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號費勁以為是痔瘡 結果直腸癌晚期 這個檢查很重要

2021-01-10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6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波 通訊員 鄭瑜)家住鄞州區的六旬夏老伯,平時身體還算不錯,只是腸胃偶有不適。

半年前的一天,夏老伯突然發現自己排便特別困難,一用力就痛。俗話說,十人九痔。夏老伯心想大概是自己平常蔬菜吃得太少了,運動也不多,所以是中招了。

"我當時也沒在意,以為水多喝一點,蔬菜水果多吃一點,然後堅持運動便秘症狀會好轉,可大半年過去了,便秘症狀不但沒好轉,而且還出現便血。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他發現解大便越來越艱難,好幾天才排便一次,每一次都要花半小時,而且腹部、肛門都疼得厲害……"夏老伯這才著了急,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鄞州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就診。在醫生建議下,他做了腸鏡檢查。

腸鏡下,醫生竟在夏老伯直腸處找到了一顆腫瘤,這才是導致他便秘的罪魁禍首!夏老伯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便秘竟然是直腸癌引起的。

醫生說,"十人九痔"這個說法在目前依然是成立,痔瘡確實是一個常見病,多發病。但痔瘡與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普通痔瘡也不會惡化成腫瘤。

而有些腸癌的早期症狀,如便血、便秘,很容易被患者當成痔瘡症狀,未引起重視,最終導致疾病的延誤治療。

"痔瘡的主要症狀是便血,但一般血液是鮮紅色的。此外,痔瘡一般是便後出血為主,直腸癌患者則是血液與大便混在一起,很少排便後出血。" 醫生說,結直腸癌的症狀有很多,但最典型的是大便習慣或性狀改變。因此,無論是突然地便秘、次數變多,或大便變細,甚至便血了,即使有可能是痔瘡,也不能忽視,最好的辦法是及時去醫院的專科門診就診,要儘早去醫院做腸鏡、    CT等影像學檢查進一步排查。

每年至少要接診近30例如夏老伯這種大便習慣或性狀改變未引起重視的患者,一到醫院來檢查都是癌症晚期,尤其是老年人偏多……要提高對腸癌的篩查及腸鏡檢查的接受度。一般的篩查手段有肛門指檢、大便潛血、腫瘤標誌物及腸鏡檢查。

"肛門指檢便宜又有效,是常規體檢套餐中必不可少的項目,是篩查直腸癌、直腸息肉的簡單有效手段。"他建議,要關注排便情況,是捕捉腸道腫瘤的重要途徑。大便如出現惡臭或怪味,說明腸道出了問題;在排便頻率上,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都正常,需提防的是排便不規律,有時一天拉幾次,有時幾天都不拉。因此,有大便帶血、大便不規律、經常稀便、腹部隱痛,還有有家族史的人要注意身體發出的「病信號」,特別是40歲以上,又有上述症狀的,最好兩年內查一次腸鏡,這樣才能避免一些悲劇的發生。

相關焦點

  • 直腸病變不容忽視,提醒:早晚期直腸癌的症狀,一旦出現及早檢查
    直腸是人體腸管的最後一段,與肛門連結,檢查發現有直腸病變時,覺得害怕,認為是直腸癌,其實不然,直腸的一些疾病都稱之為直腸病變,通常檢查結果顯示直腸病變之時,還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並不一定是直腸癌,也有可能是直腸息肉和痔瘡等,那麼真是直腸癌的話,早晚期身體會有哪些表現症狀呢?一起來看。
  • 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直腸癌與痔瘡 直腸癌 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痔瘡一般不會改變大便習慣和形狀的改變,而直腸癌還可造成大便形狀和排便習慣的改變, 因為直腸癌可能會導致直腸壁僵硬、受壓,造成大便次數增多、肛門墜脹,裡急後重、排便後不久又出現便意,但卻無糞便排出或僅排出少量糞便。
  • 上大號拉血怎麼辦 如何預防上大號拉血
    上大號拉血怎麼辦大便出血一般都是在不經意間大便完了之後,看到的。所以大便出血我們要找到出血的原因才行,在找原因之前我們要搞清楚到底是不是大便出血。大便後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大便發黑,有血絲或者血塊,就害怕了,就以為是出血了。但是在害怕前你必須要搞清楚你大便前吃了什麼,是不是吃了血豆腐什麼的啊。
  • 便血的原因到底是痔瘡還是直腸癌?應該這樣辨別
    #直腸癌# 臨床發現,不少直腸癌患者在初期發現便血時,以為是痔瘡,沒加以重視,直到症狀嚴重才來醫院就診。在此,教大家一套簡單、快捷的初步鑑別痔瘡和直腸癌的方法。痔瘡患者和正常人排便次數差不多,一天1次~2次為正常。直腸癌患者排便次數較多,普遍是4次~5次,有些直腸癌中期患者每天排便可達到7次~8次,而且會持續幾年。注意排便後的自我感受。痔瘡患者排便次數多了或者時間長的話,會感覺到肛門很痛。直腸癌患者多次排便後還有排不完的感覺,這就是醫學上的「裡急後重」。分辨大便產生的氣味。
  • 重視大便出血或是是直腸癌作祟
    一出現便血,好多人就聯想到痔瘡,「便血就是痔瘡這個小問題在作祟」。從而忽視治療,其實這可能是結直腸癌悄然來襲的信號。數據顯示,有關數據顯示,大約8成的早期腸癌患者,因大便帶血被誤診為痔瘡,以至於失去最佳治療時機,給自己和家人留下終身遺憾。
  • 直腸癌和痔瘡症狀那麼相像,怎麼區分?
    由於與直腸癌的症狀非常相似。在臨床上,約90%的直腸癌在初期都被誤診為痔瘡。尤其是兩種疾病並存時,檢查發現有痔瘡後,就局限於痔瘡的治療,有可能延誤直腸癌的治療。 那麼,痔瘡和直腸癌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便血的特點不同。痔瘡患者的大便有血,一般都是「被動」出血。
  • 大便拉出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醫生:要學會正確區分才行
    其實大便拉出血,不一定就是患有直腸癌,也有可能是出現了痔瘡,不過直腸癌在早期的時候,有很多症狀跟痔瘡還是比較相似的,大家也要學會正確的區分方法,避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期。痔瘡與直腸癌都有大便拉出血的症狀,大家如何才能區分開來?這3點是關鍵1.
  • 大便常出血,以為是痔瘡,廈門30歲女子被確診結腸癌!醫生說法來了解...
    前幾天《黑豹》主演扎得維克·博斯曼因結腸癌去世,享年43歲讓影迷震驚而在廈門就有市民因大便時經常出血以為是痔瘡結果卻確診為結腸癌結腸癌到底是種什麼病為什麼連健碩的博斯曼也扛不住一起來了解一下病例大便出血以為是痔瘡一查卻是結腸直腸癌前陣子30歲的黃女士突然發現大便時經常出血她以為是痔瘡並未引起重視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下到復旦廈門中山醫院就診通過腸鏡及腸鏡活檢病理檢查被確診為結腸癌和博斯曼得的是一種病
  • 腹瀉、腹痛、拉血便,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它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是基因、環境、免疫和其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不像胃病有胃鏡作為診斷的金標準,潰瘍性結腸炎並不能只通過X射線和結腸鏡檢查確診。因為症狀和痔瘡非常相似,一些患者會將之誤認為痔瘡,而錯過最佳治療期。
  • 洛陽東大肛腸醫院一文說清痔瘡和腸癌的區別
    近年來,直腸癌的發病呈年輕化趨勢,除了遺傳因素外,不良生活習慣也成為了直腸癌年輕化的重要因素。人們在飲食中應儘量減少「三高一低」食物的攝入,少吃鹹魚、臘腸等醃製品、燻製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常聽說「十人九痔」,可見痔瘡是常見病和多發病。而直腸癌是惡性腫瘤,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到底兩者有哪些區別呢?
  • 結直腸癌早期4個「求救信號」你收到了嗎?為什麼越早發現越好?
    近年來,由於飲食結構的變化、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由於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隱秘,所以多數病人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大部分患者在早期的時候不會被察覺,所以能夠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求救信號」對疾病至關重要,那麼結直腸癌有哪些信號呢?
  • 男子屁股痛,以為是痔瘡到醫院檢查,結果竟是魚刺卡在肛門
    中山的一男子因為屁股疼去醫院看病,起初他以為是痔瘡犯了,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一根魚骨卡在了肛門,著實吃了不小的苦頭。為何會出現如此奇葩的情況呢?男子因為肛門痛而去醫院就醫最近一段時間,張先生覺得自己的屁股很疼,起初他以為是痔瘡病犯了,於是就買了治療痔瘡的藥物,自己用了藥,但他發現,用藥之後,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走路的時候都覺得特別疼,就好像有一個東西頂著他一樣。沒辦法,他只能去醫院檢查,他先掛了急診,後來又去了肛腸科。
  • 直腸癌快到晚期時,4個身體表現會浮出水面,很多人還沒注意!
    說到直腸癌這個話題,它在近幾年的發病率也是節節攀升,甚至也有不少的人因為突發性的直腸癌而喪失了生命。由於很多人對於直腸癌的症狀並不是特別的了解,從而導致不少患者在發現它時已經進入到晚期,所以平時我們對於直腸癌也需要多多注意,這樣利於自己及早發現並且進行治療。當你的身體有這4個感覺,說明直腸癌已經快到晚期了,別不當回事!
  • 青島23歲白領女孩便血查出直腸癌 將被切除一段腸子
    在市立醫院本部肛腸科,居然有一個23歲的女孩查出了直腸癌。醫生不僅成功切除了腫瘤,而且避免了術後生活的不便。  病例:便血查出直腸癌  23歲的孫梅剛剛在青島一家外貿公司的上班。她的身體一直很健康,不久前的晚上,她上廁所時忽然發現便血。她本以為自己是腸胃不好。「最近這周沒吃什麼東西。」
  • 致命的粗心——把癌症當痔瘡,直腸癌最青睞這九大人群!
    很多人也認為低纖維的食物在大腸癌的形成上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受到細菌所產生的特殊酵素,高脂肪的食物會分解而形成致癌的物質。最主要的致癌物質為二度膽汁鹽。大腸經過致癌物質的慢性刺激會形成癌症,癌症以直腸及乙狀結腸最為常見,其次為右側的升結腸。
  • 肛門檢查別怕羞 可以篩查直腸癌
    說到體檢時最容易被放棄的一項檢查,直腸指診可能位居首位。一想到醫生要用手指伸進肛門,很多人都覺得身體和心理上雙重不適。但事實上,這是最簡單的篩查直腸癌的方法,篩出率近七成。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直腸分為高位直腸、中位直腸、低位直腸,其中低位直腸癌多見,約佔到直腸癌的70%。
  • 出現便血,還認為是痔瘡?不要忽視,定期體檢,不然你或有大麻煩
    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常常便血的人,以為自己得的是痔瘡,對便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就用治療痔瘡的方法治療便血,在看到病情沒有緩解後,才想到去醫院,一檢查才明白,自己得的是直腸癌。很多人忽視了便血的症狀,將痔瘡和直腸癌混為一談,那麼痔瘡和直腸癌,二者究竟有何不同呢?
  • 說一說直腸癌早晚期表現症狀
    對於病變很多人都是可以理解的,在原發病症的基礎上發生變化甚至是惡化,直腸病變其實簡單來說就是直腸癌,為何直腸會發生病變,直腸病變又有哪些表現呢?癌轉移到肝時,可有肝大、黃疸、腹水等表現,晚期病人可有消瘦、貧血、水腫或惡病質等。5. 直腸指診、直腸鏡檢查:臨窗所見直腸癌80~90%是可以通過指診觸及,常有腸壁不規則硬性腫物,呈菜花樣或腫瘤潰破,中央凹陷邊緣外翻隆起的潰瘍或腫瘤佔據腸腔1/2有狹窄等,指套染有膿血,直腸鏡檢查能直視腫瘤大小、位置、形狀,同時可取活檢定性。 當直腸發生病變(直腸癌)如何治療?
  • 結直腸癌的體檢篩查不只是腸鏡,還有高危因素評分、糞便檢查等等
    一方面是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發病率為消化腫瘤前兩名),一方面是大家對腸鏡檢查的恐懼與牴觸,這讓人們很糾結,尤其是出現結直腸癌的相關症狀時:如便血、長期便秘或腹瀉、肚子疼,尤其是便血時,自己希望是痔瘡,但又害怕是腸癌。那麼對於結直腸癌來說還有沒有其他是體檢、篩查方法呢,當然是有的,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
  • 男子便便帶血以為的「小毛病」結果肛門沒了!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很多成年人或者「過來人」可能都會說,「沒事,不就是痔瘡嘛」其實,直腸癌和痔瘡都會引起大便帶血,但大部分人往往想當然的默認為痔瘡,把直腸癌的可能性忽略了。今年50歲的寧波大叔蔡先生就是其中一員。「我怎麼會得癌呢?我沒有哪裡疼,哪裡不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