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國「中央王國」成地區挑戰核心所在

2021-01-17 人民網

原標題:澳媒:中國「中央王國」成地區挑戰核心所在

  澳大利亞《商業觀察家》網站9月1日文章,原題:中國在新東方的位置 如今,將「東方」截然不同的國家和文化「混為一談」,似乎不合時宜。但曾任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的貝哲民,卻在其新書《新東方的崛起》中,將一位經濟學家的「鳥瞰」視角與腳踏實地的觀察結合起來。

  貝哲民認為,談「東方」比談「亞洲」說得通,因為比如印度與科威特、沙特和阿聯的關係,遠比與中國和泰國的關係更密切。

  然而,儘管(東方的)市場規模相當驚人,卻細分為50多個文化迥異的國家及地區。在雅加達有銷路的商品在北京未必有市場。

  在這個由商業活動及與日俱增的貿易量形成的複雜網絡中,焦點只有一個:中國。「中央王國」幾乎佔據東方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向該地區其他部分施展著最為強大的「引力」,也因此成為地區各種挑戰的核心所在。

  據貝哲民估計,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東方約有4億個年收入達1.5萬美元的家庭,其中半數來自中國。中國龐大的中產階級消費者分布得最廣泛。中國擁有143個人口超75萬的城市,相比之下,印尼僅有15個。

  在貝哲民看來,想從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的外國商家應該以專注某些特定地域的中國最大零售和餐飲連鎖企業為榜樣。某服裝連鎖企業在超過150個城市有922家店,但1/4的店都集中在浙江。隨著全國各地家庭購買力持續上升,僅盯住京滬穗等一線城市的「傳統生意經」一去不返。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使這個藍圖更為複雜。

  「新東方」將迥異於「老東方」。它不僅是生產商品的廉價場所,還是銷售商品的市場。而中國是該地區復興的中心。儘管經濟放緩且工資上漲,但中國的龐大體量意味著它根本沒有替代者。中國太大,無法被取代。(作者費格斯·賴恩,丁雨晴譯)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美媒:亞洲生活在中央王國陰影之下
    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27日文章,原題:在中央王國的陰影之下西方著魔似的老是問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經濟崛起將給西方帶來怎樣的影響。問得較少卻同樣重要的問題是:中國的驚人增長給亞洲其他地區帶來什麼影響。過去10年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發生變化。上世紀90年代後期,亞洲剛擺脫金融危機,一致認為中國是威脅。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2020.11.19 16:50【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中澳關係面臨困難之際,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9日以「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海外網)
  • 科學家:中國是真正的「中央王國」
    自古以來,我們就自居天朝上邦、中央之國,但更多是經濟文化上的意義,而現在科學家們又確認,從地理演化上來看,「中國」真的名副其實。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份聯合報告中稱,根據地址數據重建18億年前的Nuna超級古大陸圖顯示,中國華北地區(主要是京津冀)所在的地塊(carton)就位於這個古大陸的核心、穩定位置。同時,這也是最古老的地塊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38億年前。
  • 港媒:中國正從中央王國走向海上強國_中國網
    香港《南華早報》刊文說,中國正從歷史上的中央王國走向海上強國。文章說,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一個關注陸地的國家,自視為地球的中心,即中央王國,不怎麼關注在海岸線以外擴大影響力。中國的覺醒發生在19世紀末的清朝:一連串被西方和日本海軍打敗的屈辱事件促使20世紀初的知識分子思考國家制定海上戰略的必要性。
  •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2020-12-12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澳媒:澳大利亞成了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澳大利亞《商界新聞》12月8日文章,原題: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0%的關稅。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環顧本地區,澳並非唯一與中國存在矛盾的國家。(但就在)上周,印度尼西亞與中國籤署一項15億美元的供煤協議,使印尼每年對華出口達到近500億美元。與澳大利亞不同,印尼防長過去12個月內多次訪華。
  • 澳總理,無理!中國畫手強勢還擊澳媒,鄰國:中國幹得漂亮
    11與30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發布的圖片是虛假信息,要求中國道歉。12月1日晚,CG畫家烏合麒麟發布新作《致莫裡森》作為回應。這幅畫的點睛之筆是最下面的單詞apologize(道歉),記者們的"長槍短炮"都對準了男孩,然而澳軍射殺平民行為,以及澳總理莫裡森掩蓋事實的舉動,記者們都置之不顧。事實也正如畫中所描繪的那樣,部分西方國家很明確地公開"站隊"。
  • 港媒:澳人權劣跡斑斑,沒資格批評中國
    香港《南華早報》12月15日文章,原題:澳大利亞在人權方面劣跡斑斑,沒資格批評中國  莫裡森政府、反對黨和澳媒稱,中國是人權賤民、暴徒和惡霸,澳大利亞則是人道主義燈塔和自由民主國家的典範。儘管在與中國發生爭執時,澳常以人權衛士形象示人,但實際情況截然不同。特別是考慮到過去20年裡的表現,澳在維護「自由和民主」方面早已淪為賤民。
  • 深港澳千名師生共繪黑臉琵鷺千米長卷挑戰金氏世界紀錄
    千米長卷挑戰活動由國家林業局主辦,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深圳市鹽田區教育局、深圳市鹽田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深圳市鹽田區衛生與計劃生育局、深圳市鹽田區外國語學校、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追夢少年運動基金聯合承辦,深圳市遊雲-生態教育工作室為總策劃。
  • 果然,澳大利亞政客開始鼓吹「抵制中國貨」了!澳媒一秒打臉
    據海外網12月1日報導,中澳發生貿易爭端之際,澳大利亞前參議員、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公然鼓譟「抵制中國貨」,引起澳輿論關注。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以《為什麼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註定會失敗》為題刊文指出,這種做法將給澳大利亞造成災難性後果。
  • 73艘澳煤船被禁止靠岸,澳媒稱收到中國明確答覆:從哪來的回哪去
    因為檢出澳煤炭存在質量問題,海關總署暫時停止了進口,這使得數十艘澳運煤船被禁止靠岸卸貨,只能在海上漂著。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年,這些運煤船究竟該如何處理,想必不少人也很關心,就在最近,相關消息終於傳來。《澳洲財經在線》1月14日報導稱,該媒體日前獲悉,中國方面已向滯留在港口附近的澳運煤船主表明了態度,船上的貨物不被允許在中國卸貨,從哪來的就回哪去。
  • 為啥澳大利亞不斷招惹中國?美媒解讀有意思了
    為啥澳大利亞不斷招惹中國?兩屆澳政府為何都這麼擰巴?美媒注意到,澳政客這是急著向美國證實自己的價值呢……12月1日,美國《紐約時報》在文章中給出了以下發現:過去幾年,澳大利亞一直衝在「反華」前線,第一個禁了華為5G技術,最早通過意在遏制中國影響力的所謂反外國幹預法,第一個不懷好意地煽動調查新冠病毒源頭。
  • 潛意識裡,中國人仍把本國視為中央王國
    本書作者認為,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在於數千年來形成的傳統文化,雖然歷經內部動蕩與外來挑戰,它仍然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營造大眾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維護國家統一等問題上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無處不在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的延續性突出體現在兩方面:國家和教育。從儒家學說中可以找到二者的根源。
  • 澳媒刊文質問總理莫裡森:你知道自己正在對中國做什麼嗎
    澳媒12月5日發表文章抨擊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挑起了與中國的混戰,澳大利亞也許是不知不覺中被卷進來的。不過,川普即將離任,而澳大利亞的處境是:緊張觀望,大家都想知道下一個垮掉的將是哪個行業。
  • 蘋果中國市場:從無足輕重到「中央王國」
    Vascellaro的文章稱,對於蘋果來說,中國已經不再是無足輕重的市場,而是已經變成了其「中央王國」。文章指出,亞太市場很可能將成為蘋果最大的營收來源,而蘋果在這一市場上的最大推動力來自於中國。以下是這篇文章的全文:就在不久以前,亞太市場在科技巨子蘋果的財務報告中還只不過是個腳註。但現在已不再如此。
  • 美國針對中國印太戰略提前30年解密,澳專家:顯然某些方面失敗了
    我認為這是一個信號,表明美國政府官員希望在美國與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關係中看到這種連續性,包括在遏制中國力量方面。」熟悉該戰略制定過程的華盛頓消息人士稱,澳大利亞和日本對該文件施加了重大影響。梅德卡夫稱,「我們可以從這個戰略框架中得出的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即這是一個聯盟驅動的戰略。在某些方面,該戰略可被看成是一種美國跟隨,而不是美國領導。」
  • 澳媒:澳準航母艦隊靠近南沙群島,「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對峙」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近日澳大利亞派出多達5艘軍艦在南海和西太平洋與美國、日本開展聯合演練,澳大利亞媒體最新報導還曝出,澳大利亞艦隊在南海航行期間還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對峙。據澳大利亞Abc.net新聞網站7月22日稱,澳大利亞軍艦在南海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了對峙。
  • 澳媒:澳養牛場因涉軍事禁區 或禁止對外國人出售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 澳媒稱,未能成功收購基德曼公司的外國競標者正在與澳大利亞投資者研究新的投標方案,並希望在年底前提出申請。預計標書中將把此前涉及的10家養牛場中最大的一家——安娜克裡克養牛場——排除在外。
  • 澳大利亞就大麥關稅要去WTO告中國?澳部長: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
    今年5月,中國宣布對澳大麥徵收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當地時間11月29日,澳貿易部長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接受採訪稱,就中國針對澳大麥的關稅問題,澳政府仍在繼續計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此前外媒曾透露,澳大利亞曾提出申訴,要求中國覆審對澳大麥「雙反」關稅,但遭到拒絕。
  • 澳媒竟篡改中國國徽圖案還惡意把病毒與中國相聯繫,我使館發嚴正聲明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雪梨總領事館官網22日消息,4月22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每日電訊報》一篇文章中篡改中國國徽圖案,惡意把新冠肺炎病毒與中國相聯繫。這一做法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中國駐雪梨總領館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新冠肺炎病毒源於何處,目前尚不清楚。病毒溯源是複雜的科學問題,需要遵循科學、專業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