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凱旋門
法國巴黎凱旋門是歐洲的一個著名建築物,歐洲最大的凱旋門——法國巴黎凱旋門。巴黎凱旋門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夏爾;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中央,是拿破崙為紀念他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打敗奧俄聯軍的功績,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
凱旋門最奇特之處,據說是每當拿破崙周年忌日的黃昏,從香榭裡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圈裡。
1920年11月,在凱旋門的下方建造了一座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裡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
塞納河是法國北部大河,全長776.6公裡;它是歐洲有歷史意義的大河之一,其排水網絡的運輸量佔法國內河航運量的大部分。自中世紀初期以來,它就一直是巴黎之河;巴黎是在該河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來的,河流與城市的相互依存關係是緊密而不可分離的。
塞納河的河源,距巴黎東南275公裡。在一片海拔470多米的石灰巖丘陵地帶,一個狹窄山谷裡有一條小溪,沿溪而上有一個山洞。洞口不高,是人工建築的,門前沒有柵欄。洞裡有一尊女神雕像,她白衣素裹,半躺半臥,手裡捧著水瓶,嘴角掛著微笑。小溪就從這位女神的背後悄悄流出來。顯而易見,塞納河是以泉水為源的。當地的高盧人傳說,這位女神名塞納,是一位降水女神,塞納河就以她的名字為名。
羅浮宮
羅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現為羅浮宮博物館,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佔地約198公頃,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佔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
羅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以上,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埃及和古希臘、古羅馬等6個門類。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裡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
羅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
香榭麗大道
方尖碑
廣場中央矗立著這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正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掠奪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地標。
蒙馬特高地眺巴黎全景
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於1889年建成,當年建成後的艾菲爾鐵塔還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得名於設計它的著名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艾菲爾,全部由施耐德鐵器(現施耐德電氣)建造。
它是世界著名建築、法國文化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