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月亮的這些傳說,背後的事情很不簡單

2020-12-05 無限不輪迴

昨天,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順利登陸月球背面,創造了人類歷史,極大提升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嫦娥四號是月球探測器,而它名字的由來,自然來自中國古老神話嫦娥奔月,而新時代的科技,又為中華古老文化賦予了新的意義。但是,你知道嗎?嫦娥和月亮的故事,其實背後的事情並不是傳說那麼簡單。

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早先天上有10個太陽,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勇士后羿善於射箭,為了替民除害,就登上西王母的崑崙山,一口氣射下了9個太陽。西王母為了獎勵后羿,送他一顆長生不老的仙藥。帝嚳為了獎勵后羿,也把女兒嫦娥許配給了后羿。但是,西王母的仙藥後來被嫦娥偷偷吃掉了,因為違反了天條,結果嫦娥就飛到了月宮裡,從此再也回不來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年代十分遙遠。據考證,最早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源自早已失傳的《歸藏》。上古伏羲造八卦,到夏商周,世傳《易經》。《易經》分為三部:《連山》、《歸藏》、《周易》。目前只有《周易》存世。由此可見,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夏商周三代之前就有流傳。

在神話中,月宮只有2個人,除了嫦娥,還有吳剛。而在早期關於月亮的故事中,月宮只有嫦娥。按照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月亮屬陰,月出冷清,因此被稱作廣寒宮。嫦娥到了廣寒宮,是為了接受懲罰的。於是,這個意義在後世被進一步演繹了。

漢代,是關於月亮故事的重要發展時期。漢朝早期,道家思想盛行,巫術大行其道,各種奇聞異事,真真假假都被記錄下來。漢武帝擴張版圖,滅亡了古滇國。產於此處的桂樹,由於高大粗壯、樹冠巨大,又因為「桂」同「貴」,因此桂樹受到青睞。《淮南子》記載說:月中有桂樹。到了唐代,又是一個道家思想盛行的時代,各種玄學又興盛起來。這時又有人編造說:月中桂樹高500丈,必須有人去砍,但是砍一尺長一尺,永遠都砍不完。有個叫吳剛的,因為修仙觸禁,被玉皇大帝罰去月亮砍樹。於是就有了「吳剛伐桂」的故事。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曾寫詩道:莫羨仙家有上真,仙家暫謫亦千春。月中桂樹高多少,試問西河斫樹人。

從以上這些故事來看,不論是嫦娥奔月,還是吳剛伐桂,都與道家有關。道家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如同許多宗教一樣,為了說服教眾,需要一些神話傳說來論證自己的正統和神奇,以達到擴充教派勢力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嫦娥、吳剛,還有玉兔、桂樹等等,都是道家思想的產物罷了。也正因為如此,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故事,才是只有中國才有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從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來看中國人與月亮的不解之緣
    然後一家老小吃著月餅,賞著月亮,一起聊聊天,共享家庭的溫暖。這也是千百年來,我們中國的一項傳統。而說到這賞月,我就想到了下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這些跟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今天就透過這些故事,來看看咱們中國人跟月亮的不解之緣。最初的時候,由於受到認知水平的限制,遠古先民對於月亮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是這個會發光的東西,又在漫長的黑夜給予了他們光亮,帶給了他們心靈上的慰藉。
  • 奔月的嫦娥,和伐桂的吳剛,這兩人到底什麼關係?
    而與其他傳統節日相同,關於中秋節,也有著許多神話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兩個故事。「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我們都知道,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為了保護長生不死藥而不得已吞下,才飛仙奔月;而吳剛則是因為殺了炎帝之孫伯陵,被炎帝發配到月亮上去,砍伐一顆不死神樹。
  •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時間:2018-09-22 2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今天是中秋佳節,過中秋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亮,看見月亮就會想到那些久遠而神奇的傳說。
  • 中秋懸案:吳剛與嫦娥 劉學
    只想著吃月餅長大了過中秋月餅根本吃不進去心裡只想著嫦娥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說過,後來很多直男同情嫦娥,雖然成了神仙,可是只能孤零零一個人守著廣寒宮……等等,哪裡不對,聽說月亮上有棵桂花樹,然後樹下有個砍樹的人叫吳剛,然後,一個在廣寒宮的嫦娥,一個在砍樹的吳剛,然後……是的,這就是我從小就沒弄明白的事情
  • 嫦娥為何奔月?玉兔為何搗藥?若真較真追究 故事就大不一樣了
    中秋節快到了,一輪滿月照九州,古人邊吃月餅邊夜觀天象,大快朵頤不亦快哉。忽然,你看你看嫦娥到底是怎麼到月亮裡去的?的臉,見月中有幾塊陰影,一塊,像樵工伐桂;一塊,像玉兔搗藥。乃腦洞大開。於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大概也可以說成:兔子代表我的心。另玉帝將吳剛貶去月宮伐桂樹,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就在月亮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只能不斷地的砍下去。
  • 「拋棄丈夫」的嫦娥和「妻子背叛」的吳剛在月亮上會發生什麼?
    於是炎帝將吳權拘禁在月亮上,命令他砍伐一棵高五百丈,隨砍既合的月桂樹,生生世世不得停歇。緣婦覺得有愧於丈夫,於是派遣自己的三個兒子到月亮上陪伴他的丈夫,鼓變成蟾蜍,延變成玉兔,殳斨變成天葵,殳斨製作各種樂器演奏,於是冷寂的月亮上開始仙樂飄飄。嫦娥奔月《 淮南子》云: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 中華神話中嫦娥和吳剛是什麼關係?為什麼千百年來能相安無事?
    人晚上一抬頭,就可以看到月亮,所謂低頭不見抬頭見,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總之人類對月亮的觀測和幻想,由來已久。中國自古流傳很多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和故事。比較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 當然,在月亮上並非只有嫦娥,古人認為月亮上有很多東西,這個從月亮的別稱就知道了。
  • 所以嫦娥和吳剛到底是什麼關係?
    我舉起酒杯問月宮中的嫦娥,白髮日增,好像故意欺負我。我要乘風直上長空萬裡,俯瞰山河落落。還要砍去月影中搖曳的桂樹枝柯,人們說,那裡月亮灑下的清輝會更多。🌟不過這都不是重點,斫去桂婆娑是提到吳剛伐桂的傳說,然後我就突然想到吳剛因為被炎帝懲罰,周而復始的在月宮中砍伐桂樹,所以他是住在月宮裡,然後嫦娥也住在月宮裡,那那那,他倆是住一起???
  • 中秋賞月都會想起嫦娥,那你了解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嗎?
    我們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可是你知道關於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嗎?那麼我們來講講吧!炎帝之孫伯陵,趁吳剛離家三年學道,與吳剛的妻子私通,還生下了三個孩子,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陽神炎帝,把吳剛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懲罰吳剛。吳剛的妻子對丈夫的遭遇亦感到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飛上月亮,陪伴吳剛,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子,一個變成蛇。
  • 吳剛伐桂,原來神話中的吳剛也是個可憐人!
    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說一:傳說吳剛又叫吳權,是西河人,一個老實本分的人,跟隨師父在外學習仙道。炎帝有個孫子叫伯陵,趁吳剛離家學仙道,和吳剛的妻子私通,還生下了三個孩子。吳剛學習仙道回家,發現了姦情,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此惹怒炎帝,把吳剛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而吳剛的妻子對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內疚,愧對丈夫。於是命她的三個兒子飛上月亮,陪伴吳剛,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一個變成了蛇。
  • 尊崇封建禮法的古人,為何讓吳剛、嫦娥同住月亮上?
    中秋將至,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這些傳統習俗伴隨著奇幻的神話傳說流傳千年,嫦娥奔月、月兔搗藥、后羿造餅、吳剛伐桂等,但是封建禮數森嚴的古人為什麼將嫦娥和吳剛都安排到月亮之上呢?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救助百姓的功績,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舍飛升後獨留,就交於嫦娥保管。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后羿回家後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 關於中秋節除了嫦娥奔月還有的幾則傳說
    說中秋節,就想到明月、嫦娥、吳剛和玉兔這些人物、角色,和他們傳世的故事。唐朝有一種精湛的「月宮鏡」,融合傳統中秋節日的民俗故事於工藝鑄造中,既實用又精美,代代傳說中秋故事。傳統故事傳說被鑄入銅鏡背面裝飾畫中,「月宮鏡」傳播著中秋月亮的故事。「月宮鏡」有著圓形或類似圓形的外型,光照似明月 ,造型大氣,充滿泱泱活力,文飾風格洋溢大唐盛世的風採,盛唐氣象萬千「溢於鏡表」。大家閨秀,「開匣見明月,持照如嫦娥」。
  • 嫦娥 吳剛 玉兔 桂花酒 月亮上的傳說灑向人間都是愛
    中國登月探測器命名為嫦娥×號,月球車命名為玉兔×號;一代偉人詩詞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名句;人們過中秋節的時候賞月,也斷不了談論嫦娥、玉兔、吳剛、桂花酒等元素,回顧歷史傳說故事,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月亮上的嫦娥好像在為后羿跳起飛天舞……百姓們聽說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也都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就興起了中秋節拜月風俗。
  • 神話故事中吳剛和嫦娥的傳說故事
    提到嫦娥,大家是知道的,她是月亮上的美麗仙子。有關她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也是古代神話中居住在月亮上的神仙,有關吳剛的傳說最著名的就是吳剛伐桂樹了。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起源較早,而吳剛伐桂樹的起源則大約在唐朝,盛行於唐朝末年,並且首次出現在唐詩中。
  • 月亮上的嫦娥與吳剛是什麼關係?
    嫦娥本名姮娥,後來因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而被改稱「嫦娥」。嫦娥最初是從《山海經》裡的常羲演變來的,《山海經·大荒西經》說她是月亮的母親,「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後來有了奔月的故事,她就成為了月亮上的一個女子。《淮南子》記載了嫦娥奔月。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向西王母求來一顆不死藥,交給妻子保管,嫦娥趁后羿不在,偷偷將藥吞下,剎那間感到身體變輕,不斷上升,就這樣飛到了月宮。
  • 嫦娥和吳剛有什麼不一般的關係
    嫦娥奔月是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也是中秋節來歷的一個典故,可謂是婦孺皆知。可是,在故事中提到的嫦娥住所--廣寒宮卻很少有人了解它的來歷,為什麼嫦娥上天之後就是住在廣寒宮裡呢?相傳,廣寒宮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位於月球的宮殿,月球的居民有太陰星君、月神、月光娘娘、吳剛、嫦娥、玉兔。起初月宮稱蟾宮,後來人們將嫦娥奔月後所居住的屋捨命名為廣寒宮。
  • 嫦娥與蟾蜍、玉兔、后羿、吳剛、太陰星君的關係極為複雜
    文/趙九九 每到中秋月圓之時,人們仰望月宮,追尋嫦娥、玉兔、金蟾、桂樹以及吳剛的蹤影。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人們想像的月亮上的神人或精靈,並不是在同一個神話體系中一下子同時出現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關月亮上的傳說故事不斷疊加而逐漸被人們「湊」在了一起。
  • 嫦娥即是月中蟾蜍?月亮上的他們都是啥關係
    每到中秋節,按慣例都要給孩子講講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月中蟾蜍,這麼一算,月亮上好像還挺熱鬧的。都擠在月亮上,那他們互相認識嗎,彼此有沒有什麼關係?如果你的小孩這麼問你,你知道怎麼回答嗎?
  • 都住在月亮上,為啥吳剛和嫦娥沒發生點什麼?
    而與其他傳統節日相同,關於中秋節,也有著許多神話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兩個故事。 「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 我們都知道,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為了保護長生不死藥而不得已吞下,才飛仙奔月;而吳剛則是因為殺了炎帝之孫伯陵,被炎帝發配到月亮上去,砍伐一棵不死神樹。
  • 論「嫦娥奔月」神話從原始到成熟的演變
    說到與中秋節有關的典故,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傳說嫦娥、玉兔、吳剛都住在月亮上,吳剛沒完沒了地砍樹,玉兔則使勁搗藥。嫦娥好像沒事幹,估計整天自怨自艾。中秋佳節,我們仰望天空看月亮,也許是與上面單身多年的嫦娥對上了眼。這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啊!但事實上,在早期的古代神話中,嫦娥其實是一個拋棄丈夫、變成癩蛤蟆的"渣女"。不是很顛覆嗎?再來說說"嫦娥奔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