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法國教育在20世紀50、60年代進行了兩次重大改革,逐漸形成現今極具特點、複雜多樣的教育體制。6~16歲為義務教育。公立小學和中學免收學費,免費提供小學和初中教材。高等學校除私立學校外,一般也只繳納少量註冊費。初等教育學制5年,入學率100%。中等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兩類。普通中等教育分為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學制7年各為4年和3年。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較快,主要包括技術高中、職業高中、藝徒培訓中心、就業前教育適應班4種類型和層次。高等教育分為綜合性大學、高等專業學院、高等技術學校和承擔教學任務的科研教育機構4類。
法著名高校有:巴黎大學、格勒諾布爾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裡昂大學、索邦大學、國家行政學院、巴黎高等商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等。巴黎大學是法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公元13世紀初已具雛形,歷經多次改組和調整。因索邦大廈是該校主要校址,因此索邦成為巴黎大學的代名詞。
但更負盛名的是法國的「Grande Ecole」,一般譯高等學府或大學校,普通高中畢業生經過高中會考後,還需在預科班就讀兩年以上,才能參加淘汰率極高的考試,進入學府,高等學府實行三年學習制度,畢業文憑等同於碩士。法國企業和科學界領袖大多出自此類學府。其中較為出眾的有: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巴黎高等礦業學院、巴黎中央理工學院等。
01巴黎大學
巴黎大學(法文:Université de Paris),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坐落在法國首都巴黎,其授課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中葉。大學分別在1200年和1215年獲得法王腓力二世和教宗諾森三世的官方認可。1257年,大學的第一個學院機構索邦學院成立,索邦(Sorbonne)成為大學的代稱。
1793年法國大革命時巴黎大學遭到解散,1896年重建,1968年再被拆分成13所獨立大學;2018年巴黎第四大學和巴黎第六大學合併為索邦大學,繼承索邦的名號 [2] ;2019年巴黎第五大學、巴黎第七大學和巴黎地球物理學院則合併為巴黎大學,繼承巴黎的名稱。
目前,巴黎大學是法國卓越大學計劃成員,也是歐洲大學聯盟Circle U.計劃成員之一。在2020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該校位列全球第65名,法國第4名。其中,地球科學、藥學、數學、物理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學科均位於全球前50名。
02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
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UGA),創建於1339年,是一所擁有近七百年歷史的國立綜合研究型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教學科研實力處於法國頂尖、世界一流水平。
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法國公立大學,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先後誕生過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克勞斯·馮·克利青、路易·奈爾、熱拉爾·穆魯),一位圖靈獎獲得者(約瑟夫·斯發基斯)。同時,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傳播學教席(Chaire UNESCO)所在處。
格勒諾布爾大學為法國頂尖大學之一,於2018年10月正式入選法國 「卓越大學計劃」 (IDEX) ,未來每年將獲得法國政府7億歐元的年度經費支持。IDEX計劃即法國常春藤高校聯盟,是法國高等教育近四十年來最大力度的改革之一,旨在建立五至七所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大學。2020年1月1日,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旗下所屬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全面整合為共同體(La communauté d'universités et établissements,ComUE),下屬所有大學學位均由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統一頒發。
03斯特拉斯堡大學
斯特拉斯堡大學,簡稱UDS,歐洲最傑出的大學之一。至今已有480多年歷史。其是21世紀學術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IDEX計劃高校的成員 。
斯特拉斯堡大學成立於1538年,2009年組建並成立斯特拉斯堡高校聯盟(La communauté d'universités et établissements,ComUE)(含法國國家行政學院、斯堡國立高等建築學院、萊茵高等藝術學院、法國國家環境整治學院、國立應用工程師學院、歐洲高等商學院、歐洲聚合化學與材料學校、國立高等物理學校、法國高等地球科學學校等)。
斯特拉斯堡大學在很多領域都享有盛名,擁有22名諾貝爾獎得主,1名菲爾茲獎得主。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路易·巴斯德、德國化學家阿道夫·馮·拜耳、數學家、經濟計量學的先驅者埃米爾·費雪(Emil Fische)、前突尼西亞總統蒙瑟夫·馬佐基、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著名教育家朱光潛均畢業於該校。歌德、倫琴也曾在該校學習任教。大學位居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101-150名,2020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187名。
04裡昂大學
裡昂大學(Université de Lyon)位於法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裡昂,是法國最悠久的綜合性大學之一,法國「卓越大學計劃」高校,歐洲頂尖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成員高校。裡昂大學培養出了「格氏試劑」之父維克多·格林尼亞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一大批傑出人才,在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社會學、人文和法學等領域聲名卓著。裡昂大學包括11個學院和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裡昂地區),擁有17個博士生院,這些機構承擔了裡昂大學主要的教學和科研任務。
裡昂大學是法國和歐洲最具聲望的大學之一。在2020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39名、法國第5名 。其中,數學位居世界第30位,機械工程位列世界32位,物理學位列世界44位。
裡昂大學於2017年2月27日入選法國 「卓越大學計劃」 (IDEX) ,單獨獲得法國政府8億歐元的經費支持。根據該計劃要求,裡昂大學旗下所屬機構於2020年1月再次全面整合為共同體(La communauté d'universités et établissements,ComUE),下屬所有大學學位均由裡昂大學統一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