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年十大天災嚴重反映出天氣暖化影響 造成保險損失高達1500億...

2021-01-09 中國保險網

  非政府組織「基督徒互援會」周一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今年十大最嚴重的天氣災害導致的保險損失高達1500億美元(約1992億新元),反映出全球暖化造成的長期影響。

  根據該報告,這些天氣災害共奪走至少3500條人命,並導致逾1350萬人流離失所。

  該報告說,從1月份澳大利亞失控的野火到11月份創紀錄的大西洋颶風,這些天氣災害造成的實際損失其實更高,因為許多財物損失並沒有受保。其中,貧困國家只有4%源自天氣災害的經濟損失有受保。相比之下,高收入經濟體中有六成的天氣災害損失可得到保險賠償。

  基督徒互援會的氣候政策負責人克萊默說:「無論是亞洲的洪水,非洲的蝗蟲,還是歐洲和美洲的風暴,在2020年,氣候變化仍繼續肆虐。」

  當然,在人為的全球變暖開始影響地球的氣候系統之前,極端的天氣災害已經困擾著人類。但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氣溫和降雨數據,以及數十年來有關颶風和海平面上升的衛星數據,使人無法懷疑地球表面溫度變暖加劇了天氣災害的影響。例如,大規模熱帶風暴包括颶風、颱風和旋風如今變得更強,持續時間更長,攜帶的水量更多,並且飄移到其歷史範圍之外。

  澳大利亞森林近兩年燒毀20%數以千萬計野生動物遭殃

  牛津大學環境變化學院的研究顯示,在2019年末、2020年初燒毀了澳大利亞20%的森林並燒死了數以千萬計野生動物的史無前例野火,在氣候變化影響下,其發生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30%。

  同時,根據最近的研究,歐洲發生致命熱浪的可能性比一個世紀前增加了近100倍。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指出:「過去『百年一遇』的熱浪和洪水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相關焦點

  • 臺媒:全球暖化最快速 臺北2050年被淹沒
    臺灣最新一期《時報周刊》報導,前兩次暖化都造成部分文明的滅亡,而這次的全球暖化情況又比之前嚴重,大家不免擔心,這會對人類造成什麼樣的浩劫。根據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將導致北極在二○四○的夏天消失大部分。目前北極大約以八.六%的速率在衰退,相當於每年消失六萬多平方公裡的冰山面積。
  • 已倒塌的全球最高樓:花155億建造,倒塌後卻造成全球6.8萬億損失
    在人們的印象裡,一般能夠達到全球最高這個層面的高樓,都很難會出現倒塌的情況,畢竟算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地標。但這個世界上還真就有這樣的例外,在911事件中,倒塌的世界貿易中心(1973~2001)相信就是這樣的存在,竣工時其1號樓的高度達到了417米,是當時建成時的全球最高樓。
  • 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北極海冰範圍歷史第二小等事件入選。
  • 2004年全球災害損失千億美元 印度洋海嘯最嚴重
    新華社今晨專電 世界第二大再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公司1日發表了一份長達40頁的報告說,2004年世界範圍內發生的自然和人為災害造成30多萬人死亡,財產損失總額高達1230億美元。  報告說,去年全球共發生約330起破壞程度較大的災害。其中,印度洋海嘯是自1970年孟加拉洪水以來最嚴重的自然災難,共有28萬人在災難中喪生。
  • NOAA:2020年美國重大自然災害累計損失950億美元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在剛剛過去的 2020 年美國經歷了 22 次重大天災,共計造成了 950 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打破了此前在 2011 年和 2017 年創下的紀錄,當時有 16 起災害造成了至少 10 億美元的損失。
  • 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四是颱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均偏少,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但有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此外,「2020年我國氣候條件利於植被長勢繼續向好」等事件入選。國外十大入選事件包括了「新冠疫情使全球碳排放減少 但氣候變暖腳步未止」「日本七月遭遇『暴力梅雨』」「北大西洋編號熱帶氣旋數量創新高」「美國西部極端高溫造成山火多發 過火面積史無前例」等。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國外十大入選事件包括了「新冠疫情使全球碳排放減少 但氣候變暖腳步未止」「日本七月遭遇『暴力梅雨』」「北大西洋編號熱帶氣旋數量創新高」「美國西部極端高溫造成山火多發 過火面積史無前例」等。
  • 頭一遭 北極熊啃食海豚 科學家:全球暖化造成
    ▲挪威科學家首次見到北極熊吃海豚挪威科學家日前批露北極熊啃食海豚照,表示因全球暖化關係,導致北極熊飲食習慣改變
  • 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預測及影響:全球糧食危機正在逼近
    2019年乾旱嚴重嗎?據中央社報導,目前澳大利亞雪梨出現空前乾旱,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宣布限水,這將是雪梨10年來首度進行重大限水。不止要關注2019年中國北方乾旱情況,也要關注其他糧食大國的天氣情況,畢竟嚴重乾旱對種植戶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那麼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情況如何?
  • 什麼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 香港海港城原來如此厲害,一年可收租95億,價值高達1500億
    海港城是全球最賺錢的商業中心之一,同時也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現在內地人去香港旅行,首選的購物之地也是海港城。 海港城堪稱是購物天堂,去年海港城全部商戶的銷售額高達490億,創造了歷史新高。
  • 研究稱全球暖化若持續 野生咖啡豆未來將滅絕
    研究稱全球暖化若持續 野生咖啡豆未來將滅絕 原標題: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4日報導,澳洲氣候研究所在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若全球暖化以目前的軌跡延續,野生咖啡豆可能在2080年滅絕。
  • 全球暖化下的COOL共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所有政府都能終止能源補貼政策,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快速減少20%。    「自我們開始面對全球暖化這一挑戰以來,整幅拼圖中始終少了一塊。現在看來,政府對化石能源給予補貼就是這塊不見了的拼圖。」紐西蘭能源部長約翰·齊(JohnK ey)如是說,在大會開始前,他還促成一個由30個國家組成的聯盟,遊說與會政府首腦考慮結束能源補貼。
  • 全球暖化:拍北極熊卻遇上無冰無雪!
    攝影師Patty Waymire想到訪北極拍攝北極熊,可是當地人卻說今年是的冬天非常和暖,也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冬天。
  • 流浪1500公裡闖入人類城市,全球變暖對北極熊造成多大影響?
    近日,俄羅斯內城市出現一隻北極熊,據報導:這頭北極熊已流浪1500公裡,已經精疲力竭,已經瘦得不近日,俄羅斯內城市出現一隻北極熊,據報導:這頭北極熊已流浪1500公裡,這並非偶然,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Paul在巴芬島探險時,偶遇了一隻闖入人類生活區的北極熊。——它一樣骨瘦如柴,毛髮都快掉光了,卻還拖著虛弱的身體在垃圾桶裡翻找著食物 。全球變暖究竟對它們造成了多大影響?
  • 地球的溫度:全球暖化創造出哪些新概念
    在人們意識到在快速的經濟發展,舒適豪華的生活會排放較多的二氧化碳,使得全球暖化得不到緩解時,一些新的概念就會創造出來。  在今天的節目中,你會聽到碳匯、清潔發展機制、氣候交易所等等以前聞所未聞的東西。無論這些新鮮事兒,它們的命運是怎麼樣的發展,它們的誕生已經值得我們慶祝了。相信人類未來的文明發展,會多一些想到地球的溫度。
  • 承保利潤兩端承壓 全球保險業遭遇疫情「大考」
    一些保險公司自身受影響很大,難為高額醫療費用買單;也有公司因賠付率上漲導致保費減少和利潤下滑。在投資端,股市下跌與利率下行也使險企投資損失風險加大,整體來看全球保險業短期內處境不佳。承保端陷入醫療賠付掙扎保險作為重要的風險管理和經濟補償手段,在此次大規模傳染病事件面前,能否承擔因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醫療費用,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 對抗全球暖化是美國的「溫泉關戰役」
    特約評論員 陳永傑  對抗全球暖化是美國的「溫泉關戰役」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的環保紀錄片《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不久前奪得了兩項奧斯卡獎項,使越來越多人關注起全球暖化問題。
  • 「海葵」來襲 寧海養殖大戶損失近一個億
    新華網杭州8月8日電(記者 方列)8月8日凌晨,強颱風「海葵」在浙江象山縣登陸,由於事先當地組織了大規模的人員轉移,颱風沒有給周邊各縣帶來人員傷亡,但給當地農業造成了嚴重損失。特別是一些農業種植、水產養殖大戶,受創嚴重,損失巨大。
  • 9座颱風接踵而至,13億美元人間蒸發,聯合國警告:更糟的還在後面
    今年以來,國際局勢風雲驟變,隨著新冠疫情的襲來,各國的經濟都遭到很大程度的打擊,而亞洲這個國家卻由於颱風的影響,再次蒙上了一層陰影。9月伊始,西太平上熱帶氣旋頻繁造訪越南,僅僅兩個月時間,連續9場熱帶風暴級別以上的颱風肆虐在越南的國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