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母嬰類APP實例解析!垂直類社區應該這麼「玩」!

2020-11-29 網易新聞

(原標題:電商、母嬰類APP實例解析!垂直類社區應該這麼「玩」!)

2015 年11月,【友盟+】微社區剛上線,垂直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商、母嬰、遊戲三個領域,半年過去了,社區用戶遍布教育、醫療、社交、閱讀、資訊等各個行業!在粉絲經濟大熱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在各個領域都看到社交的各種玩法,但大浪淘沙,如何把握社交精髓,真正營造你的「社區粉絲圈」?

【友盟+】微社區產品專家姜思哲在U-Time深圳站活動上,為大家特別演示了垂直類社區的精髓所在,以及在母嬰、電商行業的使用策略,以下為現場演講速記整理,有刪減。

一、「兩組數據」幫您了解行業對於社區的需求

第一組數據:

2015年11月,【友盟+】產品剛上線不久,垂直行業有三個,電商、母嬰、遊戲。但是半年之後,現在的垂直夥伴有多少(下圖所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句話總結現在的趨勢:「潮流,方興未艾;新玩法,層出不窮。」

大家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垂直行業內巨頭和創業團隊,都在嘗試用垂直社區達成自己的運營目標。這個潮流發端很早,但是越來越成為大家普遍認可的事實。

「新玩法,層出不窮」怎麼解釋?每一個垂直行業和社區結合的時候都會產生一個新的垂直社區和新的玩法:例如淘寶社區和滴滴社區在玩法和使命上有很大不同。

再來看一組數據:

這是我們自己的數據,微社區在2015年8月份上線到現在10個月的時間,和合作夥伴沉澱的數據量:

從社區的三個組成部分——內容、關係、互動——來看,我們和合作夥伴共同沉澱了100萬以上的主帖量,超過700萬條的用戶互動數據(200萬以上的評論、 400萬以上的點讚)和300萬以上的有效關係鏈。這說明用戶的積極性很高,產生的數據價值很大。把這麼大數據積累落實到某一個具體的產品,會給某個合作夥伴帶來什麼效果呢?

首先是活躍,下圖是合作夥伴數據,在很短時間段裡,周活躍用戶量提升了300%。

周留存率提升了5個百分點,做過運營或者產品的同學都了解,本身基數大, 有5個百分點的提升非常困難。

用戶沉澱,這個數據看著比較複雜。簡單點說就是在DAU增長的同時,老用戶的數量及其佔DAU的比重都在增長。這說明沉澱用戶的效果非常好。

為什麼僅僅上線了垂直社區,會導致大幅度數據提升?

他們怎麼做到的?是增長了推廣的、費用嗎?沒有。上線了新功能碼?也沒有。上線了垂直社區嗎?是的!這不是在打廣告,而是真實的情況。為什麼僅僅上線了垂直社區會給基礎運營數據帶來如此大的提升呢?還是要從社區的產品屬性來解釋。

1、首先是內容:社區其實是個活體,它在不斷生產內容,產生新的價值,不斷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例如大家經常玩的知乎,總是會有新鮮的內容、問題給到你,你會對他產生持續關注,客觀上會提升用戶的留存。

2、互動方面:內容的消費過程會產生大量用戶互動行為,這是一個促活

例如我今天在社區裡發帖子,其他人點讚和評論,過兩天又有人評論。我把這事忘了,【友盟+】發了推送,我點開看,這就是促活,把我的注意力再拉回來

3、關係,互動是橋梁,形成人與人、人人與社區的關係

例如地吧,可以很輕鬆的在一夜之間號召幾十萬粉絲爆吧,為什麼能做到?因為個體之間與社區、小夥伴們形成了一種關係,這個關係本身可以是一種認同感、歸屬感,甚至是忠誠度。這個關係形成會有什麼效果,會進一步提升留存!

所以大家看到,社區產品「天生」就具有留存和促活的產品屬性,所以才會有剛剛提到DAU300%、400%的增長。

垂直社區對核心業務指標的提升作用有多大?

做垂直社區本身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個社區在APP裡,非常活躍,但是對你的核心業務指標沒有提升,那麼它的意義就不大。下面我就以「垂直電商」行業為例介紹一下垂直社區是如何提升「核心業務指標」的。

做垂直電商的同學應該會對「復購率」這個指標非常頭疼!因為垂直電商平臺品類較少,導致用戶單位時間內的復購率會相對較低。

為什麼?像淘寶這種「大平臺」電商,周一可以買米,周二可以買衣服,周三可以買化妝品,可以滿足我很多需求,所以用戶的復購率會比較高。但對於垂直電商的同學來說,比如買化妝品的,一個用戶周一購買了一套化妝品,我們很難促使她在短時間內再次購買。

使用【友盟+】微社區的開發者怎麼做?我們有個用戶,他們把垂直社區分成三個部分:心水單品、購物大人、興趣topic:

1、心水單品,就是用更有趣、更生活化的內容來展示單品信息。例如我給我的女朋友買了一個包,她很喜歡,我們一起曬一個照片。

2、興趣tapic:方便大家做瀏覽、篩選,例如女生喜歡包包或者某一個搭配風格的衣服,可以在這個topic下集中瀏覽自己感興趣的單品信息。

3、購物達人:他們是對時尚比較了解的或者對某些品類很有研究的用戶,塑造成一批達人,吸引粉絲注意。

社區大家看起來比較簡單,就這三個部分,但是它裡面邏輯非常嚴密!

首先看內容,心水單品是提升內容曝光的效率,通過對有趣的內容進行整理和聚合,方便用戶瀏覽,提升信息傳遞的效率。而達人為什麼存在?輔助消費者做決策用的。例如這個包是否好或者這個口紅是否適合我?有達人跳出來說這個東西非常好,我用過,非常棒,最後促使用戶形成了購買行為。

社區上線前和上線後用戶行為有很大不同,上線之前,用戶來了,帶著很明確的購買目的,想買一個口紅,搜了一遍找一個覺得OK的,買了,下單,走人。下次什麼時候來?不知道。上了社區以後,用戶打開APP的頻次越來越高,用戶會利用碎片化時間找自己喜歡的東西,看看大家在曬什麼,看看達人在推薦什麼,看著看著就剁手了。

最終的效果是——單位時間內的復購率同比提升了10%。因為這個數據過於敏感,我只被授權用這種模糊的語音來表述。總之是「效果明顯」,以至於我們的合作夥伴一度堅持要給我們負責對接的妹子寄一套化妝品。

如何玩好垂直社區?

當然,垂直社區對基礎運營數據和核心業務指標的提升效果依賴於一個前提,即你要玩得轉垂直社區。所以接下來我們講講如何玩好垂直社區。

1、要明確你的社區定位

垂直行業社區分為兩個大的方向,一個偏運營,一個偏業務。前者關注基礎運營指標提升,後者更看重對核心業務的促進作用。定位的不同會直接導致我們做社區運營規劃時的偏向度不一樣。比如一個母嬰交流社區可能會偏向運營,而一個垂直電商的社區更注重的是對「購買」行為的促進效果。你需要分析你的業務需求,來確定社區產品目標的取向。

2、 做好需求分析

內容:有口味、主題、場景三個方面。例如就像剛才說的垂直電商社區一樣,更多是偏於女性用戶,主題是包包、口紅更符合用戶的場景,而語言風格上來說因為是給年輕女生看,所以會較多使用「萌萌噠」之類的網絡用語。而如果是一個以男性用戶為主的體育社區,在口味、主題和場景三個層面上會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互動:社區裡的用戶期望與別人產生什麼樣的互動關係。大家是期望一個有愛溫暖的交流方式,比如母嬰社區;還是期望有火藥味的直來直去的互動方式,比如體育社區,主要看你的用戶需求。

關係:即用戶期望與社區成員之間形成什麼樣的關係。是達人與粉絲的關係,抑或是平等交流討論的關係,還是要看用戶的需求來確定。

3、 要關注運營規劃

特色很重要。例如本次大會的獨家贊助社交平臺是脈脈而不是陌陌。為什麼?因為這次的沙龍是「職業交流」,所以大家會覺得脈脈更契合。又比如脈脈的匿名區,大家想到它會想到職場八卦,打聽公司內幕之類的需求第一選擇就是脈脈。所以某一個產品或者社區,需要對它的特色有明確定義,這樣才能在用戶心裏面有一個清晰的面目,用戶才會在某種需求場景下想到你。如果你是一個大雜燴,什麼都聊,就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用戶也就不會想到你。

社區鋪墊,這對社區冷啟動非常重要。第一層鋪墊是社區內啟動的基礎內容,打開第一眼給用戶看到什麼,會影響用戶後續行為。例如他看到社區裡是「樓主你好,樓主好人一生平安」的互動行為,他也會按照這樣去做。但是他如果看到「樓主,你是個黃狗,竟然支持皇馬」等等,他也會按照這種方式和別人互動。所以鋪墊很重要,我們要給社區準備一些內容,打好底子。

節奏,麼叫節奏?我們有一個合作夥伴,他希望做一個體育社區,希望覆蓋NBA、CBA、中超、歐洲五大聯賽等等,以球隊為單位,吸引和球隊相關的粉絲。但是,一共就有兩個運營人員, APP的DAU在兩千浮動。從社區的角度,用戶規模、團隊能力、運營資源是要匹配的,所以我建議他,一開始精準到一個賽事,先把社區這玩起來,牢牢圈住一部分用戶,讓用戶知道這是有意思的地方,然後才去擴展、吸納新的話題和方向。

母嬰類APP如何利用垂直社區做出專業特色?

我們的一個母嬰類合作夥伴,在2015年10月份就進入社區了。當時他們給社區的定位是沉澱用戶,提升粘性。社區本身的定位是偏運營,不是偏業務的。他們怎麼分析用戶的需求、內容互動關係?

內容:孕期護理、育兒、婆媳關係處理經驗、心理調節技巧,互動,分享知識經驗、傾訴焦慮與苦悶、曬娃;

關係:他們把關係抽象成兩個方面,一是相互支持和鼓勵,二是團結友愛的社區;內容、互動、關係的需求確定以後,很快就知道接下來要幹什麼,是特色!他們希望能夠樹立自己「專業」的特色。

對於母嬰類APP來說,哺乳期問題千差萬別,三個月的孩子吃多少奶,每個孩子的體質都不一樣,不能是標準答案,必須是專業人士提供針對性的解答,所以他們請了一批專業人士,一開始就塑造可信專業的特點。這是一個特色,然後慢慢擴展到孕期、哺乳期母親關注的其他內容。

鋪墊:這裡用了「組合」方式,一是馬甲帳號,管理員可以通過這些帳號灌輸一些內容,進行示範和鋪墊使用,另一方面,找一些核心用戶幫助他們管理用戶。

節奏:他們從第一點切入再擴展到其他話題。第一點切入會有一個好處是資源比較集中,他們找了幾十個婦產科專家,把用戶提問的問題解答了,玩透了以後擴展到其他話題。

怎麼驗證用戶本身的需求?需求一開始發端於我們的猜測,例如我們可能會覺得孕期怎麼做保健,怎麼塑身。但是上線以後發現大家關注的是:怎麼處理婆媳關係、處理心理焦慮的問題,所以就需要及時調整運營側重點。最後社區的效果,用戶停留的時長增加超過30秒,這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友盟+】微社區從去年8月份到現在上線10個月,一直在高速奔跑。目前有四條主要產品線幫助大家實現開發者各種需求:通用H5社區,H5包殼SDK、原生SDK幫助大家更好的在你的產品裡快速植入社區!目前我們的產品免費提供給所有開發者!

(原標題:電商、母嬰類APP實例解析!垂直類社區應該這麼「玩」!)

本文來源:中國周刊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極光大數據:從電商、社區到醫療,寵物類app平臺全洞察
    在外界紛紛叫好的喜慶氛圍中,寵物電商、社區和醫療這幾類垂直細分app又有著怎樣的表現呢?我們不妨藉助極光大數據的統計結果來一探究竟。截至今年8月份,垂直寵物電商app的整體用戶安裝規模為42.63萬,較去年同期輕微下降1.02%。在同一時期,獨立寵物社區應用的用戶安裝規模為9.29萬,較去年同期下降57.81%。而寵物醫療應用的用戶安裝規模則為4.12萬,較去年同期下降10.43%。
  • 主打直郵的垂直母嬰電商國際媽咪app 為何如此受追捧
    隨著網絡全球化,80/90後辣媽上線,母嬰電商行業也迎來了全新爆發,各大垂直母嬰電商湧現,但是大浪淘沙後,究竟誰能贏得媽媽們的心?小編作為一名二胎準媽媽,同樣是母嬰用品消費者,今天為大家扒一扒身邊媽媽都在用的垂直母嬰電商app---「國際媽咪」,成立於2009年的歐洲著名母嬰電商企業國際媽咪海淘母嬰商城,近兩年在國內圈子中大熱,受到越來越多媽媽的追捧,都在使用「國際媽咪」app選購母嬰用品,國際媽咪app相比國內其他母嬰電商平臺,究竟有何不同?
  • 跨境出口電商一周猛料:Wish新推化妝品垂直類APP——cute
    講師小二雲集於此,指導如何參與大促,分享更多運營實操,第一時間解析平臺規則。
  • 母嬰垂直電商PatPat的歐美拓荒記
    母嬰垂直電商PatPat也在這股出海浪潮中,依託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和製造業背景,用母嬰產品撬動歐美市場。 近日,在谷歌Think Retail 2019年度大會期間,PatPat創始人及COO高燦從市場、推廣及品牌出海等方面暢談PatPat的歐美拓荒之路。其還透露,等歐美市場品牌基礎及供應鏈打造紮實之後,進軍新市場指日可待。
  • 寵物類app平臺全洞察:「鏟屎官」都是些什麼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極光大數據針對包含電商、社區和醫療在內的獨立寵物app平臺推出了市場洞察分析。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飼養寵物,圍繞寵物而生的諸多產業也被許多人視為新的增長藍海。在外界紛紛叫好的喜慶氛圍中,寵物電商、社區和醫療這幾類垂直細分app又有著怎樣的表現呢?
  • 寶寶樹做不了垂直母嬰電商,擠不進社交電商,1億月活難變現
    母嬰社區一向以高質量內容吸引流量,黏住用戶,對於寶寶樹這類平臺而言,內容社區的高質量調性尤其重要。寶寶樹雖然構建了話題、直播、熱門問答等圈子,在2020年年中財報中也提及通過直播帶貨和直播授課的方式,提高用戶黏性和轉化率。隨著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佔據大流量入口,寶寶樹此時發力直播IP似乎已錯過最佳風口。
  • 競品分析:情趣成人用品類垂直電商平臺
    他趣(Touch,原名性價比)是廈門海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集產品商城、社區、推廣為一體的兩性健康平臺,於2012年4日創建,主營業務為B2C情趣用品銷售及交流社區,於2016年5月完成融資掛牌新三板上市。
  • 專門賣母嬰用品APP有哪些 國際媽咪自營類APP受追捧
    專門賣母嬰用品APP有哪些 國際媽咪自營類APP受追捧2017-10-10 15:53:4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伴隨網絡全球化、二胎全面放開這兩股浪潮,母嬰用品APP層出不窮,俘獲了一大批媽媽們的手機,可母嬰用品電商APP越來越多了,讓媽媽們選擇起來也挺糾結的,究竟哪個母嬰用品電商
  • 優質母嬰電商APP推薦,比較好的母嬰電商平臺有哪些?
    隨著網絡購物便利,年輕一代的媽媽選購母嬰用品的時候已不再局限於線下母嬰店,而是逐漸偏向網絡購物。網購母嬰用品,不僅種類豐富,而且還送貨上門,非常之方便。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母嬰電商APP是越來越多,讓媽媽們選擇起來頗為糾結,這麼多母嬰電商APP該怎麼選擇呢?
  • 母嬰社區平臺寶寶樹的「種草」「拔草」附加題
    尼爾森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促進了母嬰育兒行業穩速增長,新生代家長以孩子為消費中心,家庭母嬰育兒整體花銷月均達5200元;同時秉承健康及品質生活的消費理念,並依賴於以寶寶樹為代表的母嬰垂直平臺學習知識、交流分享、工具育兒以及作出消費決策。
  • 人工智慧機會時代,母嬰社區如何進化?
    在這個過程中,母嬰社區可以不斷對她們施加影響,社區也從以前被動幫用戶解決問題,到根據用戶的屬性直接去滿足她們的個性化需求。以寶寶樹旗下兩個APP寶寶樹孕育與小時光的數據為例,兩者次月留存率分別為62%、68%,每日平均用戶使用時間分別為22.92分鐘、25.27分鐘。從寶寶樹可以看出,即便是有各種社交、娛樂、電商等大型綜合流量平臺搶奪用戶時長。寶媽們在垂直母嬰平臺有沉浸時間。
  • 母嬰用品消費趨勢 用戶更信任國際媽咪自營模式電商
    原標題:母嬰用品消費趨勢用戶更信任國際媽咪自營模式電商自我國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一大波新生兒出生帶來消費需求,母嬰用品電商的發展讓行業矚目,隨著越來越多競爭者的入局,母嬰電商間的競爭也在加劇,並不是所有的母嬰用品電商都能安然度過激烈的市場競爭,據第三方數據顯示,最新母嬰用品電商行業走勢顯示
  • 深度解析五大「聽書」類產品的優劣勢
    FM、社區、電商都在看好「聽書」的舊生意——知乎、得到APP、當當網、懶人聽書都在這個新賽道上殊途同歸成為同一片池水中的鯰魚。「舊生意」為何成為新賽道在半年前的2017年9月,當當網宣布進入聽書市場。就在一周前,知乎宣布推出音頻付費產品「知乎·讀書會」4月18日正式上線。 這兩天,一項擅長造節的喜馬拉雅FM宣布在全民閱讀日發起423聽書節。
  • 搖不出錢的寶寶樹,是社交電商還是廣告社區?
    可就在兩年前,寶寶樹還身披「母嬰第一股」、「消費領域電商之王」等光環順利IPO。從PC時代的母嬰社區到擁有阿里、好未來、復星的投資,再從母嬰賽道香餑餑一路下墜。如今的寶寶樹,究竟是依託社區的電商導流平臺,還是具有電商屬性的廣告社區,已經難以辨認。
  • 揭秘臺灣市場母嬰和家居品類爆款,解析每個子類目熱賣趨勢
    Shopee東南亞與臺灣市場知名電商平臺,提供最新最全的招商信息、市場動態、平臺政策、活動資訊及運營幹貨。
  • 親寶寶完成2.5億元D輪融資,DTC品牌分羹3萬億母嬰市場
    在巨頭環伺的母嬰電商市場,DTC(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營銷模式)母嬰品牌開始嶄露頭角。1月6日,親寶寶宣布完成D輪2.5億元融資,該輪融資由達晨財智和深創投共同投資,泰合資本擔任財務顧問,融資資金主要用於品牌商品設計、供應鏈升級,APP產品升級以及市場推廣。
  • 【創業觀察】鐵血網:垂直社區如何轉型電商 | 獵雲網
    鐵血網在軍事迷群體中享有很高的影響力,從最初的一家軍事社區網站到垂直電商網站的典型代表,鐵血網走過了哪些路?鐵血網又為何轉型,尤其是轉型過程中的內在邏輯,值得創業者們參考。
  • 和國際媽咪app國外自營東西哪個好
    和國際媽咪app國外自營東西哪個好 隨著網絡全球化,跨境電商快速發展,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升級,已經不再滿足於傳統購物,對國外的好貨躍躍欲試。各大電商平臺都在爭奪海淘市場,有做自營的也有做平臺的,究竟誰能贏得最終的勝利?誰又是半路黑馬?牽動著電商界的目光。小編推薦兩個小而美的海淘電商平臺。
  • 生鮮電商十年沉浮 垂直生鮮電商為什麼沒有一個成功案例?
    當人們的目光聚焦在無人零售、社區團購,以及盒馬鮮生等新物種的時候,殊不知,摸索了十年的垂直生鮮電商們,正在悄然落下帷幕。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易果將此前負責的貓超生鮮運營權轉交給盒馬,並與盒馬深化合作。事實上,此舉意味著,垂直生鮮電商B2C模式真正走到了盡頭。
  • 國際媽咪:母嬰電商責任大 嬰兒奶粉堅守海外自營直郵
    原標題:國際媽咪:母嬰電商責任大嬰兒奶粉堅守海外自營直郵近日,網際網路權威機構發布了「國內母嬰電商APP用戶分析」報告,報告深度解析了母嬰電商APP的用戶畫像及未來發展趨勢,數據顯示母嬰電商APP用戶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用戶群體已年輕辣媽奶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