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促進可持續發展,以及預防和控制疫病傳播、保護人民身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上海一學校工地現狗獾棲息地:已有初步引遷方案|野生動物|市容局|...
    2019年4月,施工隊在對學校規劃用地原有建築拆除時發現,地塊內已經半荒廢的竹林培訓中心,生活著一群狗獾。狗獾為上海市市級重點保護動物,目前上海狗獾僅存30隻左右。一方面,國內外沒有狗獾遷移經驗可借鑑,另一方面,學校建設用地也不可能一直停工。2019年6月至9月間,奉賢區綠化局向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提交了兩稿狗獾遷移方案,都沒有通過。上周,最新版的保護方案再次提交。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險成盆中餐 200元贖救野生狗獾
    東方網12月27日消息:昨日凌晨,在閔行區春申路上,一名男子拼命追趕一隻狗獾,欲將其宰殺後食用。幸虧楊先生開車路過此地,以200元的價格將狗獾買下,才使狗獾得以逃過一劫。昨日上午,經過多方聯繫,狗獾被送到了上海動物園。
  • 黑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狗獾」受傷獲救,小樣楚楚可憐~
    黑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狗獾」受傷獲救,小樣楚楚可憐~ 2020-05-12 0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投資5億的奉賢世外學校,12隻上海野生狗獾的家:
    (IC Photo/圖)(本文首發於2019年11月21日《南方周末》)為什麼不把學校建在南邊而保留狗獾的家?一位曾參與過項目的設計專家猜測,關鍵在於建設用地指標。該地塊原本是個半廢棄的培訓中心,土地性質屬於建設用地,不需要建設用地指標的狗獾卻佔據著最為稀缺的資源。
  • 確山麥田裡發現一窩野生狗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李釗通訊員潘義成文圖    本報駐馬店訊5月22日上午11時20分,確山縣森林公安局的值班電話驟然響起:竹溝鎮發現1隻受傷的野生動物及7隻幼崽,請求救助。    李印,確山縣竹溝鎮西李樓村治安主任,是他第一個發現受傷野生動物。據李印介紹,5月22日上午10時許,他在西李樓村大李莊莊南麥田裡巡查秸稈禁燒工作時,發現1隻全身是血的野生動物和7隻幼崽躺在麥田裡,即用編織袋和紙箱將這8隻叫不出名的野生動物裝起,並撥打了竹溝鎮派出所的值班電話。
  • 農家小院跑進不明動物 鄰居建議趕緊放生
    11月29日,「瞬間」拍客群團隊家住河北石家莊平山縣的武先生給我們爆料稱,昨天晚上他家跑進一隻不明生物,兒子上廁所的時候發現的,當時嚇了一跳。不明動物也慌不擇路跑進廚房,最終用麥筐捉住了這隻動物。武先生是平山縣崗南鎮人,平日裡開大卡車為生,也算見多識廣,可這個動物他實在是沒見過。我們看到不明動物的體型比土狗略小,但是外貌又像是狐狸,它都是夜間出沒、而且一見到人就跑。武先生試著上網用類似動物的照片與其進行對比。發現它們與狐狸、狗獾、貉比較相似。但是又不太一樣。熱心的鄰居田先生聽說武先生家來了不明身份的小動物後很好奇,急忙趕來。
  • 赤狐想霸佔狗獾的家?多種野生動物重現大布蘇保護區
    新華社長春9月23日電(記者邵美琦)記者23日從吉林省林業和草原保護局獲悉,一組在吉林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野生動物視頻和照片公布,灰鶴、鷹、野雞、野鴨等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多,絕跡多年的赤狐和狗獾等動物重現身影。
  • 野生動物被困路人報警 民警緊急施救「萌」狗獾
    10月31日,武漢市公安局武漢東湖新新技術開發區九峰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在九峰森林動物園附近一山腳下,發現一隻「小浣熊」被獵夾夾住,一有人過去,該「小浣熊」便作攻擊之勢,由於被夾處傷勢嚴重,為迅速幫助其脫險,報警人陳先生報了警。根據報警人描述,九峰所民警彭鵬與輔警秦博立即趕到報警人所在地。
  • 滑縣林業總站:窨井現狗獾,警民齊救援
    6月23日上午,滑縣林業總站接到求助電話,一名熱心群眾反映在路邊施工的窨井中發現一隻類似獾的野生動物,請求援助。接到電話後,林業總站立即安排林政股工作人員和工程師趕赴現場。經辨認,這隻野生動物為狗獾,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LC,無危)。狗獾一般情況下不主動攻擊家畜和人,但其性情兇猛,當被人或獵犬緊逼時,常發出短促的「哺、哺」聲,同時能挺起前半身以銳利的爪和犬齒回擊。而這隻狗獾當時可能因為長時間被困窨井加上被人圍觀,表現得有「點暴躁」。「如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把這隻狗獾救上來?」
  • 四川筠連發現不明野生動物 全身黑白色盤踞百米懸崖(圖)
    正在懸崖巖石洞窟中躺著的不明野生動物。四川新聞網6月8日訊(通訊員 張擇君 徐吉平)6月8日,四川省筠連縣騰達鎮利坪村民報料,稱在當地一小地名風崖的懸崖上發現一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記者發現,村民口中的風崖高約400米,在該懸崖距離地面約120米左右的一巖石洞窟中,一隻腦袋黑色、身體白色的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正慵懶地躺著。打電話向森林公安局報訊的村民趙雲說,該野生動物是村民在數天前無意之間發現,同時村民還發現懸崖下面的一種當地村民叫做"馬草"的野草有被嚼咬過的痕跡。"
  • 長得像狗又像豬,揚州這家景區發現狗獾「近親」
    近日揚州發布、揚州晚報報導的宋夾城裡的狗獾,引起不少市民關注。狗獾 馮秋鳴拍攝昨天,有遊客向記者反映,儀徵捺山地質公園景區內,看到了一隻「長得像狗又像小豬,尾巴像狐狸的尾巴,跑得比兔子還快」的動物。圖為豬獾「我之前在捺山地質公園遊玩時,拍攝到了照片。這次大家都在說宋夾城的狗獾,我也想問一問。」市民胡小姐告訴記者,前些天,自己在捺山地質公園的西線,看到一隻不明動物。它長得像狗又像小豬,尾巴像狐狸的尾巴,跑得比兔子還快。「雖然只一小會兒,我依然用手機拍攝到了這個小動物的樣子。」圖為狗獾帶著圖片,記者諮詢了捺山地質公園的相關負責人。
  • 居民抓到一狗獾系省二級保護動物 扁頭尖鼻黑褐色
    被抓的狗獾,屬於保護動物這幾天,老楊在家裡總是聽到鐵皮房上有異響,經過多天的觀察,他發現這是一隻扁頭、尖鼻的黑褐色動物。前晚,老楊找來鐵籠子,在裡面放了食物,果然將這只不明動物引誘了進去。但是,派出所的民警過來一看,也對這隻動物充滿了疑惑,有人說是狗,有人說是狐狸。昨日下午4點,民警又找來了海都記者,記者就這只不明動物的照片請教到東湖動物園的飼養員孫師傅。「這是狗獾!」孫師傅一看就明白了。他說,狗獾是省二級保護動物,在閩南地區不算罕見。由於狗獾喜歡生活在叢林裡,住在洞穴,因此孫師傅建議將其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