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警察電影中的一幕。
6月22日15時30分許,在中國西南邊境南卡江的大橋上,一邊是中國警方整齊劃一地嚴陣以待,另一邊境外軍警部隊的警燈閃爍。雙方溝通完畢之後,31名犯罪嫌疑人戴著手銬排成一隊,從對岸緩緩地被押解入境並移交中國警方。
6月22日下午,撣邦第二特區警方準備向中方移交31名犯罪嫌疑人。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李佳蔚 圖
當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跟隨上海警方在中國孟連口岸目睹了這一幕。淙淙江水淌過橋底,五星紅旗在橋頭高高地迎風飄揚。
這是中外警方聯手破獲的一起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系列案件,不法分子冒充快遞員添加被害人微信,再發病毒或二維碼實施詐騙。
6月20日,公安部統一指揮,上海、雲南等多地警方與境外警方聯合行動,成功將犯罪嫌疑人設在境外的詐騙窩點一舉搗毀。22日下午,31名犯罪嫌疑人從孟連口岸被押解入境並移交中方,其中6名涉滬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移交給上海警方。
南卡江上,犯罪嫌疑人緊抿著嘴,低著頭一言不發地被押送過來,在拘留證上籤下姓名,再被中方押解帶走。「在那邊(境外)過的不是人過的日子,過境時感覺心裡鬆了口氣。」在被上海警方押解返滬的車上,一名犯罪嫌疑人告訴記者。當時他面色茫然地吃著手裡的麵包,其他5名嫌疑人同樣埋頭狼吞虎咽地啃著食物。
6月25日23時許,6人已被順利押解抵滬。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嚴厲的制裁。
犯罪嫌疑人在拘留證上簽字後,被上海警方押解帶走。屠知力 圖
從個案排摸出系列案
6月20日晚11點多,記者隨上海警方一行抵達雲南省西南部孟連縣,次日清早乘車前往邊境孟連口岸。彼時抓捕行動剛剛成功,中國警方和境外警方正確認嫌疑人身份,商討如何交接。
在聯手抓捕前,上海警方已派出工作組作為先鋒部隊在當地待了近20天。「我們提前過來和雲南警方業務對接,接受公安部統一指揮。上海在後方此前已經掌握了大量線索,摸清了犯罪活動的基本情況,這些信息的確認核實需要我們來做。」工作組成員之一,上海市金山公安分局山陽派出所民警曹煒說。
一個月前,在派出所值班的曹煒接到市民儲女士的報案,聲稱被快遞員詐騙了5000元。自此揭開了假冒快遞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系列案件。
5月18日16時許,儲女士在單位上班時接到一個自稱快遞員的人來電,稱她的快遞被弄丟了,要賠錢給她,需要她加一個微信號。
巧合的是,儲女士正有一個快遞還沒送到。於是她添加了對方提供的名為「快遞理賠中心」的微信號,很快就收到了「快遞理賠中心」發來的理賠成功案例,其中詳細介紹了賠款全流程。對方告訴儲女士,只要按照步驟操作,賠款便會到帳。
當日,儲女士按提示進行了一系列操作後,最終將5000元轉進了對方提供的帳號。對方又想繼續套取儲女士的銀行卡信息,她方才醒悟,立即報警。
這起報案引起了上海警方的高度警覺。
此類詐騙案件中,受害人添加微信後便會收到一個二維碼,名義是可申請賠款,但識別後,手機便跳轉到所謂「支付寶」頁面,讓其輸入驗證碼等內容。部分受害人誤以為是支付寶登錄驗證,輸入驗證碼後便導致了財物損失。
對方還可能發來連結,受害人點擊之後,會跳出網頁,要求填寫銀行卡帳號和密碼。由於嫌疑人有極具迷惑性的話術,一些大意的受害人以為這不過是登錄帳號而已,結果輸入信息後卡內資金迅速被轉走。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迅速對相關案件的數據進行了綜合分析,發現有多條線索指向一個境外犯罪窩點。
於是,上海立即將這一情況上報公安部。為摧毀這一電信網絡詐騙團夥設在境外的窩點,由公安部統一指揮,雲南警方聯合偵辦,上海市公安局於6月上旬派出工作組趕赴雲南邊境開展工作,隨後更多的警力不斷投入進來。
技術研判助力中外聯手破案
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打擊,通常會利用改號軟體、境外伺服器等通信和網絡技術,不斷變換犯罪伎倆。一般來說,警方從個案中獲取到的有價值線索非常有限。
但上海警方自然不會單單依靠個案分析,早已建立的一套完備的電信網絡詐騙防範與打擊機制,在破案中起到奇效。
在這起案件中,上海市反詐中心數據研判平臺對2018年5月接報案件進行串並綜合研判分析,警方對犯罪團夥進行了精準追溯,並對犯罪嫌疑人進行了精確識別和關聯。
6月20日,在抓捕行動開展之前,根據最新傳送回來的信息,上海警方將原本鎖定的4名犯罪成員進一步準確擴大到6人,並掌握到其中4人為男性、2人為女性。
「前方的信息一點點傳送過來,市反詐中心連夜工作,用這些最新數據在公安部的平臺和上海自己的平臺上進行碰撞,很快就勾畫出更全面的案情,對嫌疑人也有了全面掌握。」 率隊赴邊境參與此次專項行動的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九支隊政委史立新告訴記者,上海作為公安部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研判中心之一,在市內又組建了8個反電信網絡詐騙的研判平臺,已形成一套完備機制。
這套機制通過技術研判,不但能掌握電信網絡詐騙活動信息流、資金流等數據,還能夠根據已有信息預先防範。2018年來,上海警方通過遠程電話和派警見面,已勸阻潛在電信網絡詐騙被害人5.4萬餘人次,直接挽回經濟損失6225.1萬元。
6名涉滬案件嫌疑人押解回上海
後方精準定位,只待前方雷霆出擊。
「抓捕之前,我們與雲南警方、境外警方密切配合,摸清了嫌疑人的活動地點。」史立新告訴記者,通過跨省、跨境合作,警方對犯罪嫌疑人在境外的舉動可以說了如指掌。
但行動並非沒有困難。最讓偵查員心焦的是抓捕時機很可能稍縱即逝。
犯罪嫌疑人就隱匿在中外界河對面,這裡每天往返口岸的邊民人數眾多,消息稍有走漏,犯罪分子就可能銷毀證據,溜之大吉。為了避免身份暴露,各地工作組成員一方面深居簡出,隱蔽身份,另一方面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依託雲南警方開展工作,將前期偵查起獲的線索提供給對岸警察部門,並爭取儘快採取行動。
終於,6月20日,中外警方聯手成功實施了抓捕行動,將犯罪嫌疑人全數抓獲。
在勐阿派出所,民警清點作案贓物,並對嫌疑人初步訊問及確認身份。上海警方供圖
6月22日下午,中外警方完成移交工作之後,上海警方便押解涉滬案件的6名嫌疑人啟程返滬。其間,在位於邊境的勐阿派出所,民警對嫌疑人再次進行身份確認和初步訊問,並清點了作案贓物。一切事項無誤。
押解嫌疑人的中巴車行駛在西南邊陲蜿蜒的山路上,從孟連口岸開到普洱市,在當地看守所短暫羈押過夜之後,繼續駛向昆明。路途遙遠,民警為嫌疑人提供了必要的照顧和食物。到達昆明之後,押解一行再轉乘火車返回上海。
「案子還要繼續查」
「人都抓住了,但案子還要繼續調查,」史立新表示,在這次專項行動中,上海警方兵分兩路,除了赴雲南抓捕境外的主犯,另一路人馬早已在福建龍巖將從犯控制。「主犯在境外作案,詐騙得手後,錢是從龍巖取出來的,所以我們還有一路人在福建。」
押解一行在昆明高鐵站安檢進站。上海警方供圖
更為重要的是,這起系列案件的調查其實才剛啟動,警方務必確保不遺漏任何個案。上海警方告訴記者,根據繳獲的手機、銀行卡等作案工具,上海市反詐中心已連夜開始工作,將犯罪團夥所有可能涉及的案件串並起來。
「不止涉及上海,可能還有全國其他省市,我們要做到不遺漏任何案件。有些報案是未遂的,有些則是既遂案件,我們得一一去核對,聯繫被害人,掌握情況。」史立新說,還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有些受害人被騙以後,認為損失不大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並未報案。但如果詐騙事實存在,警方就不能視而不見。
「我們回去後要逐一聯繫全國各地的潛在被害人,上海的也好,外地的也好,打電話過去,問清楚到底有沒有被騙,如果被騙就得把案子串起來。現在這項工作正在加班加點地做。」史立新說。
此外,及時控制詐騙贓款也是警方迫在眉睫的工作。目前,上海警方已經與各家銀行取得了聯繫,查詢涉案資金信息,已經凍結了一部分涉案贓款。
6月25日,上海警方押解犯罪嫌疑人乘火車返滬,嫌疑人正在吃飯。上海警方供圖
6月25日晚,6名冒充快遞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嫌疑人已被順利押解抵滬。根據警方初步統計,該案總涉案金額將近百萬元。上海警方表示,全面的審訊和調查工作將立即展開。
「電信詐騙的案子跟老百姓息息相關,不能因為案子多難度大我們就放任,我們不但要打,更要防,要確保老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史立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