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資訊】中澳成重災區!澳媒痛斥:日本將100萬噸核汙水倒入太平洋,核輻射蔓延全球!

2021-01-17 領澳同城


昨天,《每日郵報》曝出驚人消息:

日本政府確定將

100萬噸

受到核汙染的廢水

倒入太平洋!


提起日本的福島核電站,大家應該都有印象。


2011年時,由於其附近發生地震,導致該核電站遭到破壞,發生了嚴重的核洩漏事故。



但7年過去了,現在的大多數人好像已經把這件事遺忘了。


就在近日,日本宣布的這一套對福島核電站的下一步處理方式,再次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準確的說,是引起了全民抗議。



由於核廢水存量實在過於龐大,日本方面有計劃向大海傾倒受到汙染的核廢水,而這一數量是前所未有的,達到100萬噸以上


對於全人類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受海洋影響極大的國度


日本這樣的做法令人髮指


很多人談核色變


絕不是空穴來風


看看下面的圖你就明白了!


變異的茄子



巨形生蠔



病變的魚



畸形的鳥類



變大的包菜,長牙的西紅柿,變小的向日葵……



基因突變的小豬!



碩大的老鼠!



長了兩個臉的小貓!



畸形的青蛙!




事實上,不僅是加拿大受福島核事故影響,中國、澳洲、美國等國家均在食物中發現日本核輻射物質!



這個消息一出,全世界驚呆了。一時間,這一消息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他們為什麼TMD要把核廢水倒進海洋?」



「如果海洋死了,世界就滅亡了」



「日本真是傻子的國家!核洩漏發生的時候全世界都向它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它自己做了什麼?拒絕了所有幫助,自己弄成今天的樣子,現在要把核廢水倒入海洋。全世界的食物都將受到影響……這是不單是日本的麻煩,這是全世界的!」





其實,這是不僅僅有關於日本本國的事情,萬一真的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不但作為鄰居的中國會遭殃,連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也不能倖免!


在2016年3月15日前後,日本檢測出福島核電站附近水域的水源,輻射含量超過了世界規定的400倍。根據有關專家指出,這些被汙染的水源,很有可能流向太平洋,並穿過太平洋到達美國。到了25日,日本專家在福島廠區內,多次檢測出中子輻射。



早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不久,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研究員中野政尚就對放射性銫在海洋中的擴散情形進行過計算機模擬。


結果認為放射性銫順著洋流將在5年後到達北美,10年後有些又會回到亞洲東部,30年後幾乎擴散到整個太平洋!



這100多萬噸的核廢水不僅僅關乎到一個國家的事情。希望有關專家完全測評,謹慎定奪最後的處理方法。


編輯整理:小熊喵





相關焦點

  • 菅義偉上臺後,日本要將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大海,趙立堅明確表態
    日本新首相菅義偉上臺僅一個月,就做出一件令國際社會恐慌的決定:10月27日,將福島核電站百萬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裡。媒體稱,這將給整個太平洋甚至全球帶來災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對此明確作了回應。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日本決定將123萬噸福島核廢料排放到太平洋,自己的錯,讓全人類來...
    那就是日本宣布將要把123萬噸的福島核電站的核汙染廢水排放到太平洋中進行稀釋,並且這一計劃將要從2022年的秋天開始實施。如果核廢料水直接排入太平洋的話,那麼日本這一做法實在是太不負責任了。
  • 港媒:澳人權劣跡斑斑,沒資格批評中國
    香港《南華早報》12月15日文章,原題:澳大利亞在人權方面劣跡斑斑,沒資格批評中國  莫裡森政府、反對黨和澳媒稱,中國是人權賤民、暴徒和惡霸,澳大利亞則是人道主義燈塔和自由民主國家的典範。儘管在與中國發生爭執時,澳常以人權衛士形象示人,但實際情況截然不同。特別是考慮到過去20年裡的表現,澳在維護「自由和民主」方面早已淪為賤民。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2020.11.19 16:50【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中澳關係面臨困難之際,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9日以「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
  • 用「美味」讚美澳總理夫人 馬克龍被澳媒以「臭鼬」調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瑞士資訊5月3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5月1日至3日赴澳大利亞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疑用「美味」(delicious)形容澳總理夫人,引發廣泛議論嘲諷,澳媒甚至在頭版用臭鼬的頭像代替馬克龍。
  • 日本想向全世界「投毒」?韓媒發出嚴厲警告:後果自負!
    日本方面經過國內商議後。決定將123萬噸含有高含量放射性物質「氚」的核汙水排入太平洋,而這一舉動也使得韓國方面十分不滿。日本福島核電站大量汙水無處排放根據數據統計福島核電站每天都會產生近160噸核汙水,東京電力公司用相關的專業技術對核汙水進行了一定的淨化處理後,然後將處理後的核汙水儲存在核電站內的專門的儲蓄罐中,但這些經過處理的核汙水仍然具有含有多種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尤其其中仍然含有的「氚」物質,含量還非常之高。
  • 日本若將核汙水排入大海,福島漁民抗爭到底:八年努力將成一場空
    八年前的東日本發生311大地震,隨之而來的大海嘯摧毀了驅動冷卻系統的柴油發電系統,導致反應爐過熱發生爐心熔毀。東京電力公司為了冷卻反應爐,持續向爐內注入大量冷卻水,也造成大量受到輻射汙染的核汙水。該如何處置這些帶有放射性物質的汙染廢水,也成為福島核災的棘手難題。目前,福島第一核電廠貯存的核汙水已有百萬噸之多,但每天還是會產生超過100噸的核汙水。
  • 澳媒:澳準航母艦隊靠近南沙群島,「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對峙」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近日澳大利亞派出多達5艘軍艦在南海和西太平洋與美國、日本開展聯合演練,澳大利亞媒體最新報導還曝出,澳大利亞艦隊在南海航行期間還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對峙。據澳大利亞Abc.net新聞網站7月22日稱,澳大利亞軍艦在南海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了對峙。
  • 澳牛肉大麥龍蝦葡萄酒訂單被取消,澳煤銅失去客戶後,澳木材受重挫
    不出所料,澳大利亞經濟「屋漏偏逢連夜雨」,事情果然有了最新進展,澳經濟更大損失又出現了。根據多家澳媒12月28日報導,澳大利亞木材行業正面臨沉重打擊,受到重挫。因檢疫問題被中國暫停進口的澳木材行業的許多工人面臨失業,紛紛叫苦連天。澳大利亞林業產品協會(AFPA)執行長漢普頓表示,如果木材禁令問題得不到解決,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將面臨危險。
  • 73艘澳煤船被禁止靠岸,澳媒稱收到中國明確答覆:從哪來的回哪去
    去年,我商務部和海關部門多次出手,針對違反國內法律法規的澳商品採取了多種反制措施,使得澳眾多出口商遭到重創,有些行業甚至瀕臨破產。根據澳洲方面的統計,該國總共有超過十種商品對華出口受挫,包括大麥,葡萄酒,煤炭,原木,精銅礦等,其中澳煤出口問題尤其受到關注。
  • 日本憑什麼把130萬噸核廢水往海裡倒?究竟為什麼會產生核廢水?
    前段時間,日本宣布將福島核電站的130萬噸核廢水排進大海稀釋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核電站會產生真麼多核廢水?要弄清楚事情,首先要了解以下問題。一、核廢水是什麼東西核電站廢水主要包括主設備和輔助設備排空水、反應堆排放水、第二迴路廢水、清洗廢液、離子交換裝置再生廢水和專用洗滌水等,主要為中低放射性廢水。
  • 日本殺人蟹偷襲60人,超強能力來自核輻射的變異?還是另有隱情
    -「變異」這兩個詞聯繫在一起,自然又會引起另一個詞「核輻射」,從邏輯上似乎講通了。日本這個國家與核輻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核輻射會引起生物的變異,而巨螯蟹像極了變異的蜘蛛蟹,真的是細思極恐。,但這樣雖然短期內避免了核洩漏,卻帶來了大量冷卻水的核汙染,這些汙水只能靠儲藏罐的形式裝起來。
  • 日本「殺人蟹」偷襲60人致傷亡?超能力來自核輻射還是另有隱情
    ,「日本」-「變異」這兩個詞聯繫在一起,自然又會引起另一個詞「核輻射」,從邏輯上似乎講通了。日本這個國家與核輻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核輻射會引起生物的變異,而巨螯蟹像極了變異的蜘蛛蟹,真的是細思極恐。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目前收集的冷卻水超過了120萬噸,而這些用於儲藏核冷卻水的1000個儲水罐將在2022年9月用盡。
  • 日本章魚變異引爭議,專家:恐和核輻射有關係
    八爪魚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海洋軟體生物,一般有8隻觸手,沒有想到,在日本的宮城縣沿海村子出現了一隻有9個觸手的章魚,發現它的漁夫表示,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這種章魚,隨後將其報告給村裡的自然保護機構。專家鑑定後立刻提醒漁民,一定要小心的這樣的八爪魚,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所以,很有可能是因為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有關。
  • 澳媒:中國「中央王國」成地區挑戰核心所在
    原標題:澳媒:中國「中央王國」成地區挑戰核心所在  澳大利亞《商業觀察家》網站9月1日文章,原題:中國在新東方的位置 如今,將「東方」截然不同的國家和文化「混為一談」,似乎不合時宜。但曾任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的貝哲民,卻在其新書《新東方的崛起》中,將一位經濟學家的「鳥瞰」視角與腳踏實地的觀察結合起來。
  • 澳媒:澳大利亞成了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環顧本地區,澳並非唯一與中國存在矛盾的國家。(但就在)上周,印度尼西亞與中國籤署一項15億美元的供煤協議,使印尼每年對華出口達到近500億美元。
  •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2020-12-12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輻射改變新生兒性別比 日本將迎男嬰潮
    德國近日一項研究發現,核電站洩漏和核試驗導致的核輻射對全球嬰兒出生率有很大影響。這些核輻射會導致全世界少出生數百萬女嬰。散發到大氣中的放射性粒子是影響新生兒性別比例的主要原因。  科學家們將前者歸因於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原子彈試驗,當時的放射性粒子進入大氣層,隨著氣流擴散到全世界。1986年以後男嬰增加,則很可能受到車諾比核事故的影響。  科學家發現,愈靠近輻射來源,嬰兒性別受到的影響愈大。車諾比核災難第二年,烏克蘭鄰國白俄羅斯男嬰多於女嬰的失衡比法國明顯。在德國與瑞士核電站35公裡內,男女嬰失衡也較顯著。
  • 日澳再搞「么蛾子」,將圍堵中國?中方必須警惕
    然而對於一直想要在中美身上分別討好處的日、澳來說,卻沒有就此「消停」的打算。日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出訪日本,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會談過程中,達成了基於「大框架之上」的防衛協定。日、澳前腳籤完RCEP,隨後就在軍事防衛上搞「么蛾子」,對華釋放危險信號,中方必須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