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這種歧視是怎麼產生的,又是怎樣成為很多人堅持的態度和觀念的。它存在,但是你很難去改變。」
今年7月3日,23歲的河南姑娘閆文投出了兩份簡歷,應聘浙江喜來登度假村有限公司招聘的公司法務和董事長助理,次日,收到該公司應聘回覆:不合適。不合適原因:河南人。
閆文認為自己平等就業的權利受到了侵害,決定起訴招聘單位。7月15日她正式提交訴狀,要求浙江喜來登度假村有限公司登報導歉並賠償精神損失6萬元。目前,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已受理此案,並定於11月26日開庭。
閆文認為,這條應聘回復背後,隱藏著存在已久的地域歧視問題。讓她驚訝的還有,這家公司居然這樣明目張胆。
網友吐槽:
這家公司真奇葩!支持維權!
@凱奇:真是奇葩!這個公司HR腦子應該腦子進水了吧,竟然標這種理由…@MRzhang:支持這位姑娘!敢於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不被侵害!學了法律連自己的權益都保護不了又怎麼能保護別人。@青春:哪裡有都有好人與壞人,不能一棒子都打死呀!這家企業活該被索賠,支持這個女孩!
有網友認為:
消除就業歧視
是一個長久性的話題
@次等大叔:又見「地域黑」?拜託,這和「地域黑」沒任何關係,就是「地域歧視」。企業被索賠,是「自找」的。所以,對於就業歧視的消除,是一個長久性的話題。企業要依法而行,求職者也要懂得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MrS8:招聘單位可以有千萬個理由拒絕你,能敢於直截了當的說出原因的卻寥寥無幾!敢說「拒絕河南人」帶有地域歧視的,也是在挑戰法律法規。在中國當下社會,區域性發展肯定存在不均衡!中國之大,沿海與內陸的差距,南北方的差距。還是普遍存在的!比如不發達地區,勞動輸出大省,去經濟發達地區務工,就經常遭到白眼!@周東飛:地域歧視是最缺少智商的行事邏輯之一。誰不知道「人上一百,各種各色」的道理?無論中國或外國的哪一個地方,都能找出能幹的、不能幹的、外向的、內向的、合群的、不合群的各種各樣的人來。說某個地域的人都是好的,或者說這個地域的人都是壞的,恐怕是拿不出多少靠得住的證據。以地域給別人貼標籤,暴露出來的恰恰是自己的智力障礙。
此外,
該事件也得到河南網友的關注。
他們給女孩提出建議↓
@鄭西崔師傅:我是一名河南人,同時也是萬豪集團旗下的一名員工,對於你應聘一事,且先不論誰的對錯,就你事後直接標價的做法有些欠妥,個人認為不利於事情的解決老鄉。@用戶596:我也是河南人,老鄉應該索賠1元錢,讓對方賠禮道歉!全國人民都會支持你!@NYL:我是河南人,無論走到哪裡,我都理直氣壯地說!每個地方都有地域歧視,不用理那些,真正有品行的人,根本就不會在意這些地域問題。
如何看待「地域黑」?
又當如何破解?!
聽聽他們怎麼說
↓↓↓
「就業地域歧視當依法嚴懲」
@廣西日報 何勇: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公開或暗地指定排除某一特定地域人群,這是赤裸裸的就業地域歧視,侵犯了求職者的平等就業權,涉嫌違法。《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均明確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教師 鬱清:生活中地域歧視現象非常普遍,不只是在省與省之間,就是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市縣城鄉之間,同一城市不同區域之間,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視。在勞動就業領域,如果不依法對這種明目張胆的地域歧視予以嚴懲,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就業地域歧視的受害者。@公務員 趙學明:對於就業地域歧視現象,不能只靠個別求職者較真、維權來校正,關鍵是法律要發威,為平等就業權撐腰。一方面,就業地域歧視要直接入法,法律應明確禁止就業地域歧視。另一方面,法律對企業招聘歧視行為要增加懲罰性條款,提高企業歧視性招聘的違法成本。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責任編輯:王迪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