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葉只進不出,設卡檢查,保護品牌——稀缺貨!
另,外來車輛來訪須先登記檢查才能入內,
據說,縣委書記的車也不例外,頗有「進村下馬」的遺風。
冰島老寨的茶只可以出,不可以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這個品牌,不能雜亂,如果村裡面有人亂搞, 那就是自己砸自己的飯碗。現在村裡人不搞,就防著外面的人會把外來茶葉拉進來。所以,只要在冰島老寨這裡買的茶就是真的茶。(冰島村委會冰島組組長 趙玉學坦陳 摘自《看見臨滄》)
2、搶原料的人多了——僧多粥少!
收茶隊伍呈多樣化:從茶廠、茶商、茶企到散戶、發燒友!
我2017年才第一次到冰島來,今年已是第二次。這麼貴的茶,幾萬塊錢一斤,像黃金一樣,比吃冬蟲夏草還貴,這麼貴的茶我一般都是自己親自來收,留著自己喝,也不賣給誰,說了人家也不信這茶有這麼貴。(昆明茶客自述 摘自《看見臨滄》)
3、春茶開採前就被外地茶商搶先預定——搶手貨,一般人收不到!
好多人有錢也未必買得到。需要人情、人脈、資源和運氣
2018年,趙玉學組長家的冰島茶王樹春茶鮮葉價格被外地茶商搶先預定,為1.6萬元/公斤;其他幾棵300年以上的大茶樹鮮葉也被為8000元/公斤的價格提前預定。所以好多人有錢也未必買得到。
4、茶農直接和一流土豪做朋友——不讓中間商賺差價。
把各種中間商們甩在身後......
據有人調查,冰島茶的消費群體越來越趨於「圈子化」,土豪直奔茶山,茶農越過中間商直接和土豪做朋友,不讓中間商賺差價。前段時間李亞鵬來雲南雙江,與冰島茶農80後拉祜族女孩合影就是一個苗頭;據傳,這位女孩前幾年一直在昆明上學和工作,隨著冰島村的快速發展,她果斷回到家鄉投身茶產業,還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茶農」。現如今,女孩在朋友圈直供原產地真宗冰島茶,把各種中間商們甩在身後......
由上文零星片段所述,冰島價高、稀缺、槍手,可窺一斑,那麼,大多數消費者喝不到真宗的冰島茶也是可以理解的。那麼,話說回來,大多數茶友又極有可能喝到「冰島茶」。那這類「冰島茶」是哪裡來的呢?
據一位自稱土生土長的雙江縣勐庫鎮的網友在貼吧透露,冰島茶的造假方式歷來有多種,依筆者看來,有些造假方法也許已經落伍,在今天難以行通,但是有些伎倆或可在今天亦有滿天過海的可能性。
因為,雖然近幾年,茶農的茶葉原產地保護意識在逐漸增強,但不否認一些投機分子鋌而走險,上癮了,並且屢試不爽。比如:
利用周邊寨子相似的原料鑽空子
造假通常會用周邊寨子的茶來冒充,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同屬一個村位置,難免土壤環境會讓茶產生類似的地方,很多人利用這些鑽空子!
利用「冰島味」下功夫
冰島茶有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冰糖味顯著。於是有人就在「甜」上下功夫了,將某些甜度重的茶來冒充「冰島茶」,如果對勐庫茶有研究的人都應該知道,勐庫有幾座山頭的茶甜度確實高。
利用拼配技術造假
用類似冰島茶口味的或者真正的冰島茶摻雜其他的原料拼配,這類茶有經驗或者懂行的人可以辨別出來。
最後,這位網友建議:
如真正想買冰島古樹,最好的方法就是來現場,這樣你買的放心喝的也安心。
若按筆者的建議,這位網友的建議沒啥不好的,只是再做一點補充:如茶友沒有這個精力和閒心像一些發燒友一樣親自到原產地,那麼,對於茶友您多年來信任的品牌商,這麼久了喝的認可,安全放心滿意,那麼也可給予一定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