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毒跑道",最高法發布2017年十大案件

2020-12-03 央視網

電信詐騙、"毒跑道",最高法發布2017年十大案件

原標題:

  本報北京2月1日電(記者靳昊、劉華東)最高人民法院1日發布「2017年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這十大案件分別是: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於歡故意傷害案、王力軍無證收購玉米被宣告無罪案、簡陽市政府被訴公告違法案、王老吉加多寶紅罐裝潢糾紛案、全國首例「毒跑道」公益訴訟案、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打假案、奢侈「包包女」拒不執行判決被搜查案、「百名紅通」1號楊秀珠回國受審案、盧榮新無罪釋放案。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胡云騰指出,這次評選出來的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是全國法院一年來審理的2500多萬起案件的典型代表。有的案件裁判體現了人民法院嚴懲犯罪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堅定決心。有的案件裁判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人權的尊重保護,對推動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加強人權司法保障,促進國家治理髮揮了重要作用。有的案件引入了全媒體直播,將司法審判變成全民法治公開課,讓人民群眾看到了人民法院為公正司法付出的努力和決心。有的案件對潛在外逃人員和已潛逃在外人員形成有力震懾,有力推動了國家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嶽琴舫表示,案例是檢驗法治建設成果的試金石,案例中有靜態的立法文本、動態的司法要素,有實體性的規則、程序性的規範,有字面上的法條、觀念中的法理等等,這些信息反映法治建設的現狀,傳遞法治建設的方向。本次評選出的案例有利於讓群眾走近法律、了解法律,是指引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最鮮活的教材。

  【相關連結】

  1.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

  基本案情

  2016年8月,陳文輝以發放貧困學生助學金為名,詐騙山東臨沂市學生徐玉玉9900元錢。徐玉玉報警後身亡。2017年7月19日,山東省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等罪名,對詐騙團夥七名被告人分別判處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駁回陳文輝等上訴,維持原判。

  入選理由

  電信網絡詐騙類案件近年高發、多發,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破壞了社會誠信,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兩高一部」共同制定出臺了《關於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提出了更加明確具體的法律標準,為嚴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本案是適用《意見》審理的第一例要案,在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前提下,依法對被告人從嚴懲處,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起到了積極的打擊、治理作用。

  2.於歡故意傷害案

  基本案情

  2016年4月,因欠高利貸未如約還款,於歡和母親蘇銀霞遭十餘人登門催債,於歡持尖刀捅刺致一死三傷。一審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2017年6月23日,山東省高院二審宣判,認定於歡屬防衛過當,以故意傷害罪改判有期徒刑五年,維持原判附帶民事部分。

  入選理由

  本案二審判決刷新了廣大刑事法官對正當防衛制度的實踐認知,對深入理解和具體適用刑法正當防衛制度意義重大。二審從設立正當防衛制度的立法本意、制度價值和法律條文的應有之義出發,判定於歡行為系防衛過當,既堅守了法律底線,也回應了公眾期待。「於歡案」二審裁判結果實現了法理情的有機融合,體現了法院判決遵循「國法」、不違「天理」、合乎「人情」的要求。

  「於歡案」二審實現了審判與輿論的良性互動,在審判中運用網絡直播等形式,充分回應社會關切,開展了一堂全民法治公開課,兼顧了民眾的輿論與司法的公正審判,做到民眾有所呼、司法有所應,為審判機關依法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樹立了新的標杆和典範。

  3.王力軍無證收購玉米被宣告無罪案

  基本案情

  王力軍未辦理糧食收購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擅自收購玉米賣給糧油公司,非法獲利6000元。一審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2萬元。最高法院指令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中院再審。2017年2月17日,巴彥淖爾市中院再審認定王力軍不構成非法經營罪,依法撤銷原判,改判其無罪。

  入選理由

  該案引發社會廣泛爭議,一方認為王力軍無證無照收購玉米違反了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的有關規定,數額較大,應追究刑責。另一方認為,王力軍沒有造成社會危害,反而促進糧食流通,不應該被追究刑事責任。本案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主動指定再審,表明人民法院對公民權利的積極保護,並通過案件審理推動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對保障人權,促進法律制度完善、促進國家治理髮揮了重要作用。

  4.簡陽市政府被訴公告違法案

  基本案情

  1996年8月,四川省簡陽市人民政府開始對人力客運三輪車的經營者收取有償使用費。1999年,市政府相繼發布《關於整頓城區小型車輛營運秩序的公告》和《關於整頓城區小型車輛營運秩序的補充公告》,要求客運人力三輪車經營者必須重新登記、交納經營權有償使用費。張道文等182名經營者認為《公告》和《補充公告》侵犯其經營自主權,向四川省簡陽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簡陽法院判決維持《公告》和《補充公告》。後本案經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提審。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四川省交通廳制定的規範性文件明確了許可期限。申請人關於本案行政許可沒有期限限制的主張不能成立。慮及如判決撤銷被訴行政行為,會給行政管理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帶來不利影響,判決確認簡陽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公告》和《補充公告》違法。

  入選理由

  該案例明確了行政許可具有法定期限。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許可時,應當履行告知義務,行政相對人僅以行政機關未告知期限為由,主張行政許可沒有期限限制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時,該案明確了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許可沒有告知期限,事後以期限屆滿為由終止行政相對人行政許可權益的,屬於行政程序違法。在該案例中,人民法院對情勢判決的依法適用,既對被訴行為的合法性進行了審查,同時也注意到已形成的社會公共利益,確保了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平衡,使近二十年的行政糾紛得到有效化解。

  5.王老吉加多寶紅罐裝潢糾紛案

  基本案情

  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同日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均主張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權益,並訴指對方侵權。廣東省高院一審認定該權益享有者為廣藥集團,判令加多寶停止侵權,賠償廣藥集團經濟損失1.5億元及合理維權費用26萬元。加多寶公司提起上訴。2017年8月16日,最高法院終審判決認為,雙方對該權益的形成發展和商譽積累均作出了重要貢獻,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

  入選理由

  兩案宣判後,社會輿論高度讚賞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用法治收穫雙贏」,凸顯「司法智慧」。此案判決對類似案件審判起到指導作用,具有重大標杆意義。與此同時,共享判決釋放出「平等保護不同產權」的積極信號,推動行業不斷向前發展受到社會各界認可。

  6.全國首例「毒跑道」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劉詩昆萬象新天幼兒園在園內鋪設並使用的塑膠跑道散發刺激性氣味,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劉詩昆幼兒園破壞大氣和土壤環境,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侵害為由,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起訴。2017年2月24日,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根據協議,幼兒園拆除塑膠跑道並鋪上草坪,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目的向原告捐助10萬元。

  入選理由

  法院通過調解方式解決具有社會影響的全國首例「毒跑道」引發的公益訴訟案,不僅及時保護環境,恢復原狀,還創新和豐富了公益訴訟承擔責任的方式。

  本案通過調解推動多家案件以外幼兒園拆除塑膠跑道,以一案解決數案,及時保護環境,維護未成年人權利;本案在內容上全面、及時、執行到位,以拆除塑膠跑道和通過鋪上草坪的方式對受汙染的土壤和大氣環境採取修復或替代性修復措施,案件調解協議生效時,執行已經完成;本案通過公益捐款這種創新形式承擔社會責任,使具有公益性的捐款、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款項以及懲罰性的款項能夠為社會整體環境治理髮揮更大的公益功能,在公益訴訟中豐富了承擔環境責任的方式。

  7.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打假案

  基本案情

  姚某在淘寶網上銷售摻假的貓糧,淘寶網依據雙方籤訂的《淘寶服務協定》,向姚某索賠265萬元。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法院判令姚某賠償淘寶網損失人民幣10萬元及賠償淘寶網合理支出人民幣2萬元。

  入選理由

  該案系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打假案,其對司法界和社會的正面示範作用明顯。第一,該案填補了此類案件審理的空白,為今後類案的審理提供了參考依據,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第二,有效打擊了電商的制假售假行為,是司法界對網際網路新型業態法律關係的明確,有利於促進電商平臺的健康長久發展和國家經濟社會的穩定有序發展;第三,傳遞了社會正能量,明確了司法依法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力度和決心,營造誠信經營、守法經營的社會氛圍。

  8.奢侈「包包女」拒不執行判決被搜查案

  基本案情

  2015年,蘇州女青年易某與其前夫徐某向建設銀行借款60萬元,未按約還款,銀行訴至法院要求其歸還本金及利息25萬餘元。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易某和徐某歸還本金及利息,但判決生效後,兩人未履行判決文書,銀行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過程中,法院查明徐某、易某名下有數套房產以及保時捷跑車。經多次傳喚,兩人仍不履行法定還款義務,遂依法查封其房產和跑車,並扣劃易某名下存款23萬餘元。

  入選理由

  該案的執行引入了全媒體直播,1200萬網友圍觀該案的執行過程,引發熱議。網友通過此案零距離了解了法院「執行難」的現實情況,看到了人民法院為破解執行難付出的努力和決心。該案被媒體廣泛報導,形成了嚴懲失信、守護誠信的良好輿論態勢,實現了「以一案見全貌」的良好效果,對推動執行工作創新,切實解決執行難具有積極意義。

  9.「百名紅通」1號楊秀珠回國受審案

  基本案情

  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被告人楊秀珠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侵吞公款共計人民幣1904.5155萬元;為請託單位和個人謀取利益,收受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735.43萬元。

  2017年10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百名紅通」1號人員楊秀珠貪汙、受賄案。法院判處執行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80萬元;追繳楊秀珠貪汙、受賄所得2639.9455萬元。

  入選理由

  歷經13年,竄逃6個國家,3次申請政治避難,最終選擇無條件回國投案,作為「百名紅通」1號人物,楊秀珠案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楊秀珠回國受審案中,人民法院堅持追逃追贓並重,實現了「人贓俱獲,罪罰兼備」的工作目標。對楊秀珠的判決,既嚴格依照法律,又兌現了追逃追贓政策,以大國司法的作為和擔當宣告了海外不是法外,海外不是避罪天堂,對潛在外逃人員和已潛逃在外人員形成有力震懾,推動國家反腐工作進入一個新時代。

  10.盧榮新無罪釋放案

  基本案情

  盧榮新被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強姦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雲南高院裁定發回重審。原審法院再次以故意殺人罪、強姦罪判處其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盧榮新仍不服,提出上訴。2017年1月6日,雲南高院二審認為,一審據以定案的證據取證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予以排除,宣判盧榮新無罪。盧被當庭釋放。

  入選理由

  盧榮新案不同於近年來披露的以呼格案、聶樹斌案為代表的經多年申訴再審才得以糾正的冤假錯案,本案系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確定的司法改革大背景下,法院嚴格落實司法責任制及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要求,在二審期間發現問題,排除非法證據進而認定被告人無罪,並通過政法機關協作補查證據查獲真兇,使冤假錯案短期內就得到糾正,是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成功樣本。(本報記者靳昊、劉華東採訪整理)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2019年十大毒品犯罪案例
    最高法發布2019年十大毒品犯罪案例 安嶽吸毒男子殺死鄰居被核准死刑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19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發生在四川省安嶽縣的案件中,一名長期吸毒的男子患有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因瑣事將鄰居夫婦殺死。去年7月,經最高法院核准後該男子已被執行死刑。
  • 亮劍電信網絡詐騙 嚴懲性侵、拐賣未成年人犯罪 懲治校園暴力 矛頭...
    最高法: ◎審結內幕交易、集資詐騙等案件2.3萬件,山東青島法院審結徐翔等操縱證券市場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最高法: ◎各級法院審結相關案件1726件。 ◎北京法院審結「快播」公司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淨化網絡空間。 最高檢: ◎與公安部聯合掛牌督辦「徐玉玉案」等62起重大案件。
  • 長沙18天受理1092起電信詐騙案 遭遇詐騙可撥96110或110報警
    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法律標準,統一執法尺度,嚴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本月起,我省手機實名制開始一刀切,未實名用戶一律停機。
  • 全國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5.6萬起
    2020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持續深入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集中開展「雲劍-2020」「斷卡」「長城2號」等專項行動,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5.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3萬名,攔截詐騙電話1.4億個、詐騙簡訊8.7億條,為群眾直接避免經濟損失1200億元,打擊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遇電信網絡詐騙打110!河北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成立
    河北新聞網訊(實習生董達 河北日報記者陳誠)11月17日,省(石家莊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在石家莊市公安局正式揭牌。群眾一旦遭受電信網絡詐騙,可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110指揮中心在初步研判案情後,會在第一時間將警情轉至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 中國長安網2017年度照片發布:真實是它們最大的特點
    據印春榮介紹,2017年,公安邊防部隊繳獲毒品16.25噸,收繳槍枝4500餘支、子彈9萬餘發;查破走私案件9000餘起,案值10.7億元;查破偷渡案件1100餘起8100餘人。這些努力,有力的維護了邊境沿海地區的社會安全穩定,服務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 如果有人跟你說這十句話,十有八九是電信詐騙
    大河網訊(河南商報記者高鵬)近年來,隨著電信網絡技術和快捷支付方式的迅猛發展,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已經成為影響群眾安全感、侵犯群眾利益最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1月8日上午,鄭州警方召開打防電信詐騙犯罪工作通報會,並總結了2019年十大電信網絡詐騙常用語,提醒大家擦亮雙眼,防止受騙。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如何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8.2萬起,日均發案2100多起;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3萬。2014年至2019年,全國各地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年均被騙額達上百億元,不少地區人均損失呈現逐年上升態勢。
  • 小豬佩奇被最高法寫進工作報告
    今年年初走紅的「小豬佩奇」又火了…因為它被寫進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兩高」工作報告。「小豬佩奇」著作權跨國糾紛案、「崑山反殺案」、「趙宇見義勇為案」等多個備受社會關注的熱點案件被兩高報告提及,都有哪些熱點案件出現在兩高報告中?一起看!
  • 南安公安反電信詐騙喜劇電影《二寶闖江湖》首映
    首映儀式上,參會領導嘉賓舉起手中的錘子砸碎印有「詐騙」二字的金蛋,象徵著堅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隨後大幕開啟,開始播放93分鐘的影片。  據電影主創人員介紹,該電影以南安公安局偵辦的10種最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例為創作素材,系全國首部完全以新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為主角,利用詐騙分子為第一視角來揭露詐騙伎倆的電影。
  • 如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這段順口溜了解下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李國忠23日以一段順口溜提醒廣大群眾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圖片來源:公安部網站據李國忠介紹,對於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公安部統一部署開展「雲劍—2020」專項行動,以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高發犯罪為重點,集中組織大案攻堅,全力剷除詐騙窩點,重拳整治黑灰產業,全力加強預警勸阻,取得了顯著成效。
  • 起底電信詐騙"殺豬盤":瞄準30+女性 有人被"戀人"慫恿賣房
    每經編輯 杜宇據人民日報客戶端,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2萬名,同比分別上升73.7%、78.4%。據了解,今年以來,公安部組織開展「雲劍—2020」、「長城2號」、「510」等專項打擊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 安平警方抓獲六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
    本報訊 (陳瑞璇 謝夢璇)為進一步擴大亮劍「2020」打擊戰果,深入懲治電信詐騙違法犯罪,安平警方不斷深挖犯罪,擴大戰果,從南方沿海到北部邊境,切實為群眾的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11月初,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安平縣公安局刑偵大隊二中隊、三中隊民警歷經十餘個日夜,輾轉廣東、福建等地,於11月17日晚在廣東佛山成功抓獲羅某等5名涉嫌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現場查獲作案工具銀行卡20餘張、手機7部。目前,涉案嫌疑人已安全送押至安平縣看守所,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電信詐騙嫌犯被移交入境:狼吞虎咽啃食物,「心中鬆口氣」
    這是中外警方聯手破獲的一起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系列案件,不法分子冒充快遞員添加被害人微信,再發病毒或二維碼實施詐騙。6月20日,公安部統一指揮,上海、雲南等多地警方與境外警方聯合行動,成功將犯罪嫌疑人設在境外的詐騙窩點一舉搗毀。22日下午,31名犯罪嫌疑人從孟連口岸被押解入境並移交中方,其中6名涉滬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移交給上海警方。
  • 泰迪熊科技獲評反通訊詐騙創新案例
    據報導,日前河南鶴壁警方破獲的「2017高考詐騙第一案」中,犯罪分子利用「花點錢,買成績,改成績,上名校」的名義對考生和家長實施電信詐騙,短短半個月便有數百名考生家庭被騙去共計300餘萬元。
  • 襄汾縣公安局開展防範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宣傳活動
    為確保我縣安全風險隱患大宣傳大教育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收到實效,深入推進「三零」單位創建活動,提高人民群眾防範網絡電信詐騙意識和反詐能力,10月1日,我縣公安局開展防範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宣傳活動。同時告知群眾電信詐騙案件的發案特點、方式及如何識別、應對、防止上當受騙等方法,提醒廣大居民「不輕信、不匯款」,遠離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曹國剛指出,開展防範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宣傳活動是有效減少案件發生、維護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舉措,各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要加強協調,構建大宣傳格局。要落實責任,形成工作合力。
  • 網絡詐騙判幾年多少年?能取保候審判緩刑嗎
    2019年以後,電信網絡詐騙無論是在高發類型、目標人群還是在詐騙套路方面都在不斷發生新變化,呈現新趨勢,並衍生出多種新類型新手法。這些新型網絡詐騙,手段更加隱蔽,利益關聯更加複雜,涉及技術性問題較多,存在證據取證困難,往往很難找到充分證據,證據難採信,犯罪客觀事實尤其是涉案數額認定不易,犯罪主觀證明較難,共犯聯繫鬆散難以認定,犯罪定性爭議差別大等新問題。
  • 石獅部署防治電信網絡詐騙 力爭實現本地無詐騙窩點目標
    泉州網1月8日訊 (通訊員許曉城 記者溫文清)1月7日上午,石獅市召開「強基促穩」三年行動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部署會,總結打擊治理電信網絡犯罪工作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深刻分析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部署「強基促穩」三年行動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和今後的防範治理工作。
  • 經濟開發區分局偵破涉疫情詐騙案件夠「硬核」
    疫情暴發以來,聊城市公安局經濟開發區分局刑偵大隊僅僅涉疫情電信詐騙案件偵破工作戰果就夠「豐碩」、「硬核」。近日,經濟開發區分局刑偵大隊又成功破獲一起利用疫情虛假髮布銷售額溫槍實施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田某被警方抓獲。
  • 28名電信網絡詐騙嫌犯 從柬埔寨被押解回重慶
    昨日凌晨,重慶警方將28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押解回渝記者 雷鍵 攝  重慶晨報訊 (記者譚遙)昨日凌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28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重慶警方從柬埔寨押解回渝。至此,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重慶警方跨境出擊,成功偵破這一涉及全國多個省市的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  今年以來,我國多個省市連續發生「虛假投資類」、冒充「公檢法機關」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