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的珍貴遺產,800幅可傳家畫作,超重磅!|| Chin@...

2021-01-17 網易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字數 2k+·

  塞納河畔,巴黎左岸第五區,距巴黎聖母院不遠,坐落著一座世界聞名的博物館——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

  它是法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

  館內珍藏著世界上最豐富的犢皮紙博物畫——近7000幅以花卉、動物為題材的水粉和水彩犢皮紙畫。

  

  奇珍異獸、花草繁茂,好不熱鬧美麗,400多年來,一直見證著人類對自然世界的探索、熱愛和珍惜。

  既是學者們登上科學高峰的殿堂,也是大眾獲得知識的源泉之地。

  

  今天推薦的高顏值重磅著作,就脫胎於這座大名鼎鼎的博物館,叫作:《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毫不誇張地說,這可能是你見過的最好看、最生機勃勃的書。

  書裡從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近7000幅畫作中,選出800多張珍貴作品,加以背景故事介紹、知識科普。

  

  薈聚了植物、動物、自然、歷史、文學等跨學科的知識富礦,仿佛一座放在案頭的博物館。

  這是它們首次作為一本宏偉巨著出現,以一種可以永久保存的形式,磅礴重現橫跨四個世紀的犢皮紙博物畫。

  堪稱向歷史遺產致敬的無雙傑作,是名副其實可傳家的收藏級鴻篇巨著。

  

  書裡的每一幅作品都是藝術品級別的好看。

  畫作栩栩如生,花瓣纖細美麗。

  

  

  

  

  包含各類花草樹木、鳥類、魚類、昆蟲……

  這些博物畫由400年來各個時代最為出色的宮廷細密畫師悉心畫就。

  不僅展現了藝術大師們絕佳的審美與技法,也以一種宏偉巨著的方式記錄了時光長河裡的生物多樣性,致敬了人類探索博物的歷史。

  

  十四斤的重量(放心,一條給你包郵),超大開本。

  你可以近距離欣賞400年來人類探尋自然的偉大成果,近距離接觸無與倫比的美麗。

  

  放在家裡也裝點居室。

  

  讀過的小夥伴都被「圈粉」:

  「太精美了,每一頁都值得細細地看,非常治癒!」

  「整整一大本生物百科,我只認識不到二十種,世界那麼大,物種多樣化,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親眼見見儘可能多的生物,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限時特惠價 ¥549(圖書定價 ¥998)

  VIP滿2件打8折

  1月10日23:59特惠結束

  創造博物畫的「花痴」公爵

  
| 奧爾良公爵畫像

  博物畫,是在攝影攝像技術出現之前,人類認識世界、傳遞智慧的重要方式。

  它的誕生,離不開17世紀法國一位醉心花草的「花痴王爺」。

  他是國王路易十三的弟弟,名叫加斯東,被封為奧爾良公爵。

  這位「王爺」非常與眾不同,別人愛江山愛美人,他偏偏鍾情於花花草草。

  

  日常最大的愛好,就是派人滿世界搜羅奇花異草,移植進自己的花園,並且耗巨資養護。

  他還委託兩位動植物學家,用犢皮紙將園中的奇珍異獸一一畫下來,期望將生靈之美永久保存。

  

  所謂犢皮紙,是用牛皮,經繁複工藝流程製成的紙,堅韌剔透,非常稀有昂貴。

  這是在當時人類技術水平下,極其適合書畫和保存的紙。

  這種習慣被後來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沿襲,形成一套規模宏大的犢皮紙博物畫,還被當作王室的王子公主的教材。

  舊制度末期,犢皮紙博物畫被放置在紅色摩洛哥皮製大畫夾內,保存在國王圖書館 ,作為珍寶向貴客展示。

  

  400年來,科學和藝術始終結伴同行。

  幾代宮廷畫師用極其精湛的技藝在珍貴的犢皮紙上完美再現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動植物,不僅傳播了當時鮮為人知的科學知識,更將美麗珍稀卻生命短暫的藏品記錄下來。

  可以說,這些犢皮紙博物畫是千姿百態、漫遊數百年的紙上物種歷險記了。

  

  大革命後,這些珍貴的犢皮紙博物畫輾轉多地、蟄伏數十年,終於在1793年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建館後安家落戶,最終得以與世人見面。

  擺脫時空的限制,帶我們進入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的收藏室,去觀賞古往今來綺麗曼妙的生命。

  本書作者之一米歇爾這樣評價奧爾良公爵:「堪稱17世紀完美的收藏家典範。」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限時特惠價 ¥549(圖書定價 ¥998)

  VIP滿2件打8折

  1月10日23:59特惠結束

  

  書中的每一幅畫作都是皇家畫師作品,十分賞心悅目。

  比如博物畫的色彩運用、構圖,畫師創作時會格外注意美感與科學真實的結合,對於繪畫愛好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教學範本。

  

  還有對畫作背景的構思,比如畫家亨利·約瑟夫·雷杜德創作的這幅。

  畫作主人公是長頸鹿,但他卻別出心裁地在旁邊畫上一人,這是藏品中唯一帶有人類的作品。

  

  

  還有:

  極樂鳥輕盈飄逸的尾羽、鴞鸚鵡檸檬綠色的雙翼、風之橙花糙蘇繁複的枝條、波斯貝母強健圓潤的球莖……連看似普通的陸地蝸牛都有斑斕的色彩。

  不禁讓人感嘆自然的偉大和生命的豐富。

  一種生物一般只入畫一次,求精求準,詳細展現宮廷細密畫師絕佳藝術技法及科學認知水平。

  

  而且,這也是一本絕佳的歷史與生物科普書籍,養眼之餘還能收穫有趣的知識。

  這幅帶有宗教性質的畫作,背後竟藏著能文能武的公爵追求美麗少女的故事。

  

  還有法國皇室收藏犢皮紙博物畫的趣事、幾百年前的「植物獵人」都做些啥、博物館經歷了怎樣的輾轉與重生……

  書中選取獨特的視角切入,娓娓道來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特別適合那些對大自然和歷史好奇的孩子。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限時特惠價 ¥549(圖書定價 ¥998)

  VIP滿2件打8折

  1月10日23:59特惠結束

  強大的作者和製作團隊

  能夠讓當年的美景奇觀穿越百年歷史,每一頁、每一幅都離不開創作團隊的用心。

  這本書有兩位主要作者。

  

  一位是帕斯卡萊﹒厄泰爾(Pascale Heurtel)。

  她是博物圖譜歷史研究專家,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首席館長、圖書館長。

  畢業於法國文獻學院,畢業後就被任命負責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中心圖書館的科學檔案和手抄本收藏,也負責印本、圖像和藝術遺產收藏。

  

  另一位作者是米歇爾﹒勒努瓦(Michelle Lenoir)。

  她有30年圖書館遺產管理從業經驗,曾先後擔任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圖書館主任、文化部文字遺產局局長、國家自然博物館圖書館名譽主任等重要職位。

  兩位作者聯合眾多知名專家學者,耗時27年方得出版,其內容之嚴謹豐富,可以想像。

  

  負責書籍翻譯工作的是著名翻譯家金小燕博士,她就職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19世紀法國文學。

  曾參與翻譯《多元語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論》,參與編寫《當代外國文學紀事1980-2000(法國卷)》等。

  譯著文風輕鬆典雅,將科學與藝術融匯貫通,知識點表達得淺白易懂。

  

  與國際知名且多次獲得「印刷界奧斯卡」班尼獎的印刷團隊合作,採用大8開的印製開本,打造視覺極限震撼。

  

  內頁選用頂級畫冊專用日本進口特種紙全彩印刷,極大程度還原犢皮紙獨特紋理。

  

  筆觸細膩,纖毫畢現,低度反光紙面,予人極致悅目的閱讀體驗。

  

  請來央美專家團隊傾力校色,版權方三人小組駐廠監印,成就完美的色彩還原和細節呈現。

  

  600多頁的體量,豐富震撼。

  

  成年男子要兩隻手才抱得下。

  

  硬殼圓脊精裝,簡潔而醒目的裝幀,展現法式優雅的頂級工藝。

  還有精美函套、硬殼布藝封面,保護書頁,方便收藏。

  

  另有獨立手提禮盒包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女子騙走著名老畫家方鳳富71幅畫作 價值上億元
    女子騙走著名老畫家方鳳富71幅畫作 價值上億元 原標題:   重慶晚報訊 昨日,重慶籍著名國畫家方鳳富終於拿回被騙走的71幅畫作(如圖)。此案一度震驚全國書畫界,經過警方努力完璧歸趙。
  • 臺北博物館有幅怪畫,老虎畫成病貓網友不解,放大5倍終於懂了!
    文 / 小七各位繪畫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繪畫文化時,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說到名貴的畫作,大家肯定會想到宋朝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有徐悲鴻的《馬》,再有就是齊白石的《蝦》,這些畫家都非常的有名,所以他們的繪畫作品也是非常的值錢,那可都是無價之寶
  • 世界十大著名博物館
    始建於1204年,原 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羅浮宮博物館佔地約198公頃,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佔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羅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
  • 老人開價800萬賣傳家寶,專家出1萬,後來國家出1800萬拍回
    曾經,有一位七旬老人擁有一件價值連城的國寶,在上交國家時,他希望能夠獲得800萬元的報酬,但有關專家表示,只能給予老人1萬元的獎勵。後來,老人轉手將寶物賣掉,最終國家花了1800萬才將其拍回。那麼,這個國寶文物究竟是什麼來歷?為何會有如此高的價值呢?
  • 馬莫坦博物館的日出印象,19世紀著名繪畫運動,因這幅畫而得名
    馬莫坦博物館的日出印象,19世紀著名繪畫運動,因這幅畫而得名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巴黎馬莫坦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日出印象。這幅《日出印象》的作者就是年輕畫家克勞德·莫奈。他從15歲起跟隨畫家布丹學習風景畫,老師不光教給他紮實的基本功,還有一句令他受益終身的話:「當場畫下來的任何東西,總是具有以後在畫室裡不可能得到的一種力量。」後來莫奈在巴黎結識了咖啡館中的那群朋友,感到生命中仿佛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他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用科學的自信去描繪他眼中或說是心中的「真實」大自然。
  • 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大師收藏展揭畫作背後的世紀秘密
    1917年,費城的律師和收藏家約翰·格雷弗·詹森(John Graver Johnson)將其收藏的1,279幅油畫,51件雕塑和100件物品遺贈給費城藝術博物館,此次展覽的展品便選自其中。博物館保護總監Mark Tucker說:「我們對這幅畫的條件了解有限,之前一直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對畫作不造成任何損害而去除覆蓋物。他推測為了使這幅作品更加暢銷,在詹森於1908年買下它之前,畫作中的骨架可能已經被覆蓋。
  • 故宮這幅「鬼畫」,有800多年歷史,放大10倍,骷髏手裡拿的什麼
    故宮這幅「鬼畫」,有800多年歷史,放大10倍,骷髏手裡拿的什麼故宮這幅800年前「鬼畫」,內容詭異卻無題字,到底有何寓意故宮博物館裡藏有一幅絹本設色團扇畫這幅畫由南宋畫家李嵩創作,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因畫中有一大一小兩個骷髏,所以這幅畫也被稱為「鬼畫」。雖然作畫者已經作古,但圍繞著這幅畫的討論與思考卻從來沒有斷絕。從古至今,欣賞這幅畫的人一直不知道作家這幅畫在表達什麼意思,只能大致地看出來畫的是陰陽兩界。這幅畫沒有任何題字,到底是什麼寓意呢?
  • 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立的意義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博物館的任務是教育中國的藝術和歷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領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2017年有800多萬遊客,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僅次於羅浮宮的世界第二大參觀藝術博物館。
  • 進來吸貓 ︳俄羅斯博物館的50隻喵星人得到來自法國的遺產
    關於一份跨國之愛,關於一筆遺產,也關於一群貓貓......==========暖心分割線==========現在提起故宮的標誌,大概不少人都會想到故宮貓吧?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收藏著來自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藝術珍品,而館內居住著一群貓,它們是博物館裡的「合法居民」也是博物館中的寶藏。
  • 藝術故事|「一幅畫和一個民族的命運」
    現在,通過掛在牆上的這幅畫,這個故事被說出來了,它還會一遍又一遍地被人講述。創下油畫最高拍賣紀錄的《阿德列·布洛赫-鮑爾夫人肖像》一幅畫和一個民族的命運奧地利著名油畫家居斯塔夫克裡姆特100年前所作的一幅肖像畫,在不久前的一次拍賣會上,以1.35億美元成交價被化妝品巨頭羅納德勞德收購,創下迄今單幅油畫最高拍賣價紀錄。
  • 走進法國「德拉克洛瓦的工作室」,看名作如何誕生
    19世紀同時代的一些畫家,將畫作與工藝品、石膏像、照片、印刷品等相互結合,為參觀者提供完整的研究史料。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羅浮宮藏(非本次展品)1830年的著名畫作《自由引導人民》影響了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30年後寫成著名的文學作品《悲慘世界》,這幅作品也成為風靡世界的圖式,曾被印入法國政府發行的100法郎和1980年的郵票上。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高達上千萬件,遠遠超過我國本土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我們的博物館數量也遠低於美國、法國、英國甚至日本。所以讓人遺憾的是,很多堪稱絕世罕見的中國文物,要到國外才能一睹真容,其中有五件中國文物還成為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知何時,它們才能回歸祖國。
  • 大爺開價800萬賣傳家寶,專家表示只值1萬,他轉身賣了1980萬
    李爺爺並沒有太過興奮,在找到秦公之前,他已經找過北京的鑑定專家了,專家表示這幅畫確是真跡無疑。並且這幅畫的來歷讓李爺爺對其真偽深信不疑,所以得到秦公的肯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全球16個線上博物館推薦,帶娃足不出戶看展覽!
    之前團長推薦成都本地的線上博物館(附上連結),許多父母表示不夠看,於是團長精心挑選了16個線上博物館資源。這樣娃娃足不出戶,也能看遍全球的精彩展覽。PS:點擊所有圖片可直達各個線上博物館資源,喜歡的朋友們記得收藏哈!
  • 法國皇后瑪麗·德·美第奇的一生(榮耀、權力、陰謀、鬥爭):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全系列被稱為「瑪麗·德·美第奇的生涯」,是17世紀巴洛克大師魯本斯接受瑪麗委託所作的作品。第1幅,命運就此開啟第2幅,《公主的誕生》。歷來重要人物誕生,上天必降異兆,中外莫不如此,所以瑪麗也被作了同樣的處理。
  • 湖南省博物館珍藏的西漢T形帛畫 憑什麼登上《國家寶藏》
    今年初,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熱播,在海內外引起了高度關注。《國家寶藏》從全國9家重量級博物館中選出了27件珍貴館藏,介紹給億萬觀眾。其中,湖南省博物館珍藏的西漢T形帛畫,受到了《國家寶藏》濃墨重彩的介紹。
  • 一條抹香鯨,從摩納哥「遊」到浙江自然博物館
    2018年5月23日,一條抹香鯨,從摩納哥「遊」到浙江自然博物館安吉分館。這是一條製作於1999年的抹香鯨模型(以下稱作「抹香鯨」),由摩納哥海洋博物館捐贈給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目前是全中國最大的抹香鯨模型。
  • 漢聲團隊推出《松陽傳家》,系統全面地挖掘松陽活態的文化遺產
    12月3日,「《松陽傳家》出版暨「中華遺產·鄉土建築」系列媒體懇談會」在漢聲北京編輯部舉行。漢聲雜誌創始人黃永松先生及其團隊,共同解讀了《松陽傳家》一書的出版意義和價值,並就漢聲雜誌50周年漢聲全集出版項目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合作展開磋商。
  • 法國,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因「浪漫」聞名世界,你去過嗎?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墓是平的,裡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塞納河是法國北部大河,全長776.6公裡;它是歐洲有歷史意義的大河之一,其排水網絡的運輸量佔法國內河航運量的大部分。自中世紀初期以來,它就一直是巴黎之河;巴黎是在該河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來的,河流與城市的相互依存關係是緊密而不可分離的。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亞尼的死者之書》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