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
觀點:大學生就業難在技能和經驗學士後課程欲彌補IT人才短板
搜狐教育主持人:請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北大青鳥學士後產品,它的實用性怎麼樣?
盧俊[北大青鳥IT教育總裁助理,學士後項目總負責人]:學士後產品是一種培訓,或者說是一種課程。它應對社會及人才成長的需求,解決一些社會問題,解決什麼問題?解決目前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我們再三強調就業是一個什麼問題呢?大學生不能就業不是一個新名詞,也不是我們發明的,大學生第一個是人數比較多,第二個就業出現一些困難,難在兩點,這也不是我認為的,是共識。
第一個是技能。比如說我們做計算機職業教育好多年了,現在好多大學生有很多想法,我要去創業或者怎麼樣,我說你知道現在軟體公司招聘崗位需要什麼技術要求,你覺得你能不能拿到這個崗位?
第二點缺的是經驗。我覺得有這兩點缺陷很遺憾,它們在學校教育不能滿足,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推出這個產品,因為它是一個需求的空白,比如說大學生從學校出來以後,去IT業就業非常好,很容易就業,這個產品自然也就不會出現,這是個主要原因。就此,我們做了詳細的市場調研,從市場調研來看,大學生是很願意參加這種技能培訓的。比如說前兩天我去北京城市大學,他們有一個小孩說你這個不錯,我很感興趣,我說你什麼專業?他說我專業是我媽給我選的,選擇的新聞,其實我很感興趣計算機這一個專業,他問我是不是很專業?我的夢想是去做軟體開發,我說沒問題,你真的沒問題,第一個你是大學生,你的素質不錯,第二我對我的課程有信心,第三點你有這個興趣,就是說你有這個需求,你就一定能行。
舉些數據來說,咱們有一款產品沒有像現在針對大學生的,時間比較長的,學習的人大多數年齡比較小,大多都十八九歲,有很多都是高中學歷,經過兩年學習,他們都找到很好的工作。昨天在辦公室接待了從湖南做項目的人,他在當地是一個教育家,他也學計算機,是計算機界的教授,他說前兩天也去世博會,世博會都人山人海,我進去佔了一小小點便宜,為什麼?因為我的學生在世博會世博局部負
責入園人數,他說他很自豪,見到電視上的很多人物。第二他是一個高中生,他能進入世博會,他全有賴於我們的產品。所以說技能加培訓的方式在國際上是很主流的。
第二點,我再舉一個大家能夠聽得懂的例子說一下,原來有一個網友,他說你的課程太貴我就跟他講,我覺得不然。第一個我們一個課時的課程才20多塊錢,我說你了不了解?一個小孩學一堂鋼琴課要多少錢?150-200元。當然,這沒有可比性,但是第一我們教的也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編程技術,而且提供專門的設備、場地、老師輔導。
我相信這種趨勢在整個中國職業教育都會呈現這個趨勢,在國外優秀的線上課程比線下的課程還要貴。我覺得第一個代表一個觀點,他認可這個東西帶來的價值,他也認可為大家做這個課程的人付出了勞動。第二,大家總認為能給課程的人帶來鼓勵。只有對課程進行全面的了解,或者自己身邊的人參加過我們這個培訓,我相信他會得到很多更加客觀的一些看法。
觀點二:混合式培訓共660個課時90個在線課程
搜狐教育主持人:學士後產品作為一個在線教育課程將如何彌補諸如互動不夠,學員遇到問題沒有辦法解決等缺陷呢?
盧俊[北大青鳥IT教育總裁助理,學士後項目總負責人]:這是我們重點考慮的問題,我們這次強調混合式的模式,而不是說我們認為學士後是一個在線課程,在660個課時裡,在線課程只是佔90課時。
第一點,線上更適合學什麼東西呢?帶有一定基礎性且比較簡單的,而且是片段的知識點和技能點,不需要太強的現場指導和幹預。比如說學計算機,我很明白,比如說我現在給你交一個JAVA的一個類,他是什麼,怎麼組成,在哪兒用,這個線上線下沒有區別,線上學習更有用。
第二個,我們也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們每30分鐘內部設計規範的要求不超過30分鐘必須有一次互動,有人就感興趣了,怎麼互動?我們會提前設計好這個裡面會有一些問題,我們要求大家在課件上去點,他必須去點,點完之後還要看,還要做出一些回答,才能得到反映。還有一個比如說我們有好多測試,課程一開始就有測試,課程中間學完了也有測試,這都是交互。這些交互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網上學習不寂寞。我們設計這個課程的時候,應該說我們這個課件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求了大量的大學生來現場體驗和提問題,很多人給我們很多很好的建議。
觀點:學士後課程投入超過面授實時更新課程內容
搜狐教育主持人:學士後網絡課程的成本跟線下課程相比,就機構來說,是上升了還是降低了?
盧俊[北大青鳥IT教育總裁助理,學士後項目總負責人]:我認為成本會上升,為什麼呢?原來我們把大量的培訓內容變成一種書,教員的指導書,教員當然會去備課,而教學成果要看備課效率。我們現在成本明顯增加在於,比如說我們線上製作:原來做書一個課程大概多長時間就能做完,現在把它做成一個課件需要時間就長多了。
第二個,包括線上分發這個階段,我們要做很多平臺。
還有一點,我們中心原來索要承擔的一些工作並沒有降低,比如說我們現在線下部分的答疑和線下部分案例的實施和指導。還有,我們現在對於項目衝刺階段為了保證學生效果,是周一到周五全天衝刺,這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困難,但是我覺得為了保證教學效果,付出更多一些是值得的。
觀點:學士後學員要經過嚴格考試行業待遇水漲船高
搜狐教育主持人:學士後課程是針對大學生就業問題,北大青鳥對於完成課程的大學生會有哪些承諾?或者說IT企業會不會認可學士後學習的成效?
盧俊[北大青鳥IT教育總裁助理,學士後項目總負責人]:現在第一批學員還沒有出來,我說得到企業認可,這是在說謊。我們歷史上的產品,大家可以看到非常好的反響。
學士後學員要經過嚴格考試,學員們應該要做好心理準備。我們歷史上的考試,通用的都是答一張卷子,機試,原來的機試在評分的時候存在問題,為了保障學生進一步的要求,把所有的抽查變為普查,當然不見得通過考試就會獲得企業的認可。北大青鳥培訓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是因為我們對培訓學員絕大部分會推薦安排工作,這區別於很多的培訓。比如參加英語培訓,培訓完成後要求他給你找工作嗎?我想不會的。所以你看這一點就明白,這不是他們要求我們做不做的問題,我們是必須這麼做的。現在培訓行業普遍的說法:我們學員還沒有來,企業就定了,這多半是市場宣傳。在具體操作中,北大青鳥只要跟學員有關的就業渠道,就會去嘗試。但是我認為,企業的需求並不是長期的,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企業的人力資源了解到,企業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接納能力。同時,我們也能注意到,有很多培訓項目,受到部分企業關注,完成培訓的學員企業優先選擇,這種做法非常好,可以給學員一個信心上的保障,因為學員更關注在完成培訓之前,自己的技術還沒有成熟,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懷疑的,這個做法給他們更大的信心。
我們很恰當的說出這句話,絕對不是說你只要交了錢就一定能去企業,如果有這樣的培訓,第一不要信,第二我認為沒有人能做到。從統計上看,目前我們的就業情況還是不錯的。第一個,一個人為什麼要就業?我覺得跟兩個原因有關係,第一個這個行業有沒有需求。我們單純一個搜索,比如說51JOB上的崗位量,每天都有10萬人,有如此強勁的需求,而我們肯定培訓不了那麼多人。
第二點,再加上我們培訓的內容和我們大學生的素質、技能、經驗的強化,我相信他找到工作不是問題。因為大家可能都是搞教育行業媒體的朋友,不知道你們是否關心一些人力或者產業方面的信息。從我自身的感覺,最近計算機人才需求量呈現一個飛速增長的態勢,而且薪水待遇也跟物價一樣,水漲船高。所以這幾個因素決定了,我認為在就業這方面,真的問題不大,只要我們學員認認真真的把它學完了,我覺得真的沒有那麼大的問題。
觀點:學士後課程將緊跟市場需求課程升級速度快
搜狐教育主持人:如果說:企業用人需求沒有長期的用人規劃,學士後課程會不會隨著企業的發展方向而不同,這種線上的培訓,是不是缺乏靈動性?
盧俊[北大青鳥IT教育總裁助理,學士後項目總負責人]:這個恰恰是學士後項目最大的好處,我們這個課程,它在課程內容上能夠動態、升級,是我們追求很多年追求不到的。我們是18個月一次徹底更新,我們現在的課程不一樣了,比如說JAVA,我們會及時更新的。從大的方向來勢,JAVA、.NET都很多年了,雖然名詞沒有變化,但是很多具體的細節,恰恰是學士後課程最佳的解決方案。第一個在前一階段,我們線上知識點可以及時的補充,第二,我們項目也會及時的更新。比如說最近關於手機,我們JAVA基礎上的手機.NET開發會及時補充到的。這個事情就是我們的優點。
觀點:半月招生超100 學士後課程受網友熱捧
搜狐教育主持人:現在學士後產品推出以來招生的一些情況?
盧俊[北大青鳥IT教育總裁助理,學士後項目總負責人]:我覺得市場反響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個人覺得更看重的是目前的一個推廣,跟大家見面,因為我覺得未來大學生們對於學習計算機技術這種需求,我個人認為只會增加,就像英語一樣,可能咱們再倒退幾十年,有人覺得英語就是大學學的課程就夠了,現在居然要跑到外面去參加專業的培訓,現在有人居然覺得這就像喝水一樣自然,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在業內,像新東方、雅思他們做的工作,我覺得很快會迎來這個趨勢,你不僅要學習,你還要學習某種IT技術。就像我們現在每天用電腦,有人覺得是鍵盤操作,比如說作為一個記者,他要了解專業的編輯,或者是這方面軟體的使用,這個就需要參加培訓,有些人可能就要參加像網絡安全、新的作業系統,這塊在未來我們會體現很多。最近我們只是在學士後概念,我們作為一個IT職業教育專家,職業教育專家這個概念,在整個大學裡傳播了。我們發布會開始,到現在招了100人了,招多少人不重要,就看你的需求,現在我們產品還沒有上線,很多人就很熱情的了解,並且很多人提前預定了教室,這個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您對於目前這個階段IT市場是比較樂觀的?我們公司也招很多IT相關的人才,但是來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從事的是比較邊緣的菜鳥的角色,學士後的產品對他們職場的轉型有沒有什麼幫助呢?
你們公司應該還是以內容為核心的,你們專業的崗位應該是內容。我們現在培訓的一些人,他的核心就是開發,幫企業開發軟體,這個在他們企業裡絕對都是核心的。所以學士後項目成果,不在於使一隻菜鳥變成老鳥,而是完成一個普通大學生演變成IT企業菜鳥的孵化過程。
普通大學生並不是不具備這個素質,他們就缺一點技能,如果補上這一課,完全可以勝任這個工作。有些公司技術人員會不穩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學的東西跟你的使用不匹配。對學士後課程感興趣並通過課程的學員,他會得到這個技術,無形中也會在這個公司變得穩定。
首先,如果說從學士後畢業了,我是老鳥了,這個說法是不對的。但是他肯定可以入門去做這個工作,而且比你現在看到的人技能肯定要強。
第二點,他可能會更有信心。一個人不用在乎年齡,而在乎他的經歷和實踐,額外的增加了5個月高強度知識的補充、動手和項目的考驗,整個人我相信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觀點:學士後產品在京有十個教學點每課時平均20元
搜狐教育主持人:學士後項目共分多少個教學區,都是進行線上教學還是面授課程?
盧俊[北大青鳥IT教育總裁助理,學士後項目總負責人]:我們現在在北京有很多教學點都可以提供服務,線上都是一樣的,推薦工作、項目都是各教學點負責。目前在北京大概有十個教學點,可以接納學士後項目學員,按照地理位置的分布,還是建議他們就近學。而且我們都是小班,一般來說集中起來做這個項目的話,大概有20多個人就夠了,所以說前期我覺得整個進展還是不錯的。我們預計下個月上線的時候,會有不少學員參加。
本文來源:長江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