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這些傳統習俗伴隨著奇幻的神話傳說流傳千年,嫦娥奔月、月兔搗藥、后羿造餅、吳剛伐桂等,但是封建禮數森嚴的古人為什麼將嫦娥和吳剛都安排到月亮之上呢?
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救助百姓的功績,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舍飛升後獨留,就交於嫦娥保管。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后羿回家後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嫦娥奔月
傳說中吳剛因妻子與炎帝之孫伯陵私通,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而惹怒太陽神炎帝,被發配到月亮砍伐不死之樹。但月桂樹隨砍即合,吳剛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葉就會長回樹上,經過了這麼久,吳剛仍然沒能砍倒月桂樹。
吳剛伐桂
其實嫦娥飛升月宮實在為無奈之舉,但吳剛被發配到月亮上卻是人為,而唯一與兩人都有關,由能由如此權力的人是誰呢?無疑是太陽神炎帝,后羿射下的九個太陽其實是太陽神炎帝的兒子,而吳剛殺死的伯陵是炎帝的孫子,將這兩個仇人都放到月亮上,且是孤男寡女,這典型就是誘導吳剛犯錯,從而一箭雙鵰懲治二人,其中的謀算之深細思極恐。
然而嫦娥和吳剛卻從未逾越雷池,嫦娥的痴情、吳剛的正直都被後人稱頌,成為中秋佳節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