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鯊魚—藝術巡迴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2021-01-09 藝術中國

「僑福藝動」創始人黃建華、策展人黃篤與參展藝術家在展場合影

2015年8月20日,「保護鯊魚——藝術巡迴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僑福藝動與國際著名非盈利組織「野生救援」共同協辦。展覽旨在聚焦拯救鯊魚與保護海洋的環保主題,用藝術家的行動呼喚社會的共識,將藝術作品、藝術展覽與公益事業結合起來,發揮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特有的社會作用。

本次展覽是此國際藝術巡迴展的第三站,參與展覽的中外當代藝術家希望通過形式多樣的作品來喚醒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用藝術的力量來改變世界。「保護鯊魚——藝術巡迴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於摩納哥海洋博物館首次展覽, 9個月時間內吸引了近50萬參觀者。國際巡展的第二站於2014年5月至6月在莫斯科葉卡捷琳娜文化基金會展出,展覽受到了俄羅斯政府領導人和當地民眾的讚譽和支持。本次國博的展覽是在國博北2和北3展廳,有34位藝術家和慈善家的近50件作品在這裡創造出一場別開生面的跨學科環保藝術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在發布會上介紹展覽

「僑福藝動」創始人黃建華先生在發布會上介紹展覽的緣起

海洋保護對於可持續發展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全球問題,而中國在這一領域處於關鍵性的科研前沿地帶。為了提升社會意識的廣泛認知,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針對這一國際環境主題的展覽,在眾多藝術家與慈善家的全力合作下,傳播保護鯊魚對於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平衡的決定性作用。「保護鯊魚——藝術巡迴展」由僑福集團旗下的綠色藝術機構「僑福藝動」首先倡辦,致力於與國際環保組織和各地博物館的鼎力協作,共同呈獻針對環境議題的藝術展覽。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在展場向媒體介紹到:「這次展覽將環保主題帶進國內最頂級的藝術殿堂,通過藝術的變革力量來引起國內觀眾的關注和行動,我們感到非常榮幸,也要感謝參展藝術家和展覽的合作夥伴——野生救援和僑福藝動的大力支持。展覽採用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和平易近人的藝術語言,呼籲大家保護鯊魚、禁止魚翅捕獵,這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本次展覽反映了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表現了藝術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係,也強化了博物館的社會責任。」

野生救援WildAid創始人兼理事長Peter Knights先生(右)在發布會上致辭

展覽策展人黃篤在發布會上介紹展覽的策劃情況

「僑福藝動」創始人兼香港僑福建設企業機構執行長黃建華先生表示:「這是一個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重要環保議題。面對世界海洋環境所受到的根本威脅,鯊魚保護無疑是至為關鍵的一環。通過中國藝術家的詮釋,『保護鯊魚』藝術展將直抵心靈,比起科學說教的方式更能引起公眾的共鳴。」

「保護鯊魚——藝術巡迴展」囊括來自中國(包括香港和臺灣地區)、俄羅斯、奧地利、德國、摩納哥、西班牙、美國等國的藝術家。展覽匯聚了慈善家、詩人、社會名流、體育明星和演藝明星的作品,呈現出多元化的藝術體驗。藝術家通過跨領域的藝術媒介,包括裝置藝術、繪畫、雕塑、視頻、攝影、詩歌和紀錄片等形式,共同探討我們與這一海洋世界的重要領主之間緊張而微妙的關係。展覽將挑戰我們對於鯊魚的固有偏見,展現保護鯊魚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意義,以及過渡捕撈對海洋環境的負面影響。

王魯炎及身後的作品《被向下的向上體》

黃敬恆與身後他的作品《不要殺我》

藝術中國記者在展覽現場採訪了展覽的策展人黃篤先生,黃老師講到,「該展充分反映了參與者的想像力、判斷力、創造性及社會責任感——既諷喻和警醒人類的貪慾,又倡導建立人類與自然的和諧性。它的成功舉辦有助於公眾更深入了解『神秘』鯊魚與人類之關係,以克服人類未知的恐懼,並讓觀眾不得不面對一個真實而常被漠視的現實,做出各自的沉思與抉擇。同時就國博的這一次展覽來說,我們做了很多的調整和補充,增加了很多藝術家的作品,更加飽滿的實現了藝術展覽的意圖」。

李繼偉與作品《禁止複製 II》

「保護鯊魚——藝術巡迴展」獲得了非營利非政府的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的大力支持,其工作宗旨與本次展覽的目標不謀而合——終結野生動物的非法買賣,減少公眾對鯊魚魚翅等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消費需求。野生救援的工作顯著提高了公眾意識,讓人們關注魚翅消費對鯊魚種群以及海洋生態多樣性的影響。與官方場合下的政府禁令相結合,野生救援「拒食魚翅」公益行動已經通過全球化的名人效應在中國減少50%的魚翅消費。野生救援WildAid創始人兼理事長 Peter Knights 先生說道,本次展覽希望告知參觀者關於魚翅貿易的真相,它對過度捕撈的驅動已經嚴重威脅到某些特定的鯊魚物種。」

據悉,本次展覽將展至9月27日結束。

高孝午與作品《進化》

黃建華先生(左二)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展覽開幕式現場

相關焦點

  • 「立象盡意——白雪石中國畫作品展」 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
    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也迎來開館四周年紀念日,並於9月10日下午隆重舉行「立象盡意——白雪石中國畫作品展」開幕式及學術研討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宣布展覽開幕。
  • 「中國民間玩具收藏展暨傳統織繡展」在市民間藝術博物館開幕
    膠東在線消息:為大力弘揚傳統民間手工藝,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9日上午,「中國民間玩具收藏展暨傳統織繡展」在市民間藝術博物館開幕。
  • 南國中國畫藝術月暨郭利傑中國畫展圓滿開幕
    2020年12月18日,南國中國畫藝術月暨郭利傑中國畫展在南國威尼斯城國際社區圓滿開幕南國威尼斯城文化藝術大學校長劉軍老師致辭,他首先感謝了郭利傑、齊英石、劉江老師為文化藝術大學及下屬書畫協會的建設所作出的貢獻,也分享了他所知道的郭利傑老師,對郭老師幾十年不孜不倦的創作精神表示讚賞。郭利傑老師中國畫展將持續到12月23日,恭迎各界精英品鑑。
  • 容庚捐贈展中國美術館開幕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11月3日上午,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作為指導單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美術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共同主辦、東莞市委宣傳部協辦的「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從全國受贈單位中精選了容庚先生及其家屬捐贈品約300件在中國美術館進行展示。
  • 「中國牛——秦勝水藝術作品巡迴展」亮相深圳美術館
    1月8日,一場獨具特色的展覽「中國牛——秦勝水藝術作品巡迴展(深圳站)」在深圳美術館開展,為即將到來的牛年營造美好的文化藝術氛圍。 秦勝水,字耕夫,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擔任中國牛書畫創作院院長等職,被譽為「公益愛心藝術家」,作品先後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在《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多家報刊媒體發表,被拍賣機構徵集拍賣和美術機構、個人爭相收藏。
  • 一次繪畫新圖示的嘗試 肖康作品展在簡牘博物館開幕
    一次繪畫新圖示的嘗試 肖康作品展在簡牘博物館開幕 2020-12-28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盒子藝術空間「雙展」開幕
    【深圳商報訊】(記者 杜翔翔)12月17日,華僑城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雙展「旁聽——回到直覺」/「有用無用」開幕暨棄物博物館揭幕儀式在歡樂海岸舉行。來自國內外藝術家利用各種廢棄物建成的眾多精美藝術裝置亮相。兩個藝術展將展出至明年2月。
  • 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立的意義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博物館的任務是教育中國的藝術和歷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領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2017年有800多萬遊客,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僅次於羅浮宮的世界第二大參觀藝術博物館。
  • 國家博物館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時間+地點+介紹
    國家博物館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0641380)  2020新春展開幕時間:2020/1/16 上午10時啟幕  2020新春展展覽時間:2020/1/16- 2/29  2020新春展展覽地點:國家博物館 南8、南9展廳  2020新春展展覽介紹: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
  • 「白雲之鄉——紐西蘭國家公園展」開幕 巨型恐鳥骨骼標本國內首展
    新京報快訊 9月16日上午,一件紐西蘭巨型恐鳥骨骼標本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與市民見面,此件展品來自北京自然博物館,首次在國內展出。恐鳥為紐西蘭特有的體型高大、無飛行能力的鳥類,遺憾的是已經滅絕。為進一步展示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動物的息息相關,「白雲之鄉——紐西蘭國家公園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正式開幕。
  • 現場|「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共同主辦,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協辦、廣州藝術博物院承辦的「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展覽開幕現場 此次展覽展品近300件,得到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
  • 國家動物博物館「野性北歐·芬蘭-挪威野生動物攝影展」開幕...
    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飛羽視界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國家動物博物館主辦的「野性北歐·芬蘭-挪威野生動物攝影展」於5月14日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二層開幕。  這裡,呈現給大家的是中外自然生態攝影師芬蘭、挪威野生動物攝影作品展。  繼2014首屆中外自然生態攝影師作品聯展後,飛羽視界文化傳媒策劃並組織中國自然生態攝影師與芬蘭、挪威、瑞典、美國的著名自然生態攝影師進行了多次境內外野生動物拍攝交流。
  • 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亮相江蘇省美術館
    嘉賓留影10月17日下午,由中國畫學會指導,今日中國雜誌社、現代快報、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的「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隆重開幕。開幕現場高鵬滿座、大咖雲集,大家共襄盛會,共話藝術。
  • 國博推出「中國國家博物館當代瓷器捐贈收藏展」
    中青在線北京7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敏)7月20日到7月30日,觀眾可以走進國家博物館欣賞當代瓷器捐贈收藏展,國博近年來收藏的一批各大名窯當代傳承人的代表精品、APEC、G20和「一帶一路」等重要國際會議的國宴用瓷等當代陶藝創作的代表均有展出
  • 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大師收藏展揭畫作背後的世紀秘密
    [摘要]11月3日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開幕的《Old Masters Now: Celebrating the Johnson Collection》展有8件作品通過新技術和藝術史的重新研究表明,仍有諸多秘密有待研究和揭示。
  • 「千年夢華——中國歷代枕文物特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
    「千年夢華——中國歷代枕文物特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裡面好多想不到——睡覺的瓷枕竟有警示意義12月28日,小朋友在觀賞展出的北宋時期臥女枕。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郭立亮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郭瑤安睡的枕頭竟然含有警示意義,中國古代的枕頭到底有多少講究?
  • 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北京開幕
    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保利文化集團聯合推出的公益性展覽「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3月31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4月13日,本次展覽恰逢4月1日北京第36屆「愛鳥周」的到來,展出的746張鳥類圖譜,將鳥類這一自然界的精靈,用傳統藝術和自然主義結合的手法靈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 難忘2020|這一年的藝術展館:用心策展,守望經典與人文
    回顧一年來的藝術展覽與特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藝術場館史無前例地開開關關、展覽史無前例地斷斷續續。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編輯部盤點的2020年這十處藝術場館只是中國國內博物館、美術館群裡的部分代表。其中,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以其大手筆與高質量的策展,一直保持著口碑,並無意外;而北京畫院、浙江美術館,一以對齊白石研究「上下左右」的呈現影響極大,一則以發掘展覽的文脈與人文底蘊而受到關注,包括齊白石黃賓虹對展、汪曾祺首次書畫大展等都可以見出策展的用心;山西博物院憑藉山西深厚的歷史底蘊策展,一些展覽持續成為話題;不可忽視的還在一家新開館的縣區屬博物館——吳中博物館,展館雖小,然而特展與公共教育等的視野
  • 德化白瓷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梁爽):為期13天的絲路使者「中國白」再出發——2017年國博德化白瓷藝術展2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藝術設計作品展在山工藝開幕
    中國教育在線訊 三大國展齊聚山東,共慶新中國70華誕。9月6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藝術設計作品展」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是第一次由藝術高校承辦的全國美展展區,是第十三屆全國美展13個展區中第一個開幕的展區,同時,也是山東省今年承辦的「三大國展」中第一個開幕首秀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