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已接近尾聲,縱觀國內整個教育培訓行業,可謂風生水起。或跑馬圈地,或引資上市,各家企業在自身的發展上各顯身手。但是,培訓教育行業作為銜接學習到工作的重要關口,行業的本質是否應該將企業發展重心回歸到教育對於人才的培養上呢?
對此,北大青鳥APTECH負責人表示,培訓教育行業就應該以育人為主,培訓教育企業必須以培養可用人才為核心發展力。而近年來,北大青鳥APTECH更是把人才培養的目標落在了大學生群體之上,在大學生從學校進入社會時,加力助推。
打造「需求教育」,明確人才培養方向
實際上,北大青鳥APTECH培養大學精英人才的想法已醞釀已久,而在2010年,北大青鳥APTECH強勢推出的學士後課程,就是專門為大學生開設。
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逐漸從「精英人才」變成了「大眾人才」。多數本科畢業生在畢業求職階段都面臨著高漲的競爭壓力。實際經驗與工作技能已經成為大學生進入社會時的短板。更嚴重的是,這一問題已經顯現出社會性,甚至成為了整個社會就業體系中的詬病。
北大青鳥APTECH認為,作為IT培訓行業的領軍企業,有責任去貢獻一己之力。供其所需,盡己所力。接受培訓的人需要什麼,就該給什麼。
2010年年底,北大青鳥APTECH推出了學士後課程體系,以「經驗+技能」作為核心理念,直擊大學生需求本位,並且將「兩段式」教學納入教學體系當中,整體5個月的學習時間中,有3個月作為技能提升階段,2個月的時間作為企業實戰項目的訓練階段,以此均衡提升經驗和技能。
北大青鳥APTECH的負責人說,「經歷是不可複製的,但是經驗卻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學士後的產生不僅體現了北大青鳥APTECH對「應接受培訓」人群需求的理解,也是對社會整體就業體系的理解。
結合學習者行為習慣,確立有效培養方式
如果說學士後是北大青鳥APTECH應時代之需而生,那麼貫穿學士後的全在線教學模式則是北大青鳥APTECH對現代教學方式的重磅闡釋。
現代大學生,主要行為習慣集中在網絡,他們願意接受新奇事物的探索心理,成為生活中各種行為的動力來源,他們每天在網絡中的平均時間超過4個小時,網絡已經是他們的一種生活必需品。
為此,北大青鳥APTECH將學士後課程的主要教學環境移植到了網絡。顧名思義,全在線模式是以在線學習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且將多項最新技術手段融入其中。
全在線模式不僅率先採用了客戶端的形式,也出其不意的採用了遊戲化的教學形式;結合了交互式教育、雲技術等形式,擺脫了傳統在線教育中「視頻教學」的乏味感,讓學習者通過在線平臺更好的互動。
更重要的是,北大青鳥APTECH通過全在線模式,開創了在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首度結合,這將是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一個全新風向標。
培訓教育價值升華,站在「人才產業鏈」最前端
其實,目前畢業生的求職壓力不僅來源於競爭壓力加劇,同時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的顧慮也是使得大學生就業壓力激增的重要原因。而如今,北大青鳥APTECH這樣的培訓企業正在充當緩解這一壓力的重要角色。
目前,各個行業都在提倡產業鏈的建設,比如中糧倡導「從田園到餐桌」的全產業鏈,來保障食品安全。而企業人才戰略中,人才的前期培養正是「人才產業鏈的最前端」--儲備過程。
人才儲備過程中,企業一般需要先進行包括基本技能、項目經驗、企業文化理念等的培訓。但是,通常這個階段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和人力成本,而現在多數IT企業都屬於企業發展上升中期,基本上對這部分成本支出都會倍感糾結。而現在的北大青鳥APTECH正在為企業做這部分工作。
十餘年來,北大青鳥APTECH在IT培訓領域樹立起領軍企業的形象,與多數的企業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係,這更加利於北大青鳥APTECH對於企業需求的正確獲取。
據了解,北大青鳥APTECH學士後中採用了「逆向式課程設計」,也就是以企業需求為根本,進行課程轉化。通過培訓,學習者可以獲取企業最為重視的技能和經驗。而另一方面,北大青鳥APTECH有效的節省了企業儲備人才的成本,成為了各家企業的「人才儲備中心」。
就在前一段時間,北大青鳥APTECH在總部召開了一次學士後學員的招聘專場,當時包括百度、新浪、國家電網等30餘家企業到場,且有多名學員被企業選定。當時用友軟體的負責人表示,學士後學員的能力已經與工作2年左右的軟體開發者無異。這些事實表明,北大青鳥APTECH作為「人才儲備中心」已經在為企業與人才實現共贏。
北大青鳥APTECH正在通過學士後課程讓大學生們重新以高姿態進入IT行業,同時也將人才培養的方向向高端化發展。而作為國內IT培訓行業的領軍企業,北大青鳥APTECH再一次用不變的企業理念和實際的行動向整個行業表態--教育培訓就應該以育人為企業發展的價值根本。