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晚年過得好,健康肌肉不可少

2020-11-26 央視網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老年人還是瘦一點好,好像肉一多,高血脂、高血壓等各種疾病就都找上門來了,其實這種觀念需要更新。老人有肌肉,才有「老來壽」。

  當心悄悄溜走的肌肉

  研究顯示,肌肉質量下降可能開始於35歲左右,並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50歲後下降速度開始加速,60歲後進展加速,75歲後下降速度達到頂峰。相比較而言,肌肉功能(力量與輸出功率)下降速度較質量下降速度更顯著。不幸的是,肌少症不僅會限制許多日常活動,還會縮短人的壽命,反過來說就是,肌肉強的人,看著年輕,活得長。人體進入老年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主要表現為行走、平衡能力下降,摔倒風險增加等,進而引起骨質疏鬆、動脈粥樣硬化、高血糖、胰島素抵抗等一系列的健康問題,直接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我國國民體質監測數據顯示,近20年來,我國老年人骨骼肌力量持續下降,嚴重影響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

  什麼是肌少症?

  你所知,肌少症就是缺乏肌肉,一種與衰老相關的肌肉退化現象。從定義上來說,肌肉衰減症候群是一種與年齡增長相關的,進展性、廣泛性的全身骨骼質量與功能喪失,合併體能下降、生存質量降低及跌倒與死亡等不良事件風險增加的臨床症候群。老年人肌肉衰減症候群是一種以隨著年齡增長而引起的骨骼肌質量和力量流失為特徵的老年症候群。目前已經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骨骼肌是骨骼和關節的保護層,變少了,會嚴重妨礙日常生活中的行動,影響生活質量。保證老年高質量生活,健康、快樂、肌肉,一個都不能少。當老人出現沒有原因的體重減輕、活動能力明顯下降、乏力、情緒低落、反覆跌倒、認知受損,就要引起警惕了。

  肌少症的篩查

  SARC-F量表

  亞洲肌少症工作組(簡稱AWGS)在2019年提出了「肌少症可能」這個概念,指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軀體功能下降。推薦對社區基層醫療機構發現的 「肌少症可能」患者進行生活方式幹預和相關健康教育,也鼓勵將患者轉到醫院進行確診。但無論是否最後診斷,生活方式的幹預應貫徹始終。肌少症社區基層篩查主要建議使用小腿圍或專業的問卷進行篩查。

  1、小腿圍測試

  使用非彈性帶測量雙側小腿的最大周徑,AWGS 2019建議小腿圍的界值是男性<34 cm,女性<33 cm。一種替代小腿圍的有效方法是「指環測試」,人們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環繞圍住非優勢的小腿最厚的部位,如果腿圍與環中間空隙越大,患肌少症風險越高。

  2、問卷調查測試

  SARC-F是一份簡單的患者自評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力量,輔助行走,起立,爬樓梯,跌倒共計5項內容,總分≥4分為篩查陽性。大家可以對照上面的表格給自己打打分。

  運動和營養為您的肌肉保駕護航

  如何吃?

  首先,對於老年人來說可以保持和青壯年時期同樣的量,但要注意的是需要提高優質蛋白的攝入量,建議老年人優質蛋白量佔到總蛋白的50%~60%。優質蛋白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常見的動物性食物,如魚肉、瘦肉、雞蛋、牛奶,都是優質蛋白。另外,黃豆、黑豆等大豆類食物包含的優質蛋白和動物性來源的蛋白質很相似,也屬於優質蛋白。豆製品不含有多餘的脂肪,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對老年人的血脂影響較小,也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來說,一個中等身材的老年人,每天一個雞蛋、一袋牛奶,加上2~3兩的肉類和豆製品,基本可以滿足每天蛋白質的需求,而且優質蛋白也佔到50%左右。

  此外,我們需要將蛋白質分配到三餐吃。在肝腎功能是健康的前提下,老年人蛋白質攝入量一般是1.2g/kg,最高可以到1.5g/kg。如果肝腎功能比較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單獨計算。一般給老年人飲食建議是把每天所需的蛋白質分配到三餐中,這樣蛋白質的利用效果更好。如果集中在一餐,對身體代謝負擔大,利用效果也會降低。

  如何動?

  利用彈力帶、啞鈴以及礦泉水瓶等常見工具在居家環境進行抗阻練習可有效改善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面將給大家介紹老年人在居家環境中進行力量訓練的方法,建議每周有3-5天進行練習。

  1、上肢力量訓練方法:

  (1)肱二頭肌彎舉

  雙腳站立,與肩同寬。雙手舉起小啞鈴於體側,掌心向前。慢慢地屈肘,手臂靠近胸部,保持手肘在體側,並保持該姿勢1秒鐘,然後慢慢地放下手臂。屈肘時呼氣,伸展時吸氣。完成8-12次重複動作。

  (2)雙臂側平舉

  直立站立或者坐在一個沒有扶手、結實的椅子上,雙腳與兩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手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雙手各握一個啞鈴(或礦泉水瓶、彈力帶等),貼近身體兩側,手掌朝向身體。雙臂側平舉,慢慢抬到肩膀高度(雙臂與地面平行),停頓並慢慢將雙臂返回到開始位置。抬起時吸氣,放下時呼氣,完成8-12次重複動作。

  (3)啞鈴推舉

  站立或坐在堅固的無扶手椅子上,將雙腳平放在地板上打開與肩同寬。大臂與肩膀平齊,小臂與大臂垂直,手握啞鈴(或礦泉水瓶等重物),手掌朝前。雙臂抬起時,保持肘部稍微彎曲,慢慢呼氣。保持位置1秒鐘,慢慢放下手臂吸氣。重複8-12次。

  (4)牆式伏地挺身

  面向牆站立,身體距離牆一臂遠,雙腳與兩肩同寬。身體向前傾,雙手手掌壓放在牆上,與兩肩同寬。雙臂伸直,慢慢吸氣彎曲肘關節,身體靠向牆,身體挺直。呼氣慢慢將胳膊返回到完全伸直的姿勢,完成8-12次。

  2、下肢力量練習

  (1)側踢

  站立姿勢,將手放在椅背上以保持身體穩定。左腿緩慢側踢,儘可能踢高到一個舒適的位置,側踢過程中應保持身體垂直。左腿緩慢放下,回到初始狀態。重複8-12次換腿。

  (2)蹲起

  站在椅子前兩腳與肩同寬,椅子後背靠牆。慢慢屈髖屈膝同時利用雙臂前平舉保持身體平衡,最後坐在椅子上。停頓一下並將身體重心落在椅子上。腳後跟使勁向下踩,伸膝伸髖,返回開始位置,重複8-12次。

  (3)前後擺腿

  站在固定的椅子後面或者靠牆站著將雙手放在椅子上或者牆上增加穩定性,雙腳與肩同寬。慢慢抬起一條腿向身體後方伸展,停頓後返回開始位置慢慢向前伸展,停頓後返回開始位置。完成8-12次換腿。

相關焦點

  • 晚年順心如意,健康長壽,兒孫繞膝,過得開心快樂的四大生肖
    導語: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年老時是什麼樣的,會過什麼樣的生活,不得不說,很多時候自己的命運已經註定好了,有的人晚景悽涼,生活拮据,但也有的人子孫滿堂,子女孝順,晚福好運。老來享福才是最大的福氣,有足夠多的養老財富,心裡也會踏實很多,心情也會舒暢,後半輩子有享不完的福氣,過得健康長壽,每天都開心快樂。那麼,哪些生肖晚年順心如意,健康長壽,歡樂多呢?一起來看看吧。
  • 這位58歲的退休婦女自述:想在晚年過得快樂,請學會「淡情」
    這位58歲的退休婦女自述:想在晚年過得快樂,請學會「淡情」引語:人生很短,從出生到退休,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經歷了很多很多事情。男人前半生很忙,年輕的時候,為了學習拼命奮鬥;成年的時候,為了工作堅持努力;中年的時候,為了孩子和家庭拼命奮鬥。熬到自己退休,卻發現自己老了,前半生忙得不可開交,一時閒下來,反而有些不習慣。
  • 人到晚年,要想避免晚景悽涼,手中得攥緊這三樣東西
    隨著年齡的增長,阿姨能為兒子做的越來越少,逐漸的開始被兒媳嫌棄,可自己卻沒有為晚年做任何的準備,生活變得越來越悽涼。 為孩子傾其所有的父母並不少見,但懂得給自己留後路的老人卻很少,難免就會陷入晚景悽涼的生活。所以說,人到晚年,要想避免晚景悽涼,手中得攥緊這三樣東西。
  • 人老了後,管好「嘴」,少說「三話」,避免晚年悽冷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是因此慢慢積累的,所以說話要有個度。一個人的晚年生活幸不幸福,能從他說話的方式看出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將來能過上一個幸福的晚年,但很多老年人卻因為管不住「嘴」,常常因為說錯話,而影響了晚年的生活質量。說話的態度和方式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際遇,人到晚年,少說話,多傾聽。前半生學著如何說話,後半生就要學著閉嘴。
  • 要想狗狗健康成長,這些事情不能少
    為了狗狗的健康,這些事情要注意哦!每天坐在辦公室的你,不妨抽出時間,和狗狗到外面一起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認識一些同好、狗友。狗狗的飲食,要少油少鹽,不要因為狗狗喜歡,就把自己的麻辣鴨腿分給狗狗吃哦。
  • 測你的晚年生活過得幸福嗎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在現實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時每刻都在影響人的生理健康,只有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處於健康的狀態才是真正的健康。
  • 確保新兵練得好,這套「獨特」的按摩手法不可少!
    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肌肉鍛鍊後放鬆的重要性,認為是可有可無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沒有得到充分放鬆的緊張狀態會影響肌肉的張力,日積月累,導致新兵經常覺得腰痛、腿痛、肌肉勞損,最終成為誘發訓練傷的重要原因!
  • 體重越高走得越早?一表揭曉體重最佳數值,達標者更健康
    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瘦≠健康,每個年齡段都有其適宜體重。保持適宜的體重或對身體與長壽帶來更多好處。一、8萬國人研究:每胖10斤,死亡風險高10%近期,《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子刊上發表了一項來自英格拉姆癌症中心與上海癌症研究所的聯合研究,研究顯示人到中年後,體重每增加10斤,晚年的全因死亡率將增加10%。
  • 62歲老母親:謝謝兒子的「絕情」,讓我晚年生活過得越來越舒心
    小時候還會經常與她頂嘴,不聽她的話,覺得她管得自己太嚴格,會很煩,當我們長大以後,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才知道母親的辛苦和不易,但是有的孩子就完全不懂得去感恩母親,做的事情令人髮指。後來孩子考上了重點的高中,要離開她獨自去學校過集體生活,孩子走了以後,阿姨就好像神志不清了一樣,經常吃不下睡不著,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可是看見媽媽這樣很心疼,所以就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為的就是可以,陪伴著自己的母親,不讓她孤獨難過。
  • 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都太健康了,到了晚年多少有點無聊
    漫長的寫作生涯如同跑馬拉松,在後半程要想不掉隊,需要充沛的體力和強大的意志。村上春樹無疑是晚年作家中的佼佼者。60歲的時候,他出版了三卷本的《1Q84》,成為其寫作生涯的又一高峰。此後,他仍舊保持著兩三年出版一本新書的速度,長篇、短篇、隨筆、對話錄,各種文類一應俱全。
  • 要想狗狗睡得好,一張好床少不了,狗窩挑選攻略送給你!
    狗狗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中度過,所以想要狗狗睡得好,一張好床少不了,狗窩的挑選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那市面上這麼多狗窩,該如何給狗狗選擇合適的狗窩呢?今天狗窩挑選攻略就送給你!1、要選擇實用的,不要看外表首先給狗狗選擇狗窩,實用性是最重要的,千萬別只看外表。最好不要選擇那種直接放在地上的劣質棉質狗窩,雖然介紹中說可拆洗,但洗過之後,裡面的棉絮就會變成一團團的,很難恢復原樣,而且梅雨季節地面回潮容易返滲進狗窩,對狗狗身體並不好。
  • 要想狗狗睡得好,一張好床少不了,狗窩挑選攻略送給你
    狗狗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中度過,所以想要狗狗睡得好,一張好床少不了,狗窩的挑選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那市面上這麼多狗窩,該如何給狗狗選擇合適的狗窩呢?今天狗窩挑選攻略就送給你!最好不要選擇那種直接放在地上的劣質棉質狗窩,雖然介紹中說可拆洗,但洗過之後,裡面的棉絮就會變成一團團的,很難恢復原樣,而且梅雨季節地面回潮容易返滲進狗窩,對狗狗身體並不好。
  • 貓要健康,不僅要吃得好,還要過得開心——那該如何討貓開心呢?
    ,除了要吃得好一點,還要過得開開心心。食物和情緒是影響生理健康的兩大原因,就像抑鬱症患者往往也伴隨著常年的軟便拉稀——要知道,貓也是會換上抑鬱症的。不止貓,老虎也一樣,被關在狹小動物園裡的老虎不停原地轉圈圈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拒絕籠養動物,拒絕動物表演。)
  • 購物很美好 防範不可少
    購物很美好 防範不可少 2021-01-13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到五十,我們在這三方面要「硬氣」,晚年之時才不會被嫌棄
    現在的生存壓力大,年輕人照顧自己的小家庭都很吃力,所以,人要學會靠自己養老。尤其是當人到五十歲以後,身體狀態和精神頭都大不如從前,開始走下坡了。一個人在如果想要自己在未來的時候,可以過得幸福一點,那你就應該要提前做好一些事情。畢竟,好的人生要靠自己成全。到了五十歲這個年紀,我們就要開始為晚年生活做準備了。
  • 晚年不想有病,記住這22點!太經典了
    晚年不想有病,不想有煩惱,記住這22集就夠了!看到的人記得發給身邊朋友,人手一份!晚上熬夜其實就是在折磨你的身體,會讓你的血壓和膽固醇升高,這些都會給你心臟帶來健康風險。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早睡,23點以前必須上床休息。
  • 運動後按摩好嗎?長肌肉還是減肌肉?
    ——好奇的科學家,為了研究訓後按摩,對肌肉恢復到底能起到什麼樣的效果,就做了一個有意思的對照研究①:相關研究:30名有 >2年訓練經驗的健康年輕男性,先進行8周的相關體能鍛鍊,保證他們的身體素質和肌肉力量基本一致,然後隨機分兩組,進行為期1周的對照研究:實驗組:進行5*75-77%1RM的坐姿腿屈伸,隨後再進行30分鐘針對股四頭肌的專項按摩;對照組:進行5*75-77
  • 注意這四點能讓它度過一個健康晚年!
    其實很多養狗的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當狗狗年紀漸長,外表、性情、甚至習慣 總體來說,狗狗變老的表現有: 1.聽力衰退,有些狗狗會逐漸失去聽覺; 2.皮膚變得乾燥、鬆弛,缺乏彈力,易患皮膚病,皮毛顯得又薄又幹脫毛嚴重; 3.身體變弱,肌肉萎縮
  • 生了5個女兒的大伯說了心裡話:要想幸福過晚年,還得記住1句話
    如果碰到不孝順的兒子,不但不承擔贍養父母義務,還讓父母整天為他操心,造成老人晚年生活悽涼,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女兒生的好,福氣差不了,我大伯就是最好的例子。大伯沒生兒子,只生了5個女兒。大伯是煤礦工人,伯母是家庭主婦,他們家沒有田、土、山,一直都是吃國家糧。燕子是大伯家裡最小的女兒,跟我同年同月,小我4天。
  • 人到晚年,女人仍想離開老伴,往往是為了一件事情
    按理來說,人到晚年,夫妻倆都一起度過了三、四十年的婚姻生活,就算沒有感情,也有了親情,更何況,人到晚年一個人生活很不方便,有個伴在身邊會好很多,為什麼老人會想要離婚呢? 首先,我們要說到人為什麼要結婚。人之所以要結婚,不僅是為了繁衍後代,也是為了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過得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