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星期三,陰。
今天天氣多雲但無雨,於盛夏的波士頓而言是非常適宜出遊的天氣,於是開車從波士頓後灣來到位於Dorchester富蘭克林公園動物園(Franklin Park Zoo)。
「富蘭克林公園動物園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富蘭克林公園的北部,於1912年開園,佔地72英畝,是220多種,約1000多只可愛動物的家園,為波士頓最受親睞的動物園。富蘭克林公園動物園旨在通過保護項目、教育研究和多種多樣的展覽來加強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加強動物的保護意思。」
住在Dorchester的市民以黑人為多,所以今天遊園的80%遊客是黑人,他們攜帶著孩子來此觀賞小動物。
「 公園分為多個展區,如熱帶雨林、穿越塞倫蓋蒂大草原、喀拉哈裡沙漠王國、長頸鹿大草原、鳥類世界、蝴蝶王國、老虎傳說、非洲野狗和兒童動物園等。熱帶雨林佔地3英畝,遊客可在此觀賞到生活於熱帶雨林中的動物,如大猩猩、蝙蝠、山魈、豹貓、樹熊猴等。鳥類世界根據鳥兒的生活習性分為四大類,即沼澤、雨林、沙漠和溼地,五顏六色的鳥兒讓人目不暇接。」非常遺憾的是動物園因新冠疫情已關閉了三個多月,近日才重新開放,沒有以往的蝴蝶展廳及水中動物表演如鱷魚、海豚及河馬等,看來新冠疫情對動物園影響非常大。
各種鳥類展廳
為遊客鳥瞰動物園全景而搭建的「鳥巢」瞭望臺,另一側是設計巧妙的兒童攀爬繩索及蜿蜒曲折的隧道,旨在鼓勵孩子去探險。
一種鶴
產自南非的超大長頸鹿
很大的斑馬在長頸鹿跟前顯得低矮很多
一雌一雄的長頸鹿
駝鳥
駱駝
北美土撥鼠
澳洲袋鼠
動物園旁是佔地面積很大的高爾夫球場,該圖從我拍的高爾夫球場視頻中截取。
關於富蘭克林公園的歷史和發展我所知甚少,所以轉抄他文,讓我和讀者共聽專家的介紹和評論吧。
「富蘭克林公園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建立於19世紀,佔地527英畝,為波士頓最大的公園,富蘭克林公園動物園就位於園中。富蘭克林公園主要是為了方便市民而建立的,旨在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閒和娛樂公共空間,由大面積的森林組成,成為波士頓這座城市最清新空氣的來源。園內特意為遊客設有野餐區,讓來此的一家老小可以在暖暖的陽光下享受美味的午餐。園內佔地72英畝的動物園備受歡迎,園內有一個戶外的公共表演空間,用於舉辦音樂會和其他活動,美國知名音樂人比利·泰勒和波士頓大眾管弦樂團曾在此演出。」
「富蘭克林公園大道起於費城市政廳,向西北經過洛根圓環,止於費城藝術博物館前。富蘭克林公園大道是一條風景優美的林蔭大道,得名於費城名人班傑明·富蘭克林,長一英裡,呈對角線斜穿過費城市中心西北部文化區的柵格路網。修建這條大道旨在紓解費城市中心充塞工業的情形,並恢復費城的自然和藝術美感,設計師效仿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設計這條公園大道。班傑明·富蘭克林公園大道是費城博物館區的脊柱,該市一些最著名的景點位於此處,聖伯多祿聖保祿聖殿主教座堂、斯旺紀念噴泉、費城自由圖書館、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莫爾藝術設計學院、自然科學院、羅丹博物館、艾金斯橢圓等。」
「富蘭克林公園大道也是一個室外雕塑花園,展出有奧古斯特·羅丹的「思想者」和「地獄之門」,羅伯特·印第安納的「愛」,亞歷山大·斯特林·考爾德的斯旺紀念噴泉的三河雕塑以及「莎士比亞紀念雕塑」,「聖女貞德」等。」
「美國著名景觀設計大師弗雷德裡克·勞·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設計的波士頓富蘭克林公園(Franklin Park)被認為是美國景觀設計史上的一個經典作品。富蘭克林公園與紐約曼哈頓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和布魯克林的展望公園(Prospect Park)一齊被譽為是奧姆斯特德設計的三個最偉大的大型城市公園。富蘭克林公園所蘊含的兩大重要元素深刻體現了奧姆斯特德的設計哲學,既「田園式寧靜感」(Pastoral Tranquility)和通過城市公園的創造來達到社會平權性。其中「鄉野公園」(Country Park)佔公園超過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單純的用於享受純粹的自然寧靜感。「將近一英裡長的平緩山谷」和相鄰的荒野山林,可以說是奧姆斯特德體現「田園式寧靜感」的視覺宣言。而對於社交集合空間和社會平權的體現,則是通過激活「會客廳」(The Greeting),這個與中央公園的「林蔭大道」(The Mall)類似的公共社交空間體現的。這條有半英裡長的步道為行人、騎馬以及做馬車遊覽的遊人提供了寬闊的漫步空間。富蘭克林公園在起初就有意與其他同為奧姆斯特德設計的(有「翡翠項鍊」雅稱的)波士頓公園綠道系統連接,作為接收從其西南部的阿諾德植物園(Arnold Arboretum)一路遊覽而來的馬車和遊客的最終休閒目的地。」
「1885年奧姆斯特德首次展現富蘭克林公園總體規劃之前,這塊土地原本是由名叫西羅克斯伯裡的鄉村公園和相鄰的一些農田組成的。奧姆斯特德的總體規劃設計有意在儘可能保存原有地貌特徵的基礎上展現出一系列全新的公園特色。然而伴隨著奧姆斯特德的離世,他的設計初稿也多次被大幅度的修改,1899年, 一份由奧姆斯特德兄弟事務所修改的第二份規劃方案出爐,大幅縮減了原有的設計元素,迫于波士頓正逢經濟蕭條、資金匱乏的窘境下,「會客廳」 因無力被付諸實施而被完全去除。幾年後,1914年,富蘭克林動物園佔據了原本要設計成公園主要活躍場地的地塊,並以便於管理為由完全封閉了該片區域與公園其他區域的連接。其他的公園土地只得到非常基本的日常維護,並不斷遭受其他相鄰設施和機構的蠶食。平緩幽靜的「鄉野公園」則被詹姆斯·迪瓦恩高爾夫球俱樂部改造成了自家球場。20世紀40年代,一場意外大火燒毀了在「遊樂園」(The Playstead)旁邊的「眺望臺」(The Overlook)遊客休憩中心,而自此之後再沒有被重建。與「瞭望臺」遙相呼應的白色體育場,於1949年建成,佔據了將近一半原本預留給兒童和家庭嬉戲的「遊樂園」開闊平地。50年代,隨著快速機動車交通的興起,許多波士頓的公園緩行綠道被逐漸改造成了快速車行道。原本為馬車設計的環繞「鄉野公園」的「環園路」(Circuit Drive)被分割成了周邊車行交通的支幹道路的一部分,使得環形路不再成環,並進一步的分離了公園的結構。雖然一些主要的公園入口和車道被保留,然而只是將其融為了城市路網的一部分。而更多的公園次入口則被封閉,要麼成為無人看管的死胡同,或者僅供維護使用、少有人問津的無名小路。當相鄰公園的交通樞紐凱西高架(Casey Overpass)於1955年建成後,富蘭克林公園與阿諾德植物園的人行連接被車道阻斷,從此富蘭克林公園脫離了與波士頓公園綠道系統連接,變得更加孤立。1979年萊繆爾·沙特克囚犯醫院和改造中心(Lemuels Shattuck Hospital and Correction Unit)在公園西南角的落戶,更是為公園的公共治安蒙上了貌似不安全的心理錯覺。」
「經過一百多年的社會變更,富蘭克林公園如今已近徹底失去了其作為市政公園的存在感和完整性。波士頓的市民知道富蘭克林動物園,知道高爾夫球場,但大家並不能把這一系列鬆散單獨的元素整合在一起視為一個完整的市政公園。周邊居民區內不斷變化且更加分隔化的人口成分和公園瀰漫著的不安全的公共心理錯覺,使得其更加難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前來遊玩。這些社會因素不斷威脅富蘭克林公園的存亡,並持續給公園造成諸如道路堵塞、土地侵蝕、動線混亂、維護不足、缺少步行入口、缺少公園空地和社交空間等諸多問題。」
人們都喜歡在動物園門口的石雕海龜上留影,哈哈,我也賣個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