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生就業壓力大 10碩士搶當賣場工(圖)

2021-01-09 中國網

家樂福的基層員工已多為大學畢業生,前天徵人時,更有10名碩士前往應徵。圖片來源:臺灣媒體

中國臺灣網9月17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家樂福臺中沙鹿店開業前徵基層人員,逾400人的應徵者中竟有10名碩士生。賣場補貨、叫賣、殺魚、秤水果的第一線賣場人員,平均月薪2萬5000元(新臺幣)、只需高中職學歷,讓業者十分驚訝。最後有5名碩士被錄取,這些碩士求職者大多表示,工作難找,不在乎職缺高低,只要有工作就好。

家樂福公關何默真說,錄取的5名碩士全部畢業於自私立大學研究所,其中4人專長企管、物流,剛畢業入社會;另1名是機械研究所畢業,曾在科技公司上班,未來會派到3C部門工作。

臺灣每年6萬碩士出校門

何默真說,這次徵300名員工,所需要的全是要在第一線與顧客面對面的基層人員,包括生鮮部、3C部、非食品部門及現場安全、補貨人員等,月薪約2萬5000元,應徵者能否錄取的關鍵,取決於工作熱情與態度,學歷高低並沒有太多加分作用。她說,基層員工只要能熬過叫賣、補貨、現場操作等訓練,態度認真,最快大約在1、2年之內就會升上課長,屆時薪水就會三級跳。

碩士找基層工作的現象已非首見,早在2006年臺北市徵清潔隊員就曾錄取1名碩士;餐飲名店鼎泰豐徵洗碗工、服務員,也有碩士應徵;今年7月新北市招募臨時動物保護員,要餵狗、清潔犬舍也有10名碩士應徵,但沒被錄取。

對於高學歷低就現象,臺北「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直言:「大學太多導致碩士過剩。」據臺當局「教育部」資料,去年共有24.9萬多名大專畢業生,碩士約6萬人,博士逾3800人,和前年相較,大專畢業生減少約2500人,但碩士增加約500人,博士增加近60人。

博士當家教「度時機」

張旭嵐說,今年第4季釋出職缺以民生服務業最多,碩士勢必得屈就應徵基層工作。曾有博士想應徵大學助理教授,苦等聘書時當家教維持生計,碩、博士到處靠接案、打零工來「度時機」也很多。

高雄市勞工局就業訓練中心主任陳石圍觀察發現,高年齡、低學歷的勞動力,逐漸出現年輕化、高學歷現象,像最近舉辦居家清潔職訓,一名碩士跟媽媽一起來受訓,「居家清潔已提升為專業,月入4萬多元不是問題,且時間彈性。」

臺中市勞工局就業服務科科長李文煥說,從經驗來看,有2至3成職務是高學歷低就,時下不少年輕人也把「喜歡做」、「生活質量」當選工作重點,業務營銷、傳產製造業、須輪班行業被列為「顧人怨」工作。日前大立光釋出1200個職缺,應徵的人數還不到前天家樂福徵才的三分之一。

企業重視態度勝學歷

臺灣東海大學就業輔導暨校友聯絡室副主任蔡家幸說,許多大學生、碩士生抗壓性不足,對企業而言,「態度更勝於學歷」。臺灣王品集團副董事長王國雄指出,公司內碩士員工比率為0.1%,「不論學歷一視同仁,不會特別需要碩士,重點是熱情、主動付出、把客戶需要擺在第一位。」擔任服務員,快的話5年升上店長,年薪就有百萬元。

家樂福臺中中清店店長Monica有美國雙碩士學位,從家樂福店長助理做起,平時也要到賣場補貨,但發現可與人互動、服務客人,做得很愉快,6年時間內,從課長、處長,晉升到店長。

學生抨擊臺當局無作為

聽聞有碩士加入,家樂福彰化店門市人員曾千惠說:「啊!我們公司標準提高那麼多唷!」她表示歡迎,但認為他們一開始可能覺得屈就,建議順應環境調整心態,才能從中學習。

而臺灣弘光科技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生蔡克斯認為,臺當局廣設大學,沒積極解決青年就業問題,才會造成大學畢業生或碩士生爭工作,全都是2萬多元起薪,大家只好「先求有,再求好」。

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碩士畢業的鄺柏文,說,同學們不是正在準備考公職,就是去應徵薪水只有2萬元出頭的工作,有人已打算出國打工賺錢,臺當局對大學及碩士畢業生完全沒有規劃方案,讓人感到很無奈。

【大學生心聲】

黃士倫 20歲 大三學生 臺北

仍要讀碩士

碩士生越來越多,工作機會沒有增加,但我還是會攻讀碩士,因我想往更高學術領域發展,這跟工作並無衝突。

謝宗憲 21歲 大四學生 臺中

願做收銀員

不可能念完大學或研究所就有令人稱羨的工作,還要經一番努力,我可以接受擔任收銀員,不會影響我考研究所。

蔡欣蓓 21歲 大四學生 高雄

有工作就好

社會這麼不景氣,有工作就好了。我本身沒考研究所計劃,因為碩士或博士不一定比大學畢業生符合企業需求。

高學歷應徵低薪職缺例子

2012/09 臺灣家樂福臺中沙鹿店招募賣場基層人員,月薪2.5萬元,有10名碩士應徵、5名錄取。

2012/07 新北市農業局動保處招募76名臨時動物保護員,工作包括餵狗、清潔犬舍等,月薪最高3.4萬元,有10名碩士報考,但無人錄取。

2011/04 高雄市公交車處招考司機,起薪4萬元,有2名碩士報考且錄取。

2011/03 臺灣鼎泰豐臺中分店徵外場人員、洗碗工等,起薪3.2萬元,吸引200多人,有碩士應徵。

經濟不景氣,勞委會舉辦的就業博覽會,吸引不少求職者。資料照片來源:臺灣媒體

圖片來源:臺灣媒體

相關焦點

  • 月薪2.5萬新臺幣 臺灣10名碩士畢業生搶當賣場工
    華夏經緯網9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家樂福下月將在臺中沙鹿展店,15日開出平均月薪2.5萬新臺幣、只需高中職學歷,負責第一線叫賣、補貨的基層人員職缺,沒想到超過400人前來應徵,其中竟有10名碩士,讓業者相當訝異。多數的碩士求職者表示,因為工作不好找,所以先有工作就好。
  • 臺灣素人看服貿:大陸人過來搶就業?笑掉大牙!
    臺灣現在反服貿的亂象,來自於民眾不了解大陸現在的整體情況。  反服貿的第一點是怕陸資來臺搶了臺灣民眾的就業機會,他認為這很可笑。就像當初臺商到大陸投資一樣,剛開始都是用臺灣幹部,但後來發現成本太高,中階以下全用陸籍,本土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就算開放大陸企業來臺獨資,除了所謂的高階經理人以外,中階以下也一定都會用臺灣人。而且企業越大就會提供更多人的就業機會,不是更好嗎?
  • 臺灣百貨賣場館內現物流 物流業搶灘購物中心
    臺灣物流業進駐館內物流概況臺灣物流業另闢新戰場,除了既有的貨運、宅配外,瞄準新崛起的「館內物流」新型態業務,包括新竹貨運、大榮貨運及統一超轉投資的統一速達,早已鴨子划水,全面搶灘中。隨著宅經濟興起,宅配物流大放異彩。此外,臺灣的百貨、購物中心、OUTLET林立,即使有人質疑百貨賣場密度過高,這幾年新賣場仍是陸續對外開張,平均每一家百貨商場至少有200個到800個不等的櫃位,每日超過數千件商品進出,因此館內物流可望成為關鍵角色。據調查顯示,有賣場認為,各櫃位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統,因此會規畫貨運專屬的車道,方便裝卸貨。
  • 中山大學碩士在寢室自縊身亡 留遺書稱難找工作
    題:中山大學1名碩士在寢室自縊身亡 「畢業季」大學生壓力如何紓解?  16日晚,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專業2012級碩士研究生蔡某某在宿舍內自縊身亡,死者在遺書中稱,畢業論文、找工作困難重重,無顏面對家人。  高校自殺案近來頻頻見諸報端,站在金字塔尖的精英們為何如此輕率地說放棄?
  • 北大青鳥"學士後"課程助力大學生就業(圖)
    解決目前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我們再三強調就業是一個什麼問題呢?大學生不能就業不是一個新名詞,也不是我們發明的,大學生第一個是人數比較多,第二個就業出現一些困難,難在兩點,這也不是我認為的,是共識。第一個是技能。比如說我們做計算機職業教育好多年了,現在好多大學生有很多想法,我要去創業或者怎麼樣,我說你知道現在軟體公司招聘崗位需要什麼技術要求,你覺得你能不能拿到這個崗位?
  • 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僅三成畢業生月薪超過五千元
    在校招階段,畢業生期望的薪酬主要集中在 5000元—8000元 /月和8000元—10000元 /月兩個區間,但從實際籤約情況來看,僅 21.21% 的應屆生薪資實現 5000元—8000元,超過 8000元的不到 10%。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74萬,創歷史新高,預計202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突破900萬,就業形勢嚴峻複雜。
  • 臺灣的大學生扮黑熊參加氣候峰會大遊行 引關注
    臺灣去的「青年大使」、臺大環工所碩士生林鼎傑表示,他前天參加哥本哈根峰會大遊行,因天氣冷,用臺灣騎自行車用的帽巾遮住口鼻,沒想到有好心的外國人過來提醒,把下半臉遮住可能遭警方逮捕,「才感覺到遊行的和平氣氛中,也藏著一絲肅殺。」
  • 碩士研究生競聘狗狗護士 負責剪指甲端大便(圖)
    碩士研究生競聘「狗護士」月薪千元  入選的還有10名應屆本科畢業生,負責給狗狗剪指甲端大小便,月薪600元—1000元  經層層篩選,10名應屆本科畢業生和1名在讀研究生當上江北區某寵物醫院的「狗狗護士」。醫院說,這些大學生有男有女;有獸醫專業的,也有非獸醫專業但特別喜歡小動物的。
  • 哥大統計系碩士畢業生名單 8成是華人
    特別說明一下,這不是一個專門為中國學生開設的成教班什麼的,就是一個普通的、正經的、所有學生都是正規哥大學生的系。雖然我早就對哥大統計系的中國學生特別多有所耳聞,但是親眼看到這麼多的中國名字,我還是震驚了。本著對統計學精神的尊重,我統計了一下這份統計系畢業生名單裡各個國家學生的人數。
  • 臺灣「小黑熊」集體空降廣州 百名大學生開啟實習體驗之旅
    來自臺灣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等10所大學的137名大學生參加了活動,廣東省臺辦、廣州市臺辦、天河區委區政府、廣州市臺資企業協會、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負責人、企業代表和大學生代表分别致辭
  • 就業壓力高峰期,北大青鳥學士後助您輕鬆逆襲!
    炎熱的5月,空氣中似乎又聞到了一絲屬於畢業季的梔子花香,為離別感傷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們一邊忙著告別一生中最後的大學時光、惜別往日情緣,一邊還要為就業問題擔憂
  • 臺大學生擠爆臺科大餐廳 學生:拜託別來搶飯吃
    原標題:臺大學生擠爆臺科大餐廳 學生:拜託別來搶飯吃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和臺科大只有隔著一條基隆路,不只學生們常在學術方面較勁,就連餐廳也要互相比較。有臺科大學生抱怨,中午時有很多臺大學生來臺科大餐廳吃飯,害他們多花10幾分鐘排隊,有些人就開玩笑,拜託臺大人「不要來搶飯吃」。但來吃飯的臺大同學則認為,臺科大餐廳菜色比較多,又沒有很遠,當然要過來吃。   東森記者實地走訪臺科大學生餐廳,午餐時間擠滿超多人,尤其是自助餐前面大排長龍,買一個便當起碼要花10幾20分鐘。
  • 大學生就業報告!本科起薪5102元!經管類成企業偏愛專業!
    — 距離高考還有 151DAY 不久前,智聯招聘發布《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 對參與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 大學生與企業分別進行了調研 結合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進行綜合統計分析
  • 綜述:臺灣大學生來陸實習工作成趨勢
    8月24日電 (石龍洪 劉舒凌)近年來,兩岸青年交流日趨熱絡,臺灣青年大學生來大陸實習、工作成為一種新趨勢。  到大陸實習的臺灣學生通常有明確的目標。「我到湖南實習是想充實自己,學到更多的就業技能。」臺灣成功大學中文系大四學生楊皓雯8月向中新社記者吐露了她實習之旅的目標,「我想知道大陸這些傑出的企業是怎樣運作的,並了解大陸職場的就業條件。」
  • ...之四:看就業 一個亮眼數字,透露拉動就業的兩大「主力軍」!
    劉戈:就業穩定是經濟轉型的真實體現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就業穩定就是經濟轉型的真實體現,在2014年、2015年的時候,就業壓力非常大,因為去產能導致了一些行業裡的人需要大量轉崗,但一兩年之後服務業領域、電商領域等提供了很多的工作。
  • 2位90後創業3年幫助10萬人次靈活就業
    近3年,他們通過自主創業,已累計幫助10萬人次靈活就業。去年,公司業績更是逆勢上揚,營收突破億元。近日,喻國賢和吳鵬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的創業故事。從宿舍生意到學歷提升諮詢,開過燒烤店、賣過服裝,還組團做過大學校園周邊商店消費優惠卡,輻射江夏區內近10所院校,賺了十幾萬元。偶然的一次聊天中,兩人均表示看好大學生兼職市場的發展前景,吳鵬擅長資源整合,喻國賢有一線實操經驗,他們一拍即合,決定聯手創業。
  • 計算機專業「3大定律」,是真的嗎?畢業生壓力大不穩定要轉行
    ,客觀地說,大學的專業總是有很受歡迎的好就業,也有冷門就業,今天談論大學的計算機專業。100人中有90人是計算機專業,特別是在3G、4G網絡的快速發展下,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也在日益變化,這些對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要求,一方面行業人才不足,另一方面大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更新速度較慢,趕不上行業知識更新速度,大學生畢業後不能馬上進入計算機和網際網路行業。
  • 生活壓力大 年輕人「逃離臺北」(說臺灣)
    年輕人過著「雙城生活」   越來越多像林柏堯這樣的年輕人,因為生活壓力大而搬離臺北市,到新北市、桃園市當「輕移民」。臺北房價、物價居高不下,同時周邊的新北市、桃園市等地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越來越完善,臺灣年輕人於是「逐房價而居」,選擇在臺北工作,在周邊居住,過著「雙城生活」。
  • 2020寧波市大學生就業之星投票開始,為你喜歡的選手打CALL
    2020寧波市大學生就業之星評選活動自去年11月正式啟動以來,經過1個多月的徵集推薦、報名篩選,主辦方最終從眾多報名者中,甄選出20名大學生就業之星候選人,進行網絡展示和網絡公眾投票。2020寧波市大學生就業之星評選活動由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寧波市就業管理中心(寧波市創業指導服務中心)承辦,通過報名徵集、初步篩選、實地考察、網絡投票、書面評審等環節,最終評選出2020寧波市大學生就業之星10名,以及2020寧波市大學生就業之星提名獎若干名,評選結果將在權威媒體和網絡上進行公示公布。
  • 又一個史上最難就業季:年年都在說的就業難,年年都在漲的畢業生
    據有關數據顯示,2021年大學畢業生將再創新紀錄,突破900萬大關,人數達到909萬,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看到這個數據,我這個12年畢業、今年又失業的老臘肉還挺怕的,畢竟20年失業的還沒上班,21年畢業的小鮮肉們又即將到達戰場。儘管並不是在同一戰場進行廝殺,但這個數據所帶來的緊張感,比起剛畢業那年被告知經濟形勢不好、就業不容樂觀時,要來得更劇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