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為什麼叫蚯蚓呢,因為電影最後女主的腦癱爸爸把欺辱他女兒的四個「學霸」都殺了,像蚯蚓當魚餌一樣放在河裡釣魚。《蚯蚓》講述得了腦癱的父親李元術(金正均飾)和女兒李子若(吳藝雪飾)相依為命,住在江華島。李元書為女兒考上首爾的貴族藝術高中興奮不已,和女兒開心搬家到首爾。不料噩夢也就此開始。子若因為在唱詩班長大,音域很高,很快在學校嶄露頭角,也因此被以惠善為首的女同學們嫉恨。子若堅強好勝,反抗著校園暴力,卻不斷遭到更加殘酷的回擊,最後受不了無休止地折磨而自殺。父親元術為查明事情的真相,在社會各界伸冤,但這個社會不理會弱者的呻吟,於是元術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懲治了這些欺負過女兒的人們。
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校園暴力?還是人性的醜惡?影片中的女主角有著普通女孩子的活潑和朝氣,甚至,她比普通的女孩子要優秀,善良,美麗。但是,她卻沒能有一個好的結局。她最愛的最想守護的人無疑是他的父親。「你開心,我開心,都開心」,這是大家想要看到的理想結果,但現實遠沒有這麼美好。女主角被施暴卻被判定為施暴者,學校在權力面前選擇掩埋真相,她的朋友也因為害怕而選擇沉默甚至站在她的對立面。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寒心。所以在女主決定轉學的時候,我想可能後面換了環境會好一些了吧
但是女主角的性格可能早就已經譜寫好了結局。她堅強,她覺得人活著一定要有骨氣,不能像蟲子一樣畏畏縮縮的活著,所以,她選擇了反抗,但是,她太弱小了,在沒有金錢,沒有權利的社會下,生活在最底層的她,被打壓的喘不過氣來,活的更加卑微了。
這部電影運用倒敘的方式進行敘事故事,這種倒敘手法卻是可以刻畫的很真實且又殘酷。影片最開始的鏡頭是女主跳樓自殺,然後在倒回幾年前展開敘述。影片的前幾十分鐘還是以溫情為主,腦癱父親與女兒,相互扶持相互照顧。直到女兒考到了首爾的音樂學院,一切開始改變了。李元書殘疾爸爸為女兒考上首爾的貴族藝術高中興奮不已,和女兒開心搬家到首爾。最後不料噩夢從這裡開始。女兒子若因為在唱詩班長大,音域很高,很快在學校嶄露頭角,也因此被以班級為首的女同學們嫉恨。子若剛開始很堅強好勝,以為自己可以反抗著校園暴力,最後卻不斷遭到班級更加殘酷的回擊,最後受不了無休止地折磨和蹂躪而自殺。子若在便利店工作的老闆發現子若寫下的日誌,最後找到她家,給他父親看了日誌。父親為查明事情的真相,在社會各界伸冤報案,但這個社會不理會弱者伸冤,最後逼上於是父親做出極端的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懲治了這些欺負過女兒的人們。其實總得來說,要說這電影評價,我個人覺得蚯蚓劇情對比其他像素媛七號房的禮物韓國優質電影其實並沒有更震撼人心,更出色。
顯然這一套路屬於韓影此類題材一貫模式。此模式下,形成二元對立仕故事推進發展的必要基礎。在此條件下,一方身份設置為貧苦少女、殘疾人父親,更能激發觀影過程中的情感投射。另一方的設置為富二代以及問題少年則明顯是屬於被仇視的一方。至於其他校方、學生家長清一色的臉譜化設計,減少應有鋪陳背景必要的同時,更加可以激發雙方之間的矛盾對立。以此為基礎形成的二元矛盾對立,直觀簡潔的同時,顯然也更加粗糙。情感多度投射到一方,帶來的不平衡,使得後續的劇情推進顯得乏力。顯然不如同類題材的日本電影《告白》來的更加鮮活。施暴者是受害者,受害者也是施暴者這一理念被完全摒棄,因此其帶來的觀感刺激僅僅停留在視覺層面,缺乏應有的深度和升華。
影片整個主題線路是考上大學——校園欺凌——角色自殺——父親復仇。前期考上大學這個階段,顯然集中展示所有的美好和善良,中期的校園暴力則開始轉為陰暗敘事,從簡單的這一敘事線路,平鋪直敘。其中對於校園暴力描寫,是本片的重點內容。先是因為被施暴,遭到男女同學的打擊,接著採取以牙還牙的方式處理,換來高層的漠視。心高氣傲的女主角選擇輟學,並書寫上訪信,因此也給予學校一定負面影響。直到最後男女同學夥同一起施暴,達到情節高潮。此刻已經將前期的情緒醞釀至最高點。接著父親的復仇作為重頭戲碼,顯得倉促潦草。即便有女主同學的幫助,作為殘疾人的父親輕描淡寫復仇女同學之後,簡簡單單的將所有男生抓集中復仇。顯然不夠說服力。本該重頭描寫的戲碼,倉促之極,完全沒有《老男孩》的復仇張力。使得前期集中渲染的情緒,至結尾也無處宣洩。即便最後以金基德慣常手法復仇,在我看來也只是虛有其表,不夠壯烈。
演員的演技都很棒,尤其的父親的扮演者,將腦癱患者不便的軀體動作和對女兒的百般疼愛同時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女主的性格也很飽滿,小演員的表演同樣很出色。結局看似大快人心,其實悲哀至極。電影運用戲劇化的手法,讓一個無法正常吃飯、走路、做事的殘疾人輕而易舉地將四個17歲的少年殺害。極大地弱化了他殘疾人的形象,而突顯了其作為一個父親的高大形象。在學校、警局、社會冷漠置之的情況下,手無縛雞之力的父親已經做到了他能夠做的。
看完這電影,我感觸深刻就是,校園中的暴力,法律上應該更重視學生校園的校風。釀成電影中子若這場悲劇的直接原因是校園欺凌,而根本原因則是社會教育的腐敗。現在這個社會,這樣的事情也一直在發生,電視裡網絡上經常看到,中學生,小學生,很多發生在我們國家的校園暴力,以一直不可思議的現狀存在著,被欺凌者不敢反抗,或者試圖反抗後得不到改善反而遭受更多的欺凌,施暴者對法律的無知,很多以為自己是未成年就可以犯法,家庭教育不夠重視。人們應該靜下心,想想,校園學生的安全校風應該更加注意。對於未成年和校園管理應該更有保障和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