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盲盒的年輕人

2020-12-05 澎湃新聞

一隻拉布布(labubu)迷你系列二代大隱藏「豆豆眼」,讓大熊(化名)從最初的狂熱陷入一種求而不得的無力感。

這是一隻方臉大頭公仔,全身藍白配色的娃娃。今年8月初,大熊在北京潮流玩具展上成功「種草」三隻拉布布展會限量款,他形容跟拉布布的感情為「遇到了初戀」。

左一為拉布布大隱藏「豆豆眼」,其他為拉布布迷你系列2代。來源:受訪者提供

一個月時間內,大熊為了抽中這一隻隱藏款 「豆豆眼」,花費近萬元。他說自己抽「豆豆眼」的感覺「上了頭」,停不下來。最瘋狂的一次,大熊一次性將盲盒抽盒機裡的拉布布全部清空。

盲盒的概念最初源自日本的扭蛋,指裝有不同公仔手辦、外包裝上沒有任何款式提醒的盒裝玩具,購買者在拆封之前永遠不知道盒子裡裝的是什麼,剛開始「入坑」的玩家被這種未知感吸引。

今年28歲的大熊自稱自己還是一個「寶寶」,跟媽媽住在家裡,不想買房、也不追求車,目前最大的愛好是抽盲盒。

「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你買不買?」

10月12日周六,上海松江區九亭鎮一家購物商場裡,大熊正帶著自己的6位娃友在「掃店」。 在娃友眼中,「掃店」不僅是新手娃友認識盲盒最有效的方式,也能讓娃友們互相交流盲抽經驗。

今年9月底,大熊剛從上一份工作離職,現在他是一位酒店試睡員,平日利用業餘時間將自己買盲盒、旅遊的過程製作成視頻博客發在社交平臺上,目前他在某網絡社區平臺內已分享了756個視頻圖片分享內容,粉絲有6658個。

在關注大熊的娃友眼中,他是一個「憨態可掬」「萌萌的」視頻博主,他身高近1米85,體形較壯,酷愛穿有玩偶圖案的潮牌T袖。

剛入坑盲盒近三個月,大熊笑稱自己成了專業的盲盒導購員。他站在一位剛入坑的「萌新」玩家身旁,指導新人玩家嘗試親捏兩側、上下搖盒後,指著櫥窗裡的展示娃娃告訴這位新玩家:「只要59元!你可能就抽中了你喜歡的娃娃呢?」

「買不買?」

「這有什麼不好確定的?缺這59嗎?不缺?買就好了。」周圍的娃友回應。

在泡泡瑪特店內,大熊一邊跟娃友們交流,一邊拍攝娃友抽盲盒的經歷。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攝

在娃友們的好奇與期待中,有玩家當天忍不住一口氣買了7個盲盒娃娃,當面拆給娃友們看,還有的玩家直接整盒12個一次端掉。有娃友認為,新人入坑必須先從盲抽開始,這樣才是娃友們互相結緣認識的開始。

快樂刺激是這些娃友們買盲盒的最大理由。一個主題系列的盲盒娃娃有12隻,單只價格定價從39元到69元不等,玩家可以在店內、盲盒抽盒機上盲抽自己任意喜歡的系列。放在玻璃櫃裡展示的形態不一、造型各異的娃娃,吸引著不同年齡層次的娃友,但要得到心儀的娃娃,需要依靠運氣。

2018年冬天,26歲的林曉(化名)在北京路過商場時看到海報上粉紅色的畢奇娃娃,從此無法自拔。

她有5年「玩娃」經歷,自稱入坑盲盒之前,是專業娃娃機和潮流玩具玩家。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林曉家裡收集了400多隻盲盒娃娃,花費上萬元。

林曉認為自己是一位理性玩家,「只買自己喜歡的系列,不盲目。」而她身邊不乏三天「入坑」,就花費上萬元的「瘋狂玩家」。

她總結了身邊玩盲盒的玩家特質:基本自己都有固定工作,「不可能完全靠爸媽買娃娃」;跟她一樣有收集癖,「小時候就喜歡收集郵票、娃娃」;除了玩盲盒,大部分的人也都愛其他潮流玩具,最關鍵的一點——對新鮮事物好奇,能夠「發自內心關注到每個娃娃新出的設計亮點」。

年輕人對盲盒的狂熱已經形成一種風潮。

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單是在天貓上,就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多元在盲盒上,甚至有人一年耗資百萬。

「寶寶」的世界沒有壓力

接受澎湃新聞採訪的玩家們,都會習慣性地將娃娃喚做「寶寶」。在林曉北京租住的家中,客廳裡空置的一面牆架上放置著她400多隻「寶寶」。

每個「寶寶」的長相都不一樣。同款相似的樣貌下,如果細心觀察,每隻都有自己的特點。以拉布布迷你二代系列為例,不變的是長長的耳朵和露出嘴外尖細的牙齒,在這之外,通體金色拉布布叫做「金閃」,它的眼睛直視著前方,而通體黑色的「黑閃」眼睛則朝右下角看。還有的娃娃在設計上有巧思,「比如拉布布二代小隱藏,頭上會多有一隻犄角,還有一隻小尾巴。」

林曉北京的家中部分娃娃。來源:受訪者林曉提供

2019年初,林曉在北京工作的第五年,由於白天設計工作壓力大,經常凌晨回家的她陷入抑鬱狀態。最開始是睡眠失控,漸漸發展到對外部世界提不起興趣。狀態極差的情況下,林曉服用的抗抑鬱藥物鹽酸舍曲林片,一天的用量會由一粒半增加到四粒,「經常會莫名其妙流眼淚」,男友不在一旁陪伴,她無法入睡,只能一人在床上保持清醒至下半夜。

凌晨2點左右,為了緩解焦慮,林曉會在睡不著的時候走進客廳看一看,擦一擦400多個寶寶,每個寶寶都有喜歡的理由和故事。

讓她入坑的是畢奇泡泡圈系列,她到現在還記得首次看到的海報上畢奇的樣子,全身馬卡龍色,帶著遊泳圈,圓圓的身形看起來毫無攻擊性,能夠從心理上能治癒自己。之後只要畢奇出了新款,她都會直接端一整盒。

畢奇的黑夜精靈款,閉著眼睛、通體黑色的「她」背後有一隻粉紅色的星星。畢奇太空奇異世界藍色系列,林曉曾花了兩個下午的時間為12隻「寶寶」製作太空背景板、搭配物件,目的就是為了讓「寶寶」有一個生活場景,不枯燥。

畢奇的睡眠精靈系列,右一為黑夜精靈。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攝

一個個「寶寶」挨個擦過去,時間已經到了凌晨近5點,林曉找到身體上的疲憊感,決定入睡,儘管上午9點鐘又要開始進入工作狀態。

「並不是說我們性格孤僻,娃娃只是我們情緒發洩的一個出口。」大熊理解林曉對「寶寶」的態度。2019年8月9日,兩人經某網絡社區平臺的推薦認識後,會互相交流分享抽盲盒的經歷。

與讓林曉入坑的畢奇外形不同,大熊最愛自己的初戀「寶寶」拉布布,長耳朵,牙齒尖尖的,外表看起來亦正亦邪。2015年設計師龍家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解讀設計理念:「拉布布的樣子雖然看起來邪惡而且鬼鬼祟祟,但內心其實很善良,或許很多人看到拉布布引起心裡的共鳴,找到自己內心正在消逝的童趣。」

大熊贊同設計師對拉布布的解讀,1991年出生的他已工作6年,認為自己也是一個「寶寶」。

2013年從大學畢業後,他在汽車行業工作,六年裡前後經歷過公關、市場類崗位,2019年9月底辭職之前,他在一家網際網路初創公司工作,薪資達到月薪4萬,職場頭銜是公關經理。

他稱自己依然在成人社會的法則外保持一份「真」,但凡工作不開心到難以承受的節點,「直接裸辭,絕不會有騎驢找馬的心態。」

家中客廳裡整齊擺放著400多隻娃娃,有時大熊的母親不理解,為什麼一個男生會喜歡這么娘的東西? 大熊無奈,「房子、車子並不是我的愛好。」

在大熊看來,娃娃的世界更讓人快樂。沒有成年人的規則,沒有社會上的無奈,娃娃不會催著人還房貸,不會去想同事和老闆的壓力。「類似我嫁不嫁得出去,我出門有沒有化妝,夠不夠漂亮?這些問題,寶寶不會問你。」

鏡頭之外,大熊也儘可能讓「寶寶」最大程度融入他的生活,他帶「寶寶」去喝下午茶,和朋友吃飯時,「寶寶」也在一旁。有時下午茶的主題風格是馬卡龍色,大熊會提前挑選好馬卡龍配色的「寶寶」,跟它們一起拍照。他認為這很有儀式感,可以通過「寶寶」結緣新的娃友。

為了準備10月12日晚上的娃友交流會,出發前,大熊選了8隻娃娃,每一隻娃娃都用紙巾仔細包裹好放進包裡。

8隻娃娃整體搭配色彩為綠色,其中有三隻是已經絕版的拉布布一代、三隻拉布布迷你系列二代,還有一隻他託朋友在日本東京某交易平臺上競拍,最終以成交價格1500元才得到的2017年東京展會限量版「歐若拉」。

大熊出門前帶的八隻娃娃,中間一隻為「歐若拉」

。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攝

「歐若拉」右眼上有著四葉草圖案,大熊的這隻外形上已有輕微劃痕,他多抽了六七張紙巾將這隻額外包好。

「賭徒心態 」

玩家們默認只有1/144的機率能夠抽中盲盒裡的隱藏款。

林曉猜測,一整盒裡有12個單盒,一整箱裡有12個整盒,一整箱中必有一個隱藏,因此抽到盲盒隱藏款的概率是1/144。

「這就是賭博」,剛開始入坑,林曉被抽盲盒的未知感所吸引,「總認為下一個就是隱藏,沒有錢了,我還要去賭。」如今,林曉在北京的工資每個月能穩定在1.5萬元左右,現在看到畢奇出新款,她直接選擇不盲抽,花708元直接把一整盒抱回家。

由於隱藏款的稀有,玩家抽中的快樂會被成倍地放大。

10月12日晚,娃友交流會的前半場,剛剛端了一整箱盲盒的玩家成為娃友們討論的主題。 一整箱花費8496元,最終這位玩家如願得到一隻拉布布運動系列隱藏款「遊泳」。

它身穿粉紅色的泳衣,佩戴紫色的泳鏡和黃色的遊泳圈,出現在玩家面前時,周圍的娃娃成為拍照的配飾,它擺在正中間,給玩家拍照合影。

拉布布運動系列隱藏款「遊泳」,玩家用8496元買到它。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攝

「你看,多好看啊,有收藏價值!」「你對它尊重點。」在主人看來,運動系列的這隻隱藏款「遊泳」獨特點除了配色和代表著愛和正義之外,還有關鍵的一點:日後它可能會有更高的收藏價值。

娃友們在合照、擺拍這款拉布布「遊泳」時,大熊在一旁觀看,過去一個月裡他也曾為一隻拉布布迷你系列二代隱藏款「豆豆眼」瘋狂過。

「豆豆眼」是一隻方臉大頭公仔、全身藍白配色的娃娃。玩家介紹,這隻獨特點在於它是韓國的黏黏怪物研究所SML(Sticky Monster Lab,簡稱SML)合作款,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豆豆眼單只價格已經炒至1300元。

大熊執著於這隻「豆豆眼」,他觀察到這隻隱藏款頭部較寬,別的玩家也能輕易通過盲抽抽中,萬一自己也能抽中呢?

上癮之後,大熊一天能把盲盒抽盒機裡的拉布布系列全部抽空,最多的一次一天抽了五六十隻帶回家,直到發現家中整齊擺放的基本款「綠透」有156隻時,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盲抽的行為必須停止。

「為什麼別人抽得中,我就抽不中?」大熊覺得自己陷入賭徒心態,他拒絕向二手平臺上高價求娃,也拒絕從娃友手中交換,他說自己抽中的才是親生的,從別人手中拿是領養的,「我要親生寶寶。」

大熊幻想得到了這隻豆豆眼,會帶著她跟其他拉布布娃娃一起拍照,帶著她一起生活,「陪著我做一切事情」。

為何玩家們會如此鍾愛盲盒裡的隱藏款?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楊劍蘭在《科技日報》發文,試圖解釋盲盒上癮的心理成因。在文章中,楊劍蘭分析盲盒的不確定性提高了期望值,越是不確定越是新鮮刺激,越是未知越有吸引力,其次盲盒的不確定性激發了買家的控制幻覺,買家對抽到特定款或隱藏款有謎之自信,即使概率是隨機的,但買家仍覺得只要再買一個就能抽中。

楊劍蘭建議,雖然購買盲盒也是一種緩解壓力、收穫快樂的方式,但前提是要理性消費,避免掉進成癮的人性陷阱裡。

「瘋狂與理智做鬥爭」

最開始是痴迷,緊接著崩潰,最後開始看開,「佛系了」。

大熊把這段一個多月抽拉布布「豆豆眼」的經歷拍攝成系列連續劇,總共分為《我去泡泡瑪特店上班》《和拉布布二代最後的開箱視頻》《拉布布清空計劃隱藏》。三段視頻合集完整地記錄了他抽「豆豆眼」的情緒。

他稱自己選擇記錄的目的在於,「能不能在瘋狂與理智之間做鬥爭。」

9月9日,最後一集的清倉視頻中,拍攝時間已經是凌晨4點,大熊對著鏡頭講述,旁邊擺滿了成套的拉布布娃娃以及其他毛絨玩具。

視頻前2分鐘,他講述謝謝網友的支持,講述自己這麼久以來沒有抽到隱藏款「豆豆眼」的事實,到了視頻結束最後20秒,陷入長久的沉默。

「講不出來」。 上一次這麼難過還是因為失戀。只有愛情曾經讓他這麼投入過,不計回報。錄製完最後一集,他決定放下對拉布布二代隱藏款的執念。

回歸理性後,「不要折磨自己」成為大熊總結出來的經驗:有充裕的金錢就直接一整盒端,窮,出不起整盒708元的價格就散抽,但不要執著於隱藏款。

大熊開始把視線轉移到更讓他快樂的事情上。最近他的社交平臺主頁分享了與媽媽一起玩盲盒的視頻,媽媽不理解,在念叨「買盲盒還有黃牛?」「天天都玩這些東西,這是小姑娘玩的東西。像發瘋一樣。」

視頻的最後,黑色的字幕顯示「希望消除偏見,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能不能做到退坑?」記者問。

林曉說自己目前停不下來,一旦入坑「深似海」,要退坑的話必須要退出與盲盒相關的一切,包括拉黑曾經交流分享過快樂的娃友,「這樣可能會控制住。」

但為什麼要退坑呢? 「總有你喜歡的一款,你會愛上她。」林曉說。

相關焦點

  • 迷戀盲盒的年輕人: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 你買不買?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迷戀盲盒的年輕人一隻拉布布(labubu)迷你系列二代大隱藏「豆豆眼」,讓大熊(化名)從最初的狂熱陷入一種求而不得的無力感。這是一隻方臉大頭公仔,全身藍白配色的娃娃。今年8月初,大熊在北京潮流玩具展上成功「種草」三隻拉布布展會限量款,他形容跟拉布布的感情為「遇到了初戀」。
  • 盲盒魅力難擋,許多年輕人忍不住「剁手」!專家:上癮、炒作應該警惕
    雖然不少人認為從去年底開始爆紅的盲盒是一把新的「割韭菜刀」,但還是有人用電影《阿甘正傳》這句臺詞去形容「抽盲盒」。如今,這個誕生於日本扭蛋文化的「盲盒經濟」在國內大行其道,不少年輕人對於「不確定性」欲罷不能,島城有愛好者甚至年花10萬元購買。
  • 盲盒,莫名爆紅:這屆年輕人,就這樣破產了
    盲盒,火了。為盲盒一擲千金的人不在少數,不管是北京小夫妻 4 個月花 20 萬買盲盒、 60 歲的老玩家一年砸上 70 萬的實例,還是#炒盲盒最高溢價近 40 倍#的熱搜,都透露出盲盒正成為新一代潮流玩物的氣息。這一盤生意,恐怕連VC都鮮少聽說過。
  • 「傾家蕩產」買盲盒,年輕人中的是什麼「毒」?
    從各大商超中出現的抽盲盒機以及每到周末泡泡瑪特店裡人流如織的場景,就可以看出盲盒的受歡迎程度,再加上二級市場的加持,使得盲盒不僅具有玩具屬性,甚至還有人搞起了投機。抽盲盒就像阿甘的巧克力 盲盒是如今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一種潮玩,它的消費群體以95後、00後為主,玩偶的造型包括動漫周邊、設計師的設計作品等。
  • 盲盒經濟興起!「未知的喜悅」引年輕人追捧(組圖)
    廣西新聞網記者 羅珊珊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2日訊(記者 羅珊珊 韋幸文)近年來,盲盒經濟興起,吸引眾多年輕人「癮」性消費。你買過盲盒嗎?如果在你面前有一臺販售機,通過掃碼支付就能獲得一個盒子,而且你無法預知買到的這個盒子裡裝的是什麼玩具,你會購買嗎?很多年輕人的回答是:「會!」
  • 讓人慾罷不能地抽盲盒,盲盒經濟到底對年輕人意味著什麼?
    普通公仔一旦被裝進盲盒,身價和熱度雙雙暴漲,隨之而來的是一波質疑,「消費主義陷阱」、「掏空年輕人的錢包」、「求求你們別炒盲盒了,鞋圈都沒人接盤了」......但是,無論我們怎麼去呼籲別瘋狂買盲盒,但實際上盲盒的銷量卻是有增無減,根據盲盒巨頭泡泡瑪特的說法,從幾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年人都有。
  • 盲盒讓年輕人慾罷不能 玩具公司一年暴增百萬家
    有短視頻平臺對95後年輕人的用戶畫像,關鍵詞排序前5是:盲盒、漢服、JK、潮鞋、電競。」如果說潮鞋、電競專門收割男孩子,JK、漢服專門收割女孩子,那麼盲盒則是男女通吃,並且下到小學生上到大學生,通通都不放過。
  • 盲盒引爆「驚喜經濟」 年輕人樂為「心情」買單?
    盲盒是指在盒子中隨機放置物品,消費者只能在購買後拆開才能一睹真容的商品。從內地「80後」「90後」熟悉的集卡、扭蛋,到如今口紅、玩偶,甚至書籍、考古等領域也在推出盲盒,「一切皆可盲盒」成為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口號。 「咔」的一聲,西安白領馮嘉拆開了盲盒。
  • 「盲盒」裡的年輕人:一些人為了買隱藏款玩偶,花了5000-7000元!
    近幾年,盲盒成立很多年輕人追捧的對象,盲盒就是一個盒子裡有一個小玩偶,一般一個類型有12個玩偶,其中包括一個隱藏,在打開盲盒之前,根本無法判斷盲盒內的是什麼款式,因此被叫做「盲盒」。 一提起盲盒,普遍的感受就是讓人停不下來,讓人上癮。
  • 盲盒引爆「驚喜經濟」年輕人樂為「心情」買單?
    張一辰 攝 「盲盒就是這樣,所有的期待和新鮮感會在打開的一瞬間蕩然無存,雖然很多時候都無法『如願以償』,但這種期待感讓人很上癮。」馮嘉告訴記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聚會等社交活動暫停,時不時地開個盲盒,是她對自己努力生活的犒勞。 盲盒是指在盒子中隨機放置物品,消費者只能在購買後拆開才能一睹真容的商品。
  • 盲盒或許消逝 「盲盒式營銷」永遠年輕
    它生於美國,興於日本,原名叫mini figures,後被稱為blind box(盲盒),近兩年在中國爆火。不誇張地說,盲盒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精神依賴。受疫情影響,市場上盲盒風似乎颳得沒這麼猛烈了。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開始大肆鼓吹:盲盒已死。但事實也許是:狹義上的盲盒或許會死,但「盲盒式營銷」永遠年輕。
  • 設計師盲盒引爆開春市場!年輕人為何熱衷為潮玩買單?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設計師最新資訊 > 正文 設計師盲盒引爆開春市場!年輕人為何熱衷為潮玩買單?
  • 年輕人為啥對貓那麼迷戀?
    01現代年輕人,可以沒有錢,可以沒有房,可以沒有男女朋友,就是不能沒有貓。不用做調查問卷,就拿我為例,我身邊的大多數年輕朋友,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人手一隻小貓咪。這個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了,有的年輕人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喝,還要給貓咪添置各種物品。那養貓都需要啥呢?你以為把貓帶回家就行了?那不得有貓糧貓罐頭小魚乾化毛膏貓砂貓爬架貓窩......等等等等嘛?
  • 賣盲盒竟然比賣房還掙錢?泡泡瑪特這樣收割年輕人
    對於泡泡瑪特來說,其更大的難題是回答「如何把年輕人留在盲盒裡」,資本和市場正在等它的答案。 盲盒造富:3年淨利潤增長超289倍,創始人身價暴漲,虧損店鋪大幅增加 玩家瘋狂「剁手」的盲盒,成就了年僅33歲的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巨額財富。
  • 貓咪經濟、顏值經濟、悅己經濟、盲盒經濟……這屆年輕人在消費什麼?
    貓作為寵物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養貓、去貓咖擼貓、「雲吸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催熱「貓咪經濟」,甚至有媒體稱,年輕人不顧養貓「致貧」,一定要給自己的貓孩子最好的待遇,從而刺激了寵物市場的發展。
  • 「傾家蕩產」買盲盒,年輕人中了什麼毒?
    2019年7月30日,上海多位年輕女孩聚集在一臺泡泡瑪特POPMART自動販賣機前最近「炒盲盒」新聞不斷,說到盲盒,我特別有感觸。我也曾沉淪盲盒深淵,抽不到喜歡的款誓不罷休。歷經為買娃窮困潦倒還無法停手的日子,終於在一次失戀後,決定「改頭換面」,賣娃退坑。
  • 年輕人在盲盒與夾娃娃上的消費觀,這些事情與「賭博」有何不同?
    而年輕人其實也有類似差不多的活動,不過不限制於逢年過節的時候,而是日常的時候也可以玩,而是其實是比起來打麻將,更像是「賭博」的一些活動。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盲盒與夾娃娃,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夾娃娃這一項對於年輕人來說充滿誘惑力的小遊戲。
  • 「盲盒」爆紅 「潮玩」成年輕人新寵 據稱過去一年有30萬玩家在...
    因為不確定帶來的驚喜感、限量款帶來的增值等,「盲盒」最近在市場中火了起來,尤其受年輕人喜愛。而所謂的「盲盒」,就是一個盒子裡面通常裝著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是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價格普遍在49~79元。但盒子上並沒有標註,外觀都一樣,玩家在買的時候並不知道裡面是哪款,買完拆開後才知道。
  • 「盲盒」用英語怎麼說?大家為啥都在買盲盒?
    一份行業報告顯示,盲盒在中國的受歡迎度不斷攀升,預計到2024年,盲盒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 盲盒是什麼? 報告指出,盲盒廠商目前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位於領先地位的泡泡瑪特也僅佔據市場份額的8.5%。
  • 搖一搖夢幻盲盒,和樹頂漫步共同踏上生活中的小確幸?
    為什麼年輕人愛買盲盒?都說中年人的社交貨幣是茅臺,90後是鞋,而00後就是盲盒……年輕人的消費法則,深刻影響著投資邏輯的運行。而浪漫的盲盒就是繁忙生活中的一點小確幸。也許打開盲盒收穫的是心心念念的小可愛,也許會收穫到另一個驚喜,「非酋」們還會收到許許多多一模一樣的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