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一大,各種蛀牙、牙周炎問題就出來了,缺牙一掉掉半口,牙齦又萎縮,到底還能不能跟年輕人一樣想嚼就嚼?」
趁著全國愛牙日來臨之際,為讓關心支持的老上海人有個好口福,即日起,新民健康邀請知名口腔種植院長、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留美種植專家等口腔名家,開啟「口腔嘉年華」口福專場,市民可報名聽雲講座,預約名家,前50位報名市民可領愛牙月專屬福利。
「人老一張嘴,能吃就是福」
「本來腸胃就不好,缺了牙,嚼不動,更是不敢吃,怕加重腸胃負擔。」今年73歲的周阿姨,是靜安的一位老教師,回憶缺牙的日子,感覺有點不堪回首,10年前鑲的牙容易掉,還容易塞牙,連芹菜都嚼不爛,更不敢奢望吃硬的、黏的食物。
「懷念年輕時候,硬的螃蟹腳、帶骨頭的雞塊,都能輕鬆咬下去,黏的湯圓年糕,也能吃,現在都十幾年沒有體會到了。」周阿姨感嘆,如果現在給她一口好牙,她一定會好好珍惜。
「腸胃不行,更需要有口好牙」
知名口腔院長黃玲表示,牙齒缺失後很多老人反映自己得了腸胃炎,不能吃黏的,也不能吃硬的,以為是上了年紀,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牙,一旦缺牙,咀嚼功能就會降低,未經充分研磨、搗碎的食物將直接進入胃腸道,這會大大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還會影響到營養成分的吸收。長期如此,就可能引發消化系統疾病。
「老年朋友如果想讓腸胃功能得到改善,其實應該先去好好弄一下牙齒,食物咀嚼到位了,營養吸收的更充分,也能緩解腸胃不適」。
怎麼修復才「更能嚼」?
「可是缺牙多、牙骨薄、牙齦也萎縮了,還能怎麼好好修復呢?」周阿姨很擔心修復完之後依然嚼不動。
黃玲表示,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缺牙的修複方式,特別是一些老年人骨質有些疏鬆,加上缺牙久了,牙骨有些吸收,傳統的修複方式很可能解決不了吃飯問題,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有「牙根」的修複方式,更注重骨結合,這對後期的咀嚼度、咬合功能的恢復更關鍵。
>>專家介紹
黃 玲
知名齒科門診院長綜合齒科專家
美國羅馬琳達大學種植碩士
美國口腔種植學會MaxiCou rse認證醫師韓國AIC種植學會會員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專業
劉 偉
知名口腔門診院長
綜合口腔專家
主治醫師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內蒙古口腔醫學會牙槽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內蒙古口腔醫學會口腔雷射專業委員會委員
講座時間:9月12日周六10:00
■愛牙月專屬福利
1、牙周、缺牙、松牙專題雲講座
2、口腔明星大咖面對面雲宣教答疑,口腔健康評估
3、開通院長綠色通道,免費制定口腔保健方案
4、免費申領愛牙禮包1份(牙線、牙刷、漱口水)
報名對象:1、單顆、多顆或全口牙缺失、牙骨萎縮者;2、凡烤瓷牙失敗、活動假牙失敗、種植牙失敗者。3、凡有齲齒、牙周炎、牙齦炎等口腔問題者。4、長期佩戴活動假牙者
報名熱線021-52921992
或編輯簡訊「愛牙+姓名+聯繫方式」
發送至:13331917156
新民網出於傳遞健康資訊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