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加劇,2020年將成史上第二熱的年份

2021-01-16 瘋範兒

多災多難的地球,今年除遭新冠疫情蹂躪,溫度也愈來愈高!聯合國旗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報告,2011到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即將落幕2020年,可望成為史上第2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沉痛警告,地球已瀕臨陷入「氣候災禍」中。

2日出爐的《2020年全球氣候狀態報告》,整理了今年1到10月的溫度資料。隨著全球溫度升高趨勢更為明顯,今年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1850年到1900年間的均溫,還要高出攝氏1.2度。自有紀錄以來(1850年),2015年迄今的6年,包辦史上最熱排行榜1到6名。

儘管今年9月以後遭逢反聖嬰現象,導致太平洋部分區域海水溫度下降,但2020年依舊非常熱。WMO秘書長塔拉斯表示,「不幸的是,就氣候來說,2020又是個不尋常的一年。儘管出現反聖嬰現象,但今年高溫已逼近史上最高,和2016年的破紀錄水平不相上下」「2024年之前,年均溫比工業革命前水平高出攝氏1.5度的概率,約為20%。」

在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氣候視訊演說的古特雷斯,則以強硬措辭指出,世界正走在「自殺性「」的道路上,「末日般的大火和洪水,以及熱帶氣旋和颶風,愈來愈成為新的日常狀態」「人類對大自然發動戰爭,這是自殺。大自然總是會反擊─它正以逐漸增強的力度和憤怒發動反擊。」

根據2015年的《巴黎協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把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內,但各國希望能限制在1.5度。古特雷斯強調,國際社會有必要發起全球氣候運動,以達到此目標,因為「疫情有疫苗,但地球暖化沒有。」

隨著創紀錄的氣溫?嚴重的乾旱與加速暖化的海洋都證明全球碳排放量仍持續上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再次呼籲全球努力達到碳中和,「疫情有疫苗,但暖化沒有。」

相關焦點

  • 全球暖化加劇,北極熊的危急時刻到來?
    全球暖化加劇,北極熊的危急時刻到來?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2018年全球經歷了一個熱辣的夏天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2020年將擠進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前三
    新華社日內瓦12月2日電(記者劉曲)世界氣象組織2日發布最新報告稱,氣候變化仍在持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3個年份之一,而2011至2020年也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其中最熱的6年都出現在2015年及其後。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極端天氣加劇疫情...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  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
  • 全球變暖真不是玩笑!多家機構確認2019年為史上第二熱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多家機構確認2019年為史上第二熱&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日內瓦記者劉曲、駐華盛頓記者周舟報導:世界氣象組織和美國航天局等機構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圖片來源:新華社)報告顯示,極端高溫、野火和洪水等高影響事件以及創紀錄的大西洋颶風季影響數百萬人,加劇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健康、安全以及經濟穩定的威脅。儘管各國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採取了封鎖措施,但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仍在持續上升。鑑於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存留時間較長,地球在未來幾代人的時間裡將進一步變暖。
  • 什麼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再破紀錄
    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該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
  • 2020恐成史上最熱年份,疫情之下拼經濟還是保環境?
    圖/愛爾蘭紅十字會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顯示,亞洲和歐洲今年都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第一季度,而2020年有75%的可能性超越2016,成為地球自188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熱年份。受疫情影響,原定今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被延期至2021年舉行。
  • 對抗全球暖化是美國的「溫泉關戰役」
    近日戈爾被邀出席參眾兩院有關全球暖化問題的聽證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戈爾在聽證會上抨擊了美國政府在應付全球暖化問題上的曖昧態度,他說「我們的地球正處在危急關頭……這是一個對(人類)道德力量的挑戰」而全球暖化問題「就是我們的溫泉關」。控制著兩院的民主黨人能否借勢逼布希政府接受歐盟提出的環保協議,以及給美國的廢氣排汙量立法設限成為關注所在。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加劇
    新華社聯合國3月28日電(記者尚緒謙)世界氣象組織28日發布的《2018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過去一年全球變暖仍在加速,為全球帶來諸多經濟社會方面的挑戰。  當天,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一起,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布了這份報告。
  • 全球變暖加劇,地球或成煉獄?
    聯合國自慶祝「地球日」以來的50年中,氣候變化的自然跡象及其對地球的影響日漸加速,並在過去五年中達到了頂點,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稱,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下去。聯合國圖片01世界氣象組織:未來氣候變化將持續加劇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預測,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將在未來持續加劇。
  • 臺媒:全球暖化最快速 臺北2050年被淹沒
    臺媒:全球暖化最快速 臺北2050年被淹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13:18 來源:   臺海網1月25日訊 如果大禹治水是第一次暖化、唐朝滅亡起於全球氣候第二次暖化,那麼我們現在所面臨的
  • 海水暖化危機蔓延 全球漁獲量急速減少
    聯合國近日公布了一份報告,警告全球暖化正對我們的食物來源產生巨大影響,並預測到了本世紀末,全球的漁獲量將減少24%。而這樣的糧食危機,現在已經出現在日本北海道。來到日本北海道函館,一定要嘗嘗當地的新鮮烏賊。但由於當地的烏賊捕撈量,創下史上新低,連餐廳都得改推其他料理。
  • 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北極海冰範圍歷史第二小等事件入選。
  • 2020年成為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一年
    1月13日,由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3個研究單位的20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國際上第一份涵蓋2020整年的全球海洋環境(溫鹽)變化研究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海洋「鹹變鹹,淡變淡」的鹽度變化態勢加劇,海水垂向層化持續加強。
  • 全球今年十大天災嚴重反映出天氣暖化影響 造成保險損失高達1500億...
    非政府組織「基督徒互援會」周一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今年十大最嚴重的天氣災害導致的保險損失高達1500億美元(約1992億新元),反映出全球暖化造成的長期影響。   根據該報告,這些天氣災害共奪走至少3500條人命,並導致逾1350萬人流離失所。
  • 外媒:專家稱全球暖化或導致北極熊數量減少3成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外媒稱,專家表示,由於全球暖化造成北極海冰融解,到本世紀中期,北極熊數量可能減少超過三成。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1月20日報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約有22000至31000頭北極熊,但由於它們棲息的海冰日益縮減,生存越來越困難。
  • 大氣所等發布全球海洋變暖2020年度報告
    報告指出,2020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海洋「鹹變鹹,淡變淡」的鹽度變化態勢加劇,海水垂向層化持續加強。全球變暖90%以上的熱量被海洋吸收,海洋熱含量成為判斷全球是否變暖的最佳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