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全球暖化最快速 臺北2050年被淹沒

2021-01-09 央視網

臺媒:全球暖化最快速 臺北2050年被淹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13:18 來源:

  臺海網1月25日訊 如果大禹治水是第一次暖化、唐朝滅亡起於全球氣候第二次暖化,那麼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將是第三次的暖化危機。
臺灣最新一期《時報周刊》報導,前兩次暖化都造成部分文明的滅亡,而這次的全球暖化情況又比之前嚴重,大家不免擔心,這會對人類造成什麼樣的浩劫。
根據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將導致北極在二○四○的夏天消失大部分。目前北極大約以八.六%的速率在衰退,相當於每年消失六萬多平方公裡的冰山面積。氣象博士,同時也是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認為,北極如果真的在二○五○年以內消失,臺北將首當其衝。
「屆時海平面將上升六十公分,這將使得臺北盆地低於海平面之下。」這樣一來,臺北不就得像荷蘭一樣,要設立風車來排水?「情況可能會更嚴重。」彭啟明指出,臺北與荷蘭不同的地方,在於臺灣多雨,而且多颱風,「到時候,水就很難排得出去。」彭啟明開玩笑著說,也許四十幾年以後,市政府要搬到象山辦公了。
暖化速度,臺北第一
除了臺北將會消失外,臺灣的溫度上升情況,也是世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平均來說,全球溫度上升約○.六度,但臺灣大概上升○.六五~○.八度左右,「臺灣都會區的情況更嚴重,像臺北上升了約一.二度,幾乎是全球的兩倍。」彭啟明憂心地說。
其實全球暖化對臺灣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但上至政府,下至民眾,卻沒有應該有的警覺,「就是因為這個議題不是立刻發生的事,大家才覺得冷漠。」彭啟明認為,氣象局與環保署應該注重暖化的現象,開始為臺灣的明天做規劃。
火山爆發,降低溫度
暖化對全球造成極大的影響,但目前大家對暖化的結果仍有爭議。這種爭議分成兩種:一是認為雖然很難改變惡化的情況,但還是盡力去做;另一方則認為這是地球的循環,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地球經歷過許多次氣候的變動,人類也都安然度過,所以認為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的人,是有理由相信會沒事的。」彭啟明說,只是這次全球暖化的情況與之前不同,「這是人類在短時間內造成的結果,而非自然演變。」所以彭啟明認為,大家還是應該要努力阻止暖化的情況惡化下去。
只是要阻止暖化繼續下去,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溫度大概是會繼續升高,就算二氧化碳的濃度趨於平緩,甚至降低,溫度也無法立即下降。」
彭啟明提出了一個有些異想天開的方法,「火山爆發,或許是讓溫度下降的一個好方法。」彭啟明指出,一九九二年夏威夷火山爆發,滿天的火山灰遮蔽了天空,使得當年的溫度下降,「目前有科學家開始研究火山爆發與溫度下降的關連,也許這真的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彭啟明說。
各行各業,飽受衝擊
根據《經濟人》的報導指出,如果我們現在什麼都不做,任放情況惡化下去,到了二○五○年的經濟損失將達到七兆美元。其實也不必等到二○五○年,目前就大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臺灣這一兩年,因為暖化的關係而使得冬天變暖和許多,這對服飾業造成不小的衝擊。現在走進各大服裝店,你會發現架上的衣服多半都以線衫、襯衫為主,「厚重的衣物比較不會擺上架,因為現在的冬天變得較暖和,這些毛衣、大衣的禦寒衣物,在操作上就變得較為困難。」
代理許多知名服裝品牌(如Nautica、Kennth Cole等)的潤泰全球,公關林芳戎表示,暖化對服裝業的確造成影響,「以前冬季服裝因為單價較高,所以到了冬季大家的利潤相對會提高。現在因為暖冬,高單價的毛衣等,不再像往常一樣那樣熱賣,對產業的確是項考驗。」也因為暖冬的關係,目前冬衣的銷售狀況以價格戰為主,「降價似乎是惟一的選擇。」彭啟明說。
除了服裝業外,能源業也深受氣候影響,「你知道嗎?中油決定汽油降價,大家得感謝暖化。」彭啟明表示,紐約的聖誕節竟有二十二度,因為大家不用開暖氣,而使得能源的需求大減,「紐約一降價,世界就跟著走了,你說氣候對產業影響大不大?」
彭啟明認為二○○七年,將有許多產業因為氣候而改變,「未來,氣候影響產業的情況將更明顯。」(千尋虹)

責編:王京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 氣候暖化臺灣海平面升 環保團體估臺南淹水最嚴重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響應全球氣候行動,環保團體綠色和平22日在臺北西門町設置250釐米高的冰雕裝置藝術,以融冰呼籲民眾重視全球暖化現象,並預估到2050年,臺南市受淹水影響面積約310平方公裡。
  • 全球氣候暖化與生態改變 英國特種蝴蝶或瀕滅絕
    全球氣候暖化與生態改變 英國特種蝴蝶或瀕滅絕 2015-08-12 10:19:45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季   中新網8月1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如果全球暖化不減緩
  • 臺北賞鳥博覽會將登場 今年主題為地球暖化
    中新網11月7日電 「2008臺北賞鳥博覽會」明後兩天將在臺灣關渡自然公園、芝山文化生態園區盛大舉行。今年的博覽會主題為地球暖化。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由臺北市府、臺北市野鳥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08臺北賞鳥博覽會-地球暖化」今年已經是第十屆。  今年的博覽會主題為地球暖化。
  • 研究稱全球暖化若持續 野生咖啡豆未來將滅絕
    研究稱全球暖化若持續 野生咖啡豆未來將滅絕 原標題: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4日報導,澳洲氣候研究所在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若全球暖化以目前的軌跡延續,野生咖啡豆可能在2080年滅絕。
  • 全球暖化下的COOL共識
    最重要的是,這種行為釋放了錯誤信號,多半被公民解讀為「政府鼓勵傳統能源消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所有政府都能終止能源補貼政策,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快速減少20%。    「自我們開始面對全球暖化這一挑戰以來,整幅拼圖中始終少了一塊。現在看來,政府對化石能源給予補貼就是這塊不見了的拼圖。」
  • 對抗全球暖化是美國的「溫泉關戰役」
    特約評論員 陳永傑  對抗全球暖化是美國的「溫泉關戰役」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的環保紀錄片《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不久前奪得了兩項奧斯卡獎項,使越來越多人關注起全球暖化問題。
  • 全球暖化加劇,2020年將成史上第二熱的年份
    聯合國旗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報告,2011到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即將落幕2020年,可望成為史上第2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沉痛警告,地球已瀕臨陷入「氣候災禍」中。2日出爐的《2020年全球氣候狀態報告》,整理了今年1到10月的溫度資料。
  • 全球最高餐廳將於下月在臺北101大樓開業
    中國臺灣網11月14日消息據臺媒報導,全球最高的餐廳即將於12月在全球最高的大樓——臺北101大樓第85層開業,臺北101大樓也即將呈現另一種不一樣的世界之最。  據報導,目前全球最高的大樓是臺北101大樓,而全球最高的餐廳也即將在這裡正式開幕。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全球暖化並非未來,我們可以做什麼
    導讀:大家好,我是小二黑,據相關資料顯示,北極已經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那麼全球暖化的現象也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了,而北極無冰狀態出現的時間也將會遠遠提前,我們究竟可以做什麼呢?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
  • 全球暖化:拍北極熊卻遇上無冰無雪!
    攝影師Patty Waymire想到訪北極拍攝北極熊,可是當地人卻說今年是的冬天非常和暖,也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冬天。
  • 全球10大鬧鬼飯店 臺北君悅上榜店家忙闢謠
    全球10大鬧鬼飯店 臺北君悅上榜店家忙闢謠 2011年10月30日 19:4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Ophthalmology:截止到2050年全球將有一半人患近視
    圖片來源:www.sbs.com.au2016年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新南威爾斯大學、新加坡眼科研究所和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的研究者在國際雜誌Ophthalmology上刊文稱,截止到2050年全球大約會有一半人(50億)會發展成為近視,如果這種趨勢一直發展下去的話,其中會有五分之一的人群(10億)機體失明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 臺灣暖化速度快全球2倍!冬天每10年上升0.4度
    聯合國對全球暖化可能造成的衝擊發出警訊,島內學者研究分析,臺灣氣候暖化速率約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從1901年到2000年上升了1.1度。學者警告,暖化導致日夜溫差縮小,夏天也會逐漸變長,冬天平均每10年上升0.3至0.4度,厚重的冬季衣物在臺灣也會逐漸失去市場。
  • 全球暖化加劇,北極熊的危急時刻到來?
    全球暖化加劇,北極熊的危急時刻到來?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2018年全球經歷了一個熱辣的夏天
  • 臺北賓館「醜態」盡出 臺媒:4億整修費白花了
    臺北賓館「醜態」盡出 臺媒:4億整修費白花了 2008年02月27日 14:4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專家預測,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將融化
    因為全球變暖,世界各地的冰蓋、冰川面積都在減少,專家們預測,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將只剩一半。眾所周知,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藏地,全世界近70%的淡水都儲存在冰川中。自1850年冰期結束以來,全球冰川開始出現退縮現象,當然這屬於正常的氣候變化現象!但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料顯示,全球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最快速度在多個地區融化。
  • 海水暖化危機蔓延 全球漁獲量急速減少
    聯合國近日公布了一份報告,警告全球暖化正對我們的食物來源產生巨大影響,並預測到了本世紀末,全球的漁獲量將減少24%。而這樣的糧食危機,現在已經出現在日本北海道。來到日本北海道函館,一定要嘗嘗當地的新鮮烏賊。但由於當地的烏賊捕撈量,創下史上新低,連餐廳都得改推其他料理。
  • 臺媒:臺北榮總醫院被李登輝辦公室「封口」,消息指李已昏迷
    隨後,臺媒稱「李登輝死訊」是假消息。29日上午,李登輝所在醫院和李辦公室方面相繼發聲。島內媒體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榮總醫院29日上午接受島內媒體訪問時表示,李登輝身體狀況確實不理想,但人仍在醫院接受治療,還不到外界傳聞的程度,有狀況會向社會大眾說明。臺北榮總醫院還向媒體透露,院方不再對外說明李登輝的病情,一切病人隱私都交給李辦說明。
  • 頭一遭 北極熊啃食海豚 科學家:全球暖化造成
    ▲挪威科學家首次見到北極熊吃海豚挪威科學家日前批露北極熊啃食海豚照,表示因全球暖化關係,導致北極熊飲食習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