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病變很多人都是可以理解的,在原發病症的基礎上發生變化甚至是惡化,直腸病變其實簡單來說就是直腸癌,為何直腸會發生病變,直腸病變又有哪些表現呢?
直腸病變(直腸癌)的發生與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是有直接的關係的,首先飲食方面,經常的食用高蛋白的食物,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就可以引起直腸癌的發生,還有平時不規律的生活方式,久坐不動這些都是直接導致直腸癌發生的原因。
早期直腸癌病變僅限於黏膜及黏膜下層。可以無明顯症狀與體徵。若癌腫繼續發展,中央壞死,繼發感染,就出現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症狀,主要的臨床表現有:
1. 排便習慣改變:即排便有規律的人發現排便不規律,出現便秘或排便次數增多,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等直腸刺激症狀。
2. 便血:是常見症狀,便中帶血,出血量多少不等,大出血少見。癌塊潰破感染時,大便帶有黏液和膿血。
3. 腸道梗阻症狀:直腸腔內癌腫大或浸潤腸全周而環狀狹窄,可出現腹部脹氣不適,排便困難,糞少便秘,腹痛,腸蠕動加劇時,有陣發性絞痛,重者可見腸型並有腸鳴音亢進,排便次數增多,每次排便量不多,排便變細。
二、晚期直腸癌的症狀:
當腫瘤侵犯周圍組織器官時可出現相應器官病變的症狀。
1. 如侵犯肛管可有局部劇痛;肛門括約肌受累可使肛門閉合不嚴和失禁,常有膿血溢出肛門外;
2. 若侵犯泌尿系,可出現尿頻、尿痛、排尿困難;
3. 向後侵犯骶神經叢時,出現骶部、會陰部的持續性劇痛,並牽涉下腹部、腰部、及大腿部疼痛;
4. 癌轉移到肝時,可有肝大、黃疸、腹水等表現,晚期病人可有消瘦、貧血、水腫或惡病質等。
5. 直腸指診、直腸鏡檢查:臨窗所見直腸癌80~90%是可以通過指診觸及,常有腸壁不規則硬性腫物,呈菜花樣或腫瘤潰破,中央凹陷邊緣外翻隆起的潰瘍或腫瘤佔據腸腔1/2有狹窄等,指套染有膿血,直腸鏡檢查能直視腫瘤大小、位置、形狀,同時可取活檢定性。
當直腸發生病變(直腸癌)如何治療?
1.直腸癌的手術治療:是早期直腸癌的首選治療方法,治療效果明顯。直腸癌的手術治療也可用於中晚期沒有手術禁忌的患者,可以切除直腸癌的轉移灶,但療效不理想。無論是早期還是中晚期直腸癌的手術治療都易復發轉移。術後聯合生物免疫治療,利用自身免疫細胞進行抗癌治療,可以有效鞏固手術效果,有效的防癌轉移防癌復發。
2.直腸癌的化學治療:多用於直腸癌手術前後的輔助療法。用於直腸癌術前,雖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縮小瘤體,有利於手術切除和括約肌功能的保留並且可減少術中和術後腫瘤擴散的機會;而多項研究顯示術後採用足量的聯合化療,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因多數患者術後身體較弱,難以忍受化療的毒副作用,副作用顯著,反而加重病情,不宜應用。腸穿孔、出血、嚴重貧血、有心、肝、腎等臟器功能受損、年老體弱、骨髓功能低下,白細胞。
3.直腸癌的放射治療:直腸癌的放療在使用的時須慎重,不但要考慮其對癌灶的療效,而且還應考慮其對直腸周圍相鄰臟器的損傷。臨床上一般僅用於直腸癌手術的輔助治療,有一定的禁忌症,體質太差的患者慎用。臨床上多結合生物免疫治療,減輕其毒副作用。
4、直腸癌的中藥治療:直腸癌應用中藥人參皂苷rg3主要是輔助手術以及放化療的治療,手術以及放化療後的殘餘癌細胞應用中藥輔助可進行抑制以及誘導其凋亡,這樣可以防止轉移以及復發,另外中藥人參皂苷rg3輔助放化療還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放化療後會產生一定的毒副反應,中藥可以在保護肝臟降低毒素侵入堆積以及促進排出。目前中藥輔助治療應用廣泛。
直腸癌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排名中位列第三位,約六成患者被確診時已為中晚期。要改善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亟須提高疾病的防治意識。直腸癌是很常見的一種癌症,何疾病在發生之前都是有一些症狀表現的,現在很多人對於疾病的認識都不是很多,所以即使身體出現一些疾病的症狀,很多人也不知道是出現了什麼疾病問題。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關注直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