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大師收藏展揭畫作背後的世紀秘密

2020-12-03 騰訊網

[摘要]11月3日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開幕的《Old Masters Now: Celebrating the Johnson Collection》展有8件作品通過新技術和藝術史的重新研究表明,仍有諸多秘密有待研究和揭示。

人們總是認為,一個大部分由大師名作組成的收藏,並且在一家博物館的牆壁上懸掛超過一個世紀之久,那麼所有有待研究的問題應該都已經清晰可鑑了。但是11月3日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開幕的《Old Masters Now: Celebrating the Johnson Collection》展覽改變了人們的這一想法。在展出的百件作品中,有8件作品通過新技術和藝術史的重新研究表明,仍有諸多秘密有待研究和揭示。

捐贈了1500多件藝術品的約翰·格雷弗·詹森(John Graver Johnson)肖像(圖片版權歸費城藝術博物館,下同)

1917年,費城的律師和收藏家約翰·格雷弗·詹森(John Graver Johnson)將其收藏的1,279幅油畫,51件雕塑和100件物品遺贈給費城藝術博物館,此次展覽的展品便選自其中。 「這是美國最大和最重要的歐洲繪畫收藏品之一,」博物館的歐洲繪畫聯席策展人克里斯多福·阿特金斯(Christopher Atkins)說。展覽的兩年籌備期讓策展人和保管者有機會研究詹森收藏的作品,並向公眾展示「這不是一個靜態的收藏,它是動態的,存在許多新的發現的潛能」,博物館保護部總監Mark Tucker說。

朱迪思·萊斯特 (Judith Leyster),最後一滴( The Last Drop)(約1639年)處理前(左)和處理後

柜子上的骨架

儘管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博物館研究者就知道由荷蘭藝術家朱迪思·萊斯特(Judith Leyster)創作的作品《The Last Drop 》(The Gay Cavalier) 並不像其表面看起來這麼簡單,但是直到最近保護人員才得以移除畫幅表面的覆蓋,露出了飲酒者旁邊站著的那副骨架,萊斯特的畫作中隱含了一個道德化的故事。博物館保護總監Mark Tucker說:「我們對這幅畫的條件了解有限,之前一直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對畫作不造成任何損害而去除覆蓋物。他推測為了使這幅作品更加暢銷,在詹森於1908年買下它之前,畫作中的骨架可能已經被覆蓋。

處理前的提香(Titian )的菲利波·阿辛託(Filippo Archinto)(1558)

你看到的紅衣主教實則是大主教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研究了提香創作於1558年的菲利波·阿辛託(Filippo Archinto)的肖像,這是一幅在50年內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作品。文保專家們的目標是改善畫作的外觀,以便使觀者可以更好的理解畫作內涵,好解答觀眾對此幅畫作最為常見的疑惑——「它發生了什麼?」。多年以來,學者們認為,這幅畫創作於當阿辛託是紅衣主教的時候,因為他的長袍被塗上了紅色的顏色。 但是經過重新研究之後,博物館的專家們認定,提香是在1556年阿辛託(Archinto)成為大主教後繪製的此幅肖像,他的鬥篷或肩衣最初是紫色的。為了繪製肩衣,提香混合了紅色有機著色劑和深藍色粉末顏料,這種深藍色顏料盛行於當時的威尼斯,但性質十分不穩定,會隨時間流逝而失去藍色的色素。 「鬥篷的左側已經退化成棕紅色,而右側保持著紫色的色調,這表明用於畫白色面紗的鉛白色顏料可能為藍色粉末顏料提供了一個保護環境。」文物科技保護專家說 。

羅吉爾·凡·德爾·維登(Rogier van der Weyden)聖母和聖徒約翰哀悼基督

(The Crucifixion, with the Virgin and Saint John the Evangelist Mourning)(大約1460年)

更大的畫幅

博物館方現在相信,羅吉爾·凡·德爾·維登(Rogier van der Weyden)這件被分割成兩塊面板的作品是這位荷蘭大師遺失的大型祭壇畫上的構成部分。這個面板多年來一直令文保專家 Mark Tucker感到好奇和困擾,因為學者們不能就它們到底是什麼達成一致意見。之後他重新審視了技術報告,並對「最初認為微不足道的奇怪的木工細節」進行琢磨,確定其中一件木製品可以通過定位孔固定到組合作品的另一側,並且與荷蘭雕刻祭壇畫保持一致的建造結構。「我們現在知道這個完成於畫家工作室的作品是直接為祭壇雕塑項目而創作的,」他說, 「我們的研究表明,它來自於祭壇畫遺失的一部分,其高超而嫻熟的技藝水平表明這是15世紀北歐藝術的傑作之一。」(文/陳若茜)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狗年畫狗,那些藝術大師筆下的狗!
    這幅畫正是創作於Modena,此次展覽之後,巴斯奎特的繪畫事業開啟了「開掛模式」,年輕的生命走向燦爛輝煌。傑夫·昆斯《氣球狗》氣球狗是孩子的玩物,也是傑夫·昆斯席捲全球藝術市場的秘密武器。他將廉價的商品、世俗的文化一舉創作成波普藝術的代表作。當然,他的作品在暢銷的背後也充滿了爭議,並未完全被學術界認可。
  • 米羅畫作展臺北開展 圖
    (1)6月7日,觀眾在觀賞米羅畫作。  當日,「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在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行開幕記者會。該展將於6月8日至9月25日舉行,展出86件米羅不同材質的作品,包括油畫、版畫、雕塑與複合媒材作品,分別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的米羅基金會,以及米羅家族的收藏。
  • 「圈圈叉叉」大師當代藝術隱士
    7月5日,當代藝術大師塞·託姆布雷在羅馬去世,享年83歲。英國衛報在文化版頭條,以醒目的字體寫下標題:震撼者、英雄、天才:塞·託姆布雷。塞·託姆布雷(1928年~2011年)20世紀後半期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自1957年起就開始在義大利南部定居。
  • 馬莫坦博物館的日出印象,19世紀著名繪畫運動,因這幅畫而得名
    馬莫坦博物館的日出印象,19世紀著名繪畫運動,因這幅畫而得名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巴黎馬莫坦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日出印象。生命儘管短暫,印象主義爆發的力量卻是無窮的,當年相聚於咖啡館中的年輕人中走出了多位大師,他們的畫作動搖了西歐文藝復興以來奠定的體系,為其後的新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立體主義者等一切打開了廣闊的天地。印象主義是所有現代藝術的先驅,而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現代藝術吹響的第一聲嘹亮號角。當夥伴們相繼離開後,莫奈遷居至吉維尼,堅定追逐自己描繪光線的夢想。
  • 新形態——中國當代水墨畫六人展即將在銀帝藝術館啟幕
    (▲ 展覽海報)主 題〡Title新形態——中國當代水墨畫六人展New Form——Chinese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of Six Artists主 辦〡Host銀帝藝術館 山東濰坊弘川現代藝術博物館Yindi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的珍貴遺產,800幅可傳家畫作,超重磅!|| Chin@...
    書裡的每一幅作品都是藝術品級別的好看。  畫作栩栩如生,花瓣纖細美麗。    擺脫時空的限制,帶我們進入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的收藏室,去觀賞古往今來綺麗曼妙的生命。  本書作者之一米歇爾這樣評價奧爾良公爵:「堪稱17世紀完美的收藏家典範。」
  • 2021年也不要忘了藝術,這20個開年大展送給你
    本次展出張信哲收藏的百餘件月份牌原稿畫,以及1910-1940年代的旗袍服飾,還原百年前上海時代風尚的同時,致敬中國商業美術先驅。NEXT波提切利與他的非凡時空除了烏菲齊美術館,其它藝術機構借展的40餘件珍貴藏品裡,還包括菲利普·利皮等多位同時代大師的油畫。NEXT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
  • 「立象盡意——白雪石中國畫作品展」 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
    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也迎來開館四周年紀念日,並於9月10日下午隆重舉行「立象盡意——白雪石中國畫作品展」開幕式及學術研討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宣布展覽開幕。
  • 文豪雨果還畫過「水墨畫」?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館展品下月抵滬
    「熟悉的陌生人」維克多·雨果的這一切才華,將在上海明珠美術館與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上首次向中國觀眾展示。據明珠美術館館長李丹丹透露,展覽中的多件展品是首次從雨果故居博物館的牆上取下,走出法國國門出展。
  • 藝術故事|「一幅畫和一個民族的命運」
    克裡姆特(1862-1918)是19世紀末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奧地利表現主義家,維也納分離派的創導者,他所作的《吻》和幾幅人物肖像.一直陳列在奧地利畫廊。奧地利畫廊就是奧地利的國家英術館.這幾張畫幾乎就是奧地利繪畫藝術的象徵。此次拍賣的《阿德列布洛赫-鮑爾夫人肖像》(Adele Bloch-Bauer I)就是其中之一。幾年前,奧地利人根本無法想像他們視作國寶的藝術品會走向拍賣場。
  • 來「鮑勃·迪倫藝術大展」,了解更多關於迪倫的秘密
    來「鮑勃·迪倫藝術大展」,了解更多關於迪倫的秘密 2020-09-04 1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周藝術人物|舞美設計大師李名覺辭世,泰特策展人因言停職
    在北京,畫家黃騰輝的畫冊《繽紛詩境——黃騰輝的藝術世界》出版。在上海,廣東省書協主席張桂光在上海朵雲軒藝術中心舉辦了個人回顧展,收藏愛好者嚴秀方則展示其珍藏的各朝代「花式」花錢。李名覺自小隨母親看戲、聽歌劇和音樂會,由此步入戲劇藝術的殿堂。他曾師從美國一流舞臺設計大師喬·梅爾金納,長居紐約。畢業後就任美國耶魯大學舞臺設計系主任。
  • 在國家博物館看張大千的集古大成與鑑定收藏
    張大千先生是20世紀中國畫壇的一代巨匠,於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無所不能,無一不精。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採。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後與黃君璧、溥心畲被稱為「渡海三家」。
  • 瑞典三星級景點——哥德堡藝術博物館值得一去
    哥德堡藝術博物館,館內的藝術藏品堪稱北歐最優秀的藏品之一,包括從 15 世紀到現在的藏品,而且存有大量北歐和國際藝術作品。它是《北歐米其林綠色指南》評選的瑞典三星級景點,館中陳列著優秀的北歐經典藝術作品。你還將有機會看到 Albert Edelfelt、Ernst Josephson、P.
  • 【大象視界】現場直擊4年來最震撼人心的民間佛教藝術大展!
    這個跨年度的超級特展從2017年的12月23日開展至今,到2018年的1月23日結束,元旦前後,大象仍然在各地拍賣奔波,但在這個展覽還有最後幾天即將結束之前,大象還是特別要為朋友們導覽推薦一番。因為,作為一個民間佛教藝術收藏展,這是近幾年來整體水平最高的一次,可能沒有之一,如果您喜歡佛教藝術,錯過這個展覽,估計是要後悔好幾年的!
  • 「中國民間玩具收藏展暨傳統織繡展」在市民間藝術博物館開幕
    膠東在線消息:為大力弘揚傳統民間手工藝,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9日上午,「中國民間玩具收藏展暨傳統織繡展」在市民間藝術博物館開幕。
  • 寧波老外灘畢卡索藝術大展完美落幕
    自2020年8月29日至11月29日,位於寧波老外灘北岸藝術中心畢卡索藝術大展一直備受矚目,如此高規格世界頂級藝術大師IP的商業藝術大展是否能夠引起寧波市民的文化消費熱情?是否有人願意花60元門票買單?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⑥|藝術特展真的「網紅化」了嗎
    以「全球藝場·上海時間」為主題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早已落下幃幕,然而,藝術的「上海時間」仍在延續。「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近期深入探訪上海濱江美術館群,探尋藝術的「上海時間」與背後。
  • 從《臥室》到《夜鷹》,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與名作互動
    圖/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供圖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是美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著名的法國印象派繪畫收藏博物館。它坐落在芝加哥市中心的密西根大道上,緊鄰千禧公園,是芝加哥當地的地標性建築,每年平均接待170多萬名遊客。
  • 全球犬類藝術藏品數量最多的「狗博物館」,2 月在紐約開放
    美國養犬俱樂部成立於 1884 年,由美國各地超過 500 個獨立養犬俱樂部組成,是一個致力於維護純種犬的類型和功能的非營利性組織。AKC 狗博物館是世界上犬類藝術收藏品收藏數量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此次展覽將展出包括繪畫、雕塑、藝術裝置在內的數百件以狗為主題的藝術收藏品,同時還設計了 6 個數字互動類展覽供觀眾參觀。除此之外,博物館內一個藏有 15000 本犬類書籍的圖書館也將在展覽期間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