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熱食品存隱患 食用時千萬注意安全

2021-01-10 浙江在線

  隨著天氣漸冷,火鍋成為不少市民首選的美食,尤其是號稱「採用自加熱技術,只用一瓶水,就可以吃到熱氣騰騰的美味」的自熱火鍋更是風靡網絡。但最近一則「留學生在宿舍吃自熱火鍋引發火警鈴」的新聞引發熱議,像自熱火鍋這樣的自熱食品靠譜嗎?近日,鎮海消防大隊就此進行了實驗,他們提醒廣大市民千萬注意安全。

  據了解,自熱火鍋類方便食品如今已走入不少市民家中,甚至一些國內的「大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特色產品。在某網購平臺上,自熱火鍋、自熱方便麵等食品日均銷量有數萬份之多。那麼,這些自熱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它們的發熱源是什麼材料?最高溫度能達到多少攝氏度?

  針對這些疑問,鎮海消防大隊的實驗人員準備了多種品牌的自熱米飯和自熱火鍋。首先,實驗人員對自熱食品的發熱包進行注水,用紅外測溫槍檢測,僅僅過了數秒,溫度就攀升至75℃。同時,有毒氣體探測器警報聲響起,周圍檢測到一氧化碳存在,濃度達到了每立方米20.8mg。實驗人員說:「這距離每立方米24mg的安全警戒線不遠了,而且還要考慮到這次測試是在開闊通風的室內場地進行,如果是在密閉環境中,數值會更高,對人體也更危險。」

  隨後,實驗人員將新的加熱包放入自熱食品包裝盒內並注水,之後封住蓋子上的通氣孔。半分鐘後,該包裝盒迅速鼓起,還伴有「滋滋滋」的聲音,所幸該自熱食品包裝盒密封性較差,最終虛驚一場。

  對此,實驗人員說:「如果包裝盒密封性好,就有可能爆炸。」接下來的實驗就證明了他說的話。他們將發熱包放入礦泉水瓶內,注入水並擰緊瓶蓋。僅過數秒,瓶內的水就開始沸騰,隨後瓶子逐漸膨脹變形,最終瓶子底部被高溫高壓穿透並噴出蒸汽,整個過程不到40秒。

  「發熱包的主要成分是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碳酸鈉等,加入冷水產生反應,升溫後在150℃以上,蒸汽溫度達200℃。所以,大家在操作時不注意的話,極易造成燙傷等危害。」鎮海消防大隊參謀張自強說。事實上,自熱食品發生燙傷和爆炸的事件就曾見諸報端:2015年,旅客武某在列車上使用自熱盒飯,加熱過程中突然膨脹發生爆炸;2017年,孫某在玻璃餐桌上吃自熱火鍋,由於溫度過高,玻璃桌一角突然碎裂。

  因此,消防部門提醒廣大市民,在食用此類自熱食品的時候應當注意幾點:首先,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來使用發熱包,加熱過程中確保蓋子上的透氣孔打開,以免造成意外傷害;其次,儘量購買品牌商品,確保質量可靠,因為自熱食品目前還缺乏全國性的行業標準;再次,自熱食品屬於航空危險品,在乘坐飛機時千萬不要攜帶或託運。此外,千萬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防止兒童盲目使用加熱包產生危險。

  

相關焦點

  • 高鐵禁帶自熱食品 為安全出行增益
    唐京輝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經自治區人大審議通過,在條例中表明禁止在車上實施以下的行為:在禁止吸菸的列車上、列車的禁菸區域內吸菸或者能夠產生煙霧的香菸替代品,以及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等,該規定將在2019年10月1日的時候正式開始執行
  • 網紅「自熱火鍋」安全嗎?這幾點使用時一定要注意!
    近年來自熱火鍋、自熱米飯受到很多吃貨追捧一人食、不插電、不用火只需要倒上涼水瞬間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食物但是自熱火鍋真的安全嗎?近幾年開始自熱食品「闖的禍」可是屢見不鮮!自熱火鍋是否具有安全隱患呢?很多人選擇自熱飯菜,但加熱時的隱患鮮為人知。加熱包主要原料是生石灰,若破損,遇水瞬間釋放大量熱量,餐盒迅速膨脹變形。而且自熱火鍋的蓋子上有一個透氣孔,如果該孔堵塞的話,容易造成小型的爆炸甚至燙傷人,因此,一定要把透氣孔打開洩壓。
  • 立高食品IPO:募投項目產量存疑,食品安全曾存隱患
    立高食品佛山分公司在2017年9月,因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被處罰金額超10萬元。而且公司子公司廣州奧昆食品有限公司因改擴建項目未依法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即擅自開工建設被處罰。此外,作為食品公司,立高食品子公司生產經營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芒果帕拉(果醬)食品,食品安全曾存隱患。
  • 食用這種「網紅產品」,這些動作千萬別做
    消防員說,而日常使用時,對加熱包加熱的不規範操作就有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目前,市面上正規渠道銷售的自熱食品,只要大家在使用和食用時按說明書要求進行加熱,安全性是可靠的。在此,消防員給出了一些使用自熱食品的小提示1、 選購自熱產品時,要注意觀察包裝外殼是否有QS標誌,自熱火鍋的塑料包裝是否使用的是PP5材質。
  • 休閒食品十大排行榜休閒食品有哪些安全隱患
    休閒食品有哪些安全隱患硬果類包括:花生、松子、榛子、杏仁、胡桃、開心果、白瓜子、葵花子、西瓜子等。安全隱患:黴變、受潮、蟲蛀。專家支招:很多硬果類食品都是散裝的,可以通過品嘗來判斷是否有質量問題。對於包裝好的硬果類食品,可以通過觀察硬果的外觀來分辨好壞。高質量的硬果,一般色澤都比較鮮亮,有光澤,乾燥無雜物,不會出現黴斑、蟲眼等。
  • 朱莉吃蜘蛛蠍子,昆蟲含鐵量堪比牛肉但存安全隱患
    朱莉吃蜘蛛蠍子,昆蟲含鐵量堪比牛肉但存安全隱患 澎湃新聞記者 陳明明 2017-03-02 06:53 來源:澎湃新聞
  • 滬祝橋鎮現大量過期食品罐頭 引居民哄搶存隱患
    原標題:視頻|大量傾倒過期食品罐頭 引起居民哄搶存隱患  有市民來電反映,前兩天有人在祝橋鎮千匯路祝潘公路北側丟棄了大量的食品罐頭,一時間引起了周邊居民的哄搶,而這些被丟棄的食品罐頭全都已經過了保質期,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 南京宜家:兩次陷食品安全風波 兒童家具存安全隱患
    部分兒童桌椅和櫥櫃不符合新國標要求,就在一周前宜家還被曝出食品安全也存在問題   就在一周多前,宜家才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根據上海檢疫局的消息,宜家進口的巧克力奶油杏仁蛋糕大腸菌群超標。而在前兩天,上海質監部門又發現:宜家部分兒童桌椅、櫥櫃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新國標要求。記者走訪南京宜家發現,通報中提到的「問題兒童家具」南京也在出售。
  • 千萬...
    近日,方便食品「自熱火鍋」火了。「自熱火鍋」有安全隱患嗎?使用「自熱火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浙江寧波鎮海消防大隊對「自熱火鍋」安全性做了實驗,結果發現加熱蒸汽溫度可達 200℃!提醒:一定要打開透氣孔,以防引起爆炸被燙傷。
  • 冷鏈食品如何安全食用?從業人員需注意哪些?聽聽專家怎麼說
    近期,我國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由物及人傳播情況也頻現。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輸入,保護大家舌尖上的安全刻不容緩。冷鏈食品指的哪些?如何安全食用?冷鏈食品從業人員需注意哪些?記者採訪了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與學校衛生所副所長劉忠衛。
  • 生活一點通: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
    冷凍冰鮮食品是我們平時購買、食用頻率較高的食物種類之一,產品在養殖、宰殺、運輸、銷售等環節中可能會沾染細菌、病毒、甚至寄生蟲,因此,該類食品安全問題也尤為引人關注。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呢?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安全食用冷鏈食品
    每當食品行業尤其是冷鏈食品行業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時,總會讓大家心裡發慌。那麼,食品是如何沾染病毒的?冷鏈食品還能放心食用嗎?怎樣安全選購、處理和食用冷鏈食品?今天我們一起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安全食用冷鏈食品。
  • 「自熱小火鍋」用英語怎麼說?懶癌必備:現成食品英語總結
    今天和大家聊聊:現成/方便食品系列1. 速凍/食類「速凍食品」怎麼說?還有一種,直接水衝食用的,比如:方便麵 用英語你該這樣說:instant noodles instant 快餐的,方便的,速溶的 instant food速食 instant coffee 速溶咖啡 instant mini hotpot自熱小火鍋 instant soup 即食湯
  • 價格無優勢安全存隱患 靠流量「出圈」的自嗨鍋 還能嗨多久?
    自嗨鍋可分為自熱系列和衝泡系列。自熱系列主要是各式火鍋和煲仔飯;衝泡系列有螺獅粉、牛肉粉絲湯、重慶小面、酸辣粉以及各式衝泡飯。由於其自身的種類和口味較多,並且食用方便,再加上電商強大的助推,自嗨鍋很快便爆紅。相關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自嗨鍋2020年內銷售額達到10億元,提前完成了全年的銷售目標。
  • 網紅自熱火鍋存爆燃風險?專家:小概率事件
    網紅自熱火鍋存爆燃風險?  專家稱「小概率」 但自熱袋應按有害垃圾分類處置 汙染環境不可避免  近日,重慶一輛滿載著2噸自熱方便火鍋的貨車在運輸途中突然起火,雖起火原因尚在調查中,但自熱食品的安全性再次引發關注。
  • 存有3大安全隱患
    網絡上常常可以見到不少影片教人自製蛋殼粉來補充鈣質,根據美國知名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指出,蛋殼有95%的成份是碳酸鈣,是良好的鈣質來源,只是這樣的做法會不會有食品安全風險從研究來看,平均1顆中型蛋,可提供含2000毫克的鈣質,但背後還隱藏了3大食品安全問題。第一,蛋殼可能刺傷喉嚨、食道。蛋殼質地粗糙、堅硬,若沒有專門的磨粉機,想要效仿影片在家中自製蛋殼粉,使用果汁機或手工搗碎蛋殼的方式可是有風險的!
  • 「實驗」自熱小火鍋,安全小提示~
    在自熱火鍋方便的背後也存在著安全隱患.....消防員對這種「自熱火鍋」進行了實驗01實驗一消防員首先把「自熱火鍋」的包裝打開,加水後,把蓋子上的小孔堵住。半分鐘後,「自熱火鍋」的外盒開始膨脹,並冒起了白煙。
  • 內扣式留片拉環存衛生隱患 專家建議取消此工藝
    5月29日舉行的食品包裝安全與環保交流發布會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著名環保及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建議,取消內扣留片式拉環工藝,易拉罐與食品直接接觸面上不得使用油墨印刷任何字樣。  調查顯示:內扣式留片拉環存衛生隱患  經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調查發現,多數消費者不會留意易拉罐的開啟方式。
  • 存在食品衛生安全隱患!寵物主題餐廳被檢察官盯上了
    存在食品衛生安全隱患!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董柳、通訊員越檢報導:散養的柴犬時有相互打鬥,且跳上餐桌吃客人食物及隨地排洩的行為。豢養的貓數量很多,餐廳內到處漂浮著動物毛髮,有明顯的異味……這種寵物主題餐廳因存在不可忽視的衛生和安全隱患被檢察機關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