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可以更好「玩」,讓藝術動起來,讓人們從被動觀看藝術,到走進互動參與體驗藝術。送給孩子一份禮物,帶給城市一個驚喜!讓當代裝置藝術走進新一代溫州人的生活。
動想——當代互動裝置藝術展,特別邀請國內外19位當代藝術家26件動態互動裝置作品及2個現場互動藝術項目在溫州年代美術館參加展覽,展覽正值溫州大中小學校放暑假,也是年代美術館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在這樣一個並非「北上廣」的三線城市,有更多一線城市才可以看到的新藝術形態,能讓學生和家長在家門口走進來,參與到「有趣而有內涵」的裝置藝術互動中來,感知不一樣的藝術收穫。這也是年代美術館為這座城市和孩子們精心準備的一份藝術大禮,也是讓當代裝置藝術更加親和地走進他們與未來的一種可能。
動想——當代互動裝置藝術展,積極和溫州標誌性公共空間合作互動展示,讓人們在好奇有趣的關注互動中,帶給這個城市一份藝術的驚喜,成為這個夏天,溫州最具人氣的一道風景線。展覽將在學術研究的同時,更加開拓公眾的互動參與,給忙碌平淡的日常城市生活,帶來一份不一樣的驚喜,吸引大家從新走近或關注平時忽視的熟悉風景。
動想——當代互動裝置藝術展,所選藝術作品,全是要「動起來」,讓大家在動起來的互動參與同時,也開始激發人們「想起來」, 「想起來」更多美好的生活。
展覽主題:動想——當代互動裝置藝術展
參展藝術家:(按字母順序)
Alexandre Dang亞歷山大唐(法國)、Arnd Christian Müller 艾恩(德國)、christelle herve何雨晨(法國)、方二、孟瑾、高振鵬、李洪波、劉悅、盧徵遠、邱宇、阮悅來、吳夢詩、徐戈、徐正月、伊可、張國龍、張琛、張麗丹、張欣
學術主持:張國龍(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策展團隊:羅靜方、康文峰、何天建
展覽時間:2016年7月16日——8月21日
展覽地址:溫州市鹿城區白鹿洲公園4號樓年代美術館
主辦單位:年代美術館
支持單位:inm / 農業銀行溫州分行
《行人》徐正月
2015 保家衛國
2015 龔雪
2015 一周歲
李洪波_凱尚-教具系
李洪波教具系
流浪兔
亞歷山大唐 太陽能藝
祖國的花朵
動想的可能
文/康文峰
1917年2月,杜尚把「小便器」署上「R•Mutt」送往紐約參加美術展覽,取名為《泉》,他解釋說:「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標題,使人們從新的角度去看它,這樣,它原有的實用意義就喪失殆盡,卻獲得出了一個新內容。」
從裝置藝術的前身,快100年前的杜尚「小便器」開始,這種從現成品藝術發展而來的觀念藝術方式,至今還是讓有些觀眾疑惑。裝置藝術是對傳統藝術視覺審美的一種挑戰,它通過藝術家在特定的空間,對現成物品進行錯置、分割、裝配、集合、疊加、改造等,來直接展示「現成物品」社會文化背景之下令人反思的藝術新價值和新意義。
裝置藝術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已經成為全球當代藝術中最主要的藝術表達。裝置藝術讓觀眾從傳統架上藝術的視覺欣賞,走進裝置空間感受的「身體場域」;讓藝術作品的審美,從現代藝術的視覺形式之美,走進藝術更為直接、純粹的觀念精神之美。
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85年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讓中國藝術界驚訝「藝術原來還可以這麼搞!」,也揭開了中國當代裝置藝術的序幕。從此,裝置藝術在中國也成為當代藝術中主要的呈現方式之一。隨著科技、材料、媒介、觀念、經濟的不斷變化,裝置藝術語言的內容形式也在不斷變化,中國裝置藝術從先鋒激進叛逆的借鑑模仿,逐漸回歸到冷靜成熟的文化深邃,展示出更為理性的藝術力量。裝置藝術應該是更加民主和自由的當代表達,和一些盜用博伊斯「社會雕塑」口號進行噱頭借勢創作裝置的藝術家不同,優秀的裝置藝術作品本質,和所有好的藝術樣式本質是相似的,它不可以通過一個絕好的創意點子、一種炫酷的工藝新媒介、一次社會熱點的簡單借勢、一場故論玄虛的現場布置來加大裝置藝術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嚴父慈母」都是愛,傳統藝術的美和裝置藝術的美,雖然表達方式不同,但都是希望人們通過藝術感受獲得啟發和思考。
當代裝置藝術從現代藝術視覺的「形」,走向觀念反思的「態」,是對藝術家觀念態度的直接考驗,如何有意義地、冷靜地思考表達,才是作品震撼人心的關鍵。一切以現代藝術形式視覺延伸的裝置,都是現代主義繪畫的副產品,嚴格意義不應該叫當代裝置藝術。中國裝置藝術的現實,在「泛裝置」多元發展的今天,與雕塑等各藝術門類的界線更加模糊,並存在著兩極分化的現象,要麼是非常「高大上」但觀眾缺席的「學術烏託邦」展覽和文本討論;要麼就是各個商業空間吸引眼球的「公共環藝設計」。
裝置藝術投入巨大與收藏範圍小等特點,也影響了裝置藝術家的持續創作,如何讓裝置藝術在「泛裝置」的兩極分化中找到一種新的發展可能,平衡之間的矛盾,「動想——當代互動裝置藝術展」,特別邀請國內外19位當代藝術家26件動態互動裝置作品及2個現場互動藝術項目在年代美術館參加展覽,也是希望觀眾面對藝術時,從傳統靜態的被動觀賞,走入到藝術的參與體驗互動中來;既有當代裝置藝術的「直接反思」,也有當代裝置藝術的「互動有趣」。讓藝術與觀眾彼此「動起來、想起來」,在這樣一種動起來的藝術互動中,激發不同的觀眾感受到不同的藝術心得,最終讓裝置藝術的「觀念之美」親近到更多人的生活並積極生效。
動想——當代互動裝置藝術展,在溫州年代美術館舉辦,也正值溫州大中小學校放暑假,展覽也是年代美術館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在這樣一個並非「北上廣」的三線城市,有更多一線城市才可以看到的新藝術形態,能讓學生和家長在家門口走進來,參與到「有趣而有內涵」的裝置藝術互動中來,感知不一樣的藝術收穫。這也是年代美術館為這座城市和孩子們精心準備的一份藝術大禮,讓當代裝置藝術更加親和地走進他們與未來的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